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

在張軒熟睡的時候,卻沒有想到在前日營地之中,有萬餘人馬活動。

“張軒還有幾分本事。”黃得功說道。

此刻的黃得功打着火把看着張軒遺留在睢水西岸的營地。

這個營盤雖然只是一個半成品,但是該有的都用了,從外圍的防禦,到裡面的兵力分配,帳篷安置等等問題,雖然有一些地方在半夜渡河的時候,被王進纔給拆了,否則渡河用的木料從什麼地方來了。

不過,這些缺憾卻瞞不過黃得功的眼睛。

作爲從遼東從軍的老革,從十二歲從軍,斬首兩級,換了五十兩銀子之後,就一直在軍中廝混,看上大大咧咧,打起仗只會奮不顧身向前衝,好像沒腦子一樣。但他並不是真的沒有腦子。

不過,他的兵法是從戰場之上學的,而不是從書本上學的,故而很多時候,他直覺的知道該怎麼做,但是爲什麼這樣做,卻說不出來。

此刻他細細品讀張軒遺留下來的營地,冷笑一聲,說道:“果然是一個書生,太死板了。迂腐。”

“大人,”任有袴說道:“對面都一查過了,正只留下一座空營,兄弟們扒開幾座土堆,大多是官軍的屍首,沒有細算,打也幾千具之多。天也黑了,是不是讓兄弟們休息一夜。”

“好。”黃得功說道:“傳令下去,就這營地之中休息。”

“是。”任有袴正要下去傳令,黃得功又說道:“告訴馬岱,讓他暫領全軍。”

任有袴一聽大吃一驚,說道:“大人,你要去哪裡?”

黃得功微微一笑,虎目在夜裡分外明亮,說道:“去哪裡?自然是找張軒的麻煩了。他張某人敢夜裡行軍,打王巡撫一個措手不及,我黃得功就不敢了嗎?”

“大人三思。”任有袴大吃一驚,立即說道。

任有袴在黃得功身邊,吃穿用度都超過很多人,但他並不是無憂無慮,他最擔心的就是黃得功時不時要莽上一把的毛病。

黃得功以勇聞名,但是一個人即便再能打,放在戰場之上又能有什麼用處啊?所以黃得功身先士卒也給他帶來極大的危險,賀一龍不止一次,想要伏擊他。甚至都成功了一次,接過被黃得功生生的殺了出來。

甚至有一次,黃得功有一個愛將爲林報國,被與革左五營一起行動一個流寇首領趙虎所殺。結果黃得功居然帶這十幾名精騎,在趙虎慶功的時候,突兀殺止,斬殺趙虎首級,趙虎一死,其衆羣散,所有流寇都不敢抵抗,只有一個自號無敵將軍的流寇,帶人圍上來,被黃得功一招斬殺。

這樣的事蹟,在外人聽來,自然是暢快淋漓,但是在任有袴這樣的親信聽來,卻是心驚膽戰,他如何敢讓黃得功如此殺出去。

“我意已決,不要呱噪。”黃得功說道。

果然黃得功在平日很照顧任有袴,但是在如此大事之上,沒有一個人能改變黃得功的決定。

不過片刻功夫,黃得功就安排好營中的事情,帶着千餘騎兵,進入黑夜之中。

月落星沉,一輪紅日從東邊托出,灑下萬道金光。

一個黃土圍子的大門緩緩的打開。

“快,快,快走。”在大聲的吆喝與驅趕之中,官軍俘虜推起運糧的馬車,就將這些糧食往東邊運過去。

不一會兒,這支運糧隊就以文家集爲終點,向東拉出一道長長線。西平營士卒分爲兩部,一部分散在車隊之中,驅趕車隊之中的俘虜,大概有兩個哨一千人,他們以百人爲一隊,插進車隊之中。

而另一部,就是在沈萬登身邊,在最後壓陣。

還有數百騎分散在兩側護衛,這就是以秦猛爲首的張軒親衛的一部分。張軒的親衛一部分跟在他身邊,畢竟張軒身邊須臾都離不開人。剩下一部分留在這裡與沈萬登一起押運,秦猛也在此地。。

沈萬登騎着一匹駿馬,走在車隊的一側,心中忽然有一點緊張,覺得似乎原野之中安靜的有一些過分了。

不過,他又想起來,昨日的戰報,想來馬士英那邊有什麼動靜,張軒也會提前發現,提前攔截的,除卻馬士英那邊的官軍,還有什麼官軍啊。

沈萬登不由搖了搖頭,心中暗道:“莫非是我第一參加如此大戰,有一點太緊張了嗎?”

