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

官軍大敗

鄭嘉棟攻之不下,還被義軍如此侮辱。

對,在鄭嘉棟看來,就是侮辱,區區一些步卒,居然敢與騎兵對衝,而且還打得不錯。簡直讓他無法接受,他徵召身邊的騎士,再次衝了上來。

張軒見狀,立即下令營救。

但是步兵哪裡有騎兵反應快,甚至張軒也不敢像廖大那樣莽撞。在張軒的指揮之下,數千士卒列陣而出,緩緩向前逼近,數千之人的腳步之聲,居然疊在一起,化爲一聲。

一時間戰場之上,似乎只有張軒所部的跺腳之聲。

震的地面都微微顫抖。

氣勢迫人。

頗有幾分其徐如林,不動如山的意境。

鄭嘉棟見狀,也不敢在陣前滯留,帶着麾下退了下去。

張軒這才發現,帶着千餘人衝上來的廖大早已不知道什麼時候,被馬匹生生的踩得稀爛,如果不是他的人頭沒有被踩碎,根本認不出來他了。

而這些汴兵只剩下二三百人,一個個好像是行屍走肉了。

不過,周輔臣卻沒有死。一瘸一拐的,好像是受了什麼傷。張軒見他更是怒火中燒,厲聲喝道:“來人,將他拉下去,先打五十鞭。”

首先周輔臣是把總,廖大也是把總,而且這些汴兵很多都是周輔臣訓練出來的,他們兩個是平級的,雖然因爲廖大請戰,張軒將廖大認爲第一陣的指揮官,但是周輔臣是廖大副手。

廖大如此重大的違紀行爲,周輔臣居然沒有阻止,還與他們一起胡鬧。豈不讓張軒惱怒非常,廖大不了解張軒,周輔臣不瞭解。周輔臣甚至可以說是張軒的學生,明知故犯,張軒豈能饒了他。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遠處喊殺之聲大做。

卻見一面大旗,官軍後面衝了出來,上寫一個“羅。”字,張軒立即知道,是羅玉龍,而不是羅汝才。因爲羅汝才的大旗是曹營的帥旗,上面寫的是一個“曹”字,而不是“羅”字。

張軒見狀頓時大喜過望,腳一軟,幾乎連生氣的力氣都沒有了,如果不是曹宗瑜扶了他一把,他幾乎要摔倒在地了。

就在這個時候,闖王早已休息好了,大隊人馬從張軒陣後殺出來,局勢瞬間翻轉。

闖營的人馬幾乎是貼着張軒所部衝了出去,瞬間與官軍戰在一起,不過,此刻的官軍無心戀戰,面對義軍的前後夾擊,官軍頓時好像沒頭蒼蠅一樣,在戰場之上亂轉。

知道誰先開了頭,大隊人馬頓時向北逃去。

東西兩個方向被闖營與曹營封死了,而向南逃,是距離陝西越來越遠,自然只能向北逃了。

孫傳庭此刻也趕過來了,只是他還沒有聚集將領,就已經知道沒有回天之力了。

“大人。”蘇京說道:“天下還須大人來支撐。”

孫傳庭重重的咳嗽兩聲,整個人的精氣神瞬間變了不少,好像老了十歲,說道:“事已至此,我又有什麼辦法?”

孫傳庭已經做了自己所有能做的了。

他已經籌劃好最好的決戰之地,但是那又如何啊?

戰事總要人來打,終究要下面的人來打。

如果秦軍的戰力對闖營,有壓倒性優勢,他根本不用如此佈置。即秦軍的戰力比闖營稍稍強上一點,也決計不是追殺闖營,而是將闖營留一下半。爲什麼曹營在側後一擊,官軍立即脆敗。

還不是幾十裡的追逐戰,讓官軍前後脫節,再加上李自成下令拋棄隨身的金銀細軟。不知道多少官軍士卒下馬拾去,這樣一來,即拖慢了速度,也打亂的隊形,根不上隊人馬掉隊的,故意的掉隊的,林林總總的。

“大人,不管怎麼說,秦軍已經是朝廷僅存的精銳了,此戰即便不能勝,也要爲朝廷珍惜元氣,將這些精銳帶回去啊。”蘇京說道。

“對。”孫傳庭振作精神,說道:“我不能負三秦父老。”

