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

八千朱泚軍一路疾行,他們距離豐州的黃河匯流處還有一百餘里,此時已是下午時分,就在這時,前軍忽然響起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轟!’

火光迸射,黑煙騰空而起,這是一顆沒有帶毒刺的小型鐵火雷,在隊伍中爆炸了。

前軍頓時一片大亂,士兵們嚇得魂飛魄散,戰馬嘶鳴,混亂成一團,從旁邊山坳裡殺出一支騎兵,約有數千人,殺進了前軍隊伍中,與此同時,中軍和後軍也先後響起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朱泚大軍受到嚴重驚擾,發生了混亂,兩支河西騎兵趁着敵軍混亂殺進了中軍和後軍。

李環山已從最初的混亂中恢復,他知道自己遇到伏兵,急聲大喊:“結陣抵抗!”

旁邊有人大笑,“來不及了,要麼投降,要麼受死!”

李環山一回頭,只見一名大將從斜刺裡殺來,已在自己十幾步外,他見對方頭戴金盔,震驚喝問道:“你是何人?”

“河西郭宋!”

郭宋說完,雙臂一揮,方天畫戟橫掃而來,力量渾厚,勢不可擋,李環山眼睛瞪大了,竟然是河西軍郭宋?

他慌忙舉大刀格擋,‘當!’一聲巨響,李環山的大刀脫手而飛,他雙臂都快要震斷了,李環山大叫一聲,催馬便逃,但還是晚了一步,他只覺背心一涼,身體騰空而起,戟尖已從前胸透出。

李環山撕心裂肺地慘叫一聲,當場斃命。

郭宋將他屍體拋在地上,喝令左右道:“挑起他的人頭喝令敵軍,投降免死,頑抗者殺無赦!”

幾名親兵砍掉李環山的首級,用長矛挑在空中,縱馬疾奔大喊道:“爾等主帥已死,投降者免死,頑抗者殺無赦!”

士兵們一路大喊,朱泚軍隊見主將陣亡,都無心再抵抗,紛紛下馬跪地舉手投降。

戰鬥在半個時辰後便結束了,八千士兵戰死千餘人,逃走了幾百人,其他都全部投降了河西軍.......

偷襲豐州軍隊全軍覆滅的消息在第四天傳到了長安,與此同時,河西軍剿滅党項人,佔領朔方的消息也同時傳到長安,朱泚大爲驚恐,立刻下令封鎖消息。不準這個消息傳出。

朱泚之前並沒有把郭宋放在心上,郭宋要當西域王,他並不反對,他甚至支持河西軍向西發展,直到他驅趕六十多萬流民前往河西走廊,狠狠捅了郭宋一刀,但最後結果卻是流民難題被化解,他們反而丟了隴右。

朱泚這纔開始關注郭宋,只是郭宋要抓住李晟被貶的機會,拿下山南東道,這纔沒有把注意力放在郭宋身上。

直到朔方被河西軍拿下,朱泚才猛然意識到河西軍的強大,竟然把朔方、河西和隴右三個節度府統一了。

朱泚心慌意亂,緊急召集幾名心腹大臣商議應對之策。

大堂上,朱泚憂心忡忡對衆人道:“我們一直以爲郭宋只有兩三萬軍隊,在分兵守北庭和安西后,已經所剩無幾,可現在看來我們都錯了,河西軍被我們嚴重低估,他們至少有十萬大軍,我現在就想知道,我們情報在哪裡?”

衆人一起向副軍師嚴聞達望去,嚴聞達比較低調,他一直負責收集各地的情報。

在衆人逼視的目光下,嚴聞達振作精神道:“我們的情報應該做得很不錯,很全面、很及時,包括成都,之前洛陽、江南、淄青、河北.......”

“我不想聽你的讚頌之詞,我在問河西!”

朱泚忍不住咆哮道:“爲何就河西的情報沒有?”

嚴聞達苦笑一聲道:“卑職向河西派去了好幾支情報探子,另外去河西的商人也在打探情報,但河西的內務營很厲害,我們的人都先後失去了聯繫。”

“那你知道知道是河西內務營!”

“卑職在和冀王交換情報時得知的,他們在河西的探子最後也失去了聯繫。”

朱泚搖搖頭,“就算對方很厲害,但也並不是你拿不到情報的理由。”

嚴聞達欠身道:“卑職失職了!”

