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

卻說羅威在開羅與各方使節巧做周旋之時,身處倭國的李耀鬥卻在廣島度過了一個愜意的冬天。自從諸滅長州毛利一族並將倒幕軍趕出本州島之後,依照總參府制定的計劃,完成第一階段作戰的李耀鬥部就此進入了長達三個多月的冬季休戰期。雖然戰場上的較量暫時停歇了下來,但在狹長的東瀛列島上各方勢力的角逐卻從未就此停滯過。

在倒幕軍方面,薩摩藩主的島津義久順理成章地接替毛利綱廣成爲了倒幕軍團的最高統帥。由於薩摩部的主力之前並沒有參加岡山一役,其在軍事上尚還保留有一定的實力。加上之前通過長崎一戰島津義久又搜刮了一大筆軍費。因此,島津一族的態度至今依舊強硬無比。趁着中華軍冬季休戰的間隙,島津義久一邊在沿海要地大肆構築工事、城郭,以防中華軍或幕府軍進攻,一邊則在島內發出通告招募倒幕士兵。雖然之前已經有了岡山之戰的前車之鑑,雖然中華軍的戰艦時常都會光顧九州島沿海,給島上的軍民帶來沉重打擊。然而在島津發出佈告之後,依然有五萬餘人前往熊本報名參軍。這其中既有當地的普通百姓,也有從倭國其他地區穿越海上封鎖偷渡趕來的浪人。而原先倒幕勤皇的口號,也逐漸被保家衛國所替代。

在島津義久橫兵厲秣準備死守九州之時,德川幕府與中華朝方面也沒有就此閒着。對於德川幕府來說,只要薩摩藩存在一天,其在倭國的統治就不得穩固。需知而今倒幕派隨被驅趕到了九州一隅,但倭國上下的倒幕情緒卻並沒有就此得到根治。而島津一族所處的熊本城則儼然成爲了不少倭國武士心目中的聖地。稍有不慎去年席捲大半個倭國的倒幕風潮就會在次蒞臨東瀛列島。面對如此危險,德川幕府當然是打心眼裡想要將九州的薩摩藩連根剷除以絕後患。可怎奈中華軍卻在這個關鍵當口上停止了進攻。沒有中華艦隊掩護的幕府軍根本無法登陸九州。於是也只能乾巴巴地望着海另一邊的薩摩藩佔佔口舌便宜。

其實就中華朝來說,倭國之戰時間拖得越長,其在印度洋上所受到的壓力也就越大。乍一看起來李耀鬥部在冬季休戰的舉動大有延誤軍機的意味。可換個角度來說,既然中華朝已然出兵倭國,那自然就得善始善終。該得的利益,該達到的目標,一樣都不能少。否則就枉費當初興師動衆的來倭國。抱着這樣的想法,中華軍方面就此同德川幕府打起了太極拳。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心理上的較量。沉得住氣的一方將取得先機。雖說中華朝與德川幕府方面各自都有着各自的壓力。但幕府方面最終還是先一步妥協了下來。說起來這點還是得託了倒幕派的富。島津義久雖然在九州島上氣焰囂張,但他在內心深處對中華軍、對德川幕府還是心存畏懼的。爲了打亂聯軍的部署,爲自己的苟延殘喘爭取時間,同時亦爲了尋求心理上的安慰,島津義久派出了不少刺客忍者在聯軍的後方進行暗殺等破壞活動。這些小動作讓德川幕府整個新年過得如坐鍼氈。爲此,再也耐不下性子的酒井宗勝只得不斷地派人催促中華軍早日出兵九州。然而眼看着派去的使節級別一個比一個高。可中華軍方面卻始終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回覆,在軍事上更是半點動靜都沒有。酒井宗勝原本還想派德川光國前去與李耀鬥商量。可怎奈自從岡山一戰之後德川光國便回其封地水戶養傷去了。雖然他在回信中也信誓旦旦的表示要爲酒井分憂。但其身旁的醫師卻又一再地勸阻其不要長途奔波以免影響恢復。一來二去之下,瞧出些端疑的酒井宗勝只得親自出面與中華軍商討起實質性的問題來。

弘武十一年農曆二月初七,中倭雙方代表就對剿誅倒幕軍的進一步軍事計劃於馬關展開了秘密會晤。此次會議中華朝方面由遠征軍總帥李耀鬥及駐倭大使鄭琨出面談判。幕府方面則由關白酒井宗勝與左大臣鷹司教平主持。雖然倭方代表的級別明顯要高於中方代表。但這絲毫影響不到中方代表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在一番歷行公事般的寒暄之後,左大臣鷹司教平率先顫顫微微地向中方試探道:“李將軍,鄭大人,這次上國出兵幫助幕府平定內亂,小國上下感激不禁。然則,九州島上至今還存有叛賊餘孽。若不及時將其斬草除根恐日後會捲土重來危害天下。所以天皇陛下連同德川將軍都懇切地期望上國能繼續幫助小國消滅叛軍餘孽。”

