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分歧

首相府邸中孫露正靜靜的站在窗前看着外面帶有積雪的海棠樹枝。天氣是一天天的冷了起來。可這京城的空氣卻是一天天的變得焦躁起來。明年初的會試和即將召開的國會就像磁石一般將各地的學子士紳吸引到了帝都南京。這可是隆武王朝的第一場科舉、第一次國會。其意義當然是非比尋常的。士人們都知道這兩件大事將關係着日後朝廷的正真走向。將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無論是支持孫露的人,巴結孫露的人,還是鄙視孫露的人。爲了這一天都在努力的做着充足的準備。比起外部的戰爭來,內部的爭鬥往往更爲殘酷。看來又是一場硬戰啊。對此越來越深有感觸的孫露不由一聲長嘆。

孫露意味深長的嘆息引起了一旁閻爾梅的注意。只見他微微一笑問道:“首相大人,是否還在爲這些日子以來江南士子們的爭論煩惱?”

閻爾梅的提問將孫露又拉回了現實。取得會試資格的學子們象朝聖一般涌向京師。目前南京的客棧酒樓住滿了前來參加考試的學子。他們中固然有隻讀聖賢之書的酸儒。不過手拿長劍在酒樓茶肆中擊劍而歌,大叫“驅除靼擄”的學子也不少。沈猶龍的刑部這幾天可是進入了完全備戰狀態。搞得比李自成的殘部入京還要緊張。無論那個時代年輕必然伴隨着鐵血啊。這種力量是寶貴的也是可怕的。就看你這樣去引導了。想到這兒孫**頭回答道:“哦,這些日子的報紙我也看了。確實爭論得厲害啊。”

“首相大人,各地的學子爭論的越來越厲害了。特別是所謂的內治派和北伐派現在幾乎都快打起來了。如此放任下去恐橫生事端啊。”閻爾梅不無擔心的提醒道。身爲江左三大家的閻爾梅在孫露出任首相後自動辭去了參謀長的職位。而是以私人幕僚的身份留在了孫露的身邊。與此相對應的是蕭雲退出了孫露私人幕僚團。這並不意味着孫露對蕭雲不再信任。相反的由於兩淮之戰後期的失利。讓孫露意識到一個專職總參謀長的重要性。因此她在軍事上給了蕭雲更大的權限。但相應的作爲職業軍人的蕭雲日後僅能從專業的角度向孫露提供意見,對政治不再過多參與。對於孫露的決定蕭雲完全贊同。畢竟他一向認爲除了孫露之外任何武將都不能過問政治。於是閻爾梅便順利的替代蕭雲成了孫露的首席幕僚。

面對閻爾梅顧慮,孫露不由的沉吟了一下。確實,就想閻爾梅所說的現在的各地的言論異常的複雜。“麒麟事件”事件過後至少還有一部分的學者和士子能保持冷靜。他們中的不少人都指斥“麒麟事件”是在愚弄百姓。《香江評論》上主張“天賦人權”的文章同鼓吹“聖皇仁德”的文章幾乎一樣的多。其中以雲山學院的學子的駁斥最爲激進。許多孫露個人不能說的言論他們都代她說了。這讓孫露覺得不枉自己這些年來的努力啊。更沒枉費自己出錢辦了這份報紙。當然在外人看來他們這完全是在吃裡扒外的舉動。

但這次李自成的死卻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了新的爭論。一方面“麒麟事件”和李自成的死讓不少人被“復國”烈火燒烤得坐立不安起來。由此“北伐”的呼聲也日漸高漲。另一方面在平息內亂之後,相對應的要求“內治”以恢復國力的呼聲也不小。由於這兩種論調直接影響着日後朝廷政策方針的走向。關係到某些人是否能順利的揣摩住聖意,通達仕途。因此非但是來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對此爭論不休。就連各地的議會也充斥着“北伐”和“內治”兩種聲音。

“北伐”和“內治”本來只是兩種治國方針。其出發點都是爲了國家。談不上什麼誰好,誰壞。甚至可以說在某些方面他們是共通的。但讓孫露感到擔心的是這種爭論正在日漸退化成帶有攻擊性質的黨掙。“北伐派”攻擊“內治派”是軟弱的妥協者甚至是判國者。秦檜 、賈似道的帽子滿天飛。而“內治派”則批判“北伐派”是在空談誤國。爲了成就一己私利,完全不在乎民生。目前以孫露爲首的隆武內閣還沒發表過偏向任何一方的言論。一想到會試即將到來,國會也即將召開。如何引導輿論無疑是重中之重。孫露不由眉頭微微一皺問道:“不錯,此事關乎社稷。沈尚書他們也提起過。但都未敢妄下結論。不知閻先生對此有何看法?”