孫傳庭眼睛隨即看到孫枝秀身上,要將這些殘兵敗將帶回去,只要一個辦法,留人斷後,而留誰,孫傳庭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留他身邊這些人馬了。孫傳庭與前隊有數裡的距離,也只有他身邊一直在保護他的騎兵,還有參加戰鬥,保持着戰鬥力。

除卻選他斷後,哪裡還有其他選擇。

孫枝秀見孫傳庭看着他,心中一動,他也是一個聰明人,不過片刻就明白了,跪下行禮說道:“末將願爲大軍斷後。”

“好孩子。”孫傳庭一把扶起他說道。只是接下來的話,卻是說不出來了。

孫枝秀說道:“請督師速走。”隨即孫枝秀帶着本部人掉頭衝了回去,目標直衝曹營。

曹營措不及防,居然被孫枝秀擋了回去。

羅玉龍大怒,曹營馬隊縱橫天下,所向披靡,還真的沒有在這樣騎戰之中吃過大虧,羅玉龍帶這本部人馬衝了上去,孫枝秀毫不迴避的衝了上去。

一個曹營少主,所部人馬正是曹營精銳。不敢說天下無雙,但也是一等

一的驍騎。

另一個督師親衛,所部人馬也是秦軍之中優中選優出來的。可以說是三秦弟子的精華所在。

羅玉龍爲人傲氣,絕不肯在官軍面前示弱,而孫枝秀也懷必死之心,一心要給秦軍爭取更多的撤退時間。雙方打的慘烈之極。

但是闖營這邊的戰事,卻已經結束了。

闖營這邊根本沒有與官軍怎麼交鋒,只不過吃了一些遊兵散勇而已,與各總兵的精銳稍稍一碰,見好就收。進行的是一場送客式的追擊。

這並不是說闖營與官軍有所勾結。而是闖營力不能及也。

這一戰,從李自成進攻牛成虎開始,李自成所部來回奔波有六十里之遠了。追過去被伏擊,然後敗退回來,這一戰從早上打到下午,闖營將士上上下下包括闖王李自成本人,滴水未進。

早已人困馬乏了。

李自成最後的反擊,根本就是虛張聲勢。咬着牙硬撐着。

因爲李自成如何他不反擊的話,一旦讓這些官軍將領覺得闖營可破,未必不會不管後隊如何,先打闖營。那時候他可就嗚呼哀哉了。

追是一定要追的,但是再來與官軍來場激烈的對決,李自成是決計不肯的,因爲李自成知道,今天一天,他最少折了兩萬騎在裡面。這麼大的損失,一下子將曹營與闖營的差距拉小。

李自成不喜歡自己損失再多了。

而官軍的各級將領之中,或許有傻瓜,但是並不是全部是傻瓜。看多人看出李自成的虛實。

但是他們也面對一個困境,誰反擊?

李自成所部固然虛弱,李自成本人固然有幾分怯弱,但是覺得闖營就沒有戰鬥力,卻是大錯特錯,正在逃跑的官軍屬於好幾個總兵,他們帶本部人馬回擊李自成的話,很可能很自然的變成了其他人的殿後兵馬。

他被闖營纏住,其他人逃之夭夭。

故而即便有明白人,也不過在裝糊塗而已。當做什麼也不知道。甚至一個比一個跑得快了,讓李自成沾了大便宜,他幾乎被費吹灰之力,就俘虜了不少跑不掉的秦軍。

前文已經說過了,秦軍俘虜是最爲吃香,而且這些人都是騎兵俘虜,只要花時間整頓一番,這些俘虜就能直接填進闖營之中。來補充闖營的損失。

隨着曹營大隊人馬圍攻孫枝秀,孫枝秀落馬被俘。壓往見闖王,但是孫枝秀寧死不降,爲闖王所殺。

這一場大戰終於以秦軍先勝後敗,義軍先敗後勝落下了帷幕。

.。www

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一百章 俠義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一百零四章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二十章 伏擊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五十章 雜務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四章 張青天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二章 樊城二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
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一百章 俠義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一百零四章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二十章 伏擊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五十章 雜務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四章 張青天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二章 樊城二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