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

縱然一場戰事發生在夏邑城西好幾十裡之外,但是這麼大的動靜,如果夏邑那邊不知道的話,證明馬士英是聾子瞎子。

事實證明馬士英或許不是天下名帥,但也絕對不至於是聾子瞎子。

就在楊繩祖晚上舉火行軍的時候,已經被夜不收探明行蹤,飛馬報到馬士英的手中。

天還沒有亮,馬士英就已經被驚醒了。

馬士英一身白色的絲綢內衣,頭髮散開,坐在椅子之上,前面有兩個侍女都手持銅壺,不過是一個銅壺裝得是熱水,一個銅壺裝得是冷水而已。

一個侍女正在往馬士英身前的銅盆裡倒熱水,爲馬士英洗臉。

“什麼?有賊人大隊騎兵,從北邊過來,王漢所部?”馬士英聽了楊友龍所說的話,幾乎不敢相信,說道:“從哪裡跳出來數千精騎?”

隨即又罵道:“王漢該死。”一腳將侍女給他打得熱水踹飛。

兩個侍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好像是兩個鵪鶉一樣,瑟瑟發抖不敢出一聲,就算是一個侍女手被熱水燙傷,起了燎泡,也只敢遮住不敢叫疼。

只有金黃色的銅炮在地面上打轉,光滑的好像是銅鏡一樣的盆地,先後倒映出馬士英與楊龍友的臉,只是兩人的臉色都有一些扭曲。

馬士英說王漢該死,也是有原因的。

無他,王漢是河南巡撫,又駐紮在西邊,歸德方向還一些州縣服從王漢的指揮,居然被人鑽到身邊才發現,簡直是無能之極。

馬士英深吸一口氣,知道再怎麼生氣,也無濟於事,說道:“現在該怎麼辦,劉澤清所部派還是不派?”

“姐夫。”楊龍友說道:“一定要出兵,東林那些人可看你不順眼的很,這王漢又是陛下看重的人,此番如果王漢出了意外,恐怕東林人會在陛下面前說話。到時候你如何自處啊?”

馬士英也不是官場新手,他很明白,接下來什麼畏敵如虎,見死不救等等罪名就要按在馬士英頭上了。

不管王漢現在怎麼樣了,馬士英必須表現出一個營救的態度。

這一戰不是要與張軒打的,而是與朝中那些人打的。

馬士英嘆息一聲,說道:“我是怕,我現在接到的消息,只是賊人攻王漢的營地,如果王漢咬着牙還在堅持還好說,如果王漢已然崩潰,劉澤清一部,恐怕不敷用,如果劉澤清再崩潰,我手中能打牌面又折損一張啊。”

馬士英心中很矛盾,一方面對麾下的將軍心中不滿,覺得他們跋扈,除卻黃得功之外,馬士英都有這樣的情緒,但是另一方面,馬士英又知道,這些軍頭手中的戰力,是支撐他這個鳳陽總督的重要力量,萬萬不可有失啊。

“只能多派些人吧。”楊龍友說道:“令金聲桓部一併出擊。令黃得功立即折返。帶勇衛營大部到達,張軒區區賊寇,不足爲慮。”

“好。”馬士英說道:“傳令下去,讓他們加緊。”

“是。”楊龍友說道:“我這就去安排。”

馬士英閉上眼睛,再緩緩的睜開,收斂怒氣,好像剛剛一切都沒有發生一樣。平和的說道:“給我打水。”

在揚龍友的安排之下,劉澤清所部與金聲桓所部都動了起來。

夏邑南城門城樓之中,有一個用簾子隔出來的空間。

袁時中就在這裡休息。

“將軍。”一個軍官說道:“將軍。”

袁時中猛地驚醒,睜開充滿血絲的眼睛,說道:“怎麼回事?”