他隨即平復一些心情。

卻不知道在一道緩坡後面,千餘馬橫臥在地面之上,黃得功也爬在地面之上,抽出千里鏡看向車隊。

在豫東平原之上,雖然沒有崇山峻嶺,但並不意味着地面就好像水平面一樣平,黃得功所躲藏這個地方,只能算是丘陵地帶,此刻任何一個人站起身來,就能被騎在馬上沈萬登看見。

而在黃得功附近也有四五名騎兵的屍首,這不是別的,正是義軍的斥候。

黃得功眼睛瞪得大大的,心中默默數着時間,又看看日頭,猛地低喝一聲,說道:“豎起。”

“是。”黃得功麾下掌旗官翁之琪答應一聲,立即將大旗豎起來。 Wшw▲ttka n▲C○

就在大旗豎起來的同時,沈萬登就看見了。

沈萬登只見一面繡着黑虎頭的大旗,在春風之中徐徐飄揚,大怒道:“這是怎麼回事?斥候幹什麼吃的。列陣,列陣。”

在沈萬登的督促之下,在沈萬登身邊的兩千西平營將士立即列陣。但是西平營還沒有列陣完畢,所有俘虜都陡然大譁,喊道:“黃將軍來了,黃將軍來了。”

一時間亂做一團,這些人奮起反抗的沒有多少,但是卻有不少撒腿就跑,一時間漫山遍野都是。車隊一下子停了下來。

不過,沈萬登沒有心思想這個了。

他一聽黃得功的名聲,就知道不好。畢竟黃得功的大名,可謂如雷貫耳,即便是他沒有投奔張軒之前,就已經聽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

畢竟與黃得功對陣革左五營的活動區域有一部分都在現在的信陽市,明代的汝寧府範圍之內,相距不過一二百里,作爲地頭蛇又怎麼能不知道黃得功啊?

但是他從來沒有想到,他有一天能黃得功兵戎相見,而且這一天來的又是這麼快。

好在西平營的訓練,沈萬登從來沒有放鬆過。就在黃得功衝過的同時,列出一道草草的陣勢。

黃得功此刻已經騎着一匹黑馬,將親兵都丟在後面,幾乎是獨自衝陣的架勢,看西平的營的陣勢,微微皺眉,卻輕蔑的一笑,因爲西平營集結的速度雖然不錯,比黃得功來還是慢了。

這一快一慢,就生死立辨。

他不管不顧,取直線直衝沈萬登。手一翻,強弓在手,箭發連珠,不過呼吸之間,就已經將一壺箭給射出來了,每一支長箭都好像長了眼睛一樣,要麼面門,要麼喉嚨。

取心窩的都很少。

箭矢一盡,手一鬆,鋼鞭在手,黑馬長嘶重重的撞進隊列之中。

剛剛那一輪箭,將他前面士卒射死十幾人之多,其他士卒見黃得功如同鬼魅一樣的箭法,盡皆膽寒。而且隊列此刻還沒有整頓好,槍陣,刀盾兵沒有到位。黃得功抓住時機,好像坦克一樣,生生的撞進去,鋼鞭揮舞,專擊頭顱。

重十幾斤的鐵鞭在黃得功的手中,有如無物,但是砸在下面的士卒頭上,卻是一下子能打掉半個腦袋,呼吸之間,連殺數人,連黑黝黝的鋼鞭,上面也染了不知道多少血,好像鍍了一層紅漆一樣。

黃得功的雙眸盯住了沈萬登。

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三十一章 鐵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六十章 鑄炮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八章 攻城二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九章 搬家第十章 裝備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三十二章 餌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章 匠作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十章 綠帽子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三章 授田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十八章 紮營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
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三十一章 鐵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六十章 鑄炮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八章 攻城二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九章 搬家第十章 裝備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三十二章 餌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章 匠作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十章 綠帽子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三章 授田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十八章 紮營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