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

166沈廷揚批駁當朝政 黃宗羲冷諷託夢人

弘武九年(1658年)五月當夏完淳迎來自己在草原上的第一場勝利之時遠在長江下游的帝都南京也迎來了又一個驕陽似火的夏天。--鳳-舞-文-學-網--同往年一樣號稱火爐的南京城市還是一如既往的那樣酷難耐。以至於一到正午時分繁華的街市便集體午休起來。然而此時此刻內閣的一干大臣們卻在這本該避暑歇息的時辰齊聚在了內閣衙門的議事堂內。

位於內閣衙門東側的議事堂本是弘武女皇當年出任南明相時專署會議室。事隔十年這裡的陳設並沒有多大的變化。簡練而又實用幾乎每一件陳設上都打着孫相的烙印。使人恍惚間會覺得那個年輕的女相依然還坐在那副碩大的世界地圖前審視着走進來的每一個人。若說唯一變化較大的大概就要屬那張懸掛在幕牆上的地圖了。

十多年來帝國艦隊與探險家們不斷的地爲這張地圖補充着內容。隨着一個又一個島嶼一條又一條的河流被尋覓不僅是世界地圖隨之越來越細緻起來。連同帝國的版圖在這不斷地“現”中擴展了開來。只要本國“探險家”腳踩過的地方就可以順理成章地納入本國的板塊。這就是大航海時代不二的遊戲法則。澳洲、美洲……新興的府縣就像天的嫩芽一樣在這些未開的土地上蓬勃衍生。相比之下眼前的這間房間真真可算得上是一成不變了。

姑且不論其他大臣怎麼想至少現任內閣相的陳邦彥十分喜歡這樣的感覺。不到萬不得已他從不改動這間房間裡的任何一件事物。至於孫露當年所坐的那把交椅也完好無損地一直襬放在原來的位置。而陳邦彥本人則還是像十年前一樣坐在長桌左邊的第一把交椅上。這樣一來就算女皇不在場主持會議內閣的大臣們依舊能感受到女皇在場的氣息。也正是這種氣息讓這間本不算大的房間總是洋溢着一種奇特的莊嚴氣息。讓每一個初來乍到的內閣大臣都會在下意識間收斂起自己的傲氣。

不過這一點顯然對內閣的老臣顯然起不了什麼作用。正如此刻長桌旁的農林尚書沈廷揚便揚着眉毛向對面的相大人提問道:“什麼!陛下要去大同視察。爲什麼?”

“去年年底大同諸城遭受了準葛爾人的侵襲所以陛下決定親自前往當地視察況安撫民心。”坐在太師椅上的陳邦彥撫摩着自己的鬍鬚緩緩地解釋道。

然而陳邦彥的這番話語顯然不能讓提出問題的沈廷揚滿意。卻見這位弘武老臣隨即便把臉一沉連連搖頭道:“陳相莫不是在開玩笑吧。這大同有什麼好視察的。準葛爾人從長城一線退兵都已經快有四五個月了。再說大同等城這次也並沒有遭受什麼損失。陛下真要是想體恤民的話。那也該去視察泗州纔對。”

“怎麼?沈尚書泗州的況現在還是很糟糕嗎?”一聽沈廷揚提起了泗州工務尚書方以智連忙就湊上前關切的問道。原來自五月初起地處淮河與洪澤湖交匯之處的泗州生了一場不小的水災。其東南堤決水灌城城池深達丈餘。後來雖然經過當地官府與軍隊的齊心協力並沒有使災禍進一步殃及鄰近府縣。但泗州府仍舊付爲此出了數千人傷亡以及近千座房屋被毀的代價。因此當沈廷揚提及泗州時負責水利的工務尚書方以智的神經下意識地便會跟着繃緊起來。

