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

沒有過多的思考,孫露當下便決定現場爲這片奇特大陸取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名稱。畢竟此刻發現這片大陸的第一人是中國人。中國人自然有權力爲其命名。既然歐洲人可以更據古希臘神話或是聖經故事給世界的各個大陸命名。那自己是否也能從中國古代神話中汲取靈感呢。可在她的印象當中古人對世界的理解是天圓地方。除了中原就是蠻夷,而那些蠻夷還必須在進貢之後纔會被承認是國家。至於海洋、大陸等地理概念就更是模糊不清了。沒有思緒的她便欣然擡頭向衆臣詢問道:“諸位愛卿對取名一事有何見解啊?”

女皇的問題一出,大殿上頓時就響起了一片交頭接耳聲。這些飽讀詩書,自負博古通今的大臣們搜腸刮肚着在各自的腦海中尋找起與“南方”、“大陸”、“奇獸”等詞有關的典故來。卻見堂下一個品級較低的大臣率先進言道:“陛下,臣以爲叫南瞻部洲較爲妥當。佛曰:七重金山外有鹹海。鹹海的四方有四大洲,東勝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賀神洲,北俱蘆洲,又名四天下,每洲旁各有兩中洲,數百小洲爲眷屬。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慾天、至無色界四天爲一小世界。集一千個小世界爲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爲一大千世界,其間有三個千的倍數,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南瞻部洲?怎麼聽着像是西遊記呢。可還未等孫露開口,一旁的其他臣子卻向此人投來了輕視的目光。卻見他對面的另一個臣子信步出列道:“啓稟陛下,四洲之說並不是我中土的說法,而是源自於西域的喇嘛教。我中華帝國發現的大陸沒必要依照天竺人的世界命名。臣以爲此片大陸因按漢時的《說苑.辨物》所載‘八荒之內有四海,四海之內有九州’之說,命名以南荒洲。”

“還是叫南瞻部洲的好。南荒洲一聽就覺得荒涼。”

“本來就是蠻荒之地。當然應該叫南荒洲。要不把那‘荒’字刪了改做‘天’吧。叫南天洲。”

眼見一干臣子一個個引經據典,互不相讓,覺得有些爲難的孫露不由將目光轉移到了大陸的發現者陳虎頭的身上。再怎麼說,他作爲代表文明世界發現該片大陸的第一人,有權利爲這一重要的發現命名。於是孫露揮手示意在場的文武百官先安靜下來後,高聲宣佈道:“該塊大陸既然是陳船長髮現的,就理應由他來命名。陳船長,說說你的想法吧。”

“皇上,這…這可使不得啊。爲天朝疆域命名乃是天子的權利,草民等不敢唐突。”陳虎頭唯諾着拱手道。與歐洲探險家一發現新陸地便忙不迭地用自己名諱到處命名不同。“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的概念已經深深烙在了中國人心中。就算是陳虎頭這般海商出身的粗人,亦不敢輕易地逾越禮數,擅自給新發現的地域命名。因爲“皇土”只有皇帝纔有權命名。

“朕現在就賜你個機會命名吧。以後只要是有人發現了新的島嶼山川,朕都授權他命名自己的發現。”孫露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那草民就獻醜了。”聽皇帝這麼一說,陳虎頭自然也就打消了心頭的顧慮。卻見他接過侍從遞上的筆墨,在雪白的宣紙上疾書下了兩個大字。

“胡餘(古漢語念au tu—_—)!莫非就是《山海經》中所指的不庭胡餘?!”大殿之上工務尚書方以智頭一個叫出了聲。

“原來這倆個字念au tu啊。大人真是博學。草民以前看《山海經》時一直把這倆個字唸作hu 欲。真是讓各位老爺見笑了。”陳虎頭靦腆地擾了擾頭坦然道。不過他並不知曉,金鑾殿上除了他,女皇陛下先前也把這字唸作了hu 欲。虧得方以智搶先說出了口,否則女皇這醜可就要糗大了。

“陳船長不必介意。胡餘au tu的念法乃是古稱。而今已經很少有人這麼唸了。倒是陳船長涉學甚廣,連如此生僻的典故都能想到。”方以智毫不介意的誇讚道。

“大人過獎了,草民自小讀不進那四書五經,卻最愛看《山海經》。那時草民就常在想,這《山海經》中記載的裸人國、北朐國等等奇特的國都是否存在?應龍殺蚩尤和夸父的匈犁之谷又在那裡?說實話,有一段時間草民看了歐洲傳教士的航海圖,也曾打消過這些念頭。覺得《山海經》中的記載不過是些神鬼之說罷了。可這次草民一踏上那片神奇的大陸,就發現自己彷彿到了《山海經》中南海之神‘不廷胡餘’庇佑下的南海大荒之地。那裡的土人就像是《山海經》中記載的梟陽國人那般,嘴脣長而厚,身子黝黑長有長毛,一看見人就裂開嘴發出奇怪的笑聲,手裡還握着一根竹筒。這袋鼠則像是書中記載的‘於菟’。草民還在那裡的溪澗發現了一種奇特的魚,它躲在水裡,就能以噴水把飛蟲等射死。這不正是《大荒南經》中可以氣、水或含沙射人的‘蜮’嘛。所以草民斗膽認爲此大陸就是《山海經》中記載的南海大荒之地。故而纔想用南海之神的名字來命名此片大陸。”一談到自己迷戀的《山海經》陳虎頭立刻就變得滔滔不絕起來。