“鷹司大人言重了。爲藩屬國維持和平本就我宗主國的義務。更何況叛軍與我天朝還有君夫之仇。”坐在對面的鄭琨朝天拱了拱手道。

“既然如此,那就請上國儘快出兵九州吧。鄙方已經爲上國準備好了糧草補給。只要上國的李將軍一聲令下,幕府立刻就能配合上國大軍作戰。”鷹司教平迫不及待地應和道。

可誰知一旁的李耀鬥卻擺了擺手道:“鷹司大人此言差矣。本將軍雖是遠征軍的指揮官,但何時開始實施第二階段作戰卻要由本土的總參府決定。畢竟攻打九州還需要帝國海軍進行配合。”

“是,是,是。李將軍您說得是。卻不知上國總參府對我東瀛的戰事有何新的打算?”碰了個軟釘子的鷹司教平連忙轉口道。

“這可就要問咱們的鄭大人了。他剛從中原回來,相關的情況可比我這個在前線帶兵打仗的要清楚得多。”李耀鬥回頭向一旁的鄭琨笑了笑道。作爲一個軍人他沒興趣去管那些政客究竟有什麼想法,又打着什麼樣的算盤。在他看來尊崇命令,完成任務,取得一場又一場勝利纔是一個軍人該做的事。事實上若非軍部方面有明確指示,他甚至都不願意來參加這次的會議。

“哦?這麼說來鄭大人這次是從上國帶來了天朝的指示咯。”一直沒有開口的酒井宗勝將目光移到了鄭琨的身上問道。

“指示倒算不上。只能說是我中原軍部及外務部對幕府的一點小小建議罷了。”鄭琨說着便從身後侍從的托盤中取下了一份文書轉交酒井宗勝道:“請關白大人過目。”

或許是早就了到中華朝方面會有這一舉動,酒井宗勝面無表情地接過了文書與一旁的鷹司教平一起翻閱起來。然而出乎兩人意料的是,這一次文書上並沒有羅列出一長條犒軍清單。相反卻提到了一些在酒井宗勝看來頗爲匪夷所思的條件。而當兩人將文書翻到最後一頁時,上面所書的內容更是讓這兩個幕府高官臉色爲之一變。

鷹司教平當即便向鄭琨驚呼道:“鄭大人,請恕老夫愚鈍。這‘代管’究竟是什麼意思?”

“鷹司大人,‘代管’二字顧名思義就是代替管理。天朝知道秦津民風彪悍,向來就不服幕府管治。既然歷經百年幕府都無法降服九州島,那就交由我天朝來管理吧。相信我堂堂中華禮儀之邦一定能把這小小的‘秦津’治理得服服帖帖。”鄭琨故意加重了“秦津”二字。

聽出對方威脅口吻的鷹司教平不知如何是好地回頭望了望酒井宗勝。卻見酒井依舊還是一副處變不驚的模樣。似乎他早就知道了中國人的意圖。事實上,此刻的酒井宗勝心頭也似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如果同意中國人“代管”九州的要求,就意味着將倭國的南疆割讓給中華朝。如果不同意,則中華朝方面勢必不會就此善罷甘休。

一想到中華軍的戰鬥力酒井宗勝下意識地就在心頭打了寒戰。不過他轉念又一想,就算此刻自己真的收復了九州消滅了島津一族,也難保能控制得了九州的局勢。正如目前的長州藩雖已失去藩主毛利,可民間的抵抗情緒卻依舊高漲。可想而知若是換做素以民風彪悍著稱的九州那又將是怎樣一副場景。哼,中華朝既然想要九州島那就儘管拿去吧!等你們被九州人鬧得焦頭爛額之後,老夫再把九州給收回來也好省去不少麻煩。

想到這兒,酒井宗勝當即便以感激的口吻向鄭琨感謝道:“天朝先是幫小國平定內亂,後又爲小國教化刁民。小國上下真不知該如何感謝天朝給予的恩惠。老夫相信野蠻無知的九州在天朝的教化下一定能成爲知書達理的秦津。”

一聽酒井宗勝稱九州爲秦津,鷹司教平知道九州島這次是斷然保不住的了。雖然心頭充滿了屈辱,但他在表面上還是隨着酒井宗勝一頭哈腰着附和道:“那秦津就拜託天朝了。”

