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

初春的天氣,本來就有一點冷,冰冷的水珠從張軒的臉上劃過,讓張軒整個人打個激靈,覺得更加清醒起來。

“怎麼辦?救還是不救。”是一個不容易做出選擇的事情了。

戰場與賭場,有相似之處,在入場之前,就要先清點好自己的籌碼。

張軒手中的籌碼,王牌主力臨潁營,開路先鋒馬隊,訓練紮實南陽營,平平無奇保定營,濫竽充數西平營。即便全軍出動也就一萬三千人左右。但是他真能對付得了馬士英麾下的一羣人嗎?

很抱歉,人與人是不一樣的,如劉洪起那廝,不管幾萬人,張軒一個營就包打。但是面對,劉澤清,劉良佐,金聲桓,黃得功,這樣的陣營,張軒可不敢有一絲怠慢。

畢竟每一個能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人,都有其過人之處。張軒自忖,如果面對這四人其中一個,他敢上前一戰,說不定能打贏,但是面對四個,張軒所能做的也不過是與袁時中一樣,坐困愁城,以待天下之變而已。

“不過,還好馬士英身上有一個重大的責任,讓他不能將所有的兵力都投入歸德戰場。”張軒想到。

這個重大的責任就是鳳陽皇陵,是歷任鳳陽總督必須承擔的。

打多仗,不過勝多少次,一但皇陵有失,下場也是可以見得的。要不是這個原因,張軒恐怕袁時中根本無法維持下去。

如果說少張軒在小商橋之役險死還生學到了什麼,那就是學到了,任何事情都不要想當然。

馬士英固然因爲兼顧皇陵,也忌憚李自成,不敢輕易西進,但也不是張軒區區一萬多人可以擊敗的。

但是不救可以嗎?

且不說張軒與袁時中的結義之情,亂世之中,這些情分都是虛的,單單說張軒想在亂世之中有所作爲,憑藉手中萬餘人馬,底子實在是太大的了,而且現在如今已經是崇禎十六年了。

距離崇禎十七年的大變局,也不過四五百天了。

這一段時間,就是什麼意外的事情都沒有,全部給張軒練兵,張軒能有練出多少兵,更不要什麼說,什麼物資都短缺。兵員,糧草,兵器,都需要張質自己籌備,還要兼顧所轄之地的民生。總不能竭澤而漁,活活的下面的百姓給餓死吧。

縱然張軒自詡心堅如鐵了,但也做不出這樣的事情。

“婦人之仁的名頭,大概要跟我一輩子了。”張軒一邊苦笑,一邊用粗布擦了一下臉,這種農家所織的布匹,遠遠不如後世的紡織品柔和,他用力過猛,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感覺有一點擦傷。

張軒坐在官帽椅上,頭微微枕在靠背之上。

自己的力量不行,襄陽之變又不知道什麼時候要發生,他要拋棄李自成這顆大樹之後,必須與人抱團才能這個世道之中活下來。

與誰抱團,或者說,誰是能合作的盟友。

除卻袁時中,還有誰啊?

袁時中一死,不僅僅張軒在義軍之中的名頭會有所損失,來張軒將來獨立發展的一個重要盟友也折了進去,他心中暗道:“不應該啊,我可是記得,袁時中是李自成在襄陽之變後,派李過擊敗的。怎麼忽然變成這個樣子了,難道我勸說袁時中堅定立場,引起了連鎖反應?”

ωωω◆тт κan◆¢ ○

張軒隨即不去想這個了。

明末清初的歷史本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很多東西,後世所知道的未必是對的。而且張軒的歷史不過是有一個常識而已,至於歷史細節,他也搞不清楚。

“報。張知府,羅統領,王營官,鄧營官都已經到了。”張元海說道。

“曹宗瑜到了沒有?”張軒問道。

“沒有,遂平到這裡,即便是快馬也需要一陣子。”張元海說道。

“將所有的情況都告訴他們,等曹兄來之後,再議事。”張軒說道。

“是。”張元海說道。

這個時候,張軒迫切想一個能在軍事之上給他建議的人。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曹宗瑜。

張軒在裡面閉目養神,思考這種種可能,而其餘幾人,也得到消息之後,在外面來回踱步,一時間也沒有說話的性質,所有人都在等曹宗瑜,而曹宗瑜現在在什麼地方?