“咳這還用說。泗州府經過這次的劫難之後其官廨、民居十圮四五矣。鄉都田疇更是一望晶淼禾稼俱盡。眼看着天氣一天似一天大水過後的村莊城池都極易爆大規模的饑饉、瘟疫等災害。這些災害往往要比洪水更爲致命。”沈廷揚憂心忡忡的說道:“朝廷若不盡早做出防備。只怕到時候會後患無窮啊。”

“沈大人分析得沒錯。泗州的況確實不容樂觀。”方以智聽罷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即又寬心地一笑道:“其實朝廷在這方面一直以來也是頗爲重視。這不該放的救濟糧早已放該安置的災民不也是都6續安置了嗎。”

“陛下與朝廷確實沒有怠慢過中原的災區。只不過…”沈廷揚說到這裡先是猶豫了一下隨即還是直言不諱的說道:“只不過相比之下陛下似乎對西北的戰事總是更爲關切一些。”

“這也難怪。西北的戰事關乎帝國的安定陛下對此多加重視也是有可源的。”6軍尚書張家玉擺手解釋道。

“可是葉爾羌在去年不是就已經被朝廷收復了嗎?那白山和卓玉素甫也逃得不知去向。而一度曾經威脅長城一線的準葛爾人也已經撤回了喀爾喀草原。西北戰局平歇只是時間問題。相比之下每年都會襲掃帝國的天災要比西北的**更值得關心不是嗎?”沈廷揚緊鎖着眉頭反問道。在他看來女皇對西北關注完全是出於一個帝王對武勳的追求。雖然平定西域是歷代中原帝王的夙願。但一個國家終究是不能光爲戰爭而存的。作爲一個臣子不能有效地勸解皇帝無意義的**這同樣是一種失職。

“沈大人該不會與外界的一些小民一樣認爲朝廷該結束對西北的用兵吧?”這一次與之針逢相對的乃是內務尚書黃宗羲。

“黃大人現在朝廷已向西北各部落展示了自己的實力也爲葉爾羌主持了公道。既然目標已然達成軍事上點到爲止也就足夠了。一味追求武勳並不能給國家帶來富強也不是百姓所樂意見到的事。”沈廷揚口氣沉重地說道。

“沈尚書此言差矣朝廷此次出兵乃是爲了維和。可不光只爲了去給葉爾羌主持公道或單單只是把幾個跳樑小醜趕出西域。只要朝廷一天覺得西域不安定就有足夠的理由繼續出兵甚至長期駐軍也是理所當然的。”黃宗羲傲然的說道:“外界的一些小民那裡懂得朝廷的良苦用心。他們仗着我朝言路廣開便肆無忌憚的妄議朝政。沈尚書你可是堂堂的內閣大臣難道也似那些小民一般無知嗎。”

“真是朝廷覺得西域不夠安定嗎?或是說爲了安置中原這些年因災荒流離失所的災民朝廷需要控制更大的疆域?還是說那些財閥覺得還沒賺夠?”沈廷揚擡起頭不甘示弱地反問道。

“沈大人請注意你的措辭。”久未開口的陳邦彥終於忍不住提醒道。他知道沈廷揚是在爲國家着想也知道他所質疑的問題確實存在。但就算他是內閣重臣是開國元老在這種關鍵時刻說出這樣的論調亦是極不妥當的。卻見陳邦彥下意識地就將目光移向了對面正襟危坐着的蕭雲。待見這位軍務尚書沒什麼反應他便轉移了話題說道:“現在還不是討論是否休戰的時刻。畢竟準葛爾那邊還在附隅頑抗朝廷總不成先放下架子同韃子和談吧。”

