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斬龍

?

第五十九章

斬龍

“就是這裡。”張質說道:“這一帶,魚獲很多,百姓多來此地捕魚。”

張軒站在岸邊看去,很明顯,這就是一個河灣。穎水在這裡繞出一個大彎,這一帶水面開闊,水流緩慢,上游下游陡然收窄,也好開工。張軒拔出長劍,在地面上刺了兩劍,發現地上都是土質,並沒有什麼石頭。張軒說道:“就這裡了,安營紮寨。”

張軒幾乎近起城中青壯,帶王進才,鄧和所部,吳氏兄弟維持秩序,還有大概有一萬多民夫,都在這裡,這已經是城中所有的青壯,城中除卻張軒剩下的一千多人士卒之外,幾乎沒有男人了。

主持這一件事情的是張質。

張軒這才發現小看張質了。

畢竟是做過親民官的人,玩起水利來,也條條是道。

在張軒看來,張質所做的根就是一個截彎取直的小工程。

張質先規劃了一條河道,將上游與下游直接連接起來,然後讓人只在這河道之中挖土,不過與河道相接的兩處卻並不許挖開。

然後他安排百姓編些竹筐,裝得就是河邊的鵝卵石。先向河裡填土,直到深入河道之中,此刻填土的效率就不高了,一筐土倒進河道之中,小半就被河水給沖走了。此刻就是鵝卵石上場時候了。一筐筐鵝卵石就向河砸進去。

穎水並不是太深的,最深的地方大概有數米之深,而張質選這個地方更是淺灘,再加上穎水雖然有污泥,但是最下面還都是沙地。比較結實,張質似乎有強迫症一樣,一定要將竹筐擺得整整齊齊,有了裝滿鵝卵石的竹筐打底之後,再堆土就不那麼容易被沖走了。

上下游一起開工,萬餘人一起動手,張軒安排了工匠協助。除卻鄧和所部保持警戒之外,連王進才所部都參與進工程之中。

人多力量大。

兩道近兩百的米堤壩,一條三百米長,十幾米寬的溝渠,用了整整三日,纔算是挖好了。

張質一聲令下,新挖的渠道立即將兩頭扒開了,穎水立即從新渠之中流了進去。

穎水改道之後,穎水河道之上兩個堤壩,也就可以合龍了。

先合住的是下游。

下游的堤壩其實並不是完全合龍,將張軒早就打造好的一個巨大的鐵箱放進去,其實張軒的本意是放下幾張漁網就行了,但是唯恐魚掙扎的力道太大了。爭破了,而且張軒對這個時代的漁網質量從來是信不過的,這個鐵箱之中,兩邊裝有鐵網,中間還有數十根鐵棍,併成數道,在鐵箱中間攔住。就好像是老式防盜窗一樣。鐵箱兩邊打通,就是一個過濾器。

下游一合龍,新挖的渠中,水流立即變得湍急起來。不一會上游也合龍了,如此新挖的渠道更是水花飛濺,將近百米寬的河道束縛進十幾米寬的渠道之中,這些水流自然不服氣了。

不過,這只是臨時措施而已。得完事之後,還會恢復過來的。

剩下的事情就是放水了,等百餘米寬,數百米長的水域都放完水。剩下的就是捉魚了。

張軒心中反而忐忑起來。如果他做了這麼多工作,卻得到多少魚獲,張軒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對這些百姓交代了。

一夜之後,張軒剛剛來到河道邊,就聽見張質用變了調的聲音大聲說道:“魚,魚,魚。”

爲了防止有人破壞,張軒將王進才部駐紮在河道邊上了,張質似乎比張軒更擔心收穫如何,他留在河道之上,此刻張質再也看不出一直保持的溫文儒雅。滿臉興奮的紅潤之色。張軒立即站在河岸上看過去。

水還沒有完全排出去。此刻,河水已經很淺了,淺得能讓看到底了,無數魚都被困在這一片即將乾涸的水域之中,特別是鐵箱附近,更是大魚壓小魚,固然沒有電視之中那種深海魚羣一樣一眼看不到邊,但是每一平方之中,都要有不少魚獲。

