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

?

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

果然張軒在項城這兩天之內,也沒有聽到張獻忠絲毫消息,似乎張鼐那一夜根本沒有外出一樣。大隊騎兵交戰的痕跡根本隱藏不了,沒有任何消息,只能說明張鼐撲空了。

張軒也爲張獻忠鬆了一口氣,不過,他自己也沒有意思到,雖然從此之後,張軒時常聽到張獻忠的消息,但是卻是張軒見張獻忠最後一面。

大軍在項城修整數日,於崇禎十四年十月拔營北上,專攻商水縣,不過兩日拔之。

只殺士紳,殺亂軍法者十餘人,至此軍法森嚴深入人心,闖軍軍法爲之一肅,不敢有亂殺人之輩。

“闖王起兵,本爲百姓。”的口號一時間傳遍中原各地,各地百姓紛紛雲集,李自成所部再次有百萬之衆,揮軍西向破偃城。兵鋒所向勢如破竹。

李自成起兵以來,從來沒有享受過如此被百姓擁戴過,讓他有幾分喜不自勝之感,但是高興之餘,也有很多事情,必須要解決,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人太多了。現在李自成麾下要超過百萬之衆。

這百萬之衆,可不好管理啊。

李自成直接能管理的也只有數萬精銳,再加上他自己的老營而已,其他的人不過是各自依附於各自頭領,而各自頭領依附於李自成而已。看上去李自成威風赫赫,但是真正能頂上用的,也不過是李自成的老營與曹營數萬精兵而已。

這數萬精兵一去,其他的人都是烏合之衆。

但是李自成卻要負擔這百萬之人的口糧,任何微不足道的數字一乘以百萬都是一個大的驚人的數字,而河南地面早已殘破之極,如何有百萬之衆的糧食啊?

這些都是問題。

李自成召集自己的謀士將領商議。

“闖王,莫不分兵吧。”劉宗敏說道:“之前,不都是這樣做的嗎?”

的確如此,義軍的歷史之上,也有好幾次大會,在此之後,就分兵四掠了。這也是慣例了,並不是這些首領們不知道人多力量大,而是一來,人一多,官軍的注意力都集中過來了,二來,人多糧食消耗也多。沒有多少府縣能夠負擔百萬之衆的糧食。

只能分兵就食。

但是李自成卻不想。說道:“不行。絕對不能分兵。”

當然不能分兵了,李自成此刻早已有了想蕩平天下的想法,他恨不得現在就發起一場兵變,將羅汝才這些不聽話的頭領統統殺了,將這百萬之衆全部抓在手裡面。只是他的理智告訴他這樣做,根本沒有不可能成功而已,即便是殺了曹操等人,也未必能將百萬之衆抓在手中。需要時機慢慢消化。這已經讓他難受了,他如何會想這些人往外面推,這些人都是他將來蕩平天下坐皇帝的本錢。

李自成說道:“牛先生,可有什麼辦法嗎?”

牛金星緩緩的說道:“大帥,臣也沒有什麼辦法,不過,想獲取支撐百萬之衆的糧食,只有一個地方有,那就是開封城。”

李自成知道牛金星所說的對,但是開封太遠了,近百萬人嗷嗷待哺,更不要說李自成義軍打過一次開封城了,還丟了一隻眼睛,知道開封城難打。遠水救不了近火。

李自成依舊看着牛金星,但是牛金星卻沒詞了。李自成心中暗暗搖頭,他此刻忽然想起了張軒,暗道:“如果問張軒的話,張軒或許有辦法?”李自成對羅汝才這個女婿十分羨慕。從攻項城,攻郾城,固然有民心所向,但也有張軒打造攻城器械的緣故。