只見閻爾梅慢慢的品了口茶道:“北伐、內治之掙雖然由來已久。但一直以來內治都是略佔上風的。這次湖廣平定使得民心大振由此北伐之聲也日漸高漲。如今雙方僵持不下。國會召開又迫在眉睫。在下以爲朝廷是該表態的時候了。一來可安民心,二來也是爲朝廷日後的種種作爲指明方向啊。大人,若想力求穩妥的話理應偏向內治。雖然會暫時另某些學子豪士失望。但卻能安撫民心啊。”

這與其說是閻爾梅的想法,不如說是江南儒林的想法。清軍重創、湖廣平定等等一系列的事件讓南方偏安思想又開始擡頭了。如果沒有“北伐派”的呼聲現在的江南早已是一片歌舞昇平,樂不思蜀了。孫露當然是需要“北伐派”的血性。但她目前也不可能滿足“北伐派”即刻北上的請願。同樣的孫露也需要“內治派”的務實與冷靜。可亦不能就此給民衆以偏安的錯覺。朝廷是一定要表態的。但是如何表態,表態多少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才行。決不能草率行事。

閻爾梅見孫露聽完自己的意見臉色卻陰晴不定起來。想來自己或許沒把握住首相大人的立場。難道孫露偏向於“北伐派”嗎?但是從孫露這段時期的一系列舉措看來她應該是偏向“內治”纔是啊。正當閻爾梅想要進一步試探孫露時。一個侍從匆匆走了進來稟告道:“啓稟夫人,六部官吏求見。”

“哦,是這次公試的前三甲吧?”閻爾梅聽罷好奇的問道。

“正是這次公試的前三甲。各部都有三各名額可以參加這次的殿試。這其中還有閻先生的老相識呢。”孫露微笑着回道。雖然各部現在公務繁忙,各地的言論又頗爲複雜。但這次的公試總算是沒讓孫露這個始作俑者失望。總的來說參加考試的官吏出於自身職位的關係都按照孫露所給的範圍寫出了讓人滿意的文章。特別是各部的前三甲可謂是文采與內容並重。其中以禮部侯方域的文采與立意最爲出衆。又以兵部甄旭升的文章最爲專業。畢竟身爲第三野戰軍參謀出身的甄旭升在軍事方面更有切身的感受。到是我們的陳家明總督大概是因爲公務繁忙的緣故。這次只是及格通過而已。不過陳家明本人對這樣的成績單卻是一副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的喜悅表情。

“是嘛,聽說這次朝宗和闢疆也在其中啊。”作爲復社創始人之一的閻爾梅對復社成員這次的成績當然格外的關心。

“恩,據說今年的狀元光祿寺的侯少卿可是呼聲很高啊。閻先生不如和我一起去見見他們吧。反正大家都認識。”孫露起身說道。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閻爾梅說罷便隨着孫露來到了偏廳。此時侯方域等人早已等在了那裡。眼見孫露和閻爾梅出來了。連忙朝二人行禮。直到兩淮之戰過後孫露才知曉閻爾梅雖沒什麼功名但他在江南儒林的聲望絲毫不遜色於禮部侍郎陳子龍。而在座的這些官吏大多比較年輕按照輩分算來確實也不妄受這一拜。大家見了禮後便安資格入席就坐。只見孫露起身掃視了一下衆人說道:“諸位大人都是朝廷的棟樑之才。日後還需諸位衆志成城爲國家效力,爲百姓謀福。我孫露在此代表內閣先敬諸位一杯。”

“不敢,不敢。”那些官吏們立刻便受寵若驚的站了起來。卻聽爲首的侯方域恭敬的說道:“首相大人德高望重。理當學生們敬大人才是。”

閻爾梅斜眼看了一眼侯方域不由的暗自點頭。侯方域自稱學生而不是屬下頗爲另人回味。歷來官僚之間就講究門徒之說。往往有了一層師生關係這在官場上的關係就進了一步。有時候這種師生關係更類似於門客。卻比門客更爲的隱秘。以孫露的學識當然做不了侯方域等人的老師。但侯方域這麼自稱卻又是情有可原。要知道通過殿試的士人往往自稱是天子門生。而如今這公試無疑就是眼前這位首相大人主持的。因此這些官吏也可以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首相門生”。

孫露又何嘗不知曉侯方域的用心呢。能被這些士人以這種方式接受已經讓她很心滿意足了。將杯中的水酒一飲而盡後孫露笑得更燦爛了。她揮了揮手示意衆人坐下道:“諸位別太拘謹了。倒是弄得我這主人不好意思啊。”

