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

“黃卿,朕知道你在擔心什麼。不過先讓陳卿講完他的構想如何?”孫露輕咳一聲打斷了兩位臣子間即將陷入扯皮的辯論。

女皇此話一出黃宗羲只得悻悻地沉默了下來示意一旁的陳家明繼續講下去。而陳家明則歉然地點了下頭,然後清了清嗓子進言道:“陛下,臣的意思是由朝廷收購香江銀行的一部分股份,再以大股東的身份監管銀行。這一來可以安撫香江銀行的股東,二來也便於日後分清權限。至於銀行行長的人選,臣以爲還是遵循現有的方式由董事會聘請能者任之。再由朝廷授予一定的官銜。在中央銀行的設立問題上臣就這兩點建議。”

“恩,黃卿陳卿講完了。你的想法呢?”聽完陳家明的講述後孫露不動聲色地回頭向黃宗羲問道。

哪兒知黃宗羲卻是一點都不留情面地直接否定道:“啓稟陛下。臣以爲陳會長的這兩條建議都不妥!”

“哦?爲何不妥?卿說來聽聽?”孫露將自己深埋在龍椅裡盯着黃宗羲問道。

“回陛下。衆所周知香江銀行資產雄厚。要朝廷出資將其收購這簡直就是件強人所難的事情。”黃宗羲氣鼓鼓地說道。他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眼裡不柔沙子的人。此刻見陳家明擺出了這樣一條苛刻的條件,他當然不再顧及什麼禮節上的謙讓。頓時猶如一個鬥士般據理力爭道:“依臣所見朝廷與其出資收購香江銀行不如直接開設一家銀行作爲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是國家的銀行本就應由國家全權掌控纔是。”

“如果朝廷有意自己開銀行當然無可厚非。不過朝廷有足夠的準備金嗎?難道首相大人要動用國庫?”陳家明反問道。那語氣彷彿是在暗指就算朝廷沒有這個實力籌建一家中央銀行。

然而這一次黃宗羲卻並沒有被激怒。卻見他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應答道:“根本用不着碰國庫。以朝廷的信譽銀行完全不用擔心籌集不到資金。更何況中央銀行還有集中保管其他銀行儲備金的權限。”

從早年進言要求將香江銀行收歸國有,到現在打算撇開香江銀行單獨設立一家完全由朝廷操控的銀行來充當中央銀行。黃宗羲心中的這一設想已非一兩日的事情了。爲此他這些年不僅在私下裡潛心研究過銀行的運作與管理,還在財政部提拔了一羣精通金融之術的年輕官吏。如今的他完全有信心從香江商業協會手中接管帝國的金融事務。此刻他那揚起的嘴角也似乎是在向陳家明挑釁,朝廷不是非得依賴你們這幫商賈的。

由朝廷另建中央銀行可以說是陳家明最不願意見到的情形。一來是他不願意傾注自己心血的香江銀行被人取代。二來他也明白黃宗羲採取的手段將在無形中損害帝國整個銀行業的利益。想到這裡陳家明不由心頭一沉上前責問道:“那首相大人的意思就要用一紙公文讓各大銀行將各自的儲備金奉獻出來嗎?”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可是貴行的信條之一。現在朝廷正是需要各家銀行配合。陳會長不是要打退堂鼓吧。”黃宗羲不置可否的反詰道。只要抓住大義的名分他便不怕對方在女皇面前耍花樣。

“不錯,只要國家需要別說是香江銀行了,就算是將家明的身價性命都投進去家明都再所不辭。可是黃首相認爲現在有必要要我等這麼做嗎?朝廷設立中央銀行究竟是爲了,還是爲了將民間的財富搬入國庫。做生意講的就是誠信。朝廷若是強買強賣如何叫人信服。”陳家明高聲暢言道。

聽到陳家明說到了這個份上。黃宗羲不禁望了一眼案牘背後的女皇,繼而長嘆一聲沉吟道:“陳會長既然說了肺腑之言。今日在陛下面前老夫也不妨坦誠相告。銀行的作用說白了就是籌錢的一個工具。商業協會的銀行爲商業協會籌錢,中央銀行則是爲朝廷籌錢。而朝廷也確實需要錢,需要很多的錢。古往今來沒有哪兒個朝代不曾爲財政傷過腦筋。而解決的辦法無外乎就是節流與開源。節流固然是重要,可國家那麼大該花錢的地方終究還是要花錢的。想省也省不了多少。所以歷來朝廷都是把精力放在開源上。蠢一點兒的就直接加稅加賦弄得民不聊生,饑荒遍野。精一點的就厚利官賣與民奪利。從桑弘羊到王安石,再到前朝的張居正雖然手段各不相同。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奪世家鉅商之利來充實國庫。”

