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

崔峰跟隨着郭宋親兵心情忐忑地來到了晉王宮,他在宮門口等了片刻,一名隨從走出來問道:“可是崔公子?”

崔峰連忙舉起手,“我是!”

“晉王殿下請你進去!”

崔峰跟着隨從走進晉王宮,他低聲問道:“我見晉王該怎麼行禮?是否需要下跪?”

隨從笑問道:“公子可讀過書?”

“讀過!”

“那就行學生之禮便可,不必下跪。”

“我明白了!”

來到郭宋官房,隨從先進去替他稟報,片刻出來道:“崔公子請吧!”

崔峰深深吸一口氣,鼓足勇氣走進官房,官房內,他看見了一個身材很高大的男子,年紀三十餘歲,目光深邃,他連忙上前一步,長稽施禮道:“學生崔峰,參見晉王殿下!”

郭宋笑着擺手道:“崔公子請坐!”

崔峰坐下,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雙手呈給郭宋,“這是我父親給殿下的信,請殿下過目!”

郭宋接過信打開匆匆看了一遍,和他預料的一樣,崔昊有意把洺州獻給自己。

洺州、相州、衛州以及河東的潞州、澤州,之前都屬於唐朝的昭義節度府,由節度使馬麟統領,涇源兵變後,馬麟無法在河北立足,便放棄領地撤到黃河南岸,昭義節度府便由李懷光、田悅和李武俊三家瓜分,其中河東兩州被李懷光佔領,相州和衛州歸了田悅,洺州被李武俊佔領。

郭宋奪回潞州和澤州後就知道,這裡民心思唐,根本就不承認藩鎮佔領,洺州和相州應該也是一樣。

所以崔昊纔會想到把洺州獻給自己,但郭宋更關心,這是不是清河崔氏的投名狀。

“你父親的決定,你知道嗎?”郭宋問道。

崔峰點點頭,“父親給我說了,如果遇到什麼危險,我會把信毀掉,帶口信來見殿下!”

“那我來問你,你父親在信中的決定,你和家族有沒有什麼關係?”

崔峰遲疑一下道:“我父親說,有點關係!”

郭宋笑了起來,他猜也是,清河崔氏算得很精,清河崔氏是在貝州,被田悅的管轄,他們卻拿李武俊的地盤來做人情,就算李武俊暴跳如雷,也拿崔家沒有辦法。

“現在洺州情況怎麼樣?你父親在信中也沒有詳細說。”郭宋又笑問道。

洺州在相州的北面,也就是邯鄲地區,這裡的戰略地位很重要,太行九陘的滏口陘就位於洺州西面。

崔峰欠身道:“回稟殿下,洺州原本盛產糧食,不過這兩年人口銳減,原本有五萬戶百姓,現在已銳減到不足兩萬戶,大部分百姓都逃到河東去了,稅賦沉重,民不聊生。”

郭宋倒也知道一二,潞州和澤州有很多從河北逃來的難民,在河東租種土地爲生,但爲什麼會這樣,說法卻很多,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爲什麼會這樣?”郭宋問道。

“原因很多,比如戰爭、疫病,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李武俊四年前組建一支騎兵,約一萬人,他要求這支騎兵由洺州供養,也就是五戶人家養一名騎兵,從買馬、養馬,還有騎兵的盔甲,平時的軍俸給養,五戶人家哪裡養得起,紛紛破產,只得舉家逃往河東。”

郭宋點點頭,他很清楚養騎兵的成本,要不是他們擁有河西牧場,長期大量供應戰馬和草料,他們同樣也養不起這麼多騎兵,要洺州幾萬戶養一萬騎兵,怎麼可能養的起,光牧場就不要種地了,全部種草。

“最後呢?”

郭宋又追問道:“一萬騎兵情況怎麼樣?”

“一萬騎兵養不起,現在改成三千騎兵了,洺州一萬八千戶人家養三千騎兵,還是非常吃力。”“

“連騎兵的軍俸也要洺州百姓負擔?”

崔峰嘆口氣,“騎兵軍俸一年七萬兩千貫,平均每戶人家承擔三貫四百錢,每匹戰馬至少需要二十畝地種牧草,百姓實在承受不住,我父親決定辭職,但家族的意思,希望殿下的軍隊進駐洺州。”

郭宋笑道:“你父親和家族的意思我已經充分了解,我非常讚許他們的態度,崔公子先回去好好休息,有什麼困難儘管提出來!”

“多謝殿下,學生告辭!”

