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

韓滉連忙道:“陛下,有兩件事情,一是劍南節度使崔寧請求儘快回蜀,他說以瀘州刺史楊子琳爲首的一些官員居心叵測,可能會趁他不在蜀中造反,他很擔心,希望立刻回蜀。”

“他昨天才來,就急着回去?”

李豫着實有些不滿道:“他的事情很多,彈劾他的摺子至少有數十份,他必須把事情交代清楚,否則朕就直接罷免他。”

“微臣明白了,微臣會告訴他,讓他安心述職,不要急着回去。”

“還有什麼事?”李豫又問道。

“還有就是爲臣是想說回紇使團之事,他們不僅民憤太大,而且一直在暗中刺探大唐的軍事技藝,像制弩技術、制刀技術,最近他們一直在刺探攻城雲梯的技術,微臣認爲把他們留在長安很危險,能不能送他們回草原?”

安史之亂後,回紇使團一直留在長安,在光祿坊有一座佔地百畝的回紇館,相當於後世的大使館,雖然這些年回紇在西方和吐蕃爭奪吐火羅以及河中地區,和大唐的聯繫不多,倒是因爲思結部崛起,思結部漸漸取代了回紇,在長安也有一座佔地數十畝的思結館。

相對而言,思結人就比回紇人收斂得多,很少聽到思結人犯事的消息,倒是回紇人隔三差五就被民衆告到官府,橫行霸道,強買強賣,在光天化日下搶奪女人,成爲歷屆京兆尹最頭疼的事情,每次都費盡口舌去要人。

目前回紇在京城內有五百駐軍,他們便是長安最不穩定的禍根,以前一直駐紮在城內,曾經有一個坊的百姓都因爲他們而逃光。

十年前,朝廷花重金在城外給他們建造了一座佔地千畝的軍營,交涉了整整一年,他們才勉強搬出去。

他們的吃喝開銷都是由朝廷負擔,爲了不讓他們進城尋釁滋事,朝廷每年都供應給他們大量錦衣美食。

但他們依舊不領情,還是經常進城來喝酒狎妓,大鬧平康坊,夜闖城門,把長安鬧得烏煙瘴氣,朝廷提到他們就頭疼。

這些事情李豫能忍就忍了,但韓滉提到他們刺探大唐的軍事情報,這就讓李豫有點無法接受了,中原的很多軍事技術已經在隋朝時傳到草原,極大提高了遊牧民族的作戰水平,如果再把唐朝的攻城武器和大型守城武器技術偷過去,那後果就嚴重了。

李豫沉吟一下道:“通知知政堂,召集相國議事!”

所謂相國議事,就是所有相國都參與的會議,顏真卿、李勉和段秀實三人雖然是虛相,但也只是不管日常政務,但涉及到重大軍國議事,他們都要參加,李勉在中原作戰,無法參與,一般都是四相參加議事。

半個時辰後,常袞、顏真卿和段秀實都趕到了紫宸殿偏殿,這是一座小殿,位於天子御書房外面,又叫天子便殿,天子召集重要的軍國議事,都在這裡進行。

除了李勉外,四名相國都在座了,李豫緩緩道:“朕召集各位議事,是關於回紇使團之事,回紇使團害民朕就不提了,現在韓相國告訴朕,回紇竟然在刺探大唐的軍事情報,這就讓朕無法接受,所以請大家前來商議此事。”

常袞眉毛一挑,問道:“請問韓相國,你說回紇刺探唐朝軍事情報,可有什麼確鑿證據?”

韓滉知道他會向自己發難,便淡淡道:“我當然有證據,沒有證據就下結論的事情,我是不會做的。”

韓滉綿裡帶針,暗中譏諷常袞沒有證據就彈劾郭宋一事,常袞心中暗暗惱火,臉上卻不露聲色。

這時,一名官員被領了上來,是一名七品小官,此人叫做楊覽,官任七品軍器監主簿。

他跪下行大禮參拜,“微臣軍器監主簿楊覽參見吾皇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主簿免禮平身!”

“謝陛下!”

楊覽站起身,韓滉在一旁道:“楊主簿,把你昨天告訴我的事情,再給陛下和各位相國重複一遍。”

“卑職遵令!”

