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

劉洪超劉二爺,可不知道他身負如此重大的使命,直接決定張軒對劉洪超的戰鬥策略。他優哉遊哉的從西平而來。

他鮮衣怒馬,隨從衆多。在臘八當日才施施然的從汝寧城北城門入了城。

根本沒有怎麼停留,就徑直去了節度使衙門。

劉洪超來到節度使衙門之前,看着故崇王府的金碧輝煌,心中充滿了豔羨。有一種想距爲己有的感覺。

進入會場之中,汝寧各地的土寨頭目見了劉洪超紛紛起身,說道:“二爺。”

一時間劉洪超顧盼生輝,紛紛點頭示意,有一種喧賓奪主的感覺,似乎他劉二爺纔是這一場宴會的主角。

張軒從二樓角落之中,看下去,見所有人都魚貫而入,在劉洪超身邊打招呼。看到這情形,張軒才明白,劉氏的威望在汝寧一帶,一至於斯。

張軒心中暗道:“區區一鹽販子,難道以爲自己是張士誠嗎?”

片刻之後,人陸陸續續的到了。

劉洪超作爲劉洪超的代表,坐在第一張桌子之上,與他在一起的,卻是沈萬登,與幾個寨主。

“喲,這不是沈老弟,好久不見,最近可好?”劉洪超語氣陰陽怪氣的,根本沒有一點問好的意思。

“拜爾等所賜。”沈萬登說道:“過得很好。”

“那就好,那就好。”劉洪超聲音猛地壓低,用只有沈萬登才能聽見的聲音,說道:“好好珍惜,你現在的生活吧。你時間不多了。”

“彼此。”沈萬登說道。他心中卻有一些忐忑了。沈萬登自己知道,他的力量不如劉氏,此刻見劉洪超如此信心十足。心中也生出一絲疑慮,暗道:“是不是我的條件太高了一點。”

“奉天倡義文武大將軍麾下汝寧節度使果毅將軍張軒,到------”一聲拖着長音的唱禮之聲,將所有的聲音都壓制了下去。

“刷”的一聲,周圍張軒的部下全部站了起來。隨即那些誰也不敢得罪的小頭領們也都陸陸續續的站了起來。

在張軒出來之後,看得最爲醒目的是,劉洪超這才漫不經心的站了起來。

在所有人之中,最顯眼不過了。

“張某奉闖王之命,鎮守汝寧,月餘以來,還沒有見過汝寧各地的賢良,今日一見,汝寧府果然是人傑地靈,張某先乾爲敬。”張軒一伸手,張元海江一碗酒遞了上去。張軒一飲而盡,將酒碗翻過來,果然涓滴不剩。

下面的人紛紛舉起酒碗,一個個喝了下去。

張軒見了幾句客氣話,就不說話了,將事情交給了張質。自己坐在了首桌之上,

“劉將軍可好?”張軒與劉洪超寒暄道。

劉洪超恭恭敬敬的說道:“家兄安好。”劉洪超雖然驕橫,但是也是一位聰明人,他心中固然看不起張軒,但是卻沒有當面不給張軒面子的意思。

這個時候,張質也開始說話了,說道:“而今汝寧府初建,官吏缺乏,故而張將軍請了闖王之令,決定從汝寧本地徵召一批官員,填補空缺。今日之會,就是爲了此事。”

實際上張軒纔沒有向李自成請示,不過是借李自成的名頭而已。

一時間有些人有些心動了。

很多人如袁時中,沈萬登,下注的時候想的深遠之極,想到未來怎麼辦?而更多的人,其實不過是鼠目寸光而已,一聽當官就把持不住了。紛紛心動,一時間有人開始問張質具體的細節。

宴會之上聲音嘈雜起來。

張軒問劉洪超說道:“令兄有沒有出仕的意思?”

劉洪超說道:“家兄已經是闖王麾下西平守備,何來沒有出仕的意思?”

