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

弘武十年九月初五,在部將一再的慫恿下,毛利綱廣親率六萬大軍從倉敷城出發浩浩蕩蕩一路東進。與此同時,駐紮岡山的中華軍也一改原先的以逸待勞,與酒井宗勝、德川光國等幕府將領所率的七萬餘幕府軍一同主動迎擊。在經過一系列的調兵遣將之後,雙方終於九月初十在高鬆相遇。位於岡山平原的高鬆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豐成秀吉就曾在此上演水淹高鬆城。不過這一次倒幕軍與聯軍均沒有機會重演水淹七軍。這一來是倭國內陸的城池無法防禦中華軍火炮的攻擊,二來則是時值秋末,倭國的雨水並不豐盛。因此雙方都選擇了平原會戰來一較勝負。自此中華軍登陸以來的首場會戰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事實上,就當時的情況而言,所謂的岡山會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算作是一種雙方決鬥。一方提出挑戰另一方則接受挑戰,在雙方認可的地方展開生死一搏。對於聯軍來說攻取岡山平原,就是打開了毛利藩的門戶,更可在接下來的作戰中經由山的南道直接大舉進攻毛利軍的老巢——廣島。而對於毛利軍來說在自己熟悉的岡山平原與聯軍決戰不僅能佔有地利上的優勢,同樣也佔有着士氣上的優勢。此戰關乎毛利藩與倒幕軍團的生死存亡。此時的倒幕軍團上下可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態來迎接這場戰國結束以來倭國最大的一場會戰。

清晨的薄霧漸漸散去,晴朗的天色下,毛利綱廣縱馬矗立於倒幕軍本陣。在他的對面八萬聯軍正忙碌地在廣闊的岡山平原上一字排開,遠遠望去彷彿連綿不斷,讓人看得不寒而慄。不過面對在人數上享有優勢的聯軍,毛利綱廣與他的部將們絲毫沒有露出畏懼之色。關西的武士歷來都彪悍無比。雖然在與東軍的作戰中每每都處於劣勢卻從爲放棄過抵抗。

此刻見聯軍大搖大擺地在自己面前擺開了雁形陣,向來勇猛的阪元吉正當即策馬上前向毛利綱廣請戰道:“主公,現在敵軍陣形未穩,臣願親率一隊鐵炮騎進攻敵方軟肋!”

“那你說何處爲敵方軟肋。”正在用望遠鏡審視敵陣的毛利綱廣回頭問道。

“回主公,是酒井老賊的本陣。”阪元吉正一個抱拳果斷地回答道。

Wωω✿ ttκΛ n✿ c ○

聽完阪元吉正的回答毛利綱廣的嘴角微微上揚道:“那還等什麼?進攻吧!”

“嗨咦!”得到允許的阪元吉正二話不說便撥馬帶隊衝了下去。與此同時毛利綱廣則將視線又轉了回去繼續觀察起敵陣的一舉一動來。而毛利綱廣之所以會如此放心大膽地讓阪元吉正率隊進攻則正是出於他對敵陣的觀察。或許是仰仗着自己擁有兵力上的絕對優勢,聯軍從一開始就擺出了要迂迴包圍倒幕軍的架勢。因此就算是發現倒幕軍已經搶先一步擺開了陣形,倒幕軍的行動還是一如既往的不慌不忙,彷彿他們只要站在那兒,毛利綱廣就會乖乖地繳械投降似的。不僅如此,毛利綱廣還發現聯軍的戰線長達5裡,人數雖衆陣形卻有些單薄。而擁有火炮優勢的中華軍也沒有像倒幕軍團事先預計的那樣出現在聯軍的本陣,而是被安置在了陣線的右翼。面對如此情形,在戰場上向來以果敢著稱的毛利綱廣當即便決定來個“先發制人”。

很快戰場上就響起了倒幕派放出的第一槍。由阪元吉正率領的鐵炮騎就像是一把鋼刀一般直插聯軍的中路。先前還在忙着擺陣形的聯軍,那裡想得到兵力處於劣勢的倒幕軍敢率先朝自己發起進攻。還未等最前線的聯軍士兵反映過來,阪元吉正的騎兵隊已然衝到了他們的面前一陣亂射。

鐵炮騎又稱“騎兵鐵炮隊”。本是倭國戰國時“澳洲獨眼龍”伊達政宗縱橫澳洲的必殺軍團。

是由精選騎術、射術精湛的士兵組成的。鐵炮騎一般手持火槍(倭人稱之爲鐵炮),馬甲旁斜插柄長刺槍。在敵軍陣前,射擊打破敵人的定點防禦狀態後再施以強力的二次衝鋒。如果此時的敵軍一直固守陣形以免遭騎兵屠戮的話,那鐵炮騎就會用手中的火槍將對方當活靶子射。而敵軍陣線一旦鬆動、出現縫隙,這些精騎就會立刻見縫插針,突入敵陣。而裝備了燧發槍的阪元隊比起戰國時使用火繩槍的鐵炮騎在殺傷力上自然是又上了一個臺階。