給陳邦彥這麼一喝沈廷揚也覺得有理。雖說窮兵贖武要不得但天朝的面子還是不得不顧及的。於是他隨即便沉默了下來不再作聲了。但黃宗羲顯然並不肯就此罷休。這些子以來他在南京已經見識了不少消極反戰的言論。雖然這些論調只是出現在一些並不主流的報紙上。可這些聲音在主戰派的耳朵裡還是顯得刺耳得很。此刻沈廷揚又在內閣會議上提出了相似的觀點如此一來自然是撥動了主戰派的神經。卻聽向來態度強硬的黃宗羲跟着便接口道:“就算準葛爾人現在向朝廷乞降也並不代表朝廷會就此收手。我朝的大軍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就深入到了西域的腹地不趁此機會一鼓作氣徹底平定西疆怎麼行。”

Wωω⊕T Tκan⊕Сo

眼看着黃宗羲一副不滅準葛爾部誓不罷休的模樣。陳邦彥不在心底嘆其書生意氣。卻見他輕咳了一聲嚴肅的指出道:“黃尚書就兵學上常識而言如果全軍有一成將兵折損的話就算戰勝了也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沈尚書剛纔的措辭或許有些不妥但他的建議並沒有什麼錯誤的地方。弓弦拉得太緊總有崩斷的時候張遲有度纔是真正的用兵之道。”

“是啊陛下這次決定去大同想必也是想要給西北的戰局一個暫時的瞭解吧。”張家玉點頭附和道。

щщщ◆Tтkǎ n◆C ○

“怎麼?陛下有意同蒙古人和談嗎?”黃宗羲與沈廷揚異口同聲的問道。但兩人的口吻卻明顯帶着迥然不同的味道。

“準確的說是接見。”張家玉擡頭糾正道:“準葛爾人現在已經退出了蘇尼特草原。照目前的況來看其撤出喀爾喀草原也是遲早的事。一但準葛爾人離去這些地區勢必會出現羣龍無的況。因此土謝圖汗、察哈爾汗等蒙古王公都希望朝廷能繼續在蒙古草原駐軍。防止草原各部爲奪權再次爆戰爭。陛下在收到蒙古諸侯的請願後這才決定去大同的。”

“是這樣啊。”沈廷揚若有所思的點頭道:“那直接說陛下是去接見蒙古王公不就行了嗎。爲什麼要對外宣稱陛下去視察大同呢。”

“那還不是因爲現在的好事之徒實在太多。爲了防止某些居心叵測之徒胡亂詆譭朝廷也只好小心行事了。”黃宗羲沒好氣的說道。

“外界的士人只是如實說出自己的想法罷了。關心國家社稷又怎麼能說是好事之舉呢。黃尚書難道忘了自己當年在野論政的時候了?”聽出黃宗羲話中帶話的沈廷揚跟着反問道。

“說出自己的想法?不是有人說是受聖人託夢啓才得出治國之論的嗎?”黃宗羲嘴角上揚嘲弄的說道。他的這話一出不僅是沈廷揚就連一旁的陳子龍和朱舜水臉色也爲之一變。毫無疑問黃宗羲這話就是衝着東林黨來的。因爲這段時間在東林麾下的數家書院中確實有人聲稱得到了聖人或是神人託夢。既而在書院的社論及一些報紙上表評擊時政的文章。然而黃宗羲卻絲毫不在乎同僚的尷尬依舊自顧自的說道:“在下在燕京之時確實見過滿人的薩滿請神上卻不想堂堂的江南儒林也有人會這一手。卻不知這些人在撰文之前是否也要先跳段大神。”

“好了!都說是神棍伎倆了還有什麼討論的意義。吾等今在此是就陛下前往大同一事做出佈置。還是言歸正傳吧。”陳邦彥厲聲呵斥道。黃宗羲這纔算是閉上了嘴。但一旁的沈廷揚、陳子龍、朱舜水三人的臉上早已是紅一陣白一陣的了。

接下來的時間裡衆人再也沒有提及休戰或是託夢之類的事。而是在陳邦彥的主持下一心一意地開始商討起如何安排陛下的這次出行。在經過一番認真討論後內閣最終決定由6軍尚書張家玉與軍務尚書蕭雲一同陪女皇前往大同。由相陳邦彥留守南京主持朝政。期間陳邦彥又對其他各部尚書的工作進行一番安排。直至太陽快要西沉這會纔算結束。

