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

羅懷清精神一振,連忙問道:“我有什麼特殊本事?”

“將軍忘了嗎?桂州苗夷叛亂,百越人侵佔梅關道、西嶺十三族叛亂,這三次嶺南夷人叛亂,可都是將軍率軍去平定的,晉王要穩固嶺南,肯定少不了和夷人打交道,這原本是尉遲家族的特長,但將軍也不差,只要晉王殿下覺得,將軍能夠鎮住嶺南夷人,那晉王一定會特殊對待將軍。”

羅懷清頓時有一種幡然醒悟之感,說得太對了,自己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呢?

王凱又笑道:“只要將軍及時寫一本平夷策獻給晉王殿下,將軍的特殊本事,晉王殿下也就知道了。”

羅懷清豎起大拇指讚道:“我若得勢,將來必重用先生!”

王凱笑而不言,等到羅懷清來重用自己,豈不是要等到猴年馬月去了。

事實上,王凱心裡很清楚,就憑羅懷清想擁兵自立的野心,就算他再有本事,晉王也不會再讓他回嶺南繼續重用,那肯定是一個隱患。

王凱並沒有告訴羅懷清,晉軍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規矩,降將都要先去演武堂培訓一年,再行任用,如果羅懷清知道這一點,恐怕他就不會輕易交出軍隊了。

羅懷清隨即寫了一封回信,說自己天天盼着朝廷大軍,儼如嬰兒盼父母,自己只是擔心羅浮山夷人會替尉遲家族出頭,才按兵不動,防止夷人軍隊發難。

既然康大將軍相招,自己願意率大軍投誠朝廷。

兩天後,康保親率兩萬大軍抵達增城,羅懷清率衆出城歸降,隨着羅懷清的投降,嶺南的三股勢力均告平定。

康保隨即派一萬軍隊跟隨劉家的船隊北上,平定嶺南需要三萬軍隊,但長駐嶺南就不用了,兩萬軍隊足夠,至於降軍則可以訓練爲水軍,所以一萬軍隊就需要返回中原了。

隨同船隊一起北上的,還有羅懷清等一班降將,按照晉軍的規矩,所有降將要去演武堂培訓一年,然後重新安排官職,至於他們還能不能再回來,那就不知道了,當然,等他們穩定後,他們的家眷會一併送來團聚。

羅懷清這時才意識到,自己被王凱坑了,王凱根本就沒有說要去長安培訓之事,爲什麼曾靖海就沒有隨船北上,自己卻要跟船北上,完全沒有特殊待遇。

他心中惱恨之極,卻又無可奈何,只鬱鬱不樂地上船離開廣州北上了。

.........

這天中午,長安的兩張報紙《天下信報》和《長安快報》同時登出一條消息,朝廷軍隊收復嶺南,晉王殿下任命康保爲嶺南經略使,李鴦爲廣州刺史。

如果早幾年,這條消息還會讓長安百姓敲鑼打鼓慶祝,但隨着晉軍統一河北,收復巴蜀,攻佔襄陽,進駐江南,導致長安百姓對這種消息有點麻木了,看一眼就過了,並沒有放在心上。

但在有心人眼中,嶺南迴歸則意味着巨大的商機。

張雷一陣風似的衝進了李安的府宅,一直跑到後宅,管家在後面追趕也沒用。

張雷不至於直接闖別人房間,他站在院子裡攏手高聲喊道:“老李,老安子,你在哪裡?”

“你在鬼喊什麼?”

李安拿着魚竿從一簇灌木叢後面繞了出來,沒好氣道:“是不是又有什麼賺錢的機會來找我?我不是給你說了嗎?我現在引退養老了,你找別人折騰去。”

“你才六十幾歲,養什麼老?快來坐下聽我說。”

張雷把李安拖拽到一套石桌石凳前,兩名侍女連忙給石凳鋪上軟墊。

李安掙不脫他的手,只得無奈坐下,“你把手放開好好說!”

張雷連忙放開李安的手腕,把報紙鋪在桌上,指着最上方的一條消息道:“朝廷收復嶺南,你看到這條消息沒有?”

“我昨天就知道了,有什麼奇怪嗎?”

“什麼奇怪?”

張雷怒道:“趕緊把劉家的買船契約簽了,再晚一點,就沒咱們的份了,”

前些日子,劉尚東在曲江池畔買了一座園宅,正好是李安府隔壁,劉尚東來拜訪李安時,正好張雷也在,劉尚東閒聊到他們家族有一批海船想出售,讓李安和張雷都動了心,一共二十艘五千石大海船,七成新,價格也談好了,以每艘八千貫錢的價格出售,這只是新船價格一半還不到。

雖然價格什麼都談好了,但因爲還沒有看到實物,所以轉讓契約也遲遲沒有籤。

這時,侍女送來兩盞熱茶,李安端起茶盞,不慌不忙道:“你也做了二十年生意了,還這麼沉不住氣?”

