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謀徐州

“哈哈哈。”張軒大笑道:“張某雖然不肖,但也不至於如此,只是我一言,金將軍願不願意聽聽。聽過之後,再決定去留不遲。”

“張將軍請講。”金聲桓頭也不回,只是用後腦勺對着張軒。

“之前所言,賞功罰過,是軍法之要,金將軍雖然有功於朝廷,但無功於義軍,來降驟登高位,恐怕也會引得旁人側目,反而不是保全之道。我也理解金將軍之意,金將軍乃大將之才,屈居裨將之位,實在是委屈了將軍,不過有一個辦法,可兩全其美。”張軒說道。

金聲桓拔馬回頭,說道:“不知道是什麼辦法?”

金聲桓比張軒更不願意談崩,臉色也緩和下來了。

張軒說道:“只需金將軍爲義軍立下一樁大功勞,金將軍在官軍有的,我一絲不少的給金將軍?”

“投名狀?”金聲桓心中暗道。但是他心中已經決定投降了,反過來對付官軍士卒,沒有一點心理負擔,說道:“什麼樣的大功?”

張軒說道:“徐州。金將軍入徐州,爲我義軍內應,下徐州之後,我還金將軍五千馬隊,在右軍之中,僅在袁將軍,楊將軍之下,爲我軍之中第四人。不知道,金將軍願意不願意?”

這個辦法,張軒是臨時想出來的。

金聲桓不是一個老實人,一不小心就要反噬,不過,此刻正在用人之際,只要能打仗的,管他什麼人都要用。不過惡狗也要掛上鏈子,張軒必須對金聲桓加以制約。

如果金聲桓真能獻徐州城,張軒是不會食言的,只是給金聲桓的五千騎兵決計不可能全部是金聲桓的舊部,想來邱磊帶走了不少騎兵,湊一些山東騎兵給金聲桓便是了。當然了也少不了張軒摻的沙子。

什麼?你說金聲桓賺城不成怎麼辦?

死了便死了,反正金聲桓的數千騎兵到手,張軒還管他死活。

金聲桓臉色陰晴不定,沉吟了好一陣子,忽然下馬拜倒在地,說道:“末將金聲桓拜見將軍。”

張軒連忙上前,攙扶起來,說道:“我就知道,以金將軍之能,不是久居人下之輩,只有金將軍立下大功,我定然將金將軍薦於吳王,將來少不得金將軍獨擋一面的時候。”

金聲桓沒有說話,但心中卻暗暗點頭。金聲桓心中相當自負,此刻他心中暗道:“如果這張軒能不昧我的功勞,在張軒麾下,也不是一件壞事。”

“張將軍,事不宜遲,還是早些安排一下比較好。”金聲桓說道:“官軍耳目靈便,我們在此大戰,也瞞不過人,如果時間長了,邱磊恐怕也要起疑心的。”

金聲桓此刻已經轉換好立場,似乎一心一意爲義軍着想了。

不過片刻,金聲桓就與張軒說話了,金聲桓爲了取得張軒的信任,將自己兒子金士銘留下來爲質,並約定好,三日之後,六月二十三日,大軍等待徐州城門開啓。如果六月二十三日,城門不開啓的話,張軒就率兵東去,不會在徐州城下久留。

金聲桓答應下來,只帶這三百親兵往徐州而去了。

張軒隨即在房村整頓兵馬,將金士銘以及等人納入臨潁營之中,由鄧和看管,將金聲桓數千騎分給楊繩祖大半,楊繩祖整頓過後,將所有編制都填滿了,還多出數百騎。

張軒又分給諸營,每營百餘騎,做斥候之用,還分給袁時中數百騎,剩下精選千騎留由秦猛率領。可謂吃幹抹靜,一點不給金聲桓留下來。

當然了張軒吞下來的,不僅僅是金聲桓一部,還邱磊留下的山東兵,大概有萬餘士卒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去了,成爲了所謂遊兵散勇,剩下的俘虜,張軒分給袁時中一部分,剩下的全部納入後營,用來當民夫用。由張素管轄。

