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

攻防轉換

河堤之上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張軒的耳中。

此刻的張軒已經將正對着官軍的這一片營地,營造出一大片營地出來。

就張軒的性格來說,謹慎這兩個字,幾乎是刻在骨頭之中。張軒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先是鬆了一口氣,他之前還擔心,河北官軍在河南建立一個登陸點,然後源源不斷的上岸,看現在這樣子。河北官軍沒有這個想法。

既然劉澤清已經撤退了,眼前這一隊官軍,恐怕也不會長久在城外了。

“不會長久在城外。”張軒忽然想起了什麼,暗道:“不好。”說道:“羅岱。速速去河堤之上,告之袁大哥,羅二哥,河堤之上的喊殺之聲,絕對不能停。”

羅岱不知道張軒到底再想什麼。答應一聲,立即翻身上馬,衝入黑暗之中。

這也是張軒選擇羅岱去報信的原因,在黑夜之中敢縱馬狂奔的人,沒有幾個,而羅岱就是其中一個。

張軒也怕羅岱說不清楚,他隨後就跟了過去。

張軒還沒有到袁時中大營之中,就聽見了喊殺之聲再次響起來,或許是張軒離得近,或者是張軒先入爲主,能聽出其中的虛情假意。

“三弟,你讓下面喊殺之聲不停是爲了什麼?”袁時中問道。

“就是爲了城外這一股官軍。”張軒說道:“這一股官軍,我與之交過手,還算得上堅韌敢戰。如果留他們在開封城之中,想要消滅他們恐怕要費上三五倍心力,而他們現在留在城外,豈不是天助我也。”

袁時中與羅玉龍一聽哪裡還不明白,說道:“你的意思是,開封城之內的官軍,與劉澤清部是默契的,劉澤清部一走,恐怕這一股官軍也不會留。”

張軒說道:“正是如此。”

這一股官軍與開封城之間,有道路相連,如果在黑夜之中撤退,他們個個無能爲力,只能用劉澤清還在假象,來拖着他們。

“他們會上當嗎?”羅玉龍說道:“不是我覺得不對,而是這些作得太假了一點。”

張軒也明白這一點。

不同的時代,對將領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在古代當一名將軍,要求可不低,可以說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有見微知著之能,比如從煙塵掀起的程度,判斷對方有多少人,從炊煙,營盤的大小判斷對方有多少人,從火把多寡判斷對方有多少人,如是這般。

一名將領帶兵出戰的時候,他身邊的所有敵人那麼有友軍

,消息通傳都不是那麼及時敏銳,故而他們需要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去判斷。

而如今,張軒雖然立即讓羅岱去通知,但是河堤之上的喊殺之聲,火把種種,也有明顯的異常,故而如果在城外帶兵的人,是一位老手,應該是瞞不過他們的。

張軒說道:“不管怎麼樣試上一試。最少現在他們還有撤軍。只需拖到天亮,就是我們進攻的開始。”

三兄弟在地圖之上,七嘴八舌商議了好一陣子,終於定了下來,張軒說道:“二哥,看你了。”

“曹營馬隊,天下無雙。”羅玉龍說道:“今天就讓開封官軍,看看什麼是天下鋒銳。”

天剛剛亮的時候,羅玉龍就已經帶着本部人馬,在開封城東北方向駐紮,人人都在飲馬吃乾糧。

這些事情,羅玉龍自然不需要做。

羅玉龍看着東邊的天色一一點點變亮,而太陽也從地平線之下掙脫出來,露出第一絲弧線。

“上馬。”

羅玉龍大喝一聲,自己瞬間之間登上了坐騎。嘩嘩,數千騎幾乎同時上馬。

羅玉龍騎着馬,在陣前一掠而過,說道:“都知道該幹什麼了吧?就讓官軍看看,我曹營馬隊,天下無雙。”

