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

就在郭宋親自率領八萬大軍北上出征新羅都城之時,天下各地官府也在進行緊鑼密鼓地投票,這是由吏部主導,爲晉王合法登基而採取的措施。

如果天下官員都認爲晉王可以取代大唐登基,推而廣之,天下百姓都會擁戴晉王登基,那麼晉王登基就完全合法了,沒有任何人、任何理由能阻擋他登基爲帝。

原州的投票也在平高縣進行,由長安過來的一名監察御史進行復核監督,負責監察原州投票的御史正是年輕的白居易,他帶着兩名隨從在三天前抵達了平高縣。

原州一共下轄四縣,平涼、百泉、平高和北方的蕭關縣,其中平高縣是州治,來自四個縣的縣令、縣丞、縣尉和主簿都齊聚平高縣,加上州衙裡的十幾名官員,一共三十餘名九品以上的官員將參加定於四月初一的投票。

四月初一這個時間是吏部確定的,天下各州,包括嶺南的廣州一起,都要在四月初一這天進行投票,然後由朝廷官員當場貼上封條,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將投票箱送往長安。

和朝廷不一樣的是,地方官府投票都必須用實名制,主要是怕弄虛作假,事實上,一個票箱就是那麼幾十張票,誰投了什麼票很容易根據筆跡查到,匿名沒有什麼意義,索性就要求實名制。

在平高縣一座酒樓內,蕭關縣縣令謝長明特地請御史白居易喝酒,白居易參加科舉只比謝長明晚了一屆,但官階卻比謝長明低一級,謝長明已經是從七品縣令了。

當然,每個人升官的因素很多,像和謝長明同一期進士,有人還是九品官員,謝長明他們獲得提升有個特殊原因,晉軍正好收復了江南,由於江南佔據了朝廷三成的稅賦,爲了籠絡江南士族,很多江南名門出身的官員紛紛獲得提升,謝長明是江門名門謝氏家族,東晉謝安的後人,他便從從八品一步提升爲從七品,從縣尉升爲縣令。

蕭臻業、韓愈、陸楠他們都沾了江南士族的光,都獲得特殊提拔,而白居易卻是沾了妻子的光,升了半級,還獲得一個好差事。

謝長明給白居易斟滿一杯酒笑道:“朝廷怎麼會想到讓百官來投票同意晉王登基?”

白居易端起酒杯笑道:“朝中百官都知道這是杜相國的策劃,但如果沒有晉王殿下本人同意,是不可能成功推行的,這一點我估計大家都明白,都在迴避這個敏感問題。”

“可是晉王殿下大大方方承認是他的意見,不更好嗎?”

白居易搖搖頭,“你想得太簡單了,這裡面很容易作弊,如果殿下高票獲勝,會讓人懷疑投票的真實性,而且他又是當事者,所以他最好迴避,所有的規則和執行都是政事堂和吏部來操作,和晉王本人一點關係沒有。”

“可萬一不成功呢?”

謝長明笑道:“那豈不是弄巧成拙了?”

“怎麼可能不成功,政事堂規定了一千張推薦票,軍方佔去四成,朝廷官員和地方官員各佔三成,軍方投票中晉王殿下獲得全票通過,已經拿到了四百張推薦票。

剩下的朝廷三百張票和地方三百張票中,只要再拿到一百張以上推薦票,就算半數以上同意晉王登基。

事實上,朝廷三百張推薦票中已經拿到了兩百九十張,晉王殿下已經獲得全票近七成的支持,登基已成定局,就算地方官府全票反對,也改變不了結果,你這下該明白了吧!”

謝長明張口結舌道:“這....這豈不是走過場?”

“當然不是走過場,一切都要嚴格執行,這叫衆望所歸,難道你還想把晉王殿下否決?”

“那倒不是,我當然不會反對,我是強烈支持,但我知道有人反對,還有好幾個反對者。”

“誰反對?”

謝長明猶豫一下,湊身上前,壓低聲音道:“我知道百泉縣的王縣令和桑縣丞會反對,他們兩家都是原州豪門,晉王的廢奴令對他們家族影響很大,他們平時就頗有怨言,都說李唐皇帝不可能廢奴,都希望晉王統治早點結束,改由李唐皇帝執政天下,他們公開這樣說的。”

白居易冷笑一聲,“李唐皇族都絕嗣了,哪裡還有什麼李唐皇帝,就算沒有絕嗣,晉王也不會容許李唐皇帝上位,李唐皇帝可是會把郭氏家族全家斬盡殺絕,晉王怎麼可能做這種危害子孫的蠢事,這幫傢伙純粹就是癡心妄想,有本事他們明天一早都投反對票,我就不信他們敢真的投反對票!”

