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拷餉

江南不過小雪而已,薄薄一層雪,不過是山色之間的點綴,但是在西安卻是大雪紛飛。

不過,這個時候真正的大雪已經過去了,雪白的顏色充斥着整個大地,一眼看不到邊。

只是一條長長的隊伍,從西安城之中走了出來,雖然是冬雪未消,但是每一個人士氣高昂。

李自成並沒有騎馬,而是讓張鼐牽着馬走在後面,他雖然已經身爲皇帝,但是上多了一副明黃色的披風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區別,行軍之時依舊是一頂舊氈帽。身上一副穿了多少年的鎧甲。

上面還有不少刀劍的劃痕。

這都是他多年征戰留下來的痕跡。

崇禎十六年末的幾個月,曹營打平了江南。但是李自成也沒有閒着,這一段時間整個西北都在李自成的掌控之中。而且似乎羅汝才的勝利刺激了李自成,故而正月初一,李自成都沒有休息,而是大軍衝城,兵分兩路。

一路由李自成親自帶領進攻山西,從山西轉攻北京,一路從河南轉攻河北山東。雙方約定在北京會師。這一路由袁宗第帶領。

“陛下,如今雪還未化,還是讓將士們休息一下再走吧。”李信上來說道。

李自成掃過一路上很多摔跤的痕跡,嘆息一聲說道:“也好。”

張鼐隨即上馬,四處傳令喊道:“陛下有令,就地休息。”

一聲聲呼喊的聲音傳來,遠遠的傳到了李自成的耳朵之中。

李自成在一邊的岩石之上,搓了雪球,爪在手裡,死死的咬了一口,只覺得滿嘴都是冰冷之意,說道:“軍師,我是不是急了一些?”

wWW★ тTk an★ ℃ O

李信說道:“陛下無須如此,大勢還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李信的言下之意,李自成就是有一點急了。

“我真的沒有想到,羅汝才還能有如此能力,江南這麼容易都到了他手中。真是恨當初沒有聽先生意見。”李自成說道。

“陛下,事已如此多想這些已經沒有用了。”李信說道:“不就江南落到羅汝才的手中,對我們未必沒有好處,如今,整個北方人心惶惶,即便是士大夫的人心,也不在朝廷了。我軍剛剛出了西安,我已經接到山西很多府縣官員的降書了,我敢肯定,這一路到北京,只需打三兩仗而已。”

“如此就好。”李自成說道。

但是不管李自成心中怎麼想,他都有一點不安的情況,不過他也知道,如今他實際上並能力插手南方的事情,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戰略上的轉向那有那麼容易。

李自成只能安慰自己,快些打下北京之後,再來解決江南的問題的。

“陛下。”牛金星遠遠的走過來,說道:“陛下,軍餉已經籌齊了。”

李自成大笑說道:“哦,怎麼做的?”

李自成的大軍比曹營的大軍,是隻多不少。養活數十萬大軍,對於佔據江南的曹營來說,還可以選擇刮地皮的姿勢,但是李自成卻不能選了。

“臣給諸縣劃了定額,小縣兩三萬兩,大縣七八萬兩,府城十萬兩以上,出征以來籌集軍餉三百萬兩,足以打到北京城下了。”牛金星說道。

李信一聽,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個額度,太平年間其實並不算太多了,河南太平年間,一小縣所交的稅額大抵在兩萬石上下。但是現在是什麼年頭,久亂方定,李自成所佔據的地方,又是殘破的西北,這個額度就有些大的驚人了。

“陛下,如此重徵,恐怕民心喪盡。”李信說道。

“我是貧苦出身,我豈能不體恤百姓?”李自成大笑道:“這不稅,是拷餉而已。”

“拷餉?”李信一聽,更是心中一寒,說道:“如此一來,恐怕要得罪天下士紳了。”

李自成笑容之中帶着幾分殘酷說道:“而天下士紳不怕得罪我嗎?”

