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太后的決斷

當楊紹清與符曉勤一干人等在禪智寺內爭論之時,遠在南京的皇宮之內孝慈太后芝蘭也在同帝黨們爭論着日後的走向。從芝蘭扣押陳邦彥等人控制南京城至今已經過去快一個月了。如今的芝蘭與帝黨早就從當初得手的興奮當中冷靜了下來。回想先前所經歷的事物,就連芝蘭自己都在心中感到一陣的後怕。但後怕歸後怕,她始終堅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她甚至還不顧帝黨其他人的反對,下懿旨直接宣佈孫露爲叛逆。這種剛愎自用的做法自然是在帝黨當中引起了不小的不滿。而這種不滿在芝蘭看來,卻又成了帝黨不服自己的一種表現。雙方間的摩擦便在這不滿與猜忌之間潛移默化地變化着。

當然自知身單力薄的芝蘭此刻還不敢就此得罪帝黨。但自持太后之尊的她在言語之中不自覺地就帶上了一股子盛氣凌人的味道。卻見此時一身縞服的她冷冷地掃了衆人一眼,厲聲責問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登基儀式到現在都沒準備完畢。你們到底還要哀家等多久?”

“啓稟太后,登基大典事關重大,禮數不可怠慢。還請太后再多等些時日吧。”擦了擦冷汗的夏允彝趕忙恭敬的稟告道。

“哼,禮數不可怠慢?你們當哀家是個無知的婦人嗎。當年弘光帝以藩王儀制進入京,僅過了12天便即位正式稱帝了。如今哀家已經給了你們快一個月的時間。你們卻回答哀家說還需準備。這如何能說得過去。你這不是在敷衍哀家嗎!”芝蘭杏目一瞪呵斥道:“諸位認爲咱們現在的處境很悠閒嗎?大人可別忘了那孫逆還在江北虎視眈眈呢。名不正,則言不順。太子即位之前我等憑什麼來號令天下各軍鎮?”

芝蘭的一陣呵斥讓在場衆臣頓時都低下了頭。出於女人的直覺她對如今的局勢並不看好。特別是楊家老小在一夜之間消失的事,更是讓她膽戰心驚,寢食難安。在層層的壓力下芝蘭對軍隊的渴望也開始與日俱增起來。她似乎終於明白了光靠讀書人是成不了事的,握有兵權纔是硬道理。但僅憑自己太后的頭銜不可能指揮得動那些桀驁不遜的武夫。前思想後之後她便更抱定了讓自己兒子迅速登基的打算。因爲是人總會有慾望的。做了尉官的想做校官,做了校官的想做將軍,就算是做了將軍還想做元帥。芝蘭堅信總會有將官不甘臣服與孫露麾下的。而她需要做的只是以皇帝的名義賜予那野心勃勃的武夫一些虛名罷了。在她看來只要有了皇帝的頭銜就有爭取軍隊的希望。於是,再也容不得其他人多言的芝蘭,斬釘截鐵着下令道:“登基之事一切從簡,哀家希望三天後就能看見太子登基。至於其他藉口,哀家不想聽!”

“遵命太后。”衆人見芝蘭如此堅持,也不好再多發話。嘴裡雖口稱遵命,可底下的張慎言心裡卻是老大不快的。眼前這個女人似乎並不能用邏輯來解釋。她的決斷與想法都十分的隨性,翻臉比翻書還要快,而且從不計較後果。想到芝蘭這幾日來的所作所爲,張慎言就覺得讓如此一個太后攝政簡直是一場災難。額頭上皺紋就想剛剛犁過的田地一般隆了起來。原來芝蘭在控制了南京之後,不但將陳邦彥等粵黨人士投入天牢。更是在南京城內外大肆搜捕異己。一時間整個京城上下被鬧的一陣雞飛狗跳。除此之外芝蘭在皇宮大內也是一刻不肯消停。就在她控制皇城的第二天,宮裡就傳出了孝安太后李氏與數名嬪妃爲隆武帝殉葬的消息。無論是孫露手下的心腹之臣,還是藩王皇親,這位孝慈太后都沒有放過的意思。翻臉無常,六親不認,似乎成了她最好的註解。芝蘭的這種做法在打擊粵黨的同時,亦震懾了帝黨。