謝長明輕輕嘆了口氣,“你說得對,實名制投票,他們還真不敢投反對票,這幫傢伙不滿歸不滿,但官位看得更重,你讓他們爲了發泄心中的不滿而丟官,他們或許會慫恿別人這樣做,但他們自己絕不會做蠢事。”

..........

次日一早,原州州衙內舉行了投票儀式,來自四個縣和州衙的三十幾名官員當場填好了自己的投票,用信封封好,放進了一隻空木箱內,監察御史白居易進行了驗票,並用吏部封條封上了木箱,放入一隻布袋內,在衆目睽睽之下交給了送信人。

幾名送信人翻身上馬,揹着投票箱向長安方向疾奔而去.........

與此同時,天下各州也在同一時刻完成了投票,交給送信人,各州的送信騎士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將投票送往長安,吏部將在最後一個投票箱到來後統一進行開箱驗票。

新羅的征伐依然在繼續,郭宋在穩住後方後,率八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金州城,金州城距離金海都也就一百五十里,兩天後,李冰率領的三萬大軍率先抵達金州城。

金州城城門大開,一隊隊東胡兵奔涌而出,朱鄴大軍在得到兩天的休息後,士氣和體力都已恢復,在衆將的一致要求下,朱鄴也雄心勃發,他要給晉軍一個迎頭痛擊。

朱鄴擅長抓住機會,他知道對方的主力就在幾十裡外,最多半天時間就會殺到,但他要抓住這半天時間,迎頭擊潰對方的先鋒軍隊,給對方士氣一記重擊。

何況敵軍長途奔跑而至,體力消耗巨大,這個時候晉軍戰鬥力被削弱,正是他們趁弱而擊之時。

五萬大軍在朱鄴的率領下,向十里外的晉軍前鋒軍洶涌殺去。

李冰大軍目前所在之地,正是東胡士兵屠殺新羅貴族的前面一點,這裡地勢開闊,有一片寬達三裡的空地,遠方的兩側則是茂密的樹林。

此時,三萬大軍已排列好陣型,嚴陣以待。

其實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誘敵之計,裡面有漏洞,一般是騎兵先行,但這裡卻是步兵先至,並不符合常理,可就是這麼一個明顯的漏洞也被敵軍忽略了。

李冰暗暗佩服晉王殿下的判斷,朱鄴不敢在氣勢上認輸,和晉軍一戰,他不打也得打,那麼按照朱鄴劍走偏鋒的性格,他必然會抓住一切機會打晉軍一個措手不及,那麼這個機會就可以由他們來給朱鄴創造,

“將軍,敵軍已殺到三裡之外!”

李冰點點頭,他已經看見了對方滾滾黃塵,鋪天蓋地的大軍正向這邊殺來,最前面是五千騎兵,五千騎兵在大地上狂飆,激烈的馬蹄聲使大地都在震動。

“傳我的命令,重甲步兵就位,弩軍大陣準備!”

五千重甲步兵交錯排列成兩行,身體半蹲,手中陌刀一頭頂在地上,鋒利的尖刃呈四十五度斜角向外,形成了一堵寒光閃閃的尖刃長牆。

騎兵速度極快,已經殺到一里外了,騎兵是契丹士兵,是朱鄴的直屬軍隊,每次和新羅軍隊作戰,都是由契丹騎兵率先衝擊新羅軍隊,將新羅軍陣型衝散,大軍隨即掩殺而上,徹底擊潰新羅軍。

這一招到目前爲止都是屢戰屢勝,甚至出現過五千騎兵橫掃三萬新羅軍的大勝,從未失敗過,對付三萬晉軍,朱鄴當然要故技重施。

但無論是契丹人還是朱鄴本人,他們都沒有和晉軍交過手,壓根就沒有見過晉軍的重甲步兵。

在重甲步兵的身後是一萬長矛步兵,在陣型後面也是一萬長矛步兵,而在兩支長矛步兵的中間是一萬弩兵,士兵們拿着臂弩,士兵弩箭已上弦,半蹲在地上,弩箭斜角向上,等待着發射的命令。

這時,敵軍騎兵已殺到五十步外,而數萬大軍也衝到百步外。

紅旗揮下,一名大將喊道:“射擊!”

萬弩齊發,一萬支弩箭騰空而起,形成一片箭雲,飛速移動,掠過了前方的敵軍騎兵,向後面密集的敵軍人羣射去,弩箭如暴風驟雨般落下,慘嚎聲響徹大地,一支支弩箭射穿了敵軍的皮甲,將無數敵軍士兵釘死在地上。

以此同時,五千騎兵也向晉軍陌刀軍陣衝去,騎兵們已經看清了前方的刀林,嚇得嘶聲慘叫起來。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善處理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善處理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