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

公元1652年7月28日,荷蘭三極議會一致通過決議,向英格蘭共和國正式遞交了宣戰書。其實,此時此刻無論是哪兒一方宣戰都已不重要了。雙方有關海權爭奪的第一炮,早在幾個月前就已在大西洋打響了。這一年的5月,英國海軍將領布萊克率領20多艘艦船在多佛爾海峽巡邏,迎面碰上荷蘭海軍上將特羅普率領的42艘爲商船護航的軍艦。英國海軍要求荷蘭海軍向英國國旗致敬,遭到拒絕。於是雙方展開了4個小時的激烈炮戰。結果,荷蘭人損失了2艘戰艦,布萊克的旗艦“詹姆斯”號被射穿了70多個彈孔。此次勢均力敵的遭遇戰看似偶然,實則卻是英國人處心積慮炮製的開場白。

一心想要穩定海上霸主寶座的英國,清楚的意識到只有打擊荷蘭的海上勢力,才能獲得充分的貿易自由,使英國人變成世界上最富裕的民族。然而此時位居歐洲一流強國的荷蘭,早已建立了龐大的海軍艦隊。其海軍數量比英、法兩國海軍的總和還要多。爲了改變英國海軍落後面貌,護國主克倫威爾才一上臺,便開始大刀闊斧着實施其規模巨大的海軍建設計劃來。爲此他毫不吝惜的出售沒收來的貴族財產,籌資建造了裝炮l00門、排水量1000多噸的大型戰艦。(同一時期荷蘭海軍最大的戰艦裝炮僅40~50門。)此外,作爲英國曆史上第一支正規陸軍的締造者,克倫威爾還參照了新模範軍的機構,改組並加強了海軍機構各個部門,成立了專門負責海軍事務的海軍委員會。他一邊加強海軍訓練,一邊提高水兵的薪金和伙食標準,實行俘獲和擊沉敵船的獎金制度。一系列的軍制改革,使英國海軍在極短的時間裡就從一羣獨立不羈、參差不齊的雜牌軍發展成爲一支集中統一的武裝力量。到戰爭爆發前夕,英國海軍的實力已然大大超過了荷蘭海軍。成爲了繼中華帝國後,第二個實現海軍正規化的國家。

有了強大的艦隊做後盾,英國頓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航海條例》、海上巡邏隊,挑釁的舉動一個接着一個。直惹得荷蘭人率先坐不住遞交了宣戰書。此刻眼見尼德蘭人開了第一炮,早已磨刀霍霍的英國人立即就來了一個遍地開花。他們在北海襲擊荷蘭的捕鯡船隊;在地中海大肆洗劫荷蘭商船;入波羅地海破壞荷蘭與北歐的海上貿易;甚至還前往印度洋攔截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運寶船。頃刻間世界上每一處熱門航線上幾乎都能看見英國艦隊的身影。正當英、荷兩國在各大洋上爲了爭奪海上霸主寶座惡戰連連之際。遠在地球另一端太平洋上中華帝國則像一隻蟄伏的猛虎一般冷冷地注視着身邊所發生的騷動。

8月的南洋羣島溼熱難當,纔剛下了一場雨,炙熱的陽光又再一次光顧了小小的新加坡島。蔚藍色的港灣裡懶洋洋地停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船舶。它們的主人此刻或許正在港口邊的某家餐館,大快朵頤着品嚐剛剛從海里捕上來的海鮮。也可能左擁右抱着數個南洋美女猛灌甘蔗酒。總之無論南洋諸島的港口如何繁忙,一旦到了正午那就只剩下了兩個字——休息。

不過這條定理對於南洋總督陳家明似乎並不成立。此時的他端坐在南洋宣慰司衙門的書房中正埋頭批閱着從南洋各地送來的文書。外頭雖是烈日當空,可書房裡頭卻感覺極爲清涼。其中的奧妙嘛,就是從地下深處汲取上來的冷水流過用大理石製成的天花板的緣故。正因爲有了這套簡易的“空調”系統,我們的陳總督才能在酷熱難當的正午連續工作。

眼見又處理完了一份文件,舒了口氣的陳家明不由擱下了手中的毛筆。正當他要伸懶腰之時,門外響起了一陣拘謹的敲門聲。於是他趕緊整了整容裝,輕咳一聲後,向門外點頭道:“進來吧。”

書房的大門嘎吱一聲被推開了。進來的是一個身着青色絲袍,頭髮花白,留着山羊鬍子,約莫五十來歲的老者。卻見他垂首做了個揖,將手中帶來的公文恭敬地遞給對面的陳家明道:“總督大人,中爪哇的馬打蘭蘇丹接受了朝廷組建聯合艦隊的要求。並誠心邀請我軍派遣軍事顧問前往馬打蘭蒞臨指導。”