而一想到前幾天陸昆亨將京畿周圍的藩王軟禁入皇城的消息,張慎言心中的怨氣就更大了。覺得不吐不快他,忍不住一個箭步上前拱手道:“下官聽聞陸將軍將潞王等藩王家眷一起請進了皇城。不知可有此事啊?”

“此事哀家的主意。怎麼?張大人覺得有什麼不妥嗎?”芝蘭滿不在乎的反問道。其實在她的整個計劃之中,逮捕京城的粵黨與軟禁各主要藩王都是同等重要的大事。然而在粵黨方面除了參與內閣會議的陳邦彥等人外,其他人員與家眷幾乎都脫逃出了南京城。這事讓芝蘭又是惱火又是驚愕。好在陸昆亨等人至少逮住了京畿周圍的藩王。光是這點來看還是讓芝蘭頗感欣慰的。

“可是太后殿下,各藩王在先帝駕崩之後均沒有過不軌行徑。太后如今下令軟禁各藩王,恐難以服衆啊。”張慎言硬着頭皮把話扯明道。芝蘭既然敢向同爲太后的李氏下手。自然不會輕易的放過那些同樣擁有繼承權的藩王。一想到眼前這女人的瘋狂手段,在場的衆人都不禁有了一股不寒而慄的感覺。

“哼,張大人就別爲他們說情了。先帝的屍骨都未寒他們便已經同粵黨那夥人頻繁接觸了。你讓哀家如何能放心得下。”芝蘭也跟着毫不忌諱的反駁道。在她的心目中凡是可能對她兒子稱帝造成威脅的人物,都應該被清除掉。但眼見底下羣臣臉上所露出的異樣神情,她又覺得自己說得太過露骨了。於是她又改了一番嘴臉,嫣然一笑道:“張大人你這也是多慮了。哀家此舉其實也是爲各藩王着想。如今時局混亂哀家實在是怕諸位藩王被奸人所擄。到時候再橫生出什麼事端來可就不妙了。”

被芝蘭這麼一說底下的衆人紛紛點起頭來,均覺得有那麼點道理。畢竟現在他們手頭掌握的最大底牌就一個正牌的皇儲。一旦孫露在外另立藩王爲帝,確實會給南京朝廷帶來諸多困擾。這一次就連張慎言也覺得芝蘭說得有理。但他心緒卻沒有就此平復下來。皇室成員的重要性相信粵黨也應該清楚。可這一次粵黨卻沒有帶走一個藩王。這在張慎言看來是難以理解的。是來不及嗎?不是,粵黨既然能在一夜之間轉移其骨幹與家眷,沒理由架不走一兩個藩王。難道說是故意的?這個突然冒出的念頭讓張慎言的心猛地沉了一下。

然而此時的芝蘭卻並沒有注意到張慎言異樣的表情。她的思緒早已從剛纔的藩王問題上轉移到了南京的庶政之上。卻見她探身向一旁的龔芝麓詢問道:“龔大人,陳邦彥到現在都還沒有交代國庫的事嗎?”

