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

午餐結束後,孫露便起身告辭離開了偏廳。之後的細節則完全交由蕭雲和陳穀子來向蘇赫巴魯交代。在她看來在這種事情上他二人原比自己要駕輕就熟得多。而此刻跟在她身後的夏完淳卻緊低着頭,似乎在思考着什麼。確實,“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這句話或許尚不能爲蘇赫巴魯所理解,卻給夏完淳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他一方面爲這話的氣勢所折服,另一方面卻又隱約覺得有些個不妥。

“夏愛卿在想什麼呢。”走在長廊上的孫露忽然回頭問道。

“回陛下,臣是在想剛纔的事。”夏完淳拱手回道。

“是覺得朕不該放過杜爾伯特部?”孫露停下來問道。

“陛下誤會了。臣明白陛下剛纔使的是驅狼吞虎之計。臣只是在想陛下您剛纔說的那句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夏完淳說到這裡頓了一頓道:“恕臣直言亞洲終歸是西洋人給我們的稱謂。我中原地廣物博稱‘亞’有些不妥。”

孫露沒想到夏完淳原來是在意這件事,不禁爲之莞爾。事實上相關的論調她在南京時也有過耳聞。雖然地理大發現讓中華朝的百姓不再懷疑地球是個球體,以及中原在這個球體上的大小與位置。但不少人都不能接受歐洲人給各個大陸的取的名字。人們更傾向於像命名澳洲那樣以中華的典故爲其他大陸命名。而這其中又以儒林與軍方少壯派的呼聲尤其高漲。想到這兒,孫露擡頭反問道:“卿家的意思是該叫神州吧。”

“原來陛下您也知道鄒衍的大九州說。”被說中心事的夏完淳訕訕的笑道。

“恩,關於參考上古九洲之說來重新進行地理劃分的事,朝廷已在科學院設立的專門的地理監進行詳細的研究。不過方尚書等列位大人也認爲‘九洲之說’版本不一,還需進一步整理歸納,並與現今發現的地理一一對應。所以朝廷至今尚未正式對外公佈。只怪朕一時激動,剛纔纔會那樣脫口而出的。”孫露略帶歉意的說道。孫露清楚就算她是帝王有時亦得要去應和整個社會的想法。雖說九洲版的世界地圖尚未公佈。但在民間人們儼然已經將神洲視做了亞洲的別稱。不少書還乾脆把亞洲譯做了雅洲。但對孫露本人來說亞洲這個詞又是那樣的根深蒂固。

不同於孫露那個時代急於證明自己的後人,在方以智等學者的心目中華夏文明的優越性是無可後非的。因此中華朝的學者們更關注的是論據的可靠性,而非是向別人炫耀什麼。正如夏完淳所言,在諸多“九洲說”中,中華朝的學者們都比較傾向於鄒衍的大九洲之說。洲是水中之陸的意思,因此故鄒衍認爲大地以水爲主。每大洲各有九州,中國是一個神洲中的一州,叫“赤縣神州”。至於禹貢的九州又是中國之內的小州了。每洲外是“裨海”,九大洲之外是“大瀛海”。

雖然這種以海洋爲主的地理觀點更符合地球的實際情況。但鄒衍畢竟是戰國時期的陰陽學家,他的許多觀點都是臆測大於現實。所以要將九州的相關描述與現實中的地理環境掛上勾確實需要費些工夫。其實孫露本人對能否自圓其說並不介意。須知現今歐洲的對世界各個大陸的命名也是以希臘神話或聖經爲參照的。既然如此用,中國人用蓬萊神話與崑崙神話爲範本爲世界地理命名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不過儒家的理學學者向來喜好考證。既然方以智等人認爲還沒完成,孫露也就不便勉強。

官方雖然沒有證實,可相關的說法卻早已在民間傳得沸沸揚揚了。由於九州的分法有多種版本,民間的各類觀點也就隨之層出不窮。也恰恰正是這些分歧讓中華帝國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理大發現時代。不同於之前爲了貿易而遠赴重洋的華商。這一次出海的主角換成了書生。爲進一步爲自己的論點尋找左證,一些士人在引經據典的同時亦開始嘗試去海外探險,以求用在海外的地理和古蹟來證明古書上的記述。對於這種令人欣喜的情況,中華朝廷當然是舉雙手贊成的。爲此女皇還特地設立了一個“皇家地理獎”用來嘉獎那些勇敢的探險家們。

姑且不論中華朝的書生是否會像尋找聖盃、所羅門王寶藏的歐洲學者那樣,通過給上古奇書找左證,而滿世界的跑並發展出考古學。至少中原興起的“九洲之說”讓倭國的德川幕府着實頭痛了一把。卻聽孫露跟着便打趣道:“說起九洲之說,前年殖民司倒是爲了此事特意責令德川幕府禁止使用‘九州’、‘中國’等詞做倭國的地名。”