不是張軒看不起這些人,這些人說起來從軍時間不短,但是早已被東虜嚇破了膽,不經過嚴苛的挑選之後,張軒不放心將這些士卒填補進自己所部,那天戰場之上與東虜相遇,說不得會動搖軍心。

而且張軒在蕭縣之後,已經填滿缺額了,一時間也沒有什麼需要補充的了。

就連程繼孔也在這一戰之中得了大便宜了。

程繼孔爲首的徐州土賊,武器裝備簡陋的很,但一戰打下來,邱磊留在戰場之上的武器,將程繼孔所部武裝起來,也是搓搓有餘的。

只能說,邱磊出色的完成了運輸大隊長的任務。

吳自蘭也因爲出色的膽色,被張軒安插進西平營之中,成爲西平營的一個哨官。西平營在夏邑損失太多了,蕭縣雖然補充了人手,但合格的軍官卻不多,吳自蘭合不合格張軒不知道,不過,資歷卻是足夠了。

這些事情說起來容易,但是忙起來,卻讓張軒根本喘不過氣來,更不要說,三日之內,張軒還必須要到徐州城下走一遭,事情也就更趕了。也是張素徵召了幾個蕭縣書生,爲他分擔了不少任務,否則張軒都擔心自己過勞死了。

張軒一連忙到月滿星天,正準備吹燈休息。卻聽賀虎頭說道:“姐夫,程將軍已經已經在外面等候多時了。”

張軒立即用涼水洗把臉,讓賀虎頭請程繼孔進來。

張軒身邊的人,也都派出去了,秦猛正在整頓騎兵,吳自蘭,新任哨官,而周輔臣遠在壽州,故而賀虎頭與鄭廉成爲他身邊最近兩個人,而鄭廉也被派去給張素幫忙了。

他身邊的人只有賀虎頭了。

不多時,賀虎頭將程繼孔給請了進來。

程繼孔一進來,兩人寒暄兩句。就進入正題了,程繼孔拜倒在地說道:“下官願意爲將軍麾下一營官。”

“好。”張軒大說道:“請程將軍放心,我斷斷虧待不了程將軍。”

這一件事情,就是張軒謀劃很久的事情了。

將程繼孔所部納入張軒的體系之中。這樣的事情,張軒也不能貿貿然下手,他多次派張素給程繼孔吹吹風。

不過程繼孔也不是傻子,人家平白無故的爲什麼要受人轄制。自然是打個哈哈也就過去了。

只是今日房村之戰,給了程繼孔極大的刺激。讓人深刻的意思到,他麾下的幾千人馬,不過如此而已。這纔有了今日之行。

張軒立即派人將曹宗瑜請過來,準備以程繼孔所部,編爲兩個營,一個是蕭縣營,一個是芒碭營。再加上曹宗瑜的南陽營,編爲徐州軍。曹宗瑜爲徐州軍指揮,程繼孔副之。張軒所管轄的臨潁營,保定營,西平營,也正是正名爲汝寧軍。 汝寧軍指揮,張軒自領之。

當然這只是計劃,真正劃分好,還要好一陣子才行。

送走程繼孔與曹宗瑜之後,張軒又失眠了。

程繼孔已經確定爲徐州軍副將兼芒碭營指揮,程繼孔的意思將蕭縣營的營官讓出來。張軒有腳趾頭想,程繼孔定然將麾下精銳全部抽調在芒碭營之中,蕭縣營大抵是老弱之輩。

不過,再怎麼老弱也是一個營官。

張軒拔拔手指,一時間想不出來,讓誰當這個營官了。張軒手中合適的人選,也就是秦猛與張元海兩人。兩人相比,張元海還稍稍稚嫩一些。不過秦猛手中還有一攤事情。

“算了。”張軒心中暗道:“等徐州之事了結了,再細細思量這一件事情吧。反正徐州的事情要不了幾天就有結果了。”

三日之後,徐州是存是亡,金聲桓是生是死,都會有分曉的。

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二章 授田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二章 樊城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八章 拷餉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四章 岳陽二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十章 萬石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二十四章 餌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七章 軸承第四章 張青天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二十八章 炮戰
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二章 授田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二章 樊城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八章 拷餉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四章 岳陽二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十章 萬石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二十四章 餌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七章 軸承第四章 張青天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二十八章 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