進攻不得,固守也不成,這或許就是此刻聯軍幕府諸部最爲尷尬的寫照。在阪元吉正的橫衝直撞擊下,聯軍的中路陣線很快就出現了鬆動。爲了保護本陣,幕府方面只得將兩翼的部隊急速回調救援。這樣一來無形中聯軍的整條戰線都被阪元吉正的鐵炮騎給打鬆了。

與此同時,身處倒幕軍本陣的毛利綱廣見阪元吉正以點帶面順利地打亂了聯軍陣線,當即便抓住此時機下令全軍進攻,其目標正是聯軍的左翼。這一來是左翼的聯軍離本陣最近。二來則是毛利綱廣對聯軍右翼的中華軍始終心存忌憚。更何況到目前爲止中華軍都還沒有發起那令人膽戰的炮戰。這讓毛利綱廣多少覺得有些不安。不過倭人特有的賭徒心理很快就讓他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幕府本陣上。因爲他知道此刻在本陣中指揮聯軍作戰的正是倭國頭號“國賊”酒井宗勝。

就在毛利綱廣指揮大軍打算迂迴包抄聯軍側翼之時,在戰場另一側的山頭上,中華軍的建州騎兵旅也在以同樣冷峻的目光觀察着倒幕軍的動向。相比倒幕軍團華麗威武的鐵炮騎,中華軍的騎兵看上去明顯要樸素得多。從將官到士兵均清一色着石巖灰色呢質軍服,頭戴黑色鑲銅邊氈帽,除了胸前的一塊黑色胸甲外便再無其他金屬護具了。此外,雖同是熱兵器騎兵,中華騎兵卻並不像倭人的鐵炮騎那樣以騎射爲主。相反中華軍騎兵很少在馬上使用火槍,在戰鬥中還是以手持馬刀有控制地衝鋒爲基本戰術。因此中華軍騎兵的武器也裝備得頗爲簡練,就一杆燧發槍和一把馬刀。

而眼前的這支建州騎兵旅則是由早年的滿州八旗軍改編而得。滿州騎兵擅長衝殺。當初中華朝正是看中了滿州騎兵的這一優勢。故特意從滿八旗中挑選14至25歲之間精通騎射的年輕人入伍。不過建州騎兵旅的旅長卻並非女真裔,而是一個蒙古裔軍官,名叫烏默克。雖說烏默克乍一看來就像是一個老實巴交的牧民,可他的骨子卻透着股令對手膽寒的殺氣。眼看着底下的倭人全速衝向本陣,他那憨厚的臉上竟也露出了嗜血的笑容。不過烏默克並沒有立即就殺下去。而是一邊安撫着自己的坐騎,一邊不時地向中華軍的本陣張望。

大約過了半刻鐘左右,從本陣中終於升起了一面蘭色的戰旗,立即意會的烏默克當即便率領3千騎兵伴着嘹亮的軍號聲從聯軍右翼的山坡直衝而下。此時正恰逢倒幕軍與聯軍坐翼交火之際,中華騎兵的突然衝殺頓時就打了倒幕軍一個措手不及。不過毛利綱廣豈是泛泛之輩,早在下令進攻之前他便已經注意到了山坡上的中華騎兵。因此在中華騎兵發動完第一輪衝鋒後,毛利綱廣便迅速集結起自己的親兵“鐵炮隊”(火槍隊)排成戰陣配合本陣騎兵來阻擊突擊邇來的中華騎兵。

然而毛利綱廣顯然是低估了中華騎兵那駭人的殺傷力。當年就連蒙古人都無法抵擋滿州騎兵的正面衝鋒,眼前的這些倭國騎兵又怎能阻止中華騎兵撼人心魄的衝鋒呢。卻見中華軍的騎兵肆意地在倒幕軍的隊伍裡衝來殺去,好比一把風快的切肉刀“苞丁解牛”一般把倒幕軍隊伍一塊一塊地切割。而對方對此卻絲毫沒有招架之力。

正當建州騎兵旅在倒幕軍的面前就像一堵堅硬的牆壁一般以極高速度推進之時,另一邊的陣地上中華軍的火炮也終於開始向人們展示起它那無以倫比的強大威力。伴隨着火炮的掩護,李耀鬥親自指揮剩餘的四個步兵團快步前進,攻擊處於中路的敵軍以支援自己的騎兵。在離倒幕軍40步時中華軍的第一次排槍終於被射出了。隨着一陣火星閃過,倒幕軍的陣線中一下子就慘叫着倒下了一大片人。

在遭受了第一輪損失之後,強悍的關西士兵並沒有就此被打亂陣腳。而是在毛利綱廣的指揮下,迅速調整了部署。畢竟在局部上,倒軍相對中華軍享有人數上的絕對優勢。因此沒過多久,倒幕軍方面也很快射出了他們的首次齊射。然而現場的效果卻並不怎麼理想。需知中華士兵的裝彈速度極高,這使其火力比之對面的倒幕軍足足高出了三倍以上。套用倭人喜好將火槍稱爲鐵炮的說法,一箇中華軍的步兵營,在倭人的面前簡直就如同一個活動的炮兵連一般。此外中華軍的火炮也像是永遠打不完似的一股腦兒都傾泄到了倒幕的陣列之中,整行整列地將對方的陣行一次次地撕裂。

