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

如果有可能尚可喜不想如此快投入步隊進攻。

在塞外對付孫承宗的炮壘,很多時候都有持續數日的轟擊,將對面防禦措施都轟開,然後再一舉而上。

幾乎無往而不利。

但是今日的情況卻不一樣。

雖然到現在才損失了個位數的大炮。

但是整個清廷總共才幾百門火炮,而在軍前不過不足百門火炮。

如果在持續損失下去,尚可喜承受不住。

所以他才立即派出士卒進攻。爲的不是攻下白水寨,而是吸引對面火炮的注意力。

反正這些夏軍降軍,在他們看來不過炮灰而已。並不是多被信任的。

當然如果,他們只能攻破白水寨,該有的獎賞一點也不會少的。

尚可喜的舉動,也有一些用處。

www ◆тTk án ◆co

這些夏軍降軍出動之後,王大炮立即轉動炮口來轟擊這些人。

一輛輛的盾車,被打破轟成粉碎,大量士卒被打出一條條血衚衕。

不過,王大炮就接到了曹宗瑜的命令,繼續轟擊對面炮兵陣地。不用管其他人。

沒有了炮兵壓制,這些人頓時好像灑了歡一樣往前面衝,幾乎一會功夫,就要衝到缺口之處。

忽然缺口附近,無數門小炮,還有大量的火銃涌現出來。

一瞬間,槍炮之聲大做,似乎連紅夷大炮對轟的聲音也壓制下去了。

幾乎是一陣鋼鐵風暴,衝在最前面的士卒,好像是被打倒在地,甚至還有一些倒黴蛋,被散彈打中,整個人四分五裂,死無全屍。

被加強的白水寨守軍,或許重炮不多,但是虎蹲炮這類小炮一點不少。

特別是南京方面對虎蹲炮這樣的小炮,技術上更加熟練,只要有足夠的鐵料,幾乎是要多少就有多少了。

尚可喜看這個情況,心中微微一沉,立即下令,命令火炮轟擊缺口之處。

一時間幾十枚炮彈轟過去。

只是由於準頭的原因,少部分轟在白水寨外面,一部分轟在白水寨裡面。

只有三五枚炮彈轟在寨牆之上。

就好像是拆遷一樣,頓時將寨牆的缺口打開一些,將不少人衝寨牆之上震下來。大片大片煙塵將這些人都掩埋了。

只是與此同時,又一門紅夷大炮被掀翻。

這已經是第四門了。

這還是對轟的第一天。時間一長,這幾十門紅夷大炮豈不是都要葬送到這裡嗎?

一是尚可喜咬着牙,再次督促夏軍降軍進攻。不能完全指望紅夷大炮了。

白水寨這裡打的熱火朝天。

張軒這邊也能聽見隱隱約約的炮聲,他站在望樓之上,遠遠的眺望。

在他這裡看不道白水寨。

只是白水寨的消息源源不斷的傳到張軒的耳朵之中。張軒知道這一場戰事,持續很長時間。

野戰是清軍的優勢所在,守城守寨,乃是夏軍的優勢所在。

張軒相信曹宗瑜,堅持一個月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阿濟格大軍暴師在外,又能持續多長時間。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

張軒有的是耐心,等清軍一寨一寨的攻打。

西安,多鐸此刻接到了阿濟格的書信,打開一看,先走皺眉,隨即冷笑一聲,說道:“沒有想到八哥也有求我的時候。”

不過就多鐸本來說,他也不甘心就這樣班師回朝。

現在清軍大權掌握在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個人手中,但並不是說他們就沒有對手了。

多鐸是想多立下一些功勞,給多爾袞更多的支持。而同時他也要扶持阿濟格。

阿濟格爲人狂妄自大,與多爾袞,多鐸兄弟也不是多和睦的,但是總體來說,他們三個人是一母同胞,外人也將阿濟格當成多爾袞的人。

如此阿濟格大敗而回,是會影響多爾袞的聲望。

多鐸想了片刻。

立即下了決心。只留下萬餘人馬駐守,十幾萬大軍,順着武關道南下。

這十幾萬大軍之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原來的秦軍。

秉承兵貴神速,多鐸行軍非常之快,不過數日就攻克武關,本來騷擾武關道,賀虎頭所部損失慘重,王光泰差一點死在這一戰之中。

還好他們對這裡的山川地勢非常熟悉,立即穿山走嶺逃走了。

不過,與後方消息斷絕,一時間沒有將消息傳回去。等他們將消息傳到了張軒手中的時候,已經是好幾日之後。

那時候戰場之上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多鐸進入南陽盆地之後,急速南下。

圖海問多鐸說道:“十王,可是去棗陽支援八王?”