“恩,這麼聽起來,陳船長說的確實有道理啊!《山海經》乃是上古流傳下來的一本奇書。歷來都被人當作地理著作翻閱。東漢時,漢武帝就曾着人依照《山海經》爲朝廷編撰地理。東晉陶淵明在閱讀了《山海經》之後,更是稱讚其爲‘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而今陳船長的這番發現算是徹底印證了此書。”方以智附掌讚歎道。當然在實行八股取士的明朝,有這閒工夫看《山海經》的讀書人自然是少得可憐。不過對方以智這種醉心格物、地理、天文的學者來說,看似光怪陸離的《山海經》可是一本接觸中原地理的入門奇書。就算是他們後來接受了從西方、從孫露那裡傳來的地理知識。但在他們內心深處的“山海情結”卻不曾退卻過。

“噢,如此說來,陛下在海外覓知南海有奇土的傳言,應該也是從我中土傳出的吧。”沈猶龍一拍腦門驚呼道。

他的這一“驚人”發現,立刻就引來了在場衆臣的一致迎合。雖然這些大臣學者們十分佩服女皇的學識。可在他們心目中,孫露的學識終究是來自海外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蠻夷”的學說。這其中又以地理方面最爲精確。這讓自視甚高的中原士大夫們,多多少少覺得有些“鬱悶”。可此刻給沈猶龍這麼一提醒,衆人這才恍然大悟。哦,原來女皇陛下有關海外的大陸的預言,全都是通過《山海經》推測出的啊。至於什麼哥倫布啊、麥哲倫啊,都不過是在拾中土學說的牙詼罷了。在這一番搖頭晃腦之際,衆臣似乎又找回了中原傲視四夷的優越感。

與羣臣拍手稱快反應不同,起先孫露對陳虎頭用《山海經》來解釋澳洲地理的論調顯得不以爲然。在她看來這種解釋十分牽強附會,甚至還有點迷信。因爲這一大堆特點套在其他地方土著身上同樣適用。可她轉念一想,當初鼓勵歐洲人開啓大航海時代的不正是一本《馬可波羅遊記》嗎。

是的!何爲迷信?何又爲神話?正如三百多年後進入數碼時代的歐美專家們,依舊還會孜孜不倦地尋找傳說中的消失大陸“亞特蘭帝斯”,探尋《聖經》中記載的諾亞方舟。而今的陳虎頭等人揚帆去尋找應龍殺蚩尤和夸父的“匈犁之谷”又有何不可。既然歐洲人能更據一本漏洞百出的《聖經》和古希臘神話來給各個大陸命名。中國人又爲何嘗不能依照《山海經》中的記載來規劃出一個屬於華夏文明的世界呢。想到這兒,孫露發現自己以前真太過遵循自己腦中的知識了。既然中國的歷史已然改變。那就讓蝴蝶繼續揮動翅膀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吧。

想通了這點的孫露,臉上也跟着露出了激動的神色。此刻的她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中國探險家們依照“崑崙系神話”,會構架出一個怎樣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來了。於是孫露當下便衝着陳虎頭頷首示意道:“陳船長這名字取得好。朕準了!就叫胡餘洲。”

“起稟陛下,臣覺得胡餘洲雖說不錯。但如果稍加修改的話會更合適。”在龍椅旁一直沒做聲的陳邦彥拱手提議道。

“哦?陳愛卿,有何建議?”

“回稟陛下,臣以爲這‘胡餘’二字不管念什麼,終究是帶了個‘胡’字,實在不雅。不如就照它au的諧音,將‘胡’字改作‘澳’;將‘餘’字改作‘塗’。正應此洲四面環海之意。”陳邦彥的話一出口,一旁的大臣們便連連點頭稱是起來。原來自明朝取代元朝起,中原的大漢民族情結就十分結嚴重。當年崇禎皇帝之所以死都不肯開口與滿人談議和,很大程度上就是源自於此。而今的中華朝又有打敗東虜的驕人戰績。大漢民族情緒,當然是比明朝又猛增了不少。因此在衆臣眼中“胡”、“夷”、“狄”、“蠻”等詞一概都是貶意詞。當然不能用來命名天朝的新疆土。