“對面不對勁。”這個軍官說道:“他們提起埋鍋造飯了。”

袁時中與官軍在夏邑城下對峙也有好一陣子了。

袁時中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查看敵陣。

對面幾時起牀,幾時吃飯,那個地方是誰的部下,火炮佈置如何,這些東西,都是袁時中天天要研究的東西。

袁時中身邊的人也都明白。

袁時中出來一看,果然在清晨的薄霧之中,一道道白色炊煙沖天而起,就好像是無數伸向天空的手,隨着風向左右搖擺。

他查看天色,頓時覺得時間不對。早了半個時辰。

但是僅僅是這樣,還不足以讓他判斷有問題。不過,他很快發現了其中差別,暗道:“劉澤清的人去哪裡了,爲什麼對面之劉良佐的人?”

再想起昨日的動靜,他的心跳都似乎漏了一拍,暗道:“真的有援軍來嗎?或者是他們的誘敵之計。”

他沉吟一會兒,就下定決心,不管有沒有,都要試一試。這麼多天他也看出來,馬士英並沒有一口氣將他吃掉的意思,此刻耍花招的可能性,畢竟低。而且即便不知道馬士英想做什麼,只有秉承,敵人想做什麼,就一定不能讓他們做就行了。

“傳來下去,今日早飯加餐。不限量。”袁時中說道。

雖然夏邑城中的糧食還夠,但是袁時中已經未雨綢繆的節省糧食。全軍上下包括袁時中自己,都不能吃飽飯。

故而袁時中憔悴的樣子,一半是心力交瘁,另一半是餓的。

命令傳達下去,頓時袁時中的部下之中掀起一陣歡呼之聲。

連年饑荒的後遺症,有得人不怕死,卻怕餓,只有能吃飽,即便是斷頭飯也吃得。

雙方相距不過一里多,有些地方,還不如一里,如果用千里鏡的話,更是鼻子對鼻子,眼睛對眼睛的距離。

官軍有什麼動靜,袁時中很快就知道,袁時中有什麼動靜,官軍也是快就知道。

消息報到馬士英這裡。馬士英出了大帳,登上望樓,卻見夏邑城大門洞開,一隊隊士卒在城牆之下列陣,不過片刻就有幾千士卒列好陣勢。

袁時中所部的軍陣繼承張軒的一些特點,縱然沒有張軒所部列方陣,列的漂亮好看,但也是整整齊齊,條理分明。

“袁時中嗅到味道了。”馬士英冷笑說道:“且不去管他,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大人,這樣不妥吧。一旦劉,金兩位將軍離開之後,這長圍就只能依靠劉總兵了,卻不知道劉總兵,何不問問劉良佐劉將軍的意思?”楊龍友委婉的說道,其中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就是認爲劉良佐不足以擔當大任。

馬士英也皺起眉頭,對他麾下將軍,馬士英還是有譜的,最讓馬士英放心,戰力也是最強的,就是勇衛營。

不過勇衛營上面還有一個盧九德,讓馬士英不得不與盧九德打好關係,再用勇衛營的時候不要掣肘,畢竟有些人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剩下的就數劉澤清,與金聲桓。

劉澤清之前還有渡河之役,不管怎麼說,敢渡河陷陣,被賊人圍攻,還能全身而退,可見還是有幾分本事的,至於金聲桓是左良玉本部人馬。也值得信任。

不要看左良玉對義軍不戰而退,棄敵千里,但是就左良玉本部人馬來說,還是能打的。

就劉良佐的實力,馬士英不大放心,劉良佐是邊軍出身,但是似乎沒有獨擋一面的戰績,之前是依附總兵牟文綬,後來又跟着黃得功。

最後積功到總兵官。

到底有幾成成色,馬士英心中也是沒底,他轉過來問道:“劉總兵,你覺得如何?”

劉良佐外號花馬劉,還有幾分自知之明,不得不回答道:“大人,長圍四寨堅固無比,只是連接四寨的甬道狹長不好防禦,恐怕小袁營從甬道之處突圍,卑職兵馬未必能全部堵住。還請大人留些人馬,以做萬一之備。”

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三章 奪麥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四十一章 夜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十五章 鐵模?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十章 裝備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十五章 鐵模?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十三章 老營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三章 奪麥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四章 張青天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
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三章 奪麥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四十一章 夜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十五章 鐵模?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十章 裝備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十五章 鐵模?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十三章 老營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三章 奪麥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四章 張青天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