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

張軒一時間坐不住,起身往後面而去。

幾個人簇擁着張軒,來到後面的一處營房。張軒還沒有到這裡,就聞到一股藥味與血腥味。

這就是軍醫所在之地。

現在張軒軍中的軍醫,自然不是李正方。而是李正方的弟子甘草。

這一兩年之間,甘草的成長也是相當之大。

已經不是當初見張軒就緊張的說不出話的小郎中,有他師傅的幾分味道了。

“甘草,沈將軍怎麼樣?”張軒問道。

甘草對張軒行了一禮說道:“沈將軍的性命暫時無礙,只是左臂卻保不住了。”

“左臂?”張軒說道:“那準備怎麼辦?”

“只能截掉左臂了。”甘草說道。

張軒大吃一驚,說道:“有沒有危險?”

甘草深吸一口氣,說道:“截肢之後,能不能活下來,我不確定,但是如果截下來的話,必死無疑。”

張軒嘆息一聲,不說話,只是站在門口,聽見裡面隱隱約約的聽見裡面痛苦的呻吟之聲。

張軒沒有進去的意思了,也沒有說什麼話的意思,沈萬登就這個樣子,他再追究什麼責任,未免太不近人情了。但是沈萬登損兵折將,張軒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嘆息一聲,說道:“好自爲之吧。”

“遵命。”甘草說道:“我一定會全力以赴的。”

張軒嘆息一聲,隨即離開了。

張軒剛剛回到前營之中,還沒有坐定,就聽見一陣嘈雜的聲音傳來。

有馬蹄之聲,有無數人馬的聲音。張軒就知道是楊繩祖來了。

隨着楊繩祖的回來,張軒將袁時中請過來,又將各級將領叫過來。

對將來的戰事,究竟何去何從?需要好好的討論一下了。張軒的營房,是西寨之中最中間,也是最大的方間,張軒與袁時中相對而坐。

幾杯熱茶放在粗木桌之上。熱茶冒出了白汽緩緩的消散在空中。

“黃得功不好對付。”袁時中說道:“而今黃得功在外面虎視眈眈,想要撤走的話,是絕對不可能了。”

張軒聽袁時中的話音,就知道袁時中沒有與黃得功的對陣的勇氣。再知道楊繩祖居然眼睜睜的看着黃得功全身而退。

那時候,黃得功身邊只有數百騎而已。

“不是自己的人,就是使不上力氣。”張軒心中暗道。

西平營被黃得功擊潰,現在只收到了千餘潰兵而已,這樣的大虧。張軒從來沒有吃過。

他心裡早已憋了一口惡氣,要給黃得功一個狠,但是張軒很冷靜,他很明白,黃得功絕對不是浪得虛名,單單憑藉他本部人馬的實力,對上黃得功,說不定打成什麼樣子的。敗率決計超過了勝率。

張軒本想借助袁時中與楊繩祖的力量,但是一看楊繩祖與袁時中的態度,就知道整合三軍與黃得功對戰的話,先不說,能不能成,即便張軒能強力整理三軍,看他們這樣的士氣,也是敗多勝少。

張軒嘆息一聲,知道事不可爲,說道:“糧食能撐得住嗎?”

“軍中糧草,能撐得住個把月。”張素說道:“這還是楊將軍從車隊那邊搶過來一些糧食,纔能有這麼多,否則我們的糧食只能支撐十五天。”

張軒一路上以快打慢。沒有帶多少糧食,否則張軒見到文家集的糧食,也不會這麼眼熱。

雖然張質成爲曹營長史,但是並不是臨潁張家所有的人,都離開張軒軍中。

張素就代替張質成爲張軒麾下首席文臣。

不過,前幾日跋涉辛苦非常,張素一直是懨懨的,議事的時候很少發言。

“我小袁營的糧食只能支撐兩個月了。”袁時中說道:“好在過了五月出兵,不過一個月時間而已,我駐夏邑,你駐西寨,成犄角之勢,等羅帥來了便是了。糧食我均給一些便是了。”

“但是羅汝才真的回來嗎?”張軒心中暗道。他立即打消這個念頭,說道:“不過,現在有一道坎要過。以黃得功之能,他絕對不會放任我們在此。”

