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

號舍佔地面積極大,一排接着一排,密密麻麻有一百多排,每一排有一百五十間號舍,最頂頭修建了幾間木製茅廁。

之前的號舍修建得比較大氣,每一排只有一間,長兩米一,考生晚上可以在裡面入睡。

現在所有的號舍都一隔爲二,另一邊的牆上開一道門,這樣一來,一間號舍就變成兩間,原本只能容納一萬五千名考生,現在可以容納三萬人。

郭宋走進一間號舍坐下,他笑眯眯取過木板搭在磚託上,拍了拍木板道:“這樣就可以省下做桌子的錢了,至少節省了幾萬貫錢。”

這時,郭宋忽然發現號舍變短了,整個號舍只有三尺長三尺寬,相比從前的七尺長,足足少了一半。

“這.....晚上考生怎麼睡覺?”

顏碩一連無奈,他差點想說,這不是被你老人家逼的嗎?

“沒辦法,爲了增加場地,只能改變規則,晚上不在號舍裡過夜了,當天考完試,考生回去,次日天不亮再來。”

“這也不錯,我早就說過,辦法是人想出來的,你們想想辦法,這不,容納七萬考生的考場就出來。”

“可如果考生超過七萬人呢?”

“那就開放國子學,多出來的考生在國子學考,但應該用不着,我記得以前每年參加的科舉人數也就七八萬吧!明年成都再分去一半,有三四萬考生就不錯了。”

顏碩知道郭宋說的是實話,事實上他只是抱怨一下。

這時,郭宋又問道:“考官和監考官不足怎麼解決?”

“啓稟殿下,卑職決定借調河東各州州學的教授和助教,有數百人之多,等過新年後就來太原集中,基本上解決了人手問題,然後主考官沒有人選,懇請殿下指定。”

郭宋微微嘆息道:“其實你父親就是最好的主考官,可惜他不在了,那就請李泌出山,我去給他說,你們要安排好,不要讓他太勞累了,他主要負責掌控全局。”

顏碩大喜,李泌地位崇高,曾主持過三次科舉,如果他來當主考,對所有士子無疑是個好消息。

“卑職一定會安排好!”

..........

幾天後,一股北方的寒潮襲來,氣溫驟降,河面結了一層薄冰,太原的冬天終於來臨。

這幾天薛濤頗爲忙碌,她母親韓氏帶着兄弟薛清從成都過來了,父親薛勳被貶爲播州長史,母親韓氏在成都到處找人幫忙,卻無人理睬,唯恐被她連累,萬般無奈,韓氏只能帶着兒子薛清前來太原投奔女兒。

韓氏原本比較張揚,頭腦簡單,一向喜歡顯擺自己,但這次遭到沉重打擊後,她性格大變,雖然還談不上穩重,但至少亂說話,讓別人恥笑去。

兒子薛清卻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從小被父親薛勳嚴格教育,雖然才九歲,但已經飽讀詩書,寫詩行文都不在話下,還寫了一筆漂亮的書法,在成都被譽爲神童。

郭宋頗喜歡這個小舅子,便讓他和自己兒子住在一起,兩人年紀差不多,都愛好讀書,性格都比較穩重,正好一起讀書,一起生活,結爲玩伴。

御花園內,薛濤陪同母親散步,韓氏嘆口氣道:“濤兒,你夫君權勢那麼大,連皇帝都要討好他,請他幫幫忙,給皇帝說一說,放你爹爹回來,爲娘真的很擔心他。”

薛濤苦笑一聲道:“現在的問題是爹爹自己不肯回來,夫君已經給皇帝寫信,要求他赦免爹爹,我聽夫君說,皇帝封爹爹爲大學士,不給他實權,讓他回來養老,但爹爹就是不肯奉詔,你知道爹爹的脾氣,認準的事情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那怎麼辦?你爹爹在那麼邊荒之地,他的身體會頂不住的。”

“娘也不要太擔心了,夫君已經派人去保護爹爹,獨孤家族也派出武士和醫師保護爹爹和韓伯父,我覺得問題不太,至少爹爹應該平安無恙,若生病,有獨孤家的醫師呢!”

女兒的寬慰讓韓氏稍稍鬆了口氣,她又問道:“清兒呢?這幾天都不見他,他在哪裡?“

“娘,他和錦兒一起呢!兩人一起讀書,一起玩耍,正好作伴,我一直覺得錦兒太孤獨,清兒來得正好。”

“那誰照顧他們起居?”

