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

就在郭宋親自率領八萬大軍北上出征新羅都城之時,天下各地官府也在進行緊鑼密鼓地投票,這是由吏部主導,爲晉王合法登基而採取的措施。

如果天下官員都認爲晉王可以取代大唐登基,推而廣之,天下百姓都會擁戴晉王登基,那麼晉王登基就完全合法了,沒有任何人、任何理由能阻擋他登基爲帝。

原州的投票也在平高縣進行,由長安過來的一名監察御史進行復核監督,負責監察原州投票的御史正是年輕的白居易,他帶着兩名隨從在三天前抵達了平高縣。

原州一共下轄四縣,平涼、百泉、平高和北方的蕭關縣,其中平高縣是州治,來自四個縣的縣令、縣丞、縣尉和主簿都齊聚平高縣,加上州衙裡的十幾名官員,一共三十餘名九品以上的官員將參加定於四月初一的投票。

四月初一這個時間是吏部確定的,天下各州,包括嶺南的廣州一起,都要在四月初一這天進行投票,然後由朝廷官員當場貼上封條,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將投票箱送往長安。

和朝廷不一樣的是,地方官府投票都必須用實名制,主要是怕弄虛作假,事實上,一個票箱就是那麼幾十張票,誰投了什麼票很容易根據筆跡查到,匿名沒有什麼意義,索性就要求實名制。

在平高縣一座酒樓內,蕭關縣縣令謝長明特地請御史白居易喝酒,白居易參加科舉只比謝長明晚了一屆,但官階卻比謝長明低一級,謝長明已經是從七品縣令了。

當然,每個人升官的因素很多,像和謝長明同一期進士,有人還是九品官員,謝長明他們獲得提升有個特殊原因,晉軍正好收復了江南,由於江南佔據了朝廷三成的稅賦,爲了籠絡江南士族,很多江南名門出身的官員紛紛獲得提升,謝長明是江門名門謝氏家族,東晉謝安的後人,他便從從八品一步提升爲從七品,從縣尉升爲縣令。

蕭臻業、韓愈、陸楠他們都沾了江南士族的光,都獲得特殊提拔,而白居易卻是沾了妻子的光,升了半級,還獲得一個好差事。

謝長明給白居易斟滿一杯酒笑道:“朝廷怎麼會想到讓百官來投票同意晉王登基?”

白居易端起酒杯笑道:“朝中百官都知道這是杜相國的策劃,但如果沒有晉王殿下本人同意,是不可能成功推行的,這一點我估計大家都明白,都在迴避這個敏感問題。”

“可是晉王殿下大大方方承認是他的意見,不更好嗎?”

白居易搖搖頭,“你想得太簡單了,這裡面很容易作弊,如果殿下高票獲勝,會讓人懷疑投票的真實性,而且他又是當事者,所以他最好迴避,所有的規則和執行都是政事堂和吏部來操作,和晉王本人一點關係沒有。”

“可萬一不成功呢?”

謝長明笑道:“那豈不是弄巧成拙了?”

“怎麼可能不成功,政事堂規定了一千張推薦票,軍方佔去四成,朝廷官員和地方官員各佔三成,軍方投票中晉王殿下獲得全票通過,已經拿到了四百張推薦票。

剩下的朝廷三百張票和地方三百張票中,只要再拿到一百張以上推薦票,就算半數以上同意晉王登基。

事實上,朝廷三百張推薦票中已經拿到了兩百九十張,晉王殿下已經獲得全票近七成的支持,登基已成定局,就算地方官府全票反對,也改變不了結果,你這下該明白了吧!”

謝長明張口結舌道:“這....這豈不是走過場?”

“當然不是走過場,一切都要嚴格執行,這叫衆望所歸,難道你還想把晉王殿下否決?”

“那倒不是,我當然不會反對,我是強烈支持,但我知道有人反對,還有好幾個反對者。”

“誰反對?”

謝長明猶豫一下,湊身上前,壓低聲音道:“我知道百泉縣的王縣令和桑縣丞會反對,他們兩家都是原州豪門,晉王的廢奴令對他們家族影響很大,他們平時就頗有怨言,都說李唐皇帝不可能廢奴,都希望晉王統治早點結束,改由李唐皇帝執政天下,他們公開這樣說的。”

白居易冷笑一聲,“李唐皇族都絕嗣了,哪裡還有什麼李唐皇帝,就算沒有絕嗣,晉王也不會容許李唐皇帝上位,李唐皇帝可是會把郭氏家族全家斬盡殺絕,晉王怎麼可能做這種危害子孫的蠢事,這幫傢伙純粹就是癡心妄想,有本事他們明天一早都投反對票,我就不信他們敢真的投反對票!”