孫露的話語讓衆人輕鬆了不少。畢竟他們面對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妙齡女郎。而不是什麼面容嚴峻的一代梟雄。底下的冒闢疆也發現比起上次見面時孫露雖然多了幾分威嚴但那種平易近人的氣質依然沒變。不過對於那次的見面冒闢疆並沒象侯方域那樣爲錯過孫露而感到懊惱。此時卻聽孫露舉杯象他和侯方域問道:“侯公子、冒公子算算離我等上次見面也有一年多了。沒想到我等真的同朝爲官了。”

“當時是學生孟浪,不知天高地厚倒是讓大人見笑了。”侯方域和冒闢疆齊聲說道。想起那日孫露見面時的情景以及後來涉及到的弘光太子案兩人心中不由一陣悵然。這世事還真是難料啊。

“兩位可太過謙虛了。諸位文采風流又能在朝廷最需要人才的情況下主動請纓,解朝廷所急,着實難得。諸位的文章朝廷已收爲範文。也算是作爲天下士子的楷模吧。”緊接着孫露想了一下又繼續問道:“如今天下士子齊聚京師相信也有不少臥虎藏龍之輩。不知諸位可否向朝廷推薦一二。”

衆人聽孫露這麼一說紛紛點頭私語起來。卻聽冒闢疆毫不猶豫的舉薦道:“崑山顧炎武行奇學博。實爲朝廷所需的人才。”

冒闢疆的話一出口。侯方域和閻爾梅都不由的皺起了眉頭。顧炎武原名顧絳。清軍南下時改名炎武。這個十四歲便參加的復社的江南名士衆人怎會不知曉。可在這次的“麒麟事件”中顧炎武卻公開的放言道:“說君主是受命於天,或說天降麒麟聖獸,或說夢兆,或說神託,如此荒唐而恬然不以爲怪。顯是愚不可及的。”他的舉動和言論在其他人看來擺明了就是同內閣和商業協會作對。冒闢疆怎能在這種時刻當着首相大人的面提起那個不識相的人呢?

“崑山顧炎武?好象是這次國會議員中的一員吧。”孫露回頭向一旁的閻爾梅問道。

“是的,首相大人。不過,此子狂妄不羈。常有過激言語。”閻爾梅點頭回答道。

不過孫露對顧炎武的文章卻很是欣賞。這次的“麒麟事件”從某方面讓孫露看見了“天賦人權”的脆弱。這本不屬於這個國家這個時代的思想想要在這片**的土地上發芽是何其的困難。然而顧炎武的“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卻讓孫露看到了另一種希望。讓她真正見識到了這個時代的民權思想。這種思想不是她從未來帶來的,也不是從西方傳播邇來的。是完完全全紮根於自己腳下這片土地,土生土長的民權思想。想到這兒孫露以期盼的口氣說道:“我倒是很希望能在今年國會召開時傾聽這位顧議員的演講呢。他的話畢竟也代表着一部分百姓的心聲。既然他都敢說,朝廷又有什麼理由不敢聽呢?”

【……】@!!

()

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17節 暗戰(三)第45節 火槍與聖水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三十節第32節 諜影重重第三十三節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35節 決戰牧野(一)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三十七節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三十五節第17節 首相的大計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42節 王神甫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2節 燕京騷亂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16節 前夜(上)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17節 暗戰(三)第6節 楊家大少爺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14節 漢奸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10節 驚變(一)第37節 揚帆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十三節第16節 暗戰(二)第33節 交易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30節 歐洲之行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22節 燕京騷亂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16節 前夜(上)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二十五節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六節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三十節第9節 蘇州織工第24節 君與臣(下)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32節 除夕笛聲第17節 前夜(下)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二十一節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二十一節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7節 蜀中攻略(四)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二十三節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7節 路(二)第15節 關中日落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16節 分歧第四十二節
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17節 暗戰(三)第45節 火槍與聖水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三十節第32節 諜影重重第三十三節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35節 決戰牧野(一)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三十七節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三十五節第17節 首相的大計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42節 王神甫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2節 燕京騷亂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16節 前夜(上)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17節 暗戰(三)第6節 楊家大少爺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14節 漢奸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10節 驚變(一)第37節 揚帆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十三節第16節 暗戰(二)第33節 交易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30節 歐洲之行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22節 燕京騷亂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16節 前夜(上)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二十五節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六節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三十節第9節 蘇州織工第24節 君與臣(下)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32節 除夕笛聲第17節 前夜(下)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二十一節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二十一節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7節 蜀中攻略(四)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二十三節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7節 路(二)第15節 關中日落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16節 分歧第四十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