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

?

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

百門火炮,

即便都是這種輕型,重量大概在千斤上下的大炮。所需要的鐵料數十噸之上。這樣的鐵料對闖曹兩營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畢竟闖營與曹營之中用鐵最多的不是別的,就是兵器,總不能將所有兵器都收刮來鑄炮吧。更不要說小袁營之中的銅料鐵料已經被收刮乾淨了。故而李自成與羅汝才商議好之後,立即派出騎兵,在河南所屬的府縣之中,搜刮鐵料,四面八方的鐵料源源不斷的從各地送到小袁營之中。

只是送過來的鐵料大都是鐵器成品,必須重新熔鑄之後,才能鑄炮,這一次鑄炮,絕對沒有用銅胎的可能了。

如此張軒匆匆一算,這火炮的分量只會比之前更大。

張軒心中暗道:“等一兩月後,百門火炮鑄城,到時候百炮齊轟,我倒要看看,開封城是不是真的銅澆鐵鑄的。”

這麼大的動靜,不驚動開封城之中的官軍根本不可能的。

開封城城樓之上。

高名衡憑欄向北望去。

在開封城外三裡之外,有數千士卒嚴陣以待,兩側也有騎兵列陣,陣前十一門大炮,連綿不絕的打響。一枚枚炮彈依次打在城牆之上。偶爾有一兩枚打低,落在城牆前的空地之上,偶爾也有一兩枚打過,越過了城牆,打到了周王府之中。

周王府在開封城之中的位置,也是坐北朝南,周王府後面,就是北城牆。

每一枚炮彈打在城牆之上,高名衡都能感覺到腳下微微一震,這種震動不大,畢竟火炮轟擊的地方,並不在北門,距離北門還有一段距離,這中震動傳遞到北門這邊,已經細不可感。只是高名衡的精神都集中在這上面,才能感受到一絲波動。

“諸位。”高名衡回過頭來,開封城之中,大大小小的文官武官都在這裡,都在這裡。“賊人以火炮日夜轟擊城牆,賴太祖高皇帝之德,城牆如今不過小損而已,但是如此天長地久下去,城牆必定不支。開封城之中,四十萬生靈都賴此城牆。而今諸位有何策禦敵。”

“無過以炮製炮。”黃澍說道:“前宋王稟守太原,就是以炮製炮,今日何不以此法而用之。”

“黃大人,城中大炮不足,正遠射數裡之外的大將軍炮,不過四五位而已。而賊人城下所列就超過十門火炮。”陳永福說道。以他的本意,是不願意與黃澍這樣大有來頭的人硬頂的,但是此刻陳永福不得不發言了,畢竟

他知道這些文官大佬,談起戰事來頭頭是道,但是真正的戰術問題,卻茫然不知所以然了,他如果不說清楚,不知道會商議出什麼莫名的結果。

“而且即便將所有火炮都掉過來,也未必能壓制住賊人的火炮,以火炮的準頭,打到數裡之外,根本毫無準頭可言,而城牆這麼大,總跑不了。所以賊人攻我容易,官軍打賊人難。”

“不管怎麼說。”高名衡說道:“想將城頭所有能夠遠射的大炮都調過來,從今日起,與賊人對射。”

“大人,賊人偵騎四出,到處搜尋鐵器,看樣子要繼續鑄炮。”陳永福說道:“如果賊人只有十一位大炮,一時半會,城牆還能抵擋着住,但是時間一長,恐怕撐不住。”

“對。大人。”黃澍又越過其他人發言,說道:“而今勝負之數,不在開封城之中,而在開封城之外,賊人四月下旬來到開封城外,而今已經有半月有餘,還請大人速速向朝廷請援,向來是外無可援之兵,內無必守之城,再說城中的糧食。”

一說到糧食,所有人都議論紛紛說道:“是啊,大人,而今城中糧價騰高,時間一長,恐怕要生亂啊?”

高名衡說道:“黃推官,本撫將我的王命旗牌給你,不管你用什麼辦法,都要將城中的糧價給平抑下去,能不能做到。”

“這有何難?”黃澍傲然道:“不過是借幾個人頭一用而已。”

黃澍目光一掃,就看到有幾個開封城本地官員的眼神有一點不對勁。

無他,開封城的糧食儲備,支撐不了三個月,卻是事實,但是絕對不會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了,不過,有人想發國難財而已。敢發國難財的人,那個沒有後臺,可以說沒有後臺的人,也不敢做這樣的事情。

而他的後臺,就在在座之中。

商議了半天,最終也沒有得出什麼有建設性的建議,不過高名衡的目的也達到了。

成大事不謀與衆,高名衡這樣大張旗鼓的商議戰守之策,目的從來不是戰守,而是糧價。開封城中糧價攀升,已經到了四兩一石,如果再繼續下去,城外還沒有打過來,城中就先暴動了。

不得不李自成抓得時節很高,絕了開封城一季糧食,對那些有積蓄的人家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那些老百姓來說,那就是要命的事情了。

城外的火炮雖然厲害,但是開封城牆也厲害,不轟個十幾天,是破不了城的,但是城中百姓有變,逼老百姓從賊才能活下去,開封城

就岌岌可危了。

高名衡打發黃澍去料理糧價之事,留陳永福細細商談。

不過,談論半日,高名衡眉頭緊皺。

派士卒出城奪炮不成,如果官軍有野戰之能,就不會平白放棄羊馬牆。至於以炮製炮之法,也沒有什麼用處。不解決準頭的問題,以炮製炮之法,根本沒有任何用處。

忽然門外有僕役來報,說,治河同知桑開求見,說有辦法解決火炮的準頭問題。

高名衡立即派人請桑開進來。

桑開進來躬身行禮,被高名衡一把抓住說道:“賢弟,可是有解決的辦法。”

桑開做爲一個技術官僚,還從來沒有得到過這麼大的禮遇,一時間有一點受寵若驚,說道:“大人,下官曾在徐文定老先生門下受教。”

徐文定就是徐光啓。文定是徐光啓的諡號。

“原來賢弟是徐大學士的高徒,怪不得賢弟在水利之上,如此精通。”高名衡眼睛一亮,他想起一個人,就是孫元化,在崇禎年間,誰爲火器第一人,必然是孫元化,雖然孫元化的遺產讓滿清繼承了,孫元化自己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是就一個技術官僚來說,孫元化是合格的。

而且孫元化也是徐光啓的弟子。

桑開說道:“在下魯鈍,學問沒有先師十一之數。只學了治水的學問。不過,先師學究天人,我雖魯鈍,但也聽了如果解決炮擊精準的問題的思路。”

高名衡眼睛頓時亮了,說道:“請桑兄言之。”

桑開說道:“先師與西人交好,西人開炮多賴炮表。”隨即將如何製作炮表的辦法,說了出來。

其實就一個字“試。”

這個時候,即便西方的射表,也是純經驗性的。不過,是將種種數據彙集成表格而已。

不過,這也要比大明火炮純靠運氣,要好了不知道多少,即便張軒訓練麾下的火炮手,也是這樣做的,唯一不同的,張軒部下的火炮,大抵相同。炮表都差不多,畢竟是一個模子裡面出來的。但是官軍的火炮,就好像是藝術品一樣,個個不同。所以就要多試驗幾次了。

高名衡對這個辦法,將信將疑,但是現在也只能信任徐文定的名聲了。希望徐文定這位弟子,不要有辱師門。

這裡話還沒有說完,就又有一個僕役進來,說道:“大人。吳知府帶着一個人過來,說是從賊營之中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四章 鄖陽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章 伏擊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
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四章 鄖陽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章 伏擊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