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六月的廣東可說是驕陽似火。但就是這樣炎熱的天氣下孫露仍帶着大隊人馬等在路邊。一旁胖胖的姚金已經是汗流浹背了。他怎麼也想不通不過是幾個農民軍首領來投靠義勇軍罷了。而且才500都不到的人馬。司令犯得着這麼勞師動衆嗎。不過看着一旁孫露興奮的樣子他又不敢提什麼意見了。其實姚金的表情孫露一直都看在眼裡。於是她打趣的說:“姚公子,這天還真熱啊。”

“可不是嘛。熱得我頭昏腦漲的。”說着姚金拿出了手帕又擦了把汗。

“是呀,不過是幾個土匪頭子嘛。幹嘛這麼勞師動衆。對吧,姚公子?”孫露促狹一笑說道。

“啊。”被孫露這麼說中心事的姚金尷尬的說:“怎麼敢呢。我的孫大司令員。”

“姚金。你知道我爲什麼要這麼勞師動衆的迎接遊沛龍、樑權可嗎?”孫露忽然表情嚴肅的問到。

“司令是想學燕昭王千金買馬骨吧。”

“恩,你講對了其中一點。遊沛龍、樑權可的隊伍雖然沒有王興部來得人多勢衆。但在百姓中的威望卻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這次遊沛龍出面作出了覈定市場糧價。並規定擡價出賣及私運出外的糧食一律沒收。這件事更加重了他在百姓中的地位。而且以遊沛龍的能力來看他也不算是馬骨。應該是匹好馬啊。”

“恩,還是司令想的周到啊。”姚金一臉嚴肅的肯定道。

不過孫露看着姚金嚴肅的樣子卻忍不住笑了出來。啐了一口到:“你啊,就不要在這裡裝腔作勢了。我們聰明絕頂,絕頂聰明的姚公子會沒想到這些?”

面對孫露的擡槓姚金也只好苦笑着閉嘴了。雖然孫露是個特殊的女人。但她終究是個女人。和女人擡槓的男人不是傻子就是瘋子。

就在孫露還想和姚金擡槓時,一個戰士跑來報告到:“報告司令。王將軍他們就在前面了。”

聽了那戰士的報告孫露馬上又恢復了剛纔嚴肅的表情。四周的人聽到消息後也各個打足了精神要讓對方好好的看看咱義勇軍的威風。

不多時,果然從對面來了一隊人馬。人數不多。偶爾有幾個人零星的打着幾桿大旗。可不怎麼精神。只有三個爲首的人騎着馬。其中一人孫露認識就是王興。其他二人不用說應該就是遊沛龍、樑權可了。

此時的遊沛龍和樑權可的心情可以說是極端複雜的。雖然他們也很仰慕桃源山莊的孫大善人。可是對於這次招安的事情他仍有許多不放心的地方。畢竟對方可是隻用300人就剿滅牛頭寨,用1000人圍死曾經稱霸新安的王興,用一夜的時間就打下了文村城的義勇軍。就自己這點實力人家會看上眼嗎?更何況還有朝廷的問題。王直的前車之鑑遊沛龍還是知道的。自己可不想成爲第二個王直。但是現在的形勢又不得不讓他投降。畢竟以自己手裡的這點人馬根本就不夠給人家塞牙縫的。算了還是走一步算一步吧。就在遊沛龍和樑權可胡思亂想時他忽然發現了前面有一大隊人馬正等着自己。遊沛龍在心裡不禁一駭。難道真的和自己想的那樣。朝廷出爾反爾了。

和遊沛龍想象中不同的是對面的人馬並沒對他們怎樣。只見一個穿綠色奇怪衣服的少女一馬當先的向自己這走來。“孫露新安孫露,兩位想必就是遊將軍與樑將軍了吧。”

“草民遊沛龍參見大人。”

“草民樑權可參見大人。”

“兩位將軍不必多了禮。孫露現在還沒被正式任命呢。”現在這種情況不知朝廷以後還會不會正式任命自己呢。孫露在心裡苦笑道。

“遊兄樑兄你不必這麼拘謹。孫莊主雖爲女流。可豪爽得很啊。”王興介紹道。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王興整個就將孫露當成了同道中人了。

“這怎麼行。我與權可是來負荊請罪的。”

“哦,看來兩位將軍好象是誤會了。孫露並沒有想興師問罪啊!”對於遊沛龍和樑權可兩人的態度讓孫露感到很納悶。

“沛龍和權可出身草莽幸得朝廷招安。顧特此來向大人請罪的。”說完遊沛龍和樑權可便雙雙下馬向孫露拜道。

孫露看了王興一眼心想你個王興到底是怎麼和他們說的嘛。不過王興倒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於是孫露連忙下馬扶起了遊沛龍和樑權可道:“兩位將軍大概是誤會了。朝廷並沒有招安兩位。”

