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

從樑府出來,郭宋直接來到了軍營,他令人將張雲和王越二人找來。

不多時,兩人匆匆來到中軍大帳,單膝跪下行禮,“參見使君!”

“有兩件重要事情要交給你們!”

郭宋緩緩道:“你們去夏州監視党項人,內務營從內部監視,斥候營從外部監視党項軍。”

郭宋走了幾步又道:“馬上要入冬了,內務營先去,在夏州城租個店面,斥候營開春後過去,你們自己協商,要互相配合。”

兩人點頭答應,郭宋又道:“崔寬養虎爲患,沒有了朝廷約束,党項人羽翼漸成,我懷疑他們明年會發動戰爭,進攻靈州,你們的任務就是要監視党項軍隊的動向,一旦他們有集結的跡象,要立刻用鷹信向我彙報,同時要通知靈州,最好是通知錄事參軍樑蘊道。”

“遵令!”

兩人躬身行一禮,便匆匆下去了。

郭宋又沉思片刻,起身道:“去天策樓!”

........

這幾年郭宋的目光都在西域,對中原關注不多,現在他的目光漸漸放到了東方,他才發現朱泚這兩年的擴張很大,而且穩紮穩打,頗有章法,既有威逼利誘,也有集中兵力攻城掠寨,手段也很高明。

更讓郭宋驚訝的是,爲了不讓自己從後面捅刀子,居然驅趕六十餘萬流民來河西,這個計策確實很毒辣,說明朱泚身邊有高人。

直到今天,郭宋才知道,竟然是魚朝恩的軍師劉思古在給朱泚出謀劃策,難怪朱泚能走到今天這一步。

郭宋也很清楚,他和朱泚之間遲早會有一戰,從目前的實力來看,朱泚明顯強於自己,軍隊遠遠超過自己,控制的人口也超過自己,雖然自己有鐵火雷這個大殺器,但也主要是用在攻城上,曠野作戰能發揮的效果並不大。

朱泚雖然本人才能一般,但他能從善如流,又善用良才,這就很可怕了,如果自己不出手,十年之內,朱泚恐怕就會統一北方。

加上李適的昏庸無能,讓宦官專權,朱泚能統一天下都說不定。

想到這些,郭宋有點坐不住了,他必須要採取行動才行........

來到天策樓,郭玉娘去了長安,不在張掖,目前住持天策樓日常事務之人是朱雀堂堂主李舒袖,李舒袖年約三十五六歲,在所有人中年紀最大,是公孫大娘徒孫一輩中的佼佼者。

聽說節度使到來,李舒袖連忙出來迎接,把郭宋請到大堂,又讓侍女上茶。

郭宋笑着問道:“玉娘招募武士情況怎麼樣?”

“還不錯,她又招了三十多名藏劍閣的舊部,不光是武士,做什麼都有,有的會化妝,有的擅長治病,有的擅長製藥,可謂人才濟濟。

郭宋明白郭玉孃的心思,主要是長安開店用的都是內務營的人,她的手下沒有一個適合當掌櫃的,着實將她刺激到了,所以她也知道手下不能光有武士,也必須要有其他才能之士。

郭宋點點頭,從懷中取出一個信封,放在桌上推給李舒袖,“這是一個最新的任務,不用着急,在今年年底前實施就行了。”

“卑職立刻發鴿信給玉娘!”

郭宋又問了幾句,這才起身離開了天策樓。

........

郭宋的指令在三天後便傳到了長安,天策樓又在長安附近的新豐縣開了一家很大的客棧,叫做平安客棧,之所以在新豐縣開客棧,是因爲這裡不引人矚目,朱泚對長安控制得比較嚴,基本上不怎麼過問周圍郊縣,縣衙也不會給自己找事,目前郭玉娘和三十幾名新招募的手下就住在客棧內。

郭玉娘看了郭宋給自己的信,信上的任務不難,但要怎麼做,卻要費一番思量。

不多時,一名手下快步走來,躬身行一禮道:“參見首領!”

這名手下叫做譚勝,四十歲左右,是長安數一數二的玉匠,郭宋那扇御書房的白玉屏風,就是他父親雕刻,譚勝也是藏劍閣的人,郭玉娘準備讓他去幽州薊縣開一家玉鋪,專門收集幽州的情報。

譚勝還沒有來得及出發,郭玉娘就有事情找他了。

“我想請你雕一塊玉碑,有沒有辦法把它做舊一點,比如一百多年前埋在地裡的?”

“這個很容易,問題不大,不知首領要雕什麼?”

“就雕八個字:‘李氏將亡,朱氏當興’,給你一個半月時間,雕好後然後再做舊,能辦到嗎?”