“回太后,那陳邦彥死硬得很。聲稱沒有孫逆的首肯,他是不會說出國庫所在。他…他…還說…”龔芝麓一個抱拳尷尬的猶豫道。

“他還說什麼!”芝蘭瞪了龔芝麓一眼厲聲問道。

“他說太后您後宮干政,未經合法裁判私自逮捕監禁朝廷重臣乃是違法。還說按照《憲誥》未經國會同意,內閣商討,皇室不得擅自從國庫提取一萬兩以上的現銀。說完這些他便連日來一直閉口不言了。還請太后多給些時日,下官一定會讓那老匹夫吐出實情的。”龔芝麓如實地報告道。

“哼,什麼憲誥、什麼王法,還不是他主子搞出來的東西。哀家可不承認那個逆賊定的條條框框。哀家只知道君爲臣綱,沒聽說過有如此以下犯上的律法。”芝蘭不屑的冷哼道。

“就是!那個陳老匹夫真的以爲他一字不吐,我等就拿他沒有辦法了嗎!太后,還是將那一干逆黨交於臣處理吧。臣一定會讓他們迅速交代的!”滿臉煞氣的黃澎緊跟着嚷嚷道。在他看來這種事再簡單不過了。只要上了大刑任你是鐵打的硬漢都不得不招。更何況是幾個書生呢。

然而這一次的芝蘭卻猶豫了。卻見她擺了擺手道:“不,這事還是不能操之過急。如今只有陳逆知道秘密國庫的所在地。搞死了他,我等也得不了什麼好處。這事還是交由龔大人繼續審理吧。”

“太后不必多慮。不是說錢大人那裡還有300多萬兩的白銀嘛。咱們現在就算沒有國庫的供應照樣也能成事。”黃澎自信的說道。

其實不僅僅是黃澎,就連在場的其他大臣也在念念不忘着錢謙益的那筆鉅款。果然黃澎的話音剛落,衆人的目光便齊刷刷地投到了錢謙益的身上。可這一次的錢謙益卻完全沒了上次面對隆武帝時那麼積極了。卻見他不置可否的一笑道:“黃大人,你說的那是石頭,不是銀子。銀子總是要被花出去的。疏通關節要花錢吧;收買封疆大吏要花錢吧;招兵買馬要花錢吧。就算是供養目前京畿周圍的數萬人馬,也是天天花錢如流水哦。”

面對錢謙益如此無賴的態度,在場的羣臣也很是憤怒。沉不住氣的陳貞慧瞪大着眼睛就向其責問道:“錢大人何出此言。當初可是大人當衆誇下海口的,怎能如此出爾反爾。就算象大人所言,朝廷現在支出甚大,也請先拿出帳目來。否則難以服衆!”

“陳大人先別忙着質問老夫嘛。大家都是爲朝廷效力的,老夫又有什麼好隱瞞的呢。諸位若是不信,可以問問太后殿下嘛。”錢謙益依舊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模樣。其實此刻他在心中早就恨得罵娘了。這次芝蘭擅自行動徹底摧毀了他先前精心盤算的計劃。這使得騎虎難下的他只好硬着頭皮同這幫人胡鬧下去。然而先前答應支持帝黨的縉紳們卻並看好如今的局勢。無論是金錢上的支持,還是精神上的支持,自然是不比隆武帝在世之時。

眼見錢謙益將包袱丟給了自己,芝蘭心中其實也恨得牙癢癢了。可無奈之間,如今帝黨之衆唯一還能支持一把的就屬自己這個乾爹了。因此她在心中雖腦錢謙益的出爾反爾卻也不好就此發作。在心中暗罵了一句老狐狸後,芝蘭立刻開口打圓場道:“好了,好了。諸位大人,如今情勢緊急。我等得要同心協力才行。”

“太后所言甚是,我等現在不能先自亂陣腳。”一直沒有開口的何騰蛟也跟着附和起來。卻見他眼珠子一轉,又跨前一步進言道:“太后,臣倒有一計,既可解燃眉之急,又可不動用國庫裡的銀子。”