“洪先生辛苦了。這次能不廢一兵一卒,就如此順利的說服馬打蘭蘇丹,全仗先生從中周旋。本官定會奏明朝廷爲先生請功。”陳家明接過公文,滿意的誇讚道。

“總督大人言重了。帶罪之人,無顏請功。還請大人將罪民的姓名從奏摺中劃去吧。”老者依舊低着頭,固執的推辭道。

不錯,眼前的這個老者,正是當年明朝的薊遼總督、滿清的內翰林弘文院大學士洪承疇。當初監軍府先是以叛國罪,毫無爭議的判了他秋後問斬。可還沒等到來年的秋天來臨,天下便已經改朝換代了。隨着新皇登基,天下大赦,秋後問斬隨即又被改做了流放邊疆。結果洪承疇這個天字第一號的“漢奸”便被流放到了帝國最南端的邊疆南洋宣慰司。或許是因爲南洋羣島本就是個龍蛇混雜的地方。南洋宣慰司對於洪承疇漢奸、叛國者的身份並沒有中原那般反應強烈。南洋總督的陳家明還特意將他聘爲編外人員,在宣慰司衙門當差。而實事也證明,洪承疇確實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在商務方面他雖不及商業協會成員。但他精通政務,善於同南洋諸國打交道。能遊走於那些土王蘇丹之間通過外交手段達成宣慰司的既定目標。不過或許是出於自知之明,洪承疇每次完成任務都不會爲自己請功。

面對這種情況陳家明一般也不會勉強。卻見他起身來到身後的大地圖前,言歸正傳道:“嗯,東爪哇的淡目王國、中爪哇的馬打蘭王國、蘇門答臘的亞齊王國、馬來半島的馬六甲王國。而今南洋羣島上的伊斯蘭國家就只剩下了西爪哇的萬丹王國尚未給朝廷答覆。洪先生,你那邊有什麼消息嗎?”

“回總督大人,要讓這些番王歸附天朝其實容易得很。難的是讓那些盤踞在爪哇島上的紅夷就範。去年十月,朝廷雖然迫使西班牙艦隊正式撤出了馬尼拉。但荷蘭人在巴達維亞依舊享受着國中之國的待遇。萬丹王國的問題,說白了還是荷蘭人的問題。只要荷蘭的艦隊一天不撤出巴達維亞,那萬丹王國的蘇丹就一天不敢給朝廷回覆。”洪承疇想了一下誠懇的回答道。

“荷蘭人?”陳家明的嘴角忽然露出了一抹不屑的微笑,卻聽他不置可否的反問道:“洪先生應該也聽說了印度洋上發生的事了吧?”

“大人說的可是荷蘭艦隊在印度洋攻擊香江商業協會商船的事件?”洪承疇眉頭一皺問道。

“那先生怎麼看待此事?”陳家明邊說邊坐回了太師椅。

“依老夫來看那根本不是荷蘭人乾的。”洪承疇搖了搖頭道。

“哦,何以見得?”陳家明雙手一插饒有興趣的問道。

“首先,自我朝開國起荷蘭人就一再的向朝廷示好,希望能彌補之前資助東虜的過錯。荷蘭人不會毫無徵兆的改變策略。其次,荷蘭人向來以求財爲主。而香江商業協會又控制着南洋香料、茶葉、瓷器等貨物的供應。以他們的稟性不可能爲了幾船貨就去得罪南洋最大的供貨商。再來,朝廷去年趕走了盤踞在馬尼拉的西班牙人。據老夫所知此事對荷蘭人的刺激很大。這半年來荷蘭艦隊一直守着巴達維亞不敢有任何輕舉妄動。所以他們不可能捨棄老巢,千里奔襲去印度洋打劫幾艘貨船。”

“所以?”

“所以印度洋上的事應該是有人在故意嫁禍荷蘭人。雖說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國人與荷蘭人都有過節。但能在印度洋上劫掠我朝商隊,又能在得手後不留痕跡地撤離現場。那就只有英國人的艦隊能做到!”洪承疇斬釘截鐵的說道。在南洋宣慰司當差一年多的時間裡讓洪承疇對“天下”一詞有了全新的理解。他第一次發現原來中原以外還有如此精彩的世界。荷、英、西、葡等國間的角逐甚至讓他嗅到了諸國紛爭問鼎天下的味道。原本意志消沉的他立刻就來了精神。爲了同形形色色的勢力打交道,他不但認真瞭解了歐洲各國的基本狀況。還時刻不忘收集從大洋彼岸傳來的諸多情報,用以分析各國勢力間的關係。彷彿一個新的天下正展現在他的眼前。

洪承疇一席激昂的分析似乎也感染了一旁的陳家明。卻見他當下便忍不住拊掌應和道:“不愧是洪先生,推理的可真精彩。”

“那裡,大人過獎了。”洪承疇謙遜的笑道。其實他在心中對於英國人的這點小伎倆是十分不屑的。在他看來那些紅夷的計謀實在是太粗糙了。更本沒法同中原博大精深的陰謀術相提並論。就連以前的滿人都比他們善於算計。什麼反間計、連環計的,一個接着一個。哪兒像這些紅夷啊。簡單掛麪荷蘭國旗去海上打一次劫就算嫁禍了。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用這種計謀欺騙天朝,簡直侮辱了中國人的智謀。

然而此時的陳家明卻突然話鋒一轉道:“不過推理歸推理,現實是現實。目前的實事是所有的人都看到了一隊掛着荷蘭國旗的軍艦襲擊了中國的商船。”

“可是大人……”

還未等洪承疇辯解,陳家明便將話題一扯打斷道:“洪先生你可知朝廷這次爲何要推出聯合艦隊計劃?”