這就是所謂的聰明人說糊塗話。

張軒所問,分明是劉氏有沒有投靠他的意思,而劉洪超卻拿闖王來壓人,可惜張軒從來不將李自成所封的官,放在眼裡。

他太明白了,李自成所封的這些外官,根本就是你又多少實力,就封什麼官,恐怕李自成那邊連個留檔都沒有吧。

劉洪起身上有西平巡檢的官職,派人去歡迎李自成,李自成自然要封一個西平守備。與之前的西平巡檢相對。

這樣的官,李自成不知道封過多少個,早就忘記了。

沈萬登冷笑一聲,什麼也沒有說,只是喝酒。

張軒又與劉洪超攀談幾句,幾句話下來,張軒徹底發現,這劉洪超還真是一個來吃酒的。

問什麼,都要回去請示家兄,或者說,我做不得主,如此等等。

張軒也就知道,今日不可能在劉洪超這裡得到任何信息了。他也沒有心思在這裡陪他們喝酒了。

張軒見張質那邊完事了,也就藉口如廁,就來到後面了。問張質說道:“情況怎麼樣?”

“有幾十個寨子都決定投奔我們。”張質說道:“不過我看了都是汝寧附近的。”

張軒說道:“沒有這個宴會,他們也會投奔。”

這是地理因素決定的。他們不投奔張軒,遲早被張軒清除掉,故而張軒根本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裡。

“這一場臘八宴開得沒有任何意義。”張軒宣佈了這一場宴會的失敗。

“不,將軍,至少我們確定了劉洪起的想法。”張質說道。

“什麼想法?”張軒說道:“劉洪超根本就沒有說任何東西,好像就是來這裡喝杯酒。”

“不,”張質說道:“不肯溝通,也是一種想法。既然沒得談了,只好換一種辦法溝通了。將軍可以決定了。”

張軒心中一動,暗道:“還有一點好處啊。”

關於攻劉洪起,汝寧內部也是有一點分歧的。就是急攻,與持重的分歧。最急的就是羅岱,用羅岱的話說,就是商量什麼啊,直接一夜奔赴西平城下,突襲西平城門,將劉洪起拿下來不就行了。

不過,張軒認爲羅岱的意見太毛糙,直接給否了。

曹宗瑜與王進才覺得,既然意見決定了進攻,就儘快進行。而張質覺得兵者國之大事,還是要持重一些,最少要與劉洪起溝通一下,如果能不動兵,就不要動兵,如果劉洪起能答應他們的條件,支援一些糧草鹽鐵,那麼是用錢而賣也行。

張質確定一件事情,那就是時間越長。張軒所部的實力也就越強大,每過一天,張軒的實力就變大一分,何必急着爭一時之短長。

而此刻,劉洪超的態度,讓張質也考慮儘快用武力解決劉洪起。

“既然如此,就事不宜遲。”張軒對張元海說道:“你立即去講曹將軍,王將軍,羅將軍,給叫過來。”

“是。”張元海說道。

三人本就在宴會之上,不過片刻之間,就已經到了。

張軒周圍選了一個隔間,在這裡,外面宴會的聲音,就若隱若現,幾不可聞了。

張軒將情況講了一下,說道:“現在如何進攻劉洪起,就要定下來。各位說說吧。該怎麼辦?”

“怎麼辦?”羅岱說道:“現在有一個現成的辦法。那就是將這位劉二爺給扣下來,讓劉洪起來領人。”

“不行。”張質首先說道:“這樣一來,今後誰還敢派遣使者來?萬萬不行。”

“你未免將劉洪起想得太兄弟情深了。”王進才說道:“我覺得劉洪起,很可能不要這個弟弟的小命了,畢竟弟弟的小命,怎麼能比得上自己的小命。”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怎麼讓劉洪起自己出來啊?”羅岱說道。

“啪”的一聲清脆的聲音,從外面傳來,即便是在隔間之中,也聽的清清楚楚,隨即有女子的哭喊之聲傳來。

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九章 初戰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十章 萬石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八章 立威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一百章 俠義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四章 岳陽二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三十二章 餌
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九章 初戰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十章 萬石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八章 立威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一百章 俠義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四章 岳陽二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三十二章 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