“雕刻幾天就好了,關鍵是做舊,最好有三個月的時間。”

郭玉娘搖搖頭,“三個月來不及,最多兩個月,我必須在明年正月初八用它。”

譚勝算了算,大概還有兩個月多一點,雖然時間緊了一點,但憑自己的手藝應該能做出來。

“卑職儘量完成!”

“不是儘量,而是一定要完成,這是使君專門交代的任務。”

譚勝點點頭,“卑職明白了!”

........

襄陽,山南東道節度使李晟和監軍王發忠的矛盾已經到了白熱化,起因是有人舉報李晟軍中有大將貪污軍俸,舉報人是誰不知道,貪污軍俸的大將是誰也不清楚,就憑這麼一份不清不楚的舉報,王發忠便開始徹查軍隊,所有郎將以上將領必須要把問題交代清楚,一個一個過關。

訓練停止了,進攻潁州的計劃取消了,軍中人人自危,士氣低迷,不少將領極爲不滿,索性掛印而去,不再爲朝廷效力。

李晟憤怒異常,幾次和王發忠嚴正交涉,甚至發生激烈爭吵,兩人徹底翻臉,王發忠隨即秘密上書天子李適,狀告李晟有自立藩鎮的野心。

與此同時,刑部和吏部的調查報告也提交給了天子,他們並沒有發現李錦元有效忠李希烈的跡象,倒是發現李錦元曾經強烈反對李晟擅自更換州縣官員。

成都永安宮御書房內,李適將太子李誼、右相盧杞和左相張延賞以及中官宋朝鳳、霍仙鳴等五人召集在一起,商討李晟的處理方案。

李誼大急,眼看要向中原進軍,卻出了這檔子事情,這不是貽誤戰機嗎?

“父皇,李晟功勳卓著,一舉收復了襄陽鄧州,恢復山南東道全境,這個關鍵時刻,怎麼能聽信讒言?我們應該相信他,給他增兵派將,而不是想着怎麼處理他,父皇,我們不能犯糊塗啊!”

盧杞冷冷道:“忠心的大將,勝利越多,貢獻越大,相反,有野心的大將,勝利越多,危害也就越大,我們已經有太多教訓了,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同一個地方絆倒,太子殿下,在他到底是忠心還是野心這個問題,我們應該相信監軍的話,而且早有跡象表明,他早有預謀。”

李誼怒視盧杞道:“他會有什麼預謀?”

盧杞不置可否道:“李晟在招兵時,不要巴蜀籍士兵,招募的全部都是中原籍士兵,這是什麼緣故?難道巴蜀籍士兵就不善戰?當然不是,巴蜀籍士兵一樣勇猛善戰,那他爲什麼只要中原籍的士兵,恐怕他早就有意在中原擁兵自立吧!”

盧杞一語驚人,衆人都鎮住了,李誼惱火道:“盧相國,你說話要注意自己身份!”

李適滿眼狐疑,卻沒有反駁盧杞的話,他看了一眼張延賞,問道:“張相國的意見呢?”

張延賞沉吟片刻道:“微臣比較關注李元錦一案,微臣認爲這是冤案,李晟爲了樹立權威而拿李元錦開刀,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左右相的意見都一致了,李誼心向下墜,他意識到李晟這次難保了,但他不甘心,又苦苦哀求道:“我們敗多勝少,而李晟是唯一屢戰不敗的良將,是不可多得的大才,父皇,我們應該愛惜他,而不是剛有點起色就毀掉他,請父皇三思!”

李適不爲所動,又問一直沉默的宋朝鳳道:“樞密使的意見呢?”

宋朝鳳緩緩道:“剛纔太子殿下說到了良將,讓老奴想到了朱泚,當時朝廷中都普遍認爲他是良將,值得信賴,可結果呢?”

霍仙鳴也接口道:“陛下,監軍之所以是監軍,就是他是陛下的心腹,值得信賴,當初田文秀認爲郭宋有野心,欲擁兵自立,我們還以爲他和郭宋有個人恩怨,栽贓郭宋,但事實證明,田文秀並沒有欺騙陛下,有了這個前車之鑑,我們又怎麼能不相信王發忠?”

宋朝鳳和霍仙鳴的話儼如兩塊巨石,徹底壓塌了李適心中的天平,他點了點頭,“朕知道該怎麼辦了!”

當天下午,李適以擅殺文官之罪免去李晟的山南東道節度使之職,任命他爲嶺南安撫使,又任命左驍衛大將軍張昇云爲山南東道節度使,王發忠繼續出任監軍。

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九十二章 陰山遇狼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
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九十二章 陰山遇狼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