“陛下聖明。我中原素有華夏九州之稱,倭國這個狂妄小邦竟敢拿‘九州’來給自己的一個小島命名。足顯其狼子野心,夜狼本性。朝廷責令其改名實乃大快民心之舉。依臣看還是現在的‘秦津’更適合那個島,至少還能紀念一下當年徐福登陸東瀛。”一提到倭國夏完淳的語氣中就充滿了不屑。作爲松江人倭寇可是他自小就耳熟能詳的大禍害,因此對那個島國夏完淳向來就沒什麼好感。

眼看着夏完淳一臉傲然的模樣孫露一瞬間不禁感慨萬千。這種對本民族文明的無限自豪,以對弱勢民族的傲然俯視,這正是此刻她想要的東西。於是孫露突然將話鋒一轉向夏完淳正色道:“卿家知道朕剛纔爲何要你留下嗎?”

給女皇突然這麼一問,夏完淳趕忙把自己的思緒拉回了現實。老實說,他現在都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作爲一箇中級軍官,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他都沒有資格參加那樣一個重要的會議。更何況就連他的頂頭上司張家玉元帥都沒有出席午餐。有些摸不着頭緒的他只得半信半疑的說道:“陛下您是爲臣日後與羅剎人的作戰着想吧。”

“卿家說得沒錯。”孫露微微頷首道:“不過還不止這點。卿家怎麼看接下來與羅剎人的作戰?”

“回陛下,如果情況若是真如蘇赫巴魯等人所描述的那樣。我軍可以採取引蛇出洞、圍城打援的方法,在蒙古人的配合下一舉拔掉羅剎人在貝加爾湖的據點。”夏完淳自信的說道。

“朕不是問你攻打貝加爾湖的事,而是指攻打完貝加爾湖之後的事。”孫露微笑着說道。

“之後的事?”夏完淳先是楞了一下,隨即又回想到了剛纔女皇與蘇赫巴魯間的談話,不禁恍然大悟道:“莫非陛下是想讓臣率部去幫杜爾伯特部西進?”

“準確的說是與杜爾伯特部聯手西征。”孫露跟着糾正道。

“就靠這一個團?”夏完淳皺起了眉頭道。原先以爲只要攻佔貝加爾湖就可以他沒想到自己的任務竟然如此艱鉅。相比之下一千多人的兵力顯然有些捉襟見肘了。

“就一個團。”孫露斬釘截鐵的說道。

“可是陛下,您所指定的作戰範圍並不比中原小多少啊。”夏完淳沉聲告戒道。

“不錯,西伯利亞確實十分廣袤,氣候也異常惡劣。不過正如蘇赫巴魯所言那裡的土著也十分孱弱。來你先瞧瞧這個。”孫露說着從袖子裡取出了一份文書遞與夏完淳道。

夏完淳將信將疑地接過了那文書,展開一看,發現上面記述的乃是一些羅剎俘虜的口供。據這些人所言,他們在北方的一些地區只須邀請12個當地土生的巴什基爾人首領接受款待:向他們供上兩三頭肥羊,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宰殺、整治,再拿出幾桶烈酒。這種款待大致要維持一、二個星期。期間羅剎人幾乎每天都得問巴什基爾人:“喂,好朋友,現在是討論我那事兒的時候了嗎?”直到有一天,大首領坦率地正視主人說:“我們感謝你,非常感謝!現在,你想要的是什麼呢?”這時羅剎人會向巴什基爾人保證他完全不需要任何東西;不過,他聽說巴什基爾人是非常仁慈的,所以前來想和他們建立友誼,如此等等。然後,話題會轉到以下方面:巴什基爾人的領土廠袤無垠;現在佃戶的情況不能令人滿意,他們會繳納一、二年地租後便不再繳納,然而繼續生活在這土地上,好象他們是土地的合法所有人。接着,買主有禮貌地提出,他樂意幫仁慈的巴什基爾人減去一部分已成爲他們的負擔的土地。結果,整片整片地區的買賣以非常低廉的價格成交。對土地的數量,通常邊界由“從某某小河口直到狼道上的死椈樹,從死椈樹直到分水嶺,從分水嶺到狐穴,從狐穴到索爾塔姆拉特卡的空心樹,”等等方式來標定。於是羅剎人就順理成章地圈起了數萬俄畝土地。

夏完淳不知道俄畝究竟有多大,但數萬的記述已經讓他能想象得出那是怎樣一種擴張速度。卻見他當下倒吸了一口冷氣將文書還給了女皇道:“陛下,我們也要這麼做?”