羅玉龍一騎當先,本來靜止的馬隊,瞬息沸騰起來,數千騎跟着羅玉龍好像是一條長龍一樣,向西而去。

初生的太陽,在他們身後緩緩的升起,就好像是揹負着太陽而來。

“賊人馬隊。賊人馬隊。”首先發現是開封城城牆東北角的角樓之上,上面值守的人大聲喊道,然後拼命的敲響了警鐘。“叮叮噹噹叮叮噹噹叮叮噹噹---”

聲音急促的好像在催人性命。

“關城門,關城門。”開封北城門,此刻還是半開着,畢竟稱城外還有數千官軍人馬,但是城頭之上一看見數千馬隊衝向城門方向,說什麼也不敢開着城門。

數千斤的硬木包鐵城門被十幾個人重重的關上。

李熙亮也反應過來了。

此刻地面之上微微晃動,不少小石子,幾乎要從地面之上跳了出來。李熙亮即便是再沒有經驗,也會有人告訴他,這是大隊騎兵衝擊的徵兆。李熙亮也不是笨蛋。

他微微一想,臉色都白了。

此刻營地之中,最薄弱的地方,是什麼地方?

是開封城北一二里的地方。

李熙亮社兵營地就好像是一個錘子,連接開封城就是木柄,與

張軒對峙的地方,就是錘頭。此刻李熙亮的注意力都放在怎麼攻破張軒的陣勢,怎麼與劉澤清勝利會師,怎麼爲開封城打開缺口,從來沒有想到,戰事之中,攻防轉換,如此是迅速,進攻者與防禦者,獵人與獵物,幾乎在瞬間轉換。

但是他又不肯坐以待斃,說道:“朱大人。還請你帶本部人馬回去,加強城門一帶的防守。”

朱了了說道:“是。”

朱了了是宗室,這個可笑的名字,就是因爲他是宗室。宗室的性命必須按照太祖皇帝傳下的規矩來,但是我大明自有國情,好名字都被有實力的宗室預定,一般旁支只能取些亂七八糟的名字。當然了比起朱了了,他們還算是幸運的了,因爲他們有名字,而朱了了卻沒有名字。

最少在族譜之上,沒有名字。了了這個名字,是他朱了了用來自嘲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了了是他外號,而不是名字。

朱了了所帶領的人馬,裡面有不少宗室人馬。都是周王一系的旁支。

朱了了立即帶着身後的人馬沿着被馬車包圍起來的官道,急速南下,但是來不來得及,就不大好說了。

就在李熙亮擔心能不能擋住這氣勢洶洶的攻勢的時候,袁時中與張軒也在擔心。

袁時中說道:“以騎兵攻車陣,二弟是不是太託大了,三弟你對曹營內情瞭解,這一戰會怎麼樣?”

張軒也不大知道。

昨夜張軒在商議的時候,就說了,要擔任這個斷官軍歸路的任務。

這一個任務有相當難度,一來是官軍的車陣,還似模似樣,二來就是城頭之上火力,很可能受到兩面夾擊。而張軒步隊在進攻的時候,可能要承受更多的傷亡。

也是這樣張軒,覺得讓別人去打,恐怕根本打不下來。

但羅玉龍卻自告奮勇,他要出手。

攔都攔不住。

張軒倒是見過曹營馬隊與官軍騎兵會戰的情形,不管是孟家莊,還是臨潁城南,但是騎兵硬攻官軍的營地,會打成什麼樣子,張軒心中也是沒底,但是他能怎麼說,總不能說自己心裡也沒底吧。只好說道:“二哥,敢這樣做,心裡自然是有底的,我們拭目以待就行了。”

“好。”袁時中說道:“那就看二弟的了。”

“轟轟轟。”一連串炮聲響起,張軒與袁時中瞬間集中精神,他們知道既然開封城上選擇開炮,那就是說明了,羅玉龍所部與官軍營地的碰撞,馬上就要來了。

也許就在下一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四十一章 夜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五章 高鬥樞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七章 攻城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三十二章 餌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六十章 叛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十章 凌濛初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五章 取士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
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四十一章 夜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五章 高鬥樞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七章 攻城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三十二章 餌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六十章 叛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十章 凌濛初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五章 取士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