李信心中一寒,不敢說話。

從根本上李信與李自成是不同的。

李自成起家之前,爲了吃一口飯,帶着兄弟們上山打獵,去田裡挖老鼠,吃草根,什麼苦沒有吃過。一方面艱難求生,而生不可得,一方面錦衣玉食,奢侈無限。

如果說李自成對這些人沒有恨意,那是不可能的。

故而李自成對這些人開刀,絲毫沒有心理負擔。

而李信卻不一樣,他家中是豪族,他投奔闖營也是不得已而爲之。他很清楚現在的情況之下,一個縣刮兩三萬兩銀子,恐怕縣中的士紳都要爲之一空了,這畢竟不是江南。

江南即便是區區小縣,真要如李自成這般收刮,一個縣中收刮百萬兩,未必沒有。但是北方的家底早已在一場一場天災人禍之中消耗殆盡了。

李自成覺得休息夠了,傳令繼續行軍。

李信一把抓住牛金星手說道:“牛丞相,如此舉動,你怎麼不勸勸陛下?”

牛金星臉冷下來說道:“勸你怎麼不勸,幾十萬大軍要吃飯,陛下又要免稅三年,不能失信於百姓,總要來銀子吧,襄陽倒是有一些銀子,但是糧食從襄陽解到前線來的耗損多大,你不是不知道。”

一說起這裡,牛金星就滿肚子火氣。

他不知道這樣不好嗎?但是他做爲整個闖營的大當家的,面對如天一般的窟窿,他能怎麼辦?闖營打勝仗大量的收編了前官軍,不給銀子不行。給了降軍銀子不給老兄弟銀子不行,而西北又不是一個富裕地方。牛金星幾乎要愁白了頭。

他本來也不是多贊成拷餉政策的,但是如今,他什麼也不管了,只要能給他弄來錢就是好辦法。

“可是如此一來,各地方士紳恐怕都會反抗朝廷?”李信說道。

“看他們頭硬,而是我闖營的刀快。”牛金星說道:“李軍師,你也不要太多愁善感,改朝換代,那年不殺個人頭滾滾,殺上兩三年,待開始收稅之後,自然就太平了,用不着拷餉了。”

李信一時間,不知道該說是好。

他天然反感這個政策,倒不是他對很多士紳多有好感,他作爲士紳的一員,自然知道很多人都是沒有底線的。做了不知道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情,但是這種不問青紅皁白一道切的政策,真的對嗎?

李信一時間也沒有答案,他放開牛金星。

其實李自成也知道李信反對,故而這一件事情繞過了李信,讓牛金星來辦,畢竟在職權之上,後勤事務各地治理本來就是牛金星這個丞相的事情。李信這個軍師將軍,本來就是負責行軍打仗的事情。

“兵強馬壯真的能得天下?”李信在問自己:“或者打天下僅僅是兵強馬壯就行了嗎?”

李信看着蒼白的天空之下,對應着雪白的大地,而雪白的大地之中,有一條無頭無尾的人流,前看不到前鋒,後看不到後衛,似乎恆古到今,這一直軍隊就是這麼做的。

李信放開視線,遠處看去,看到數裡之外,有一絲黑線蔓延而去。如這一支軍隊平行,數十萬大軍行軍自然是分頭並進,好像是洪流一樣瞞過關中平原。

如此大軍,稱不上兵強馬壯,什麼樣的大軍,才能稱得上兵強馬壯。

但是僅僅是兵強馬壯就夠了?

李信迎着西北的冷風,任不知道從何處捲來的雪花打在臉上,冷冷的。似乎要僵住了。

他沒有答案。他只有輕聲一嘆,道:“只能如此了,也希望將來的局面如牛丞相所言吧。”

拷餉政治只是闖營財政困境不得已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即便看到害處又怎麼樣,只能如此。

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十二章 作坊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六章 匠作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十章 裝備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一百章 俠義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一章 樊城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十七章 行軍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十章 萬石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一章 家事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
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十二章 作坊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六章 匠作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十章 裝備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一百章 俠義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一章 樊城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十七章 行軍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十章 萬石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一章 家事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