黃宗羲說到這裡突然停了下來,在以一種難以言喻的怪異目光掃了陳家明一眼後,隨即提高了聲音道:“也莫怪前人每每都要針對這些世家鉅商。他們的先輩或許真的勤勞致富,或許爲朝廷立下過汗馬功勞。但這些後人到最後無不淪爲食利者。他們不事生產,而是利用先祖留下基業放高利貸來兼併土地。朝廷非但收不到他們的稅,百姓卻會因這些人而家破人亡。拿這等禍國殃民之輩開刀本該是件大快人心的事。可往往事與願違,這些世家巨賈時常與朝廷與天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朝廷雖然斂到了財,卻動搖了國家的‘根基’,引得朝野上下民怨綠色後一系列的變法也不了了之。國家元氣隨之大傷爲日後埋下了無數的禍根。”

在一番指桑罵槐之後,惆悵的目光在黃宗羲的眼中一閃而過,取而代之的卻是炯炯有神得甚至讓人有些灼熱的目光。只見他突然提高了音調以一種激昂地語調激動地說道:“惟有我朝成功的將世家鉅商的家財斂到了手中卻不犯衆怒。相反就算冒着可能受騙的危險,人們還是迫不及待的要將自己的財產拿出來惟恐落到了後頭。這可都是拜銀行和債券所賜啊!而今只要成立中央銀行將全國的銀行收歸於朝廷的掌控之下,朝廷就能活用那些世家鉅商的家資。反正對一個人、一個家族來說那麼多錢是他們幾輩子都花不光的。與其把這錢留在家裡讓人作踐,不如‘借’給朝廷投入真正需要錢的地方。當然商業協會也照樣可以向銀行貸款來取得他們所要的資金。從此以後朝廷將不再爲財政所困,中華將盛世永昌。陳會長如此利國利民的大事難道不值得爾等付出嗎?”

黃宗羲的後面幾句話雖然說得矯情得很,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這些話確實說的是大實話。即使陳家明身爲帝國財閥的代表人物,也不得不承認當初在建立銀行的目的就是爲了將囤積在地主世家口袋裡的錢“掏”出來爲“我”所用。就像黃宗羲說的那樣那些錢放着也是放着。與其讓地主們用那筆閒錢放債吸食普通百姓的血汗。不如用軟硬兼施的手段讓他們把錢投進銀行,再通過商業協會投資到真正需要資金的項目上去賺取更大的利潤。不僅如此那些過去“黃世仁”們用來向“楊白老”們放債錢而今已有一部分被商業協會拿到歐洲放債,來爲帝國賺取更深層次的利益。

然而就算是如此陳家明對黃宗羲的設想還是持保留意見。作爲一個商人他一向認爲資金的流向該由市場來決定的。因此他對黃宗羲所說的由朝廷來分派資金用途的做法並不抱什麼希望。但他此刻也無法有力地反駁對方的觀點。畢竟在沒有付諸實施之前黃宗羲完全可以說他是在杞人憂天。想到這裡他最終選擇了靜靜地等待女皇來做抉擇。

“兩位的意思朕明白了。”孫露微微地調整了一下坐姿開口道。只見她環視了一下侃侃而談的黃宗羲與沉默不語的陳家明。然後先將目光投向了黃宗羲道:“如果滿心只想着拿儲戶的錢充國庫。那帝國的銀行同外面的騙子就沒什麼區別了。這一點朕希望在往後的日子內閣能明白。”然後她的目光又移到了陳家明的身上說道:“誠然行有行規。但中央銀行終歸是國家的銀行。它的目的不在於營利而在於爲國家調控經濟、爲朝廷籌集資金。朕同樣也希望帝國的銀行經營者們能理解中央銀行所處的地位和性質。”

“是,陛下。臣等定當謹記在心。”陳家明與黃宗羲低着頭異口同聲地應道。雖然兩人的所持的觀點各不相同。但此刻卻已不再爭辯。因爲兩者都清楚該說的自己都已經說了,接下來來就該是由女皇做決定了。

孫露這邊似乎並不怎麼在乎兩個臣子的反映。而是自顧自地說出了自己的決定道:“這樣吧。還是將香江銀行改組爲中央銀行。”

耳聽女皇如此一錘定音,失望的情緒立即就蔓上了黃宗羲的心頭。一旁的陳家明則長長地舒了口氣。可還未等他倆拱手領命,對面龍椅上的弘武女皇就已經說出了另一個更讓他們震驚的決定。

“鑑於香江銀行的改組。朕決定將朕與先夫在香江銀行所擁有的百分之五十股份捐獻給朝廷。”僅僅是一瞬間孫露便將一筆足以令世界各國君王垂涎的鉅額財富給讓了出去。而她本人的表情卻只是像在宣佈一樁再尋常不過的政令。