“回大人,朝廷這次將各藩屬國的艦隊一併收歸爲太平洋聯合艦隊。一是爲了與南洋各屬國一同維護海上門戶的安全;二是爲了整頓擴充南洋軍力。當然這麼做也減輕了朝廷在南洋的軍費。”洪承疇想了一下還是婉轉地回答道。據他所知所謂的“聯合艦隊計劃”遠沒有宣傳中所說的那樣高尚。依照此計劃,由帝國艦隊與藩屬國的艦隊合併組成“太平洋聯合艦隊”負責整個太平洋地區的海防任務。聯合艦隊以帝國艦隊爲主,艦隊指揮官由帝國海軍部任命。藩屬國負責本國境內的聯合艦隊的一切軍費開銷,而其本身則不得擁有聯合艦隊以外的武裝艦隊。

在洪承疇看來“聯合艦隊計劃”其實是一個挺“無賴”的計劃。因爲這意味着藩屬國一方面要爲中華帝國供養軍隊,另一方面卻又不能擁有自己的海上武裝。等於是將自己的艦隊和海上門戶拱手送給了中華帝國。只要稍微有些頭腦的君王都不可能答應如此過分的要求。但在帝國艦隊長槍重炮的的脅迫下,那些土王蘇丹多半隻能強顏歡笑着簽署條約,加入聯合艦隊。這種“無賴”的事洪承疇雖已做過多次了,但要他直白的說出口,還是有些困難的。

在這件事上陳家明顯然就沒洪承疇那麼扭捏了。卻聽他毫不避諱的開口直言道:“洪先生,你就直說朝廷是要解除藩屬國在海上的兵權好了。這不是什麼難以啓齒的事情。南洋既是帝國的後院,又是帝國進軍印度洋的橋頭堡。陛下不允許在南洋羣島上有帝國以外的海上武裝力量存在。更不能容忍任何歐洲列強幹涉帝國的殖民地和藩屬國!否則將被視作對帝國不好態度的表現。”

不允許在南洋羣島上有帝國以外的海上武裝力量存在!陳家明的話語就像醍醐灌頂一般讓洪承疇清醒了過來。他以前一直以爲朝廷僅僅想像控制西北土司那般控制南洋的土王。卻不曾想到朝廷對南洋的野心竟會如此之大。有了這麼一前提,洪承疇的思路自然是開闊了不少。只見他試探着問道:“這麼說朝廷決意要將荷蘭人趕出南洋咯。”

“不錯。荷蘭艦隊是現在南洋羣島上唯一一支非帝國武裝。並且荷蘭人還在帝國屬國萬丹佔有殖民地。這兩條都是帝國所不能容忍的事情。所以無論荷蘭人是否真的襲擊了我朝的商船,他們都必須揹負這個罪名。”陳家明說到這兒得意的一笑補充道:“況且,如今荷蘭與英國鏖戰正急,根本無力東顧。此時不將他們掃地出門更待何時。”

“大人英明。”洪承疇心悅誠服的拱手道。繼而他又欣然擡頭進言道:“不過,老夫認爲此事軟硬兼施效果會更好。”

【……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 太平洋金龍旗獨秀 文字更新最快……】@!!

()

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二十九節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34節 百舸爭流第6節 兵臨城下第6節 兵臨城下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第10節 《乙酉憲誥》第18節 紅月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2節 雙頭鷹第五節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四十五節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6節 兵臨城下第9節 新安財閥第二節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42節 王神甫第十九節第19節 國會(三)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34節 百舸爭流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22節 徐州雪夜(下)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31節 皇宮深院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24節 登基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41節 洪承躊第三十三節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4節 燃燒的營口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10節 驚變(一)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五節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22節 燕京騷亂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6節 路(一)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32節 除夕笛聲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21節 山海關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第33節 民惟邦本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
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二十九節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34節 百舸爭流第6節 兵臨城下第6節 兵臨城下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第10節 《乙酉憲誥》第18節 紅月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2節 雙頭鷹第五節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四十五節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6節 兵臨城下第9節 新安財閥第二節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42節 王神甫第十九節第19節 國會(三)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34節 百舸爭流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22節 徐州雪夜(下)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31節 皇宮深院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24節 登基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41節 洪承躊第三十三節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4節 燃燒的營口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10節 驚變(一)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五節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22節 燕京騷亂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6節 路(一)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32節 除夕笛聲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21節 山海關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第33節 民惟邦本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