“澳塗洲,簡稱澳洲?”孫露回味了一下,默然地點了點頭。沒想到繞了半天,還是澳洲。當然,此“澳”已非那個澳大利亞的“澳”了。眼見皇帝點了頭,一旁的侍從連忙高聲宣旨道:“皇上下旨,封南海大荒之地爲澳塗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衆臣緊跟着叩首海呼萬歲道。

“衆卿平身。”孫露滿意的點頭道。覺得有些意尤味盡的她又回頭問道:“陳船長,你就不再多取幾個名字了嗎?你可是毫不容易纔得到如此重大發現的。至少也該用你自己的名諱在澳塗洲上命名幾處地名纔對。”

“回皇上,草民當初出生時,草民的爹正在船上賭錢。產婆跑來告訴他我娘生了個小子,他一高興擲出了一對虎頭來,結果草民就叫虎頭了。草民這大名實在是登不了大堂,更別說做地名了。”陳虎頭連連搖頭道。此刻的他也在心中埋怨着自己的老子,當初怎麼給自己取了這麼一個破名字。

可誰知女皇卻爽朗的一笑道:“朕倒覺得陳船長的這大名取得很合適啊。你瞧這地圖上的澳塗洲看上去,不正像是一個豎起耳朵的虎頭狀嘛。”

“皇上所言及是。看來陳船長同澳塗洲還真是有緣呢。依臣看不如就將這正北方向上的海灣命名爲虎頭灣吧。虎虎有生氣,聽起來多有氣勢啊。”於是在沈猶龍的順水推舟之下,另一個時空的“卡奔塔利亞灣”,轉眼間就成了“虎頭灣”。

“既然如此,草民懇請陛下恩准將草民初次登陸的港灣命名爲‘陳家港’。”陳虎頭一個抱拳懇求道。客家人向來重視自己的家族榮譽,因此在陳虎頭看來一個“陳家港”遠比什麼“虎頭灣”更能光大家族的門楣。

“那是當然,朕準了。”孫露說罷,又想了一想補充道:“嗯,既然你覺得自己發現了梟陽國人,那朕就封你爲梟陽侯吧。以陳家港爲中心方圓千里的地域爲梟陽侯封地,另賜黃金三千兩、錦緞五千匹。”

如此豐厚的賞賜,讓陳虎頭當即便楞在了原地。直到周圍的大臣爭相向他道賀後,他才略微回過了點神。覺得自己身處夢境的他趕忙向女皇追問道:“可,可是皇上。這樣一來,那金礦就可能在草民的封地之中了。”

“還草民呢。你已經是梟陽侯了。你封地裡頭的東西當然是你的咯。就算有金礦那也是你先發現的。”孫露不以爲然的回答道。

明白過來的年輕侯爺感激涕零地匍匐在地高聲謝恩道:“草民,哦,不。臣叩謝皇上龍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平身吧。這是你該得到的。”孫露一臉傲然的說道:“有道是,男兒何不駕海舟,覓得金銀萬戶侯!”

就這樣,潮州平民陳虎頭找到黃金、搖身一變成侯爺的傳奇故事,在弘武三年的歲末,傳遍了帝國大江南北的沒一處角落。官爵、封地、海外荒土、以及黃金成了人們茶餘飯後議論得最多的話題。黃金的誘惑顯然比前幾項更大。從田間耕作的農民,到市集販貨的商販,乃至那些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士人,似乎都難逃脫這種貴金屬的誘惑。至於那句“男兒何不駕海舟,覓得金銀萬戶侯!”更是在市集、鄉間廣爲流傳。

【……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 受封號冒險家揚名 文字更新最快……】@!!

()

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二十一節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二十六節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十二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28節 天下之法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19節 審判夜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40節 多鐸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二十五節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二十六節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33節 交易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18節 再戰松山(中)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22節 徐州雪夜(下)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22節 荷蘭人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第十二節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16節 八旗眷屬第27節 山東鏖戰第三十四節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6節 五月內閣第31節 蜀中大西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28節 返航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11節 海盜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18節 紅月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3節 風口浪尖(三)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17節 首相的大計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十六節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31節 皇宮深院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三十六節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10節 驚變(一)第十九節第三十節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
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二十一節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二十六節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十二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28節 天下之法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19節 審判夜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40節 多鐸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二十五節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二十六節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33節 交易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18節 再戰松山(中)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22節 徐州雪夜(下)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22節 荷蘭人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第十二節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16節 八旗眷屬第27節 山東鏖戰第三十四節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6節 五月內閣第31節 蜀中大西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28節 返航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11節 海盜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18節 紅月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3節 風口浪尖(三)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17節 首相的大計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十六節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31節 皇宮深院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三十六節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10節 驚變(一)第十九節第三十節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