“以前的管家夫婦照顧他們起居,他們跟隨府上多年,一直是看着錦兒長大的,值得信賴,白天讀書都是由師父管束,很嚴格,娘儘管放寬心。”

“那我就放心了,哎!什麼時候想回洛陽一趟,你太公太婆年紀都大了,我想去看看他們。”

薛濤沉吟一下道:“我倒建議母親不要去洛陽。”

“爲什麼?”

“明年朱泚很可能會遷都洛陽,夫君比較擔心兩個舅父和外祖父的安全,所以前不久我寫信給兩個舅舅,讓他們全家搬來太原,兩個舅父都答應了。”

“但你太公肯定不會答應!”

韓氏搖搖頭道:“他不會離開洛陽,他的學生都在洛陽呢!他把那個學堂看得跟命根子一樣。”

“他確實不肯答應,不過大舅說他有辦法,保證太公太婆高高興興來太原。”

“哎!你太婆很好說話,就是你太公,和你爹爹一樣犟,除非學堂跟隨他一起遷來太原,然後再保證他的美酒,估計他才肯答應。”

“就是這個辦法,學堂併入國子學,太公和兩個舅父都在國子學任教,至於美酒更不在話下了。”

“既然他們要來,那我就不去洛陽了,濤兒,有件事我得說說你,你是王妃,爲什麼那麼大的晉陽宮不住,非要擠在這個小地方,還有那些宦官宮女不用,會被人笑話的。”

薛濤不以爲然道:“這種事情誰會笑話?”

“那你就不知道了,貴婦人聚在一起整天聊什麼,不就是笑話這個人,笑話那個人,宮裡的各種故事大家都津津樂道,像你這樣不肯住宮殿,肯定是她們的話題。”

“嘴長在她們身上,她們要說隨她們去,我管不着也不關心。”

薛濤不想和母親談論這種事情,她加快了步伐,韓氏連忙追上道:“還有,你要多幾個心眼,最好說服你夫君多提拔幾個薛家的人,那是你的孃家,薛家太弱對你的地位不利,娘是過來人,這種事情見得多了。”

薛濤嘆口氣對母親道:“娘,你還是去洛陽吧!”

........

入夜,郭宋坐在書房內一邊喝茶,一邊擺弄着自己的美玉,他難得有這樣的閒情雅緻,更沒有時間,書房裡炭火燒得正旺,使房間裡溫暖如春,他的炭盆上有一個鐵架子,吊着一隻茶壺,他偶然會有興致給自己煮一壺香味濃郁的奶茶。

他手中盤着一塊聚紅皮的羊脂美玉,細細感受着手中流溢的脂感和滑膩。

這時,外間的門開了,薛濤端着茶走了進來。

“夫君,我給你送茶。”

“娘子來得正好,幫我評判一下這個兩塊玉。”

薛濤會心一笑,夫君居然有心思品玉了,這是很久沒有過的情形了。

她走進屋,把茶盞放在桌上,接過兩塊玉笑道:“這兩塊玉我研究過,按照夫君以前給我說的形、色、質三大評價標準,這兩塊玉都是最頂級的,籽型飽滿,沒有一點綹裂雜質或者水線,皮色紅豔,都是高度脂白,玉質的脂粉和熟糯都是恰到好處,不過我個人更喜歡左邊這塊,它的熟糯度更好一點,我還是比較喜歡老熟的一點的美玉。”

郭宋豎起大拇指讚道:“娘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看玉比我強了。”

“我天天看,當然會比夫君強那麼一點點。”

“你母親怎麼樣?”郭宋笑問道。

薛濤苦笑着搖搖頭,“她還是老樣子,整天讓我想辦法把父親弄回來,但父親自己不肯回來,難道我還要把他綁回來不成?”

“你說得對,你爹爹榮譽感很強,他不願背叛自己的信仰,只要李誼在播州一天,他都不會離去,讓他丟下韓相國和李誼獨自回來,他肯定不會答應的。”

薛濤嘆了口氣,“我給母親也說過了,她也無計可施,然後她又要我關照薛家,我頭很大,她一來就在我耳邊聒噪,要麼就是說我不會當王妃,放着這麼大的宮殿不住,被人笑話,要麼就說我不懂得扶持孃家,真受不了她。”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