眼見酒井宗勝如此順從地答應了中華朝代管九州的要求,鄭琨反倒是覺得有些意外。需知他今日提出的這份提案不過是對幕府的一次試探罷了。卻不想幕府方面在割地的問題上竟然如此好說話。難道是倭人沒意識到這“代管”就是“割讓”的意思?想到這兒,鄭琨還是決定先別把這事挑明。於是他當即順着酒井的口吻點頭微笑道:“兩位大人客氣了。希望吾等日後能合作愉快,共同攜手把秦津打造成北海上的明珠。”

“能得到天朝的指點是我等小國的榮幸。不過,請恕老夫愚頓。這文書上註明要我國效仿天朝建立議會。老夫不知這建立議會與目前平叛又有何關聯?”酒井宗勝指着文書中的一項條款不解地問道。在他看來所謂的議會完全是與衙門作對的一個組織。以目前酒井在幕府支手遮天的地位,他當然不願意憑空冒出來一個這樣的組織與自己的作對或是限制自己的權利。但既然中國人鄭重其事地將這一條寫了進來,酒井也不敢就此反駁。只得先探了一探中國人的口風。

“酒井大人,您是有所不知。天朝的財政預算都得先由國會通過才能付諸實施的。在倭國平亂的軍費也在其中。再說我天朝的百姓向來愛好和平,厭惡殺戮。在他們看來既然已經把叛軍趕出了本州島,戰爭也該就此結束了。如果這個時候薩摩方面再表示一下投降的誠意,那本官在此敢保證,國會十有**會要求朝廷從東瀛撤兵。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估計我等也只能奉命行事了。”鄭琨攤了攤手道。

“這可萬萬使不得啊!大人您一定要爲小國向你們的國會解釋此事啊。”鷹司教平一聽中華軍要撤兵立即哀求道。

“鷹司大人,請放心。我們都是老朋友了。當然不會就此袖手旁觀。正因爲如此我等纔想出了讓貴國設立議會的建議。反正議員的資格最終還是得由諸位大人來決定的。而在中原的百姓看來貴國設立議會乃是誠心向天朝學習的舉動。這樣一來也能滿足一下國會議員們的虛榮心,使他們不至於認爲我們現在在東瀛的作戰是在浪費時間,而是在行正義之舉。”鄭琨連忙解釋道。

聽完鄭琨的這番話語,酒井宗勝敏感地意識到中華朝此舉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說代管九州是對倭國的領土需求的話。那要求幕府設立議會就是赤luo裸地在干涉倭國的內政。酒井宗勝能想象得到一但幕府設立國會,其議會成員勢必將由貴族以大地主和大商賈組成。以中華朝在這些人中的影響力,想要左右議會的決策並不是一件難事。中國人甚至還可以藉此來要挾幕府。

想到這裡,酒井的心不由地就沉了下來。他明顯感受到中國人其實對自己並不信任。不過他在表面上還是極爲恭順地向鄭琨保證道:“原來如此。請大人放心,老夫回去後一定把建立議會的事奏請天皇陛下,希望能就此學習天朝的良政。”

“難得酒井大人如此申明大義。在下的這趟差使也算是辦得順暢。兩位大人放心,只要你們的答覆能讓中原方面滿意,那一切事情都會變得容易起來。”鄭琨說着回頭向李耀鬥笑道:“李將軍,接下來可就是您的事了。”

其實李耀鬥早已厭煩了鄭琨那既想做*子又想立牌坊的表演。待見他又將話題引到了自己身上,李耀鬥只得輕咳了一聲說道:“本將軍只管打仗。別的事一概沒興趣知道。”

“那是當然,將軍您只要完成您的天職就已經足夠了。”鄭琨聽罷爽朗地笑道。

【……241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31節 皇宮深院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31節 蜀中大西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四十五節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十四節第三十七節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二十二節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5節 奇貨可居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16節 暗戰(二)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三十一節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30節 編制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三十一節第33節 芝蘭第十九節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8節 稅制第10節 遼東戰報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21節 陪審團(上)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34節 歸德之戰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第32節 諜影重重第8節 銀圓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25節 大投資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37節 揚帆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15節 本相第8節 銀圓第15節 結社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2節 藩王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第14節 農村公社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
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31節 皇宮深院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31節 蜀中大西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四十五節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十四節第三十七節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二十二節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5節 奇貨可居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16節 暗戰(二)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三十一節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30節 編制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三十一節第33節 芝蘭第十九節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8節 稅制第10節 遼東戰報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21節 陪審團(上)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34節 歸德之戰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第32節 諜影重重第8節 銀圓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25節 大投資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37節 揚帆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15節 本相第8節 銀圓第15節 結社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2節 藩王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第14節 農村公社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