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人心

羅汝纔在教兒子的時候,張軒也在與人密談。

人不多,只有張軒,張質,曹宗瑜三個人。可以說是張軒整個集團之中核心的核心。

“將軍,你真的準備給羅汝才老老實實當女婿嗎?”張質說道。

“大兄,不要叫我將軍了,稱呼我憑之吧。”張軒微微一笑,似乎放下了千斤重擔,說道:“我只求天下有一個太平盛世而已,至於其他的也沒有多想過了,只要大王能做到這一點,我又爲什麼不助他一臂之力。將來我也能混個駙馬噹噹。”

這一段時間,張軒一直都很高興。

不爲什麼,就是因爲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改變歷史的希望。

自從襄陽之變之後,歷史被張軒狠狠的踹了一腳,分流到別道路之上,張軒覺得有他在,這裡歷史時空,只會更好,不會更壞。

“憑之,有些話。我現在以兄長的身份跟你說。”張質說道。

“憑之洗耳恭聽。”張軒躬身說道。

“羅汝才或許不錯,但是曹營底蘊太淺了。行軍打仗之事,我不明白。不多說,單單是治理天下的文臣,少之又少,這樣淺薄的底蘊,即便是給曹營一塊地盤,也未必能經營下來,比起李自成,羅汝纔不是一個好選擇。”張質說道。

“是我連累大兄了。”張軒說道。

“沒有什麼連累不連累的,”張質說道:“如果不是因爲你,我也不會一下子成爲曹營文官之首。只是,我從今之後,身份就不同了,大王任我如此要任,我豈能不感激,我感激你的知遇之恩,薦舉之德,但是我以後,也會以曹營爲重,希望你明白。”

張軒心中其實有些不捨,不過也能明白張質的心思。

張質或許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但是也不是沒有道德底線的,他如果不是爲張軒舉薦,他是不會爲羅汝才效力的,但是既然已經爲羅汝才效力了,效忠的第一位,自然也是羅汝才,即便會照顧張軒,但也不會爲了張軒,做出背叛羅汝才的事情。

“今後同殿爲臣,還請大兄多多照顧了。”張軒說道。

“那是自然了。”張質說道:“不管怎麼說,你我都是同族兄弟,自然要互相扶持。”

張質說完之後,也無意在此多留,說道:“大王似乎想將整個汝寧府的管轄權劃到長史名下,最好不要硬抗。我走了。”

張軒將張質送出門之後,再次回到房間之後,曹宗瑜冷哼一聲,說道:“早知如此,還不如讓他死在襄陽。”

張軒大吃一驚,說道:“慎言。”

曹宗瑜冷哼一聲,說道:“現在怎麼辦?你的家底被人抽空了,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盤,轉眼就是別人的了。”

張軒心中要是說沒有失落,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當他冷靜下來的時候,也知道,這一件事情遲早都要有的。

無他,汝寧府作爲曹營僅有的一塊地盤,張軒還想霸佔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無妨。如果襄陽之事有不忍言之事,你覺得,我們能守住汝寧府嗎?現在汝寧府雖然不在我們手裡了,但還在大軍手中,我規劃的一些事情,還能留下來,對汝寧百姓也是一件好事,希望,這汝寧府能一直留在曹營手中吧。”張軒忍不住長嘆說道。

“怎麼你覺得有事情要發生嗎?”曹宗瑜說道。

“這不是明擺的那麼?汝寧府距離襄陽這麼近,一旦闖營大軍出征之後,不怕曹營逃脫老巢嗎?再者一旦打下江南之後,汝寧府也成爲邊邊角角之地,一時候顧不住,恐怕就不知道被誰站去了,要知道,這可是中原四戰之地。”張軒說道。

經過張軒這麼一說,曹宗瑜心中好受一些。

其實這些曹宗瑜細想也都能想明白,不過曹宗瑜與張軒一樣,在汝寧投入了太多的心血,現在說沒有就沒有了。心中難免不舒服。

“現在你準備怎麼辦?還有那個張質如此忘恩負義,實在不是東西。”曹宗瑜一想起張質剛剛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出。

