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

只要能步步高昇,金聲桓毫無手軟,殺了楊龍文之後,臉色不變,對自己兒子說道:“將他的人頭送回官軍之中,告訴馬士英,最好洗乾淨了等我下刀。”

“是。”金士銘說道。他答應一下,立即去辦。

金聲桓說道:“兄弟們都準備好嗎?等一會兒再衝殺一場。”

“是。”金聲桓身邊的騎兵頭目說道。

官軍之中。

馬士英捧着楊龍友的人頭,帶着苦聲說道:“我誤文驄,我誤文驄啊。” ωωω•тtκan•¢ 〇

馬鑾見了楊龍友的人頭,心中也是苦澀非常,說道:“父親,節哀。”

馬士英深吸一口氣,說道:“馬鑾,你記住,我馬家只有戰死的,沒有降賊的。今日你我父子兩人死這裡,也絕不許降賊。否則就不是馬家兒郎。”

“孩兒知道,請父親大人放心。”馬鑾說道:“有斷頭馬鑾,絕非降賊馬鑾。”

馬士英說道:“戰陣之上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馬鑾說道:“是。”

他很明白,金聲桓的進攻隨時都可能開始,他要去視察最後這一點兵馬了。

馬士英正在努力整理自己的儀表,所謂君子死不免冠,在臨死之前馬士英努力想讓自己死的體面一點。但是一路行來,本就泥濘不堪,馬士英也摔倒了好幾次,這個時候,哪裡有一點儀表可言。

即便是努力理順,也免不了一股狼狽的感覺。

就在金聲桓準備進攻的時候,忽然一陣喊殺之聲,從東南方向而來,一人一馬當先,立即將金聲桓的包圍圈撕了一口子,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卻精銳非常。

即便沒有了黑虎頭旗,金聲桓還認不出是誰嗎?

是黃得功。

黃得功一來,金聲桓的心立即調了起來。

立即將各部收攏到身邊,不敢再分散開來了。

黃得功最厲害的就是破陣斬將,金聲桓可不想自己成爲黃得功戰績之中的一名。而且這一件事情,本就不是金聲桓自己的事情。金聲桓說道:“立即派人傳信給大王,說黃得功在此。”

如果不是一場大雨,將幾乎所有騎兵都淋了一個溼透,那些用來報警的煙花,通通啞了,金聲桓這個時候恨不得將幾百個報警煙花一起點燃。

金聲桓與黃得功所部遙遙相對,死死的盯住黃得功的時候,黃得功與馬士英也見了面。

黃得功一見馬士英就問道:“馬公這是怎麼回事?”

黃得功的怒氣幾乎不能自已,一路之上,黃得功費了多大的功夫,與曹營精騎對了多少次,不知道多少勇衛營士卒,都死在這路上了,而到了現在,馬士英居然在這裡。

見馬士英在這裡,黃得功不用去想,就知道鳳陽城已經丟了。

此刻恨不得抽刀一刀給殺了馬士英。

馬士英說道:“我對不起黃將軍。”馬士英還想細細說些什麼。

“不用說了。”黃得功說道:“事後詳談。“

事有輕重緩急,在這兵危戰急的緊要關頭,說這些也沒有什麼用,黃得功還是知道輕重的,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保護馬士英逃走。

不管怎麼說,馬士英是大明的督師,是黃得功的上司。

黃得功平日裡,不無跋扈之舉,但是對朝廷體制的尊重,卻在其他將領之上。

“大人,可有計劃向何處去?”黃得功問道。

黃得功一直在壽州,對鳳陽附近的情況並不是很瞭解的。

“去臨淮,鄭鴻逵鄭將軍麾下淮安軍就在臨淮。”馬士英連忙說道。

黃得功立即讓部下讓幾匹戰馬出來,讓馬士英以及馬鑾等幾個身份重要的人,騎上馬,說道:“馬公速走。這裡有黃某就行。”

“黃將軍何不一起。”馬士英對黃得功有幾分感恩戴德說道。

黃得功輕輕一笑,說道:“我要是走了,我們誰也走不了,馬公如果覺得對不住我黃某,就請馬公答應我一事。”

