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

因爲羅玉嬌更懂的是,上了戰場的人,不可全部活着回來,打仗那有不死人的道理。

而死人也不會因爲你的地位,而有所差別。即便是大軍統帥,說死就死,也是很尋常的事情,戰場之上,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但是明白這些東西,羅玉嬌又能怎麼辦?

羅玉嬌什麼也辦不了。

縱然擔心,縱然提心吊膽,但也阻擋不了張軒上戰場。

“給我一個孩子吧。”羅玉嬌忽然說道。

張軒微微一頓,說道:“好。”

之前,沒有想孩子的事情,是因爲局面還不安定。

而如今,曹營大勢將成,別的不說,但是佔據江南半壁卻是無礙的。

這個時候,羅玉嬌聲孩子自然是沒有問題。

一想到孩子,張軒心中也微微激動起來。

張軒與這個世界,一直有一種隔離的感覺。但是一想到他的血脈,將留在這個世界之上,繁衍生息,成爲將來新朝的豪門勳貴,一時間張軒心中微微涌動。

如果之前,給張軒一個機會回去,張軒大抵願意回去的。

寧可做後世一小民,也不願意在這裡金戈鐵馬一生。在與羅玉嬌結婚之後,他心中有些猶豫了。

而此刻,卻已經確定了。

他不回去了。

即便有回去的機會,也不會回去了。

因爲,這個世界上有他與無數人共同奮鬥的事業,有他摯愛的人,還有即將誕生的小生命。他對這個世界的留戀,已經勝過了對後世的思念。

“安安分分做一個古人吧。”張軒說道:“忘記後世的一切,就當是一場夢,不管是莊生夢蝶,還是蝶夢莊生,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夢僅僅是夢,什麼纔是現在。”

“對我來說,1644年纔是現實,而2019年僅僅是幻想而已。”

“要分清楚。”

生死好像一個轉輪,不住的旋轉。

再張軒與羅玉嬌在爲一個新生命誕生而努力的時候。在武昌城之中,一個人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不是別人,正是左良玉。

武昌,遼國公府。

這個府邸,本來是楚王一脈一個郡王所有,不過在張獻忠佔據武昌之後,從楚王一脈之中收刮出千萬兩白銀,張獻忠嘲笑楚王是一個守財奴,順手將楚王一脈,給全部沉了長江。

等左良玉佔據武昌之後,本想將府邸安置在楚王府之中。

他本就存了世鎮武昌的心思。

只是他沒有想到,局勢變化如此之大,不過一年的功夫,天下局勢一片混沌,弘光在武昌登基了。這楚王府自然被當做皇宮來用,左良玉只好選了一處郡王府當做府邸。

此刻遼國公府之中,所有人都來去匆匆。

一行人停在遼國公大門之處,立即有人將中門打開,左夢庚迎了出去,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馬士英

馬士英見了左夢庚說道:“國公身體如何?”

左夢庚瘦了不少,也憔悴了不少。

當然他的體型在尋常人看來,依舊是胖的出奇。

左良玉一病倒,他就是整個遼國公府的主心骨,他之前接觸過的沒有接觸過的事情,都紛紛而來,還好有黃澍幫忙,否則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了。即便是這樣,他也感到心力交瘁。

整個人瘦了一圈。

此刻聽馬士英如此問,話還沒有說,眼圈都紅了,低聲說道:“太醫說,也就是這幾日了。”

馬士英長嘆一聲,說道:“帶我去見國公吧。”

對於左良玉大敗而回,將數十萬大軍丟給敵人,直接造成了武昌小朝廷現在的困境,馬士英可以說恨之入骨,但是當左良玉回來幾乎是躺在擔架之上進了武昌城,馬士英頓時變得心慌起來。