張軒倒是能看得開,說道:“其實大兄這樣做纔是對的,如果作爲曹營長史,還事事以我爲尊,他曹營長史也坐不久,對我也沒事好處。而且現在他明面之上,不跟我聯繫了,他就真能跟我一點瓜葛都沒有了嗎?只說一點,吉珪在時,他還在營中有不少親信支持,大兄在營中沒有我的支持,他恐怕也不好受。其中的分寸,卻要好好掌握了。”

張軒說不上無師自通,但也能說得上是見多識廣,很多東西都能揣摩明白。但是曹宗瑜一時間卻想不明白,聽了張軒的話,心中暗暗琢磨一會兒,回想起祖父在時的一些教導,才能揣摩出一些門道來,心中暗道:“這張軒家裡面到底是做什麼的?這東西沒有人教,怎麼能一下子明白啊。”

至於張軒出自臨潁張傢什麼的。他從來不相信的。

“不管怎麼說,我都相信你。”曹宗瑜說道。

“那也請曹大哥放心,我一定會開創太平盛世。”張軒說道。他心中暗道:“出將入相,雖然不能當皇帝,但是未必不能改變整個天下。”

張軒鬆走曹宗瑜之後,來到後院之中,還沒有來到自己的房間就聽見一陣痛徹心扉的哭聲。

張軒聽來有一些耳熟。細細一想正是賀虎頭的哭聲。

他嘆息一聲,站在門口也就不進去了。見小丫從裡面出來,問道:“虎頭在裡面嗎?”

小丫連忙說道:“正是。”只見小丫的眼眶微紅,說道:“虎頭少爺好可憐啊,一直板着個臉。夫人與他說了好些話。才終於哭了出來。”

“哭出來也好。不要憋壞了。”張軒說道:“小小年紀就要經受如此人倫慘劇,實在是----”他正說着回頭一看,卻見小丫也哭了。小丫不敢放聲大哭,只是眼淚無聲無息的從眼眶之中流了下來,落在地面之上。

張軒問道:“你怎麼也哭了。”

小丫微微低頭,眼淚砸在地上的塵土之中,噙着眼淚說道:“我想我爹孃了,虎頭少爺最少爲爹收屍了,我連我爹孃的屍骨在什麼地方,我都不知道。我太不孝了。”

小姑娘一兩年之間變化相當之大,之前還是一個黑瘦的女娃,但是如今已經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長開了,臉也變得白嫩起來。

青春是最美的化妝品。

梨花帶雨的樣子,讓張軒心中一動,他勸慰道:“好了,好了,事情都過去了,即便你爹你孃的在天之靈,也不想你這樣啊。”

小丫猛地撲進張軒的懷裡,說道:“公子。”

一開口,眼淚就更加留不住了。不知道悲從何處而來,總之小丫眼淚都打溼了張軒的衣服。

張軒只覺得軟玉滿懷,身子都有一點僵直了。但是聽小丫哭得如此傷心,剛剛起的幾分其他心思,也都煙消雲散了,雙臂一展,就小丫抱在懷裡,輕輕拍她的背,說道:“好了,好了。別哭了。一切有我,一切都過去了,有我在,再也不會讓你受苦了。”

賀虎頭的遭遇雖然苦,但是比起小丫的遭遇,也就算不得什麼了,賀一龍最少有一個墓,而小丫的父母,以及更多的百姓,不知道葬身何處,甚至有沒有被吃掉都不知道。

一想到這裡,聽着裡面與外面的哭聲,連張軒一時間也眼中含淚了,他心中暗道:“這狗日的世道。”

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十章 凌濛初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五章 峽石城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六章 王度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六章 蕭縣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二章 授田第一章 汝寧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二十四章 餌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章 俠義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五章 峽石城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一章 成軍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十一章 渡河
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十章 凌濛初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五章 峽石城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六章 王度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六章 蕭縣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二章 授田第一章 汝寧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二十四章 餌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章 俠義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五章 峽石城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一章 成軍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十一章 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