“陛…陛下,您…”陳家明驚愕地擡起了頭。緊接着黃宗羲也反應了過來,連忙上前阻止道:“陛下這可萬萬使不得啊。”

“二位別說了。這件事朕意已決。原本就以實力與經驗來說,香江商業協會就是擔任中央銀行的最佳選擇。而陳卿剛纔說得也沒錯,雖是國家需要卻也不能不講誠信。既然如此那就由朕出力了啊。”孫露語氣堅決地說道。待見陳家明動了動嘴脣,她便不以爲意地笑了笑擺手道:“其實這事朕也已經考慮過很長時間了。這樣做對朝廷,對香江銀行來說是再好不過的結果了。況且就算朕捐了那五成的股份,皇室目前在香江銀行還是握有約一成的份子,每年的紅利還是少不了朕這邊的啊。當然財政部這次多少也得出資收購些股份才行。這樣做也算是給外界一個交代。”

此刻的黃宗羲已然明白了女皇的用意。在激動之餘他對孫露充滿了敬佩之情。歷來這世上有的是用國庫充內帑的皇帝,可肯用自己的內帑來補貼國家的皇帝可就鳳毛麟角了。誠然就像女皇自己說的香江銀行的股份只是皇室財產九牛之一毛而已。但這五成股份的意義遠非是其票面上的價值可以比擬的。於是他當即向女皇深深地作了個揖道:“陛下,大公無私。臣等深感欽佩。陛下請放心臣等絕不辜負陛下您的重託。”

孫露當然不擔心黃宗羲這邊會出什麼差錯。因爲她知道爲了這一天黃宗羲已經做了多年的準備。而她現在所要做的就是爲其圈定好範圍,使其的所作所爲不要超出底線就行。想到這裡孫露接着向兩人說道:“朕相信卿等之前對建立中央銀行一事都曾有過詳盡的打算。再過一年國會就要召開了。朕在此希望籌建中央銀行一事能在明年的國會上被提案。不過在此之前,二位還得根據今日的這番討論好好進行溝通並修改出一份更爲完善的籌建計劃才行。”

從孫露的口氣中黃宗羲與陳家明已經能深切地感受到女皇想要儘快建立中央銀行的意願。於是兩人當下雙雙鞠躬道:“遵命,陛下。”

“卿等都是國之棟樑。相信用不了多久,朕就能得到卿等的好消息了。”孫露像是打氣一般向兩人鼓勵道。說着她又回頭同陳家明囑咐了一句道:“陳卿,朕這裡剛剛收到商業協會送來的第一季度帳目。卿既然來了就同朕一起看看這些帳目吧。”

眼見女皇突然將話題轉到了商業協會的帳目上,陳家明先是微微怔了一下,然後很快便拱手答應道:“遵命陛下。”見此情形站在他旁邊的黃宗羲自然也是心領神會不敢再在御書房多做停留。於是他跟着便爲自己找了個藉口,恭恭敬敬地退出了御書房。

黃宗羲一走,整間御書房便只剩下了陳家明與孫露二人。然而書房裡的氣氛卻比先前黃宗羲在時更爲壓抑了。只見陳家明垂着雙手一動也不動的站在那裡。活脫脫的就像是個沉默的僕人。而孫露則一頁接着一頁地翻着桌子上的帳簿,彷彿根本就沒當陳家明存在一般。這種詭異的氣氛大約持續了一注香左右,孫露終於開口向陳家明問道:“陳卿在想什麼呢?”

【……352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 文字更新最快……】@!!

()

第二節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20節 尾聲第二十六節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十二節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34節 百舸爭流第十八節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9節 朝貢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第6節 五月內閣第16節 前夜(上)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18節 國會(二)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17節 國會(一)第十一節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16節 前夜(上)第22節 燕京騷亂第10節 《乙酉憲誥》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43節 長路漫漫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15節 本相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八節第17節 前夜(下)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10節 《乙酉憲誥》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22節 陪審團(下)第12節 首相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三十六節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22節 燕京騷亂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十四節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4節 風口浪尖(四)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七節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1節 范文程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二十三節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7節 茶與茶杯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16節 暗戰(二)第7節 茶與茶杯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三十三節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11節 海盜
第二節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20節 尾聲第二十六節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十二節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34節 百舸爭流第十八節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9節 朝貢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第6節 五月內閣第16節 前夜(上)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18節 國會(二)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17節 國會(一)第十一節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16節 前夜(上)第22節 燕京騷亂第10節 《乙酉憲誥》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43節 長路漫漫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15節 本相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八節第17節 前夜(下)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10節 《乙酉憲誥》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22節 陪審團(下)第12節 首相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三十六節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22節 燕京騷亂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十四節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4節 風口浪尖(四)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七節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1節 范文程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二十三節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7節 茶與茶杯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16節 暗戰(二)第7節 茶與茶杯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三十三節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11節 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