在路上。

“賊老天,這天怎麼忽然變冷了。” 曹宗瑜的侍衛曹五說道。

此曹五非彼曹五,如果張軒在這裡,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曹五與死在南陽的曹五,有三分相像。這曹五本不姓曹,只是汝寧城中一乞兒而已,被曹宗瑜看中,帶在身邊,成爲親兵了。

“營主,也不知道將軍這麼急急忙忙的叫你回去,到底是什麼事情?”曹宗瑜對曹五與別的侍衛不同,曹五也能感覺的到,雖然沒有恃寵而驕,但卻養成一個話癆的毛病。

曹宗瑜說道:“別廢話,快趕路。”

“營主不說,我也知道,一定是大事。”曹五說道。

“廢話,”曹宗瑜甩了曹五一鞭子,說道:“少說廢話,快趕路。”

雖然曹宗瑜不讓曹五亂說,但是他心中也泛起嘀咕,到底是什麼事情,要匆匆將他召過來啊。正如曹五所說,這事情一定不小,故而曹宗瑜也不管天氣如何,更是快馬加鞭。

但是不管曹宗瑜怎麼快馬加鞭,到了汝寧城的時候,已經入夜了。

曹宗瑜讓曹五叫門,縱馬在夜裡的汝寧城之中飛馳,來到了節度使衙門門口,卻見張元海已經在門口等着他,他見了曹宗瑜立即上前迎過去,指揮親兵爲曹宗瑜安頓好坐騎,湊上去,立即將事情的原委說清楚了,隨手還將一封情報遞給了曹宗瑜。

這是鄭廉在記錄下來袁時敏所說的情報,裡面在座的幾乎一個人一份。

張元海打着火把走在曹宗瑜身邊,曹宗瑜乘着火把跳躍的光芒,一目十行的將上面的東西看了一遍。隨即揣進袖子裡面了。

“曹將軍,這事到底該怎麼辦?”張元海其實也在揣摩現在的局面該怎麼辦。

張元海是張軒的親衛統領,張軒所能見到的情報,他都知道,而且張軒還時不時的考他,故而他對這個問題也是非常的好奇,一來他覺得這事情很棘手,不知道如何下手,二來,他也好奇曹宗瑜。

好奇,張軒爲何如此看重曹宗瑜,這樣的事情,不等他回來,居然不開會,讓所有人從白天等到晚上。

“其實,將軍已經知道該怎麼辦了。”曹宗瑜說道:“只是他還下不了這個決心,叫我回來,並不是讓我說些什麼,而是讓我幫他下決心而已。”

張元海一聽,更加糊塗了。暗道:“下決心,下什麼決心?”

此刻曹宗瑜已經進入大堂之中,所有人都在張元海也只能將所有的問題,都放在肚子裡面了。

曹宗瑜剛剛來不久,張軒就從裡間走了出來,他一走出來,就感到了冷,也不知道是夜晚了,還是別的什麼原因,他說道:“元海,將所有的門窗都關好。”

“是。”張元海立即答應下來,將門窗關好,又多點了十幾盞燈,房間之中才有了一點暖氣了。

即便點燃了十幾盞燈,在張軒看來房間之中的光線,依舊不算亮。只見不同油燈照射出不同的人影,有一種鬼魅的感覺。讓從小在電燈下生活的張軒很不適用。

“人都到齊了,該知道的,你們也都知道了,就說說吧。”張軒淡淡說了一句,最爲這一次議事的開場白:“歸德方面的事,我們到底該怎麼辦纔好?”

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七章 攻城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八章 攻城二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三章 奪麥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章 平城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二十章 風起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六章 蕭縣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十章 綠帽子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五章 取士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三章 搶飯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
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七章 攻城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八章 攻城二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三章 奪麥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章 平城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二十章 風起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六章 蕭縣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十章 綠帽子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五章 取士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三章 搶飯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