崔峰躬身施一禮,告退下去了。

郭宋負手在官房裡來回踱步,現在他還在集中精力處理內政,暫時還沒有考慮拿下河北,但這次崔家提供的機會確實難得,正好滏口陘所地在的洺州,進可攻,退可守,戰略地位十分優越,不由郭宋不動心。

他從書櫥裡找出一支卷軸,放在桌上慢慢展開,這是河北州縣全圖,郭宋望着地圖上的洺州,這個位置不管是李武俊還是田悅都十分敏感,如果自己佔領洺州,很容易引來李武俊和田悅的南北夾擊。

要化解這種南北夾擊,自己必須要在田悅的背後再打進一根楔子,使田悅軍隊不敢輕舉妄動。

這時,郭宋看到了另一處州縣,他沉思片刻令道:“速召郭玉娘和宋添來見我!”

郭玉娘是晉衛府統領,宋添是副統領,兩人分工比較明確,郭玉娘負責內衛,保護郭宋家眷和高官的平安,而外面情報收集則由宋添負責,當然,作爲統領,郭玉娘也會過問對外情報收集事宜。

兩人接到通知,匆匆趕到了晉王官房,“參見晉王殿下!”

“參見殿下!”

郭宋問道:“晉衛府在河北有沒有情報點?”

郭玉娘躬身道:“幽州薊縣、魏州元城縣以及冀州信都縣,目前這三地有情報點。”

這是三大藩鎮的都城,在這裡設立情報點很正常,但這不是郭宋想要的。

郭宋沉吟一下道:“我有三個任務要交給你們。”

兩人精神一振,連忙躬身道:“請殿下吩咐!”

“第一個任務,我要了解朱泚攻打淮西吳少誠的詳細情況,尤其吳少誠的數百艘船隻,我不希望它們都落在朱泚手中,我已經安排了高手,希望你們能及時把消息傳來。”

停一下,郭宋又繼續道:“第二個任務,我要了解懷州的敵人駐軍情況。”

懷州就是河內縣,位於河東道最南部,黃河北岸,王屋山脈將它和河東分隔開,使它不再屬於河東,懷州是朱泚在黃河北岸的唯一領地,它的東面和衛州接壤,是朱泚將來攻打河北的重要跳板。

“然後第三個任務!”

郭宋指着地圖上的洺州道:“我要知道洺州的駐軍清理,以及滏口陘的詳細情報。”

“不知殿下合適需要情報?”郭玉娘問道。

“十天之內,我要三個情報都放在我桌上。”

..........

太行八陘中,戰略地位最高的是井陘,它連通太原府和河北,更重要是它能行駛大車,其次便是滏口陘,它連通洺州和潞州,也是一條極爲繁華的商道,它的戰略地位也同樣重要。

滏口陘在河北境內有一座滏口關,而在河東境內則有一座壺關,兩座關隘各被自己的軍隊佔領,平時商隊往來絡繹不絕,大家也不干涉。

這天下午,一支商隊來到了滏口關,滏口關並不在高山上,但它地勢卻十分險要,從一條很狹窄的道路上山,下方便是滏陽河,河牀距上方山道約十丈左右,從山道掉入河中必死無疑,山下是一座木橋,橫跨滏陽河,

半山腰便是滏口關,滏口關主要是面對西面的敵軍,所以半山腰上都是各種建築,可駐紮軍隊五百人,然後是關城,居高臨下望着西面下方的山道。

從河東過來的一支商隊仰視着關城向上走去,商隊不大,由一百多頭健壯的騾子組成,馱着貨物包,貨主有兩人,然後是十幾名夥計。

不多時,他們來到關城前,被士兵攔截住了,“站住,接受檢查!”

郭宋年初就下達了嚴禁攔截、盤查商隊的命令,在晉王轄地,這些關卡盤查點都沒有了,但滏口關卻不受晉王令管轄,攔截商人,抽取油水,是他們每天樂此不疲之事。

隊伍停住了,一名旅帥走了過來,打量一下兩名東主,疑惑道:“好像以前沒有見過你們。”

“回稟將軍,我們以前走井陘,很少走滏口陘。”

一聲‘將軍’,讓旅帥心中的虛榮心大爲滿足,反正商人們也不懂,凡是軍官就喊將軍,士兵就喊軍爺,把他們哄舒服了,沒準會少收一點過路錢。

“看來你們是不懂這裡的規矩。”

“小人確實不懂,請將軍指點!”兩人商人點頭哈腰道。

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風險太大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
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風險太大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