張軒有了經驗之後,雖然每次都就地取材,因陋就簡的打造攻城器械,但是一次做的比一次好,故而沒有親自攻城,但是張軒所部也被李自成看成曹營之中,能夠打仗的心腹,而且張軒私下給羅汝才的種種見言與分析,也被李自成在曹營之中的親信傳遞過來了,不管是張軒所說的,大明必亡論,江南根本論,等等議論,李自成雖然有信有不信,但是卻覺得張軒是一個能臣,比牛金星與宋獻策強多了。

牛金星說起來也是一套一套的,但是做起來就不行了。比如李自成也知道屠城不好,但是不屠城如何獎勵士卒。牛金星也勸過他,但是牛金星卻不能如張軒一樣提出解決方法。

至於宋獻策。

李自成看了一眼宋獻策,暗道:“不過一算命先生而已,只會一句‘十八孩兒主神器。’”

李自成對宋獻策那一套並不是太相信的,但是有人相信就行了,再加上宋獻策長得有礙觀感。故而李自成最後才問宋獻策,宋獻策期期艾艾,無言以對,李自成甩手說道:“都散去吧。”

李自成滿肚子火氣回到了後堂。

他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郾城知府衙門,高氏迎過來,說道:“夫君,你是怎麼了?”

李自成也不知道是生氣還是怎麼的,覺得瞎了的眼睛有些生疼,不由的按上去。高氏連忙擋住他的手,不敢直接觸摸,而是在他的眼睛附近按摩,一邊按一邊說道:“這不能直接動的。”

“哎,你說,我怎麼沒有一個像張軒一樣的謀士啊?”李自成長嘆說道。

高氏說道:“怎麼,牛先生與宋先生,顧先生,幫不上嗎?”

李自成說道:“老顧早下去帶兵了,畢竟咱們可信的人手就這麼多。再把老顧留在身邊,就無人掌兵了,至於牛金星與宋獻策,不過庸人而已。”

高氏忽然想什麼說道:“有一個年輕公子來求見你,就在門外,你要不要見見,我看他看上去挺靠譜的。”

李自成說道:“既然來了就見見吧。”

不是李自成懈怠,自從項城之後, 求見李自成的落魄文人,車載斗量,李自成前面幾個還問問,沒有人推薦是進不了李自成的門。

“好吧,讓他進來吧。” 李自成說道。

不一會兒,一個年輕人來了,長得玉樹臨風,讓人一看,就生出好感來。雖然比不得張軒濁世佳公子的相貌,但能看出,是庭樹芝蘭。只見他行禮如儀說道:“在下李信。”

李自成說道:“你來見我,有何貴幹?”李信雖然生得好看,讓李自成心生好感,但是也僅僅是好感而已,李自成見過,不知道多少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草包了。

“特來爲將軍解憂?”李信朗聲說道。絲毫不爲眼前乃是手握百萬之衆,生殺大權,在外面風傳,暴虐嗜殺的李自成。而有一絲的動搖。

“哦?”李自成有了幾分興趣,問道:“你覺得我有何憂?”

李信說道:“將軍有三憂,一憂糧食。將軍憑藉百萬之衆,橫行中原,這百萬之衆,是將軍的助力,也是將軍的負擔。百萬之衆,日耗糧食,何止千萬?河南殘破之地,如何能支?二憂官軍,官軍雖敗,一時間不能與義軍對陣,但是官軍不過數月之內,就能捲土重來。賀人龍,左良玉爲官軍猛將。三憂,各頭領,義軍之中,各頭領各擁部衆。雖然推將軍爲首領,卻各懷心思,不能爲將軍所用。蕭牆腹心之患,甚於官軍。”

李自成眼睛一挑,不得不說,李信雖然說得不全對,但大半說中了李自成的心思。李自成說道:“你可以爲我解憂?”

李信說道:“能與不能,將軍何妨一聽。”

“好。”李自成獨眼之中目光大亮,說道:“來人,上茶,先生請坐,還請先生爲我解憂。”

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十三章 老營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五十章 雜務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一章 汝寧第七十六章 決心
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十三章 老營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五十章 雜務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一章 汝寧第七十六章 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