多鐸微微一笑,說道:“八哥現在不需要我支援。”

“那麼我們去什麼時代?”圖海說道。

多鐸看着地圖上說道:“八哥想要取巧,反而撞在鐵板之上了。這一次,我想要的從來是襄陽。救援八哥不過是順路而已。”

多鐸內心之中滿滿都是自信。

多鐸與阿濟格兩個批次有十幾萬大軍加入襄陽戰場,雖然這些軍隊之中有大量的降軍。

但是秦軍能征善戰之名,絕不是投降一次,就可以抵消的。

夏軍即便在兵力之上,也落入下風了。

夏軍主力被牽制在棗陽。

多鐸帶領大軍進攻襄陽,襄陽一下,清軍所有的困局都迎刃而解,如果再能全殲夏軍主力的話。從襄陽到武昌,幾乎不會遇到什麼抵抗了。

在多鐸心中,自然不願意去救阿濟格了。

而且阿濟格未必需要多鐸救。

多鐸一路行軍將一個快字,用到了極限,他沒有直撲樊城,而是繞到襄陽西側。

漢水在襄陽之後,急速擴大,成爲一條大河,但是襄陽以西,很多地方還是容易渡過的。

而且順道截斷了鄖陽與襄陽的聯繫。

當鄖陽的消息傳遞到了襄陽的時候,多鐸大軍已經在南岸站穩了腳跟。

一路東進,來到了襄陽外圍。

另一路在漢水之北,再次突擊樊城。

剛剛修建了一半的樊城再次毀於戰火之中了。

襄陽局勢,急轉直下。隨即圍繞着襄陽城外一系列小山,展開了大戰。

這些小山都不是太高,尋常時節不過,襄陽人外出踏青之地。

但是這小山因爲地勢原因,卻是很好的炮兵陣地。在上面安置紅夷大炮,居高臨下轟擊襄陽城再好不過了。

而且如果這些小山都被清軍佔據的話,那麼除卻水路之外,襄陽城就被完全包圍住了。

就正在這個時候,張軒才終於得到了消息,還是相信先傳到宜城,然後傳到了張軒手中。

張軒結過之後,覺得這一張白紙,重逾千斤。

多鐸乃是後世評價爲開國諸王戰功第一。而阿濟格也是名將之選。

張軒對付阿濟格,已經是力有不及,要對抗兩人,兵力之上,又處於下風。

頓時有一種天塌下來,我扛着的感覺。

甚至張軒更擔心宜城了。

他擔心多鐸包圍襄陽之後,會不會派騎兵南下突擊宜城,畢竟在公開情報之中,羅汝纔在宜城之中。

“我不能在這裡了。”張軒心中暗道:“局勢變化如此之快,棗陽戰事,早已成爲雞肋了。”

只是即便是雞肋,張軒也不可能從這裡抽調兵力。

否則任阿濟格與多鐸合兵,危害更大。

兵力不足,張軒瞬間想到,但是從哪裡調兵嗎?武昌決計不能再調兵了。而張應元負責壓制隆武,手中的兵力也是不夠了。

九個壺蓋蓋十個壺,總有一個蓋不上的。

不過,當務之急,是回宜城主持大局了。

這一件事情刻不容緩了。

張軒立即令人清點東西,派人請曹宗瑜過來。想了想又讓許都過來。

他們兩人是張軒麾下期望最大的兩人了。

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九章 初戰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六章 蕭縣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四章 鄖陽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
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九章 初戰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六章 蕭縣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四章 鄖陽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