馬士英說道:“將軍請講。”

黃得功說道:“崇禎十年我帶兵剿賊,將老母安置在揚州,數年以來,征戰不斷,已經好幾年沒有見她老人家了,今日之戰,我若能回去,自然不用多說,如果我死於此地,還請馬公照顧老母,以盡天年。”

馬士英說道:“請黃將軍放心,你母就是我母。我必定讓老人家不受一點委屈的。”

“去吧。”黃得功說道。

黃得功將僅存的人手之中,分出幾百騎護送馬士英往東北方向而去。

馬士英這邊一動,金聲桓看得分明,自然不會允許了,只是金聲桓不敢分兵,唯恐被黃得功個個擊破。故而帶着大隊人馬衝了過來,黃得功自然也要還以顏色。

雖然僅僅有五百騎,但是在黃得功帶領之下,雖然不能以一當十,但也牢牢的牽制住金聲桓,數次衝到金聲桓身前。

金聲桓知道不是黃得功的對手,也不敢奢求斬殺黃得功,只求拖住黃得功而已,見黃得功衝來,屢次躲避,一時間注意力放在黃得功身上,也無心去管馬士英了。

時間一長,各路人馬都到了。

數以萬計的馬蹄踩在泥水之中,從四面八方將黃得功圍住了。

“嗚嗚”牛角號的聲音傳來。金聲桓大隊人馬也撤了下來,一時間只有黃得功身邊是百餘騎了。

“黃將軍。”一名信使小心翼翼的上前說道:“我家大王仰慕將軍之才,只要將軍肯降,我家大王不吝封侯之賞,大人之前在官軍有的,在義軍之中也有,只會多不會少。還請大人三思。”

黃得功很想一箭射死此人,只是他一隻手臂已經不能動彈了。

本來是一點小傷,修養數日就好,但是黃得功一路征戰,傷上加傷。此刻已經積重難返,最少現在根本擡不起手了,之前衝陣,也不過是單手對敵而已。

其實只能動一隻手的黃得功,與尋常猛將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不過大家都怕了黃得功的名聲。黃得功一動上到將軍,下到下住,都紛紛退避,黃得功才能打得金聲桓屢屢逃避。

“只會多,不會少?”黃得功冷笑一聲,說道:“我只要忠義兩字,你家大王能給我嗎?速去,不要污我耳朵。”

這使者見黃得功如此,心中肅然起敬,明知道分屬敵對,但也下馬,向黃得功行了一禮,這才上馬奔回羅汝才本陣之中。

黃得功遠遠看見羅汝才的大旗,說道:“兄弟們,我今日必死在這裡,在死之前,可願意跟着再衝一陣。”

黃得功從十二歲開始上馬殺人,對戰場形勢看得最明白不過了,如今曹營圍他何止數重,簡直是幾十重。黃得功自忖全盛之時,也殺不出去,更何況現在。

即便猛如項羽,強如呂布,真正被大軍包圍之後,也不過是一個“死。”黃得功縱然厲害,也是人,不是神。

“誓死跟隨將軍。”黃得功身邊的百餘騎齊聲大喝。

不僅僅是黃得功身上有傷,其實他身邊的親兵,幾乎也是人人帶傷的,渾身是血,久戰之後,精疲力盡,但是聽黃得功這一句,依舊奮起最後的力氣,想裝成一副雄壯威武的樣子。

但是看在黃得功眼中,卻覺得眼眶發溼,他微微擡頭,不讓眼淚流出來,說道:“好兄弟。”他手中鐵鞭一指,正是羅汝才的大旗之下,大喝一聲,雙腳促馬,道:“殺。”

黃得功一動,百餘騎紛紛跟隨,瞬息形成一個鋒矢陣,以黃得功爲鋒矢,他們爲兩翼,就好像之前無數次衝陣一樣。

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八章 攻城二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七章 攻城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四章 岳陽二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八章 局面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三十二章 餌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四十一章 夜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二十章 伏擊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
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八章 攻城二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七章 攻城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四章 岳陽二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八章 局面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三十二章 餌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四十一章 夜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二十章 伏擊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