“對,黃得功肯定不會放過我們。”袁時中臉色有些陰沉說道:“黃闖子,不攻一攻,他就不叫黃闖子。”

次日。

大隊人馬從西寨繞過。黃得功一身鎧甲,眼睛瞪得西寨之上的“張”大旗。

“大人,快走吧。馬大人還等着您。”任有袴說道。

他很怕黃得功一個忍不住,現在就帶着大隊人馬攻西寨。

“我知道。”黃得功冷哼一聲,一揚馬鞭,說道:“走。”

大隊人馬從西寨以西繞過去,向南方而去。

張軒在西寨的寨牆之上,看着黃得功所部萬馬奔騰。折向東南而去。

看這寫馬隊,一隊一隊,彙集在一起。看上去很是混亂其實上條裡分明,各有所屬。

在黑虎旗之下,所有人士卒都精神抖擻,絕非官軍大部分那些吃不飽的將士可比,而且甲冑什麼的,都比一般的官軍好。

“不除黃得功,江南不可得。”張軒看着黑虎頭旗心中暗道。

黃得功還沒有到官軍的南寨,就見有一行人迎了出來,定睛一看,不是馬士英是誰?

黃得功立即翻身下馬,幾步上前,跪在地上,說道:“下官拜見馬大人。”

馬士英立即下馬,雙手攙扶起黃得功。說道:“滸山啊滸山,老夫等你好久了。”

“累大人久候是滸山的不是。”黃得功說道。

說實在的黃得功一時間有一些懵,黃得功從小在軍營長大,也沒有什麼文化底蘊,滸山這個字,是他當了大官之後,才起的。

他自己很少自稱,下面的人也很少這麼稱呼他。只有上官們會這樣稱呼。

“不久,不久。”馬士英哈哈大笑,隨即握住黃得功的手,把臂而前。黃得功虎背熊腰,比馬士英高一個頭有餘,不過此刻卻好像是被人牽制的的猛虎。

這樣一來,黃得功走得很累。

馬士英帶着黃得功走進南營之中。其他諸將都在這裡等候了。見兩人立即起身行禮,說道:“拜見馬大人,拜見黃將軍。”

馬士英讓黃得功坐在馬士英下首第一人的位置上。

一時間黃得功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前日劉澤清大敗而回,喪師辱國,本官已嚴加處置。”馬士英的聲音在營房之中,迴盪開來,帶着一股義正言辭的味道,說道:“但是,賊人也猖狂不了。黃將軍已經大破張軒之西平營,戰殺匪首沈萬登。爲本官出了一口氣。”

“今日我就爲黃將軍賀功。”馬士英拍拍手,立即有兩個女婢上來,端着木盤,木盤上面有一碗口大的金盃,金盃上面有虎頭浮雕,金光閃閃的。

馬士英雙手端起來,上前親手端給黃得功,說道:“其他賞賜稍後,本官會秉明聖上,自有賞賜,但今日這一杯酒,卻是謝黃將軍,爲我馬某人出了一口惡氣。”

黃得功是勇衛營的人,說不好聽的,是皇帝的人,馬士英不想越過皇帝賞賜黃得功。對黃得功的賞賜,已經上了奏本,只等上面點頭,就能對黃得功大加賞賜了。

黃得功立即起身,說道:“多謝馬大人。”隨即雙手接過金盃,一飲而盡,臉上泛紅,卻不知道是這酒太烈,還是被馬士英這種的尊重所感動。

黃得功謝過馬士英之後,兩人落定,金盃也被任有袴收起來了。

馬士英重新坐定,說道:“賊人頭目張軒,連傷官軍士氣,而今還盤踞西寨之中,是本官心頭大患,不知道何人,爲人取此賊首級。”

“末將請戰。”黃得功說道。

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七章 下蕭縣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五章 猛鎮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章 汝寧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二十章 火併第六章 蕭縣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三章 授田二第十章 裝備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六十三章 得訊
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七章 下蕭縣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五章 猛鎮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章 汝寧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二十章 火併第六章 蕭縣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三章 授田二第十章 裝備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六十三章 得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