散會之後受了一肚子氣的沈廷揚等人自然是鐵青着臉直接上了各自的馬車打道回府了。而黃宗羲卻在衙門口被陳邦彥給叫住了道:“太沖你今天是怎麼回事。怎麼在會上句句都衝着沈大人來呢。”

“相其實學生今也並不是要針對沈大人。只不過他開始的那番話與外界的那些好事之徒。所以學生才一時忍不住反詰起來。”黃宗羲老老實實的說道。若說在這朝堂之上能讓他如此謙遜的除了女皇陛下也只有爲相的陳邦彥和作爲復興魁的陳子壯了。

“就算是這樣你也應該清楚沈大人的爲人。他這十數年來對朝廷對陛下的忠誠世人有目共睹。更何況他說的也確有道理。沈大人本人對於那些託夢之言也是深惡痛絕。你怎麼能在會上譏諷對方爲神棍呢。”陳邦彥看着鋒芒畢露的黃宗羲連連搖頭道。

“相沈大人說那些話或許是有口無心。但他們東林黨可就不一定了。否則現在也不會冒出那麼多的神棍來。”黃宗羲說罷便從衣袖裡掏出了一疊報紙遞給了陳邦彥。

這些報紙有些陳邦彥看過有些他連聽都沒聽說過。但有一點卻可以肯定那就是上面的內容大同小異。幾乎都是筆者聲稱自己受到了聖人或是某位神靈的託夢然後從而以一種寓言的口吻對現實中的時政展開分析批判。在隨手翻了幾頁後陳邦彥嘆了口氣道:“咳這也怪不得沈大人他們。他們雖然都是東林黨人但東林黨終究是由兩百多個大小社黨組成的聯盟。別說沈大人了恐怕就連東林的王夫之也很難管束底下某些黨社的舉動。太沖咱們對事不對人。你往後也別太爲難沈大人他們了。”

“可是相這些東西難道就放任它們一直流傳下去嗎?”黃宗羲揮了揮手中的報紙不滿道。陳邦彥見狀卻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時間還早咱們去見見陛下。或許同陛下談過之後你就會有新的想法了。”

--鳳舞文學網----

鳳舞文學網爲衆多讀者免費提供各類小說,作品涵蓋了玄幻小說、武俠小說、科幻小說、軍事小說、恐怖小說、言等,並提供可電腦和手機閱讀的TXT、CHM、UMD、JAR格式的電子書下載。

http://www.fengwu.net?...??

第6節 兵臨城下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40節 多鐸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十九節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8節 路(三)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28節 返航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第33節 交易第15節 潛在規則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5節 大投資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46節 忠烈廟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4節 公試第33節 芝蘭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節 新加坡總督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10節 生死界第21節 支援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6節 五月內閣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32節 諜影重重第3節 誰是獵物?第三十二節第6節 兵臨城下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5節 科舉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47節 開封之戰(一)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23節 休整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第46節 忠烈廟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27節 山東鏖戰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34節 歸德之戰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17節 前夜(下)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3節 登陸旅順第三十節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21節 徐州雪夜(上)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
第6節 兵臨城下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40節 多鐸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十九節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8節 路(三)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28節 返航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第33節 交易第15節 潛在規則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5節 大投資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46節 忠烈廟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4節 公試第33節 芝蘭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節 新加坡總督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10節 生死界第21節 支援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6節 五月內閣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32節 諜影重重第3節 誰是獵物?第三十二節第6節 兵臨城下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5節 科舉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47節 開封之戰(一)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23節 休整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第46節 忠烈廟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27節 山東鏖戰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34節 歸德之戰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17節 前夜(下)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3節 登陸旅順第三十節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21節 徐州雪夜(上)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