張軒的眼睛瞬息溼潤了。

這不是魚,是命,是臨潁舉城百姓的性命。

張軒還能自持,但是更多百姓都瘋了一下撲進河道之中,拼命捉魚,根本不顧很多地方還有齊膝深的水。張軒好一陣子纔算是維持住秩序了。

收穫正式開始。

先用竹筐裝魚,裝鵝卵石的竹筐還有不少剩餘的,不過,一會就用完了。然後百姓們都開始編草繩,將草繩提溜在魚鰓之上,然後再將草繩綁在一起,一提就好幾十條魚。張軒看着熱火朝天的局面,卻漸漸的冷了下來。

無他,魚看上去很多,其實並不是太多的,除卻魚之外,還有其他東西,比如烏龜甲魚之類的東西。張軒不會估算重量,但是絕對這一次收穫未必能讓臨潁百姓過這個冬天。因爲張軒很明白,李自成西征之後,必然進攻開封,到時候,張軒恐怕也要供應一些糧草。

所以,不管是怎麼說,糧食食物總是多多益善,尤其在這個年頭。

“還好,這一次證明了這個辦法能用。”張軒暗自想道:“這一次不夠,下一次還能挖其他河道,我就不信了我將穎水翻了底朝天,還不能讓臨潁百姓過不去一個冬天。”至於穎水會不會有什麼生態災難,有多少物種被吃絕。甚至往後幾年都沒有魚出沒,張軒也顧不得了。 事到臨頭,先顧眼前。

“龍---,龍---”張軒正想着的時候,就聽見河道之中一人大呼道。張軒立即看過去,好一條大鮎魚啊。丈餘長的身軀,一半身軀隱藏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頭扁平,兩個眼睛瞪得大大的。此刻正在淺水之中不住的折騰,所有百姓都遠遠的離開,不敢靠近,甚至有人跪在地面上,說道:“龍王爺恕罪,龍王爺恕罪。”

連士卒也被震撼住了。

張軒頓時大怒,他不生氣這些百姓,畢竟百姓愚昧,也是正常,但是他麾下的士卒卻不敢對這條大魚動手,更何況,張軒準備複製這樣的手法。如果百姓都這樣害怕,張軒再想竭澤而漁,就不大好辦了。

張軒拔出長劍,說道:“不過是一條魚嗎,有什麼好怕的。”他涉水來到魚頭處,一劍對準了魚眼刺了下去。本來安靜下來的鮎魚被這麼一刺,頓時又開始掙扎起來,魚尾狠狠的砸向張軒,張軒頓時摔倒在水裡。

“將軍。”秦猛立即擋在張軒身前,張軒的親衛也如夢初醒趕緊來保護張軒。

張軒有幾分惱羞成怒,一奪過一根長槍,他此刻知道,對付這樣的大傢伙,長劍什麼根本不頂用,暗道:“我來到這個時代吃草,已經夠倒黴了,你還來欺負我嗎?”他大喝一聲,長槍對準鮎魚張開的嘴,努力的刺進去,將整個長槍都捅進去了。

如此一來鮎魚掙扎的更加瘋狂了。秦猛帶着幾個侍衛跟着張軒用長槍刺在鮎魚身上。 好一陣子,這鮎魚纔算是安分下來。死透了。

張軒渾身上下狼狽不堪,一身泥水,一雙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掉了,他大聲說道:“什麼龍,不過是一條大魚而已,即便是真龍,我也敢殺給你們看。”

世祖居臨潁,爲百姓謀食,竭穎水而漁。見一龍,有丈餘長,色黑,額有紅砂,衆以爲神,莫敢動。世祖拔劍殺之。夜,有夢,一老者雲:“吾乃淮河龍子,汝今殺我,必有報。”世祖乃言:“金烏做亂,后羿射之,羣鱷爲患,韓愈逐之,汝以爲我不如兩者。速去,汝再言,必殺爾。”老者乃言:“乃真天子也。”剎那不見。----《國朝誌異》蒲松齡。

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三章 奪麥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十五章 鐵模?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一章 樊城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
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三章 奪麥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十五章 鐵模?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一章 樊城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