謝長明輕輕嘆了口氣,“你說得對,實名制投票,他們還真不敢投反對票,這幫傢伙不滿歸不滿,但官位看得更重,你讓他們爲了發泄心中的不滿而丟官,他們或許會慫恿別人這樣做,但他們自己絕不會做蠢事。”

..........

次日一早,原州州衙內舉行了投票儀式,來自四個縣和州衙的三十幾名官員當場填好了自己的投票,用信封封好,放進了一隻空木箱內,監察御史白居易進行了驗票,並用吏部封條封上了木箱,放入一隻布袋內,在衆目睽睽之下交給了送信人。

幾名送信人翻身上馬,揹着投票箱向長安方向疾奔而去.........

與此同時,天下各州也在同一時刻完成了投票,交給送信人,各州的送信騎士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將投票送往長安,吏部將在最後一個投票箱到來後統一進行開箱驗票。

新羅的征伐依然在繼續,郭宋在穩住後方後,率八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金州城,金州城距離金海都也就一百五十里,兩天後,李冰率領的三萬大軍率先抵達金州城。

金州城城門大開,一隊隊東胡兵奔涌而出,朱鄴大軍在得到兩天的休息後,士氣和體力都已恢復,在衆將的一致要求下,朱鄴也雄心勃發,他要給晉軍一個迎頭痛擊。

朱鄴擅長抓住機會,他知道對方的主力就在幾十裡外,最多半天時間就會殺到,但他要抓住這半天時間,迎頭擊潰對方的先鋒軍隊,給對方士氣一記重擊。

何況敵軍長途奔跑而至,體力消耗巨大,這個時候晉軍戰鬥力被削弱,正是他們趁弱而擊之時。

五萬大軍在朱鄴的率領下,向十里外的晉軍前鋒軍洶涌殺去。

李冰大軍目前所在之地,正是東胡士兵屠殺新羅貴族的前面一點,這裡地勢開闊,有一片寬達三裡的空地,遠方的兩側則是茂密的樹林。

此時,三萬大軍已排列好陣型,嚴陣以待。

其實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誘敵之計,裡面有漏洞,一般是騎兵先行,但這裡卻是步兵先至,並不符合常理,可就是這麼一個明顯的漏洞也被敵軍忽略了。

李冰暗暗佩服晉王殿下的判斷,朱鄴不敢在氣勢上認輸,和晉軍一戰,他不打也得打,那麼按照朱鄴劍走偏鋒的性格,他必然會抓住一切機會打晉軍一個措手不及,那麼這個機會就可以由他們來給朱鄴創造,

“將軍,敵軍已殺到三裡之外!”

李冰點點頭,他已經看見了對方滾滾黃塵,鋪天蓋地的大軍正向這邊殺來,最前面是五千騎兵,五千騎兵在大地上狂飆,激烈的馬蹄聲使大地都在震動。

“傳我的命令,重甲步兵就位,弩軍大陣準備!”

五千重甲步兵交錯排列成兩行,身體半蹲,手中陌刀一頭頂在地上,鋒利的尖刃呈四十五度斜角向外,形成了一堵寒光閃閃的尖刃長牆。

騎兵速度極快,已經殺到一里外了,騎兵是契丹士兵,是朱鄴的直屬軍隊,每次和新羅軍隊作戰,都是由契丹騎兵率先衝擊新羅軍隊,將新羅軍陣型衝散,大軍隨即掩殺而上,徹底擊潰新羅軍。

這一招到目前爲止都是屢戰屢勝,甚至出現過五千騎兵橫掃三萬新羅軍的大勝,從未失敗過,對付三萬晉軍,朱鄴當然要故技重施。

但無論是契丹人還是朱鄴本人,他們都沒有和晉軍交過手,壓根就沒有見過晉軍的重甲步兵。

在重甲步兵的身後是一萬長矛步兵,在陣型後面也是一萬長矛步兵,而在兩支長矛步兵的中間是一萬弩兵,士兵們拿着臂弩,士兵弩箭已上弦,半蹲在地上,弩箭斜角向上,等待着發射的命令。

這時,敵軍騎兵已殺到五十步外,而數萬大軍也衝到百步外。

紅旗揮下,一名大將喊道:“射擊!”

萬弩齊發,一萬支弩箭騰空而起,形成一片箭雲,飛速移動,掠過了前方的敵軍騎兵,向後面密集的敵軍人羣射去,弩箭如暴風驟雨般落下,慘嚎聲響徹大地,一支支弩箭射穿了敵軍的皮甲,將無數敵軍士兵釘死在地上。

以此同時,五千騎兵也向晉軍陌刀軍陣衝去,騎兵們已經看清了前方的刀林,嚇得嘶聲慘叫起來。

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二百二十章 面臨選擇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
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二百二十章 面臨選擇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