之前馬士英巴不得左良玉立即身死,好接受左良玉的大軍,反正左夢庚不過是一個廢物,馬士英只需要區區小計,就能解決了左夢庚。

但是現在,曹營大軍壓境,估計十幾天之內,就到了武昌城下。這個時候,正需要一個有威望的大將,來佈置防務,左良玉卻在這個時候嚥氣,真是不吉利的很。

片刻之間,一股藥味撲鼻而來。

“咳咳咳。”重重的咳嗽之聲傳來,好一陣子才平靜下來,頓時一個丫鬟從裡屋走出來,端着一個銅盤,銅盤之中大片大片的血跡與污物。味道也很是難聞,與藥味夾雜在一起,成爲一種很特別的味道。

或者可以說是病人的味道。

馬士英進來之後,首先看見縮成一團的左良玉。

左良玉年輕的時候,也是相貌堂堂的美男子,要不然也不會被侯恂看中。即便是年老之後,骨子裡面那種豪氣,也讓他看起並不是難看,可以說是一個帥老頭。

但是現在,卻瘦的出奇,似乎整個人都縮水了。

臉色骨頭突兀,變得難看之極,如此馬士英事先知道,根本認不出這個人,就是大明遼國公左良玉。

“國公,你現在可好?”馬士英說道。

“好。”左良玉的眼珠子緩緩的轉動,有一種如夢初醒的感覺。好一陣子才認出來馬士英,頓時來了精神,說道:“閣老,左某慚愧,有愧陛下之託,喪師辱國,罪該萬死。”

左良玉強撐着起來,語速也很慢,幾乎一句句的說了出來。

馬士英連忙按住左良玉,說道:“國公無須如此,陛下還是信任國公,待國公身子大好。依然讓國公出兵討賊。”

“我不行了。”左良玉說道:“恐怕沒有那一天了。”

馬士英一時間有些默然,他看到左良玉之時,就意思到左良玉已經不成了,他說道:“如今局面,國公有什麼給陛下說的嗎?”

左良玉沉吟半天,說道:“請陛下移駕吧。”

馬士英大吃一驚說道:“國公以爲武昌已經不能守了嗎?”

左良玉說道:“江西一去,武昌孤懸在北,即便賊人不能攻陷武昌,下嶽州府,將武昌與湖南分割開來,到時候與南方音訊斷絕。恐有不忍言之事。”

馬士英心中秒懂,當一個皇帝連對下面發佈命令都做不到的時候,這個皇帝的權力還有幾分?

而且弘光的位置本就不是那麼穩定的。他不是崇禎的兒子,這個皇位來的本來就不是太正,如果再出這樣的事情,難免南方有人在扶植一個皇帝,讓馬士英瞬間想到一個人。

那就是桂王。

萬曆皇帝傳下了五脈,分別是崇禎皇帝這一脈,潞王一脈,瑞王一脈,還有桂王一脈。福王一脈。

其中崇禎皇帝這一脈就不用說了,而潞王現在就在武昌城中,被馬士英控制住,而瑞王一脈封在漢中,後來因爲李自成攻下漢中躲在重慶,結果張獻忠攻下重慶,瑞王一脈沒有了傳人了。

弘光皇帝自然是福王一脈。

而剩下只有桂王一脈。桂王一脈封地在衡陽,只是張獻忠攪亂湖南,似乎逃到了廣西去了。這是一個隱患。馬士英瞬間想到。

“真的沒有辦法了嗎?”馬士英明知道如此,還是忍不住問道。

無他,遷都對弘光帝的威望傷害太大了。尤其是弘光帝現在還沒有什麼威望。

“此刻走,尚且能走得了,如此此刻不走,恐怕想走都走不了了。”左良玉說道:“左某區區待死之人。還有什麼並不可說的,而今局面已經不可爲了,只能在曹營過來之前,就速速移駕長沙,統合兩廣雲貴之力,尚有一戰之力,如果陛下陷入武昌。羣龍無首,恐怕再沒有回天之力了。”

“還請閣老慎思之。”

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三十一章 鐵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九章 初戰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六十章 鑄炮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十章 收兵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三章 奪麥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九章 初戰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
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三十一章 鐵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九章 初戰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六十章 鑄炮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十章 收兵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三章 奪麥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九章 初戰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