“現在我不想追究誰的責任,但從現在開始,你必須調集精兵強將全力打探河西、朔方、隴右三地的情報,其重要性等同於成都,你明白了嗎?”

嚴聞達擦一擦額頭上的冷汗道:“卑職明白了!”

“我再補充一點!”

劉思古舉手道:“我看了一下從豐州逃回士兵的敘述,他們都提到了河西使用了一種能發出巨響的兵器,導致我們軍隊陷入混亂,我覺得這個細節很重要,恐怕河西軍這麼快掃平西域也和它有關,一定要讓情報探子查出這究竟是什麼東西。”

“劉軍事說得很快,此事確實很重要,一定要查清。”朱泚補充道。

嚴聞達點點頭,“卑職記下了。”

朱泚目光又轉向劉思古,目光變得緩和了,“現在的局勢,想聽聽軍師的意見。”

劉思古微微笑道:“我的意見恐怕太尉不想聽!”

“怎麼會呢?軍師請直言。”

“卑職的意見很簡單,和河西軍議和,給我們爭取時間奪取淮西和揚州後,然後再調頭對付河西軍。”

朱泚愣住了,居然是議和,他遲疑半晌道:“他們會答應嗎?”

“卑職覺得郭宋會答應,他也需要時間整合三地,暫時不會對我們發動進攻,關鍵是我們也需要時間掃平江淮,使我們能得到財力支撐。”

源休也道:“軍師的提議還是有道理,我們需要時間,郭宋也需要時間,卑職支持和河西軍議和。”

朱泚負手走了兩步,又回頭對劉思古道:“議和可以,那我們派誰去和郭宋議和?”

劉思古的目光向張光晟望去.......

豐州城,郭宋沒有去三個受降城,他在豐州呆了三天便準備返回靈州。

臨行前,郭宋再一次召集衆將,對衆人道:“我和薛刺史已經談過,撤銷豐州經略司,薛刺史不再過問軍隊,只出任豐州刺史之職,負責豐州和西受降城的政務財稅,豐州設立兩個兵馬使,是豐州兵馬使和榆林兵馬使,豐州兵馬使由李季擔任,榆林兵馬使由趙森擔任。”

李季和趙森立刻起身行一禮,郭宋笑着擺擺手又道:“兩個兵馬使各統兵四千人,不足的三千人由薛刺史補足。”

郭宋又道:“我該說的都已經說完,豐州我還會再來,但主要還是靠各位,我會留下一支火器營士兵,他們攜帶了守城利器,就算回紇人大舉來襲,也能守住九原城,各位一起努力吧!”

衆人一起躬身行禮,“謹遵使君之令!”

.........

三天後,郭宋率軍返回了靈州,樑武前來靈州城外迎接,樑武向郭宋簡單彙報了安置党項人婦孺之事。

“一共有三萬兩千餘名婦孺和老人,按照使君之前的命令,已經由軍隊將他們押送去了河西,我們從党項人手中繳獲了大量錢糧物資,目前都在靈州倉庫內,使君看何時轉運去張掖?”

按照河西軍的規定,各地倉庫只留少量物資,其餘物資都要統一運到張掖倉城。

郭宋點點頭道:“你們寫一份物資清單送去河西,由潘長史來安排吧!反正就按照規矩來。”

“卑職明白了,另外還有一件重要事情,卑職要稟報使君。”

“什麼事?”

“使君還記得樑駒兒嗎?”

郭宋笑道:“當然記得,他怎麼了?”

“他目前在蕭關出任校尉。”

郭宋一怔,“他不是在豐州嗎?”

“此事說來話長,他原本是在豐州出任校尉,後來他父親病世,樑駒兒便去職回家守孝,後來張楓在原州舉行比武募將,樑駒兒便跑去參加了,被張楓賞識,任命他爲校尉,參與鎮守蕭關,後來張楓進京投降朱泚,又輾轉到隴右,但樑駒兒一直在蕭關,前兩天他特地寫了一封信,介紹了蕭關的情況,並表示願意協助使君奪取蕭關。”

郭宋眼睛一亮,這是好事情了,如果能奪取蕭關,主動權就在他們手中了。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