“哦?卿家又何妙計?快快說來聽聽。”一聽可以不動用國庫,不去求錢謙益,又能搞到錢,芝蘭立刻就來了精神。周圍其他大臣也個個跟着眼冒金光起來。

“回太后,就兩個字‘抄家’。”何騰蛟得意的開口道。

“抄家?你是要哀家抄京城富戶的家?”芝蘭眉頭一皺反問道。這算什麼法子。如此一來京城上下豈不是要雞飛狗跳了嘛。況且這還會得罪不少人。

眼看芝蘭與周圍羣臣失望表情,何騰蛟並沒有氣餒。卻見他又進一步補充道:“回太后殿下,準確的說應該是抄粵黨黨羽的家。粵黨的黨羽這次雖然溜走了不少。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他們在京城的家產是搬不走的。還有太后別忘了,粵黨在京城還搞了交易所與銀行。臣之前已經派人暗中監視過那些地方了。雖說那些掌櫃的都跑了,可那裡頭還是留有不少現銀與貨物的。太后,抄反賊的家產可是天經地義的事啊。”

“不行!”還未等何騰蛟把話說完,底下的錢謙益與顧炎武便齊聲反對道。他倆都清楚這麼做將意味着什麼。所謂的交易所與銀行關係到的並不僅僅只是粵黨的利益。這些新興的金融機構已經牽扯到了太多人的利益。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南到南洋諸侯、北至朝日貴族,都有家產投入其中。真要象何騰蛟說的那樣將這些金融機構收繳的話。那可真是要天下大亂了。卻聽顧炎武急切的反駁道:“這可萬萬使不得,使不得啊。如此一來豈不是要得罪天下之人!”

“顧大人言重了吧。不過是幾個存錢交易的錢莊,朝廷封了又有何大礙?怎地在大人口中就是得罪天下人的大罪了呢。那些有錢存銀行的人那一個不是同逆黨有聯繫之人。朝廷沒抄他們家已經是仁至義盡了。”何騰蛟頗爲不屑的說道。

“何大人,你根本就不明白這其中的厲害!”情急之下的錢謙益也跟着嚷道。

“本官怎麼不知其中厲害。倒是錢大人另有想法吧。”何騰蛟冷笑一聲反嘲道。

眼見何騰蛟如此狂妄無知錢謙益與顧炎武都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氣。然而此時的芝蘭心中卻又是另一番思量了。對她來說孫露的一切都是可惡的。如果可以的話她希望自己能摸去那女人給這個國家留下的一切烙印。而交易所與銀行似乎就是最帶有孫露特色的東西。因此何騰蛟的建議對她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誘惑。至於錢謙益等人的反對在她眼中則成一種拖自己後腿的表現。於是芝蘭冷冷地掃了錢謙益一眼後,欣然開口宣佈道:“各位大人不用再爭執了。哀家覺得何大人的話很有道理。何大人就照你說的辦吧。”

第5節 痢疾!第22節 雙頭鷹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9節 盛京之戰(三)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二十節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三十八節第三十八節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8節 銀圓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35節 受禪大典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19節 國會(三)第22節 陪審團(下)第四十一節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8節 路(三)第39節 金融革命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7節 路(二)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16節 八旗眷屬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26節 東林鉅子第31節 蜀中大西第11節 禪智寺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十七節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三十八節第14節 盛宴(六)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38節 巨獸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28節 返航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2節 魯冀防線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7節 盛京之戰(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二十六節第22節 荷蘭人第10節 遼東戰報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6節 盛宴(一)第28節 返航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40節 多鐸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37節 理想與野心
第5節 痢疾!第22節 雙頭鷹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9節 盛京之戰(三)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二十節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三十八節第三十八節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8節 銀圓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35節 受禪大典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19節 國會(三)第22節 陪審團(下)第四十一節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8節 路(三)第39節 金融革命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7節 路(二)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16節 八旗眷屬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26節 東林鉅子第31節 蜀中大西第11節 禪智寺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十七節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三十八節第14節 盛宴(六)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38節 巨獸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28節 返航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2節 魯冀防線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7節 盛京之戰(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二十六節第22節 荷蘭人第10節 遼東戰報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6節 盛宴(一)第28節 返航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40節 多鐸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37節 理想與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