張雷用手指點着石桌道:“不是沉不住氣的問題,而是機不可失,朝廷拿下嶺南,這意味着什麼?海外貿易肯定要再次興盛,我太瞭解師弟了,賺大錢的機會他從不會放過,尤其是貿易,這是他最喜歡推進的,我們得早下手,早起的鳥兒纔能有蟲吃。”

李安倒也怦然心動了,他沉吟一下道:“只是招募船員,選擇好的管事需要時間,不是那麼快能定下來。”

“所以我讓你早點簽約,早點着手準備,不忙上幾個月,沒法下海。”

“也不至於那麼誇張,船員不用另外招募,船上本來就有,咱們加點工錢,他們就會留下來,關鍵是要招幾個有經驗且可靠的大管事。”

張雷沉默片刻道:“要不,第一趟我親自出海。”

“你?”

李安打量他一眼笑道:“你娘子會答應嗎?”

“切!關她什麼事,我決定的事情,她有插嘴的餘地?”

李安沒好氣道:“你是忘記對面坐的是誰了吧?你家的事情我會不知道,我們打個賭,你現在就去回去給娘子說,如果你娘子不管,我輸給你百貫錢,如果你哭喪着臉回來,那你輸給我百貫錢,怎麼樣?”

“別!別!別!”

張雷連忙擺手,涎臉笑道:“開個玩笑,不要當真嘛!娘子的意見當然要尊重,我會盡力說服她。”

李安見天色還早,便起身道:“既然你那麼急,那我們現在就去一趟劉府吧!今天就把合同簽下來。”

張雷瞪大了眼睛,這老兒裝得那麼悠閒,實際上他比自己還要急呢!

..........

次日,天還沒有大亮,郭宋一家像往常一樣聚在一起用早餐,今天兒子郭錦城也在坐,這是他去報館做執筆以來第二次回家,才短短半年時間,郭錦城便長高一大截,變得又瘦又高,而且皮膚很黑,顯得十分老成。

不過他的性格比從前好了不少,不再那麼沉默寡言,第一次回家時,大家丟給他大堆問題,他也是不慌不忙地一一答覆,非常有耐心,這一點讓郭宋頗爲欣慰,只要有耐心,就不會魯莽做事,也不會輕易犯下大錯。

“城兒,薛清現在還和你一起嗎?”母親薛濤笑問道。

薛清是薛濤的小弟弟,也算是郭錦城的小舅,兩人都師從李泌,關係非常親密,他也在太學讀書,他對茶藝興趣極濃,拜僧皎然爲師,專門學習茶道,在郭錦城進了報館不久,也把他介紹進去了。

郭錦城撓撓頭道:“他現在負責茶道欄目,不和我在一起了。”

郭宋一怔,問道:“茶道欄目不是皎然大師負責嗎?”

ωwш_T Tκan_¢ Ο

“還是由皎然大師負責,但皎然大師不寫文章了,由薛清執筆,然後皎然大師過目審覈。”

“那你們每天還能見面?”薛濤又繼續問道。

“娘,我們都住在太學,每天一起騎馬去報館,一起騎馬回太學,還是有交流的。”

“錦城哥哥,我能不能去報館看看呀?”

說話的是一個小娘子,叫做張小琴,是敏秋的侄女,敏秋的大嫂已經改嫁,一對兒女被張敏秋攔下來,長子叫做張曲,只有十三歲,在太原溫氏家學讀書,拜大儒溫廷立爲師,小女兒就是張小琴,今年只有九歲,被敏秋接過來同住。

敏秋父母早亡,她只有一個兄長,而兄長也只有這一對兒女,如果被大嫂帶着改嫁,必然會改姓,張家的香火就斷了,這是敏秋不能容忍的,所以她求着丈夫把侄兒侄女攔了下來,沒有被大嫂帶走。

張小琴正好和郭雁兒同歲,聰明活潑,長得也乖巧,連一直很厭惡她父母的薛濤也頗喜歡這個小女孩,她自然也成了大姐郭薇薇的忠實跟班。

郭錦城笑着搖搖頭,“報館外人是不能進去的。”

“報館有什麼稀罕的!”

郭薇薇在一旁撇撇嘴,對張小琴和郭雁兒道:“明天大姐帶你們去獅虎園,聽說還來了長脖子的麒麟,咱們看看去!”

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後選擇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三百零四章 初次上門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
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後選擇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三百零四章 初次上門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