“朕只想讓你瞭解一下自己日後將要面對的是怎樣一些人。至於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朕相信卿家會自有分寸。”孫露以信任的口吻說道。

“如此說來,西征的民心這一條朝廷還是佔有優勢的。只不過那個蘇赫巴魯看樣子是個有野心的人啊。”夏完淳略帶憂慮的說道:“與其讓杜爾伯特部西征還不如讓科爾沁去更爲合適。”

“卿家說得沒錯。科爾沁部確實要比杜爾伯特部更加可靠,也更容易爲朝廷所控制。不過帝國在西伯利亞的經營卻需要蘇赫巴魯的野心甚過吳克善的忠誠。”孫露頗有深意的說道。

“難道陛下真的決定要讓蘇赫巴魯在鄂畢河以西建國嗎?”夏完淳不解地問道。

“朕和內閣就是這麼決定的。”孫露的口氣異常的堅定。

“可帝國明明可以打過鄂畢河,甚至攻打到羅剎國也不在話下。以天朝的方式在那裡實現大同根本沒問題。至於有沒有杜爾伯特部的加入根本就無所謂。”夏完淳不以爲意道。在他看來羅剎人既然能以幾千兵馬來到蒙古草原。他夏完淳自然也能一路打到羅剎國去。

眼看着夏完淳以攻擊性的口吻說出天下大同。孫露不禁沉吟了一下,突然反問了他一句道:“卿家認爲是高麗人強,還是匈奴人、突厥人強?”

夏完淳不知道女皇爲何要猛然轉移話題。卻還是老實地回答道:“回陛下,當然是匈奴人、突厥人強。”

“那現在還有匈奴帝國或是突厥帝國嗎?”孫露跟着又問道。

“沒有。”

“可現在卻有朝鮮。”孫露意味深長地說道:“雖然朝鮮人很孱弱、朝鮮國土很貧瘠。總是依附在強國後頭當附庸。但不可否認,朝鮮依舊能以一個國家的面目出現。朝鮮的百姓也認爲自己屬於同一個國家。這得益於他們受到了中原文明的薰陶,讓朝鮮人有了‘國’的意識。此外越南、暹羅、緬甸等國也均是如此。他們或許可以用武力一時征服,或許會認同中原的文化,卻難以像之前的草原民族那樣完全溶入我華夏。而草原上強悍的遊牧民族則沒有這個意識。通過強悍的首領他們可以建立輝煌的草原帝國。但只要首領一死,帝國就隨之崩潰。剩餘的蠻族很快就會被周圍的文明完全同化。這就是文明與野蠻之間的區別。”

“那羅剎國有沒有國的意識呢?”夏完淳想了一下問道。

“有。羅剎國受歐洲文明的影響,已經有了國的意識。他們有自己的法典、有完整的官僚體系。所以爲了讓帝國能在最短的時間裡同化西伯利亞的土人,帝國與歐洲之間必須有一條緩衝帶。而杜爾伯特等衛拉特蒙古汗國便是這條天然的屏障。”孫露認真的分析道。

“陛下您的這個任務可真艱鉅。”夏完淳聽罷苦笑了一下,隨即又好奇的問道。“可是您爲何不派更高級別的將軍去呢?”

“征服不僅僅要靠利益的驅使。它還需要驕傲高雅的精神、奉獻犧牲的忠誠、銳如刀鋒的力量以及散發着血色的狂熱來推動。卿家十分符合以上幾條。所以朕相信朕沒有看錯人。”孫露拍了拍夏完淳的肩膀說道。正如歐洲人心中永遠抹不去的十字軍情節,對於華夏來說“天下大同”也一直是華夏一族難以抹去的情節。當然在軍事實力不濟的情況下,中原發展出一套文化大同的道路。可一旦軍事實力強盛,天下大同很快就被注入了新的意義。或許一手持劍,一手捧書,這本就是華夏文明最鮮明的寫照。

【……178尋古籍中華繪世界 受皇命完淳接重任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三十七節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四節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28節 影子戰場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41節 洪承躊第9節 盛京之戰(三)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第12節 驚變(三)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8節 返航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22節 陪審團(下)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15節 關中日落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34節 百舸爭流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14節 盛宴(六)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36節 新朝官制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26節 虎狼之師第5節 科舉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17節 暗戰(三)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二十節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二十節第40節 多鐸第44節 蕙露軒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十一節第21節 徐州雪夜(上)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六節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34節 密使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21節 山海關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3節 鄭家第26節 虎狼之師第34節 戰敗者第23節 父子君臣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10節 驚變(一)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二十九節第45節 受降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23節 賜名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39節 搏弈之間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
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三十七節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四節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28節 影子戰場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41節 洪承躊第9節 盛京之戰(三)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第12節 驚變(三)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8節 返航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22節 陪審團(下)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15節 關中日落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34節 百舸爭流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14節 盛宴(六)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36節 新朝官制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26節 虎狼之師第5節 科舉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17節 暗戰(三)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二十節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二十節第40節 多鐸第44節 蕙露軒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十一節第21節 徐州雪夜(上)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六節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34節 密使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21節 山海關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3節 鄭家第26節 虎狼之師第34節 戰敗者第23節 父子君臣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10節 驚變(一)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二十九節第45節 受降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23節 賜名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39節 搏弈之間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