當中華軍上演全線進攻的同時,身處幕府軍本陣內的酒井宗勝此刻的心情卻只能用喜憂參半來形容。喜的是,中華軍的進攻打跨了氣勢洶洶的倒幕軍團,更直接爲自己解了本陣之圍。憂的是,剛纔幕府軍的表現完全都是真實反應,而非故意做出來的陷阱。此刻中華軍的表現與其說是在爲幕府軍解圍,不如說是在利用幕府方面愚蠢的指揮,來上演自己的大戲。這一點讓同是行伍出身的酒井宗勝可謂是羞愧難當。於是他當即便果斷地命令道:“傳令下去,全體收縮戰線。另着水戶部由左路迂迴敵側後方!”

“嗨咿!”脖子後頭插了一杆旗幟的小校得令後立即便翻身上馬報令去了。可還未等他撒開繮繩,從不遠處又跑來了一個小校報告道:“報,大人。水戶部的德川大人受傷了。”

“什麼!德川光國受傷了!”酒井宗勝趕忙關切的問道:“傷得重不重?怎麼會受傷的?”

“回大人,德川大人是被叛軍鐵炮騎的流彈所傷。已經被擡下戰場,現在荷蘭醫師正在爲大人診治。”小校連珠炮似的回答道。

“那水戶軍目前由誰來指揮?”酒井宗勝眉頭一皺道。

“回大人是齋藤將軍。”小校如實回答道。

“那就傳令齋藤帶隊進攻。”酒井宗勝想了一下更改命令道。雖然德川光國受傷的事在酒井宗勝聽來讓人頗感意外。不過此時幕府軍的處境卻不容他在此多想其他別的什麼事。眼見小校得令而去一旁的家臣猶豫着向其進言道:“大人,這事是否要知會一聲天朝的李將軍。”

“知會?怎麼知會。此刻李將軍正身先士卒於戰場之中,誰能找得到他。”酒井宗勝不屑地冷哼一句道:“再說中華軍方面也根本就不會管我們這裡的死活。”

事實也正如酒井宗勝所言,此刻的李耀鬥確實正策馬不斷在各個陣隊之間巡視,提醒士兵們保持陣形。但他倒並非不關心自己友軍的情況。畢竟如果沒有幕府軍之前的表現,自己也不可能打得如此順暢。更何況他還要時時小心友軍不要給自己添加亂子。不過戰鬥打到這種程度,倒確實已經成了倒幕派毛利部與中華軍之間的戰鬥。其他部隊此時儼然已經成了無足輕重的配飾。

面對同樣紀律嚴明且作風極其彪悍的毛利軍團,李耀鬥甚至都萌生了一股英雄惜英雄的感覺。因爲從倒幕軍率先派出騎兵進攻幕府軍本陣時,李耀鬥便已知曉自己今天遇到了一個與自己一樣的進攻派。是的,李耀鬥是中華軍中出了名的進攻派。雖然早年的青龍鎮一役差一點兒就斷送了他的軍事生涯。當然而今的李耀鬥已非當初的吳下阿蒙。對於熱兵器時代的戰術他也有了長足的瞭解。自然也就不會再犯指揮火槍兵向騎兵衝鋒這樣低級的錯誤。不過在李耀斗的內心深處,他從來都沒有放棄過以攻爲守的想法。雖然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熱兵器將領都是以守爲主,講究的是後發制人。可李耀鬥卻認爲熱兵器軍隊同樣也能主動衝鋒、追擊、阻截。而他也知道做到這些不僅要求軍隊各個兵種要配合得極其默契。更要依賴於精確的運動技巧。爲此在過去的十年中李耀鬥在遼東駐紮時,從未有一天放鬆過對部隊的嚴格訓練。因而今天的高鬆會戰正是對其之前十年努力的一次檢驗。

【……223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 文字更新最快……】@!!

()

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20節 關中雙雄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第21節 陪審團(上)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39節 搏弈之間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四十六節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3節 賜名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25節 蜀中攻略(二)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5節 大投資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17節 暗戰(三)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六節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十七節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45節 受降第19節 審判夜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16節 暗戰(二)第30節 歐洲之行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24節 君與臣(下)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二十九節第25節 大投資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八節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37節 揚帆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二十五節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9節 朝貢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7章 投命狀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20節 湯若望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13節 盛宴(五)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38節 巨獸第20節 尾聲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十八節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23節 休整第39節 楊府夜談(一)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
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20節 關中雙雄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第21節 陪審團(上)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39節 搏弈之間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四十六節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3節 賜名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25節 蜀中攻略(二)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5節 大投資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17節 暗戰(三)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六節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十七節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45節 受降第19節 審判夜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16節 暗戰(二)第30節 歐洲之行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24節 君與臣(下)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二十九節第25節 大投資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八節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37節 揚帆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二十五節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9節 朝貢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7章 投命狀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20節 湯若望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13節 盛宴(五)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38節 巨獸第20節 尾聲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十八節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23節 休整第39節 楊府夜談(一)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