楊覽對衆人道:“大概是幾天前,一名胡商忽然上門,說有一筆買賣想和我做,我有點糊塗,我從不做生意,何來買賣?我便拒絕了他拿出的一千兩銀子,然後前天晚上,這名胡商又來了,他直接告訴我,他不是商人,而是回紇使團的人,他拿出三百兩黃金和一把刀,他說他要軍器監最新研製的絞盤式重型投機石圖紙,他說,我收下黃金,大家就是兄弟,我不答應,桌上的刀就會殺我全家,我被嚇壞了,只得收下黃金,昨天我就找到了韓相國彙報此事。”

衆人面面相覷,顏真卿問道:“此人叫什麼名字,他說了嗎?”

“回稟顏相國,他沒有說,但他給我看了標誌,他胸口上有三朵銀花。”

銀花是回紇官員的身份標誌,九朵銀花爲最高,三朵銀花應該是個中下層官員,使團中最高是六朵銀花。

韓滉點點頭道:“感謝楊主簿不顧家人安危來揭發此事,你放心,朝廷會保護你和家人安全。”

“感謝韓相國!”

主簿楊覽行一禮,退下去了。

這時,一直沉默的段秀實道:“微臣相信,這位楊主簿絕不是被收買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後一個人,他們在長安存在了十幾年,不知搞到多少大唐的軍事情報。”

衆人都沉默了,良久,李豫緩緩道:“就算搞到情報,也應該早送走了,現在朕和大家商量,朕想讓回紇使團離開長安,或許像思結部一樣,只留一人和十幾名士兵,大家看看該怎麼辦?”

常袞躬身道:“啓稟陛下,回紇人刺探軍事情報,只要我們防範周密,不給他們任何機會,他們也沒有辦法,其實微臣是希望廢除回紇和大唐之間簽訂的馬絹交易協定,大唐的財力實在有點吃不消。”

回紇和大唐之間簽訂的馬絹交易協定是在安史之亂後期簽訂的,規定大唐必須購買回紇人養的馬匹,價格是一匹馬換五十匹絹,這比市價足足貴了五倍,不僅如此,回紇人拿來的還是老馬和劣馬,逼迫唐朝接受,每年都要換走唐朝數十萬匹絹,給唐朝財政帶來沉重的負擔,回紇也因此得到財力支撐,和吐蕃在吐火羅打了十幾年的拉鋸戰。”

李豫沉默半晌問道:“這個協議朕記得是有時限的,它什麼時候結束?”

常袞躬身道:“當時簽訂的時候說得好聽,是回紇爲了支持大唐平亂,等大唐徹底平亂,國力有所恢復,不再需要回紇的戰馬,這份協議就可以結束了,事實上,這份協議在十年前就該結束了,但回紇一直在拖延,說再支持大唐十年,現在十年又過去了,那麼最遲今年年底就應該結束它。”

“那就結束它!”李豫毫不猶豫道。

常袞嘆了口氣,“微臣也想結束,但回紇怎麼也不肯答應,總是說要協商,除非大唐和回紇翻臉,直接不收他們送來的馬匹,那協議就自然結束了。”

這時,韓滉道:“要不就和回紇改簽協議,定爲市場價收購,甚至改成民間貿易。”

顏真卿也道:“我們還可以提出,如果回紇一定要堅持協議,那大唐也會和吐蕃簽署類似協議,相信這不是他們想見到的。”

段秀實也補充道:“其次要嚴管京城回紇人,一旦他們在京城鬧事,可以出動金吾衛抓捕入獄,不給他們任何法外開恩,同時也削減回紇使團在京城人數。”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基本上就將對回紇關係定調了,朝廷不能再對回紇一味讓步,必須要重新評價大唐和回紇的關係。

大家一共草擬出四條共識:第一,要對朝廷的各種軍事機密嚴加防範,不給回紇人任何可趁之機;

第二,削減回紇使團長駐長安的人數,由目前的六七百人削減爲五十人;

第三,結束大唐和回紇的馬絹協議,或者重新擬定,從現在開始,不再接受從回紇的馬匹輸入。

第四,取消回紇人的一切特殊待遇,膽敢以身試法,觸犯大唐律法者,將嚴懲不貸。

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二十五章 武道大會(五)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九十二章 陰山遇狼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
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二十五章 武道大會(五)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九十二章 陰山遇狼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