孫露這話一出,遊沛龍和樑權可不禁心中咯噔了一下。不過孫露連忙又解釋道:“孫露只是希望兩位將軍能加入我們義勇軍的行列。”

原來如此啊。遊沛龍心中一舒。這還不是換湯不換藥嘛。於是他和樑權可對望了一下又對孫露拜道:“孫莊主大人有大量。這些兄弟從今天起就跟隨莊主了。我兩也好就此歸隱了。”

“兩位將軍何出此言。孫露久聞兩位將軍大名。今得將軍,如旱苗得甘雨也。”說着孫露對着倆人拜道。(呵呵,最後一句好象是當年董卓對呂布說的。)

見孫露如此擡舉自己遊沛龍和樑權可不禁心頭一熱推金山倒玉柱拜道:“我等願爲莊主效犬馬之勞!”

就在新寧縣建立人民委員會的同時,農民運動的烽火很快的就燃遍了整個廣東地區。從一開始的江門、雲浮等地區到後來的肇慶、清遠、惠州地區乃至較爲偏遠的茂名、湛江、韶關、梅州等地區都發起了轟轟烈烈的反地抗稅運動。當然這期間只有象新安、佛山、以及江門的新寧等在香江商會控制下的地區卻安靜得很。各位或許要問這農民運動怎麼會發展的那麼快?簡直比SARS傳播的還快嘛。這當然是我們孫大善人的傑作啦。孫露早在桃源山莊建立初期便招收了大量的難民。他們中大多是廣東本地人且都是苦大仇深出身。孫露從中挑選出一些資質較好的苗子。進行重點培養向他們傳授各種鬥爭技巧。可以說那時復興黨雖沒成立可這批人卻算得上是最早接受復興黨思想的人了。於是在復興黨成立之後他們也都在第一時間加入了復興黨。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黨的利益高於一切!任何損害黨的利益的人都是敵人!

自從新寧縣發生僱農暴動後孫露就和復興黨的骨幹策劃了這場“野火行動”。行動的主要目標就是在廣東各地開展農民動。必要時建立武裝力量徹底打掉地主們的囂張氣焰。爲復興黨建立人民委員會做好準備。派去執行的人就是這些被稱爲“火種”的人。而這次行動的總負責人除了孫露之外還有蕭雲、陳邦彥、陳穀子以及羅同天。其中羅同天則作爲行動的直接指揮者潛入地主勢力較大粵北地區活動——代號“縱火者”。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這火已經燒起來了。而新寧縣建立人民委員會的消息無疑是給這火上狠狠的澆了把油。

雖然這些天湯來賀來找孫露希望她早日出兵平定各縣僕賊們的叛亂。但孫露一直以部隊需要整編等理由來拖着。一來,孫露通過王興的幫助接收了新寧縣內的以遊沛龍、樑權可爲首的農民武裝。現在的義勇軍確實需要整編。二來,孫露現在還不想那麼快的就去滅火。怎麼着也要讓那些土財主好好見識一下勞苦大衆的力量吧。

於是從六月起義勇軍就開始了建軍以來的第一次大整編。這次與義勇軍合流的農民軍總共有一萬多人。不過在孫露看來其中不少人是亡命之徒甚至原本就是土匪。對於那些個匪氣嚴重的孫露一律不接受他們加入部隊。義勇軍是人民的軍隊決不能沾染上歪風邪氣。還有些就是年紀太大或體弱多病的。就這麼刪刪減減的原本那一萬多農民軍到最後不過7000來人。再加上義勇軍原本的1000多人,以及這段時間裡踊躍參加義勇軍的青年。這麼拼拼湊湊的竟也有了一萬二千多人。正好可以組成一個整編師。

孫露將這一萬多人重新劃分爲三個旅,每旅三千五百人,下轄三團加旅部直屬隊——警衛連、偵察連、工兵連。其中三旅爲騎兵旅。分設一千輕騎兵和一千龍騎兵。龍騎兵是孫露在那次與張家玉他們商討未來戰術後借鑑歐洲的騎兵制度想到的一個新兵種。龍騎兵佩有鋼製軍刀,不帶胸甲;他們屬於重騎兵;裝備兩支槍、一支騎兵用短槍和一支上刺刀的步兵火槍。剩餘的一千五百人編成師部直屬隊,下轄——炮兵營、警衛營、特種營、工兵營、通信營、野戰醫院、教導隊。其中炮兵營配有6門榴彈炮、12門6磅炮、6門12磅炮。總共24門火炮。

三個旅的領導分別是:一旅旅長王興、政委姚金、參謀李啓新;二旅旅長遊沛龍、政委陳穀子、參謀樑權可;三旅旅長張家玉、政委李老疤、參謀甄旭升。

師部直屬隊領導分別是:炮兵營營長李大福;警衛營營長周志新;特種營營長李虎;通信營營長柴棟;工兵營營長田勇;野戰醫院負責人德里古斯神父;護士長李鳳兒。另教導隊直屬孫露管轄。

師長孫露;師總參謀長蕭雲;師政委陳邦彥。

不僅如此孫露還藉此設立了軍銜制度。分爲: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准將、少將、中將、上將、大將、及元帥等十五級軍銜。軍官與士兵的區別主要是在領章和肩章上。

孫露在此期間實施的另一項措施就是在桃源山莊建立了新安軍校。其實在義勇軍建立初期就有了相類似的軍營學習班。由於那時條件簡陋再加上孫露也沒有比較系統的教材以及足夠的教師。所以並沒有建立專門的軍校。但經過着兩年的發展在政治上孫露在陳邦彥等人的幫助下編寫了《復興黨宣言》;在軍事上孫露與張家玉等人根據中國古代的軍事著作結合這些日子孫露和他們討論的心得整理出了一套較爲完整的軍校教材。再加上孫露覺得這些新加入的農民軍將領覺悟還不夠高。且對於在新的技術下的新的戰鬥方式還沒有深刻的映象。於是孫露就決定了建立這所軍校。當然這些農民軍將領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在回到部隊那可就不是原來的配置了。這樣一來也能很好的解決這些人的山頭主義思想。

義勇軍的這次整編風風火火的搞了一個多月。當孫露宣佈整編結束時已經是7月中旬了。此時象湛江、茂名、陽江這種比較偏遠的地區的地主們早在農民運動開展後不久就妥協了。這些地區迅速的建立起了人民委員會。而象肇慶、東莞、中山、惠州、汕尾等離新安較近的地區在香江商會的影響下地主們也很快的就接受了新安的做法。比較麻煩是韶關、梅州和潮州這三個地區。這些地區封建地主們的勢力較大。且香江商會的影響較小。於是在這三個地區發起了不同程度的農民起義。特別是在潮州起義農民與當地地主武裝間的鬥爭尤其慘烈。潮州的地主甚至還從福建搬來了救兵來殘酷的鎮壓農民起義。期間在潮州饒平縣的起義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失敗的。復興黨派去的三個“火種”相繼犧牲。連身爲“縱火者”的羅同天也差點因此被捕。這次起義的失敗致使大約500多名起義農民犧牲。面對這樣的損失孫露雖然事先也有心理準備。不過這結果仍讓她吃了一驚。於是在整編完成後孫露火速帶領一旅從海路直逼潮州迅速的解決了當地的地主武裝。續而北上橫掃整個了韶關、梅州地區。在義勇軍的軍事行動下這些地主武裝很快就消停下來了。自此整個廣東境內甚至部分廣西地區都建立起了人民委員會。當然孫露所派去的“火種”們無一例外的都佔據了這些人民委員會中的重要位置。不少人都成爲了聯盟主席。當然在往後的日子裡這些“火種”將用各種方式逐步的公開自己的復興黨身份。於是在這一形勢下廣東的地主們不得不對人民委員會做出了妥協。

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三十八節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十六節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三十七節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4節 東路第35節 受禪大典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1節 山海關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30節 歐洲之行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三十二節第8節 路(三)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十一節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7節 茶與茶杯第5節 痢疾!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21節 范文程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11節 石柱義莊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31節 蜀中大西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二節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5節 痢疾!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二十六節第5節 奇貨可居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25節 蜀中攻略(二)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9節 朝貢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31節 皇宮深院第10節 江左諸府第三十七節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41節 桑稻之爭(一)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2節 雙頭鷹第4節 風口浪尖(四)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32節 諜影重重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二十七節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4節 狗熊?英雄?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四十二節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29節 促膝談心第五節
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三十八節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十六節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三十七節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4節 東路第35節 受禪大典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1節 山海關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30節 歐洲之行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三十二節第8節 路(三)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十一節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7節 茶與茶杯第5節 痢疾!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21節 范文程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11節 石柱義莊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31節 蜀中大西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二節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5節 痢疾!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二十六節第5節 奇貨可居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25節 蜀中攻略(二)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9節 朝貢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31節 皇宮深院第10節 江左諸府第三十七節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41節 桑稻之爭(一)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2節 雙頭鷹第4節 風口浪尖(四)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32節 諜影重重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二十七節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4節 狗熊?英雄?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四十二節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29節 促膝談心第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