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

雖說在剛剛過去的弘武十四年(西曆1663年)的歲末中華艦隊在卡奇灣取得了驕人的戰績,之後趙志誠又率領商會的僱傭軍佔領了波斯灣的咽喉阿巴斯港。但身爲艦隊總指揮的施琅卻並不比數個月前遭遇拉克沙之敗時輕鬆多少。奧斯曼人並沒有像他預期的那樣回援阿巴斯。英國艦隊卻如期的北上了阿曼灣。決勝千里的事情似乎只在說書先生的故事裡發生。而現實的情況往往卻是戰局總是不按照你的即定劇本上演。

施琅十分清楚奧英聯合艦隊目前的一系列舉動讓中華艦隊陷入了極爲不利的局面。如果說鄭森在拉克沙羣島的慘敗至少還能誘使奧軍元帥阿里放棄奧軍艦隊原來佔有的地利優勢一頭扎進施琅事先佈置好的圈套。那而今施琅的艦隊不得不同時面對奧英兩國的主力艦隊。然而這一次對手所佔的優勢已非上次在卡奇灣那般僅限於數量。

“將軍。最新戰報。罕杜已經率領艦隊駛離馬斯喀特港。”年輕的副官以乾淨利落的口吻向正站在窗邊遠眺的施琅宣讀了手中的報告。

“是全部艦隊嗎?”正值壯年的印度洋艦隊總指揮聽罷隨即轉身信步走向了身後擺在房間中央的巨大沙盤。他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周圍其他提督的注意。於是一時間剛剛還在三三兩兩湊在一邊小聲嘀咕戰局的海軍軍官們立即會意的聚攏到了施琅的身邊。

“回將軍,照情報上顯示罕杜這次只帶了20艘戰列艦、8艘巡航艦及7艘輔助船。”雖然報的只是一連串數字尚貞的語氣中卻帶着難以掩飾的興奮。

似乎是受到了副官語調的影響一旁的陳豹也顯得有些躍躍欲試起來。向來忠厚的他此刻也有些輕佻的引用了一句難得冒出的成語感嘆道:“同上次的規模來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啊。”

“數量上確實縮水了不少,不過在質量上卻是有了長足的提高。至少奧軍的戰列艦這次不會再被那些小舢板所拖累,其在速度上的優勢應該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了吧。”說這話的是第二艦隊的提督項鷹。與奧軍戰艦糾纏過多年的他十分清楚阿拉伯三角帳在機動性上的優勢。

“不錯,這次奧軍艦隊的實力不容輕視。”施琅顯然也頗爲認同項鷹的觀點。正如英國艦隊從一開始就沒有像這個時代的其他國家海軍那樣僱傭商船,這種看似削弱艦隊實力的做法,其實恰恰正是在保障艦隊的整體戰鬥力。因爲海上實戰已經一再的證明,隨着新的戰列戰術的完善火力過弱的船支只能成爲整個艦隊的拖累而已。因此施琅完全可以相信這一次罕杜出動的這35艘戰艦是奧軍艦隊精銳中的精銳。意識到自己即將面臨一場苦戰的他隨即又將注意力擺到了另一個夙敵的身上問道:“上尉,現在英軍有什麼動靜嗎?”

“回將軍,自從英軍北上之後就一直在波斯灣的外圍徘徊。”尚貞將沙盤上的一艘小船推到了霍爾木茲海峽外的喇叭口。

海軍所謂的沙盤其實並不像陸軍那樣是由沙土堆成的各種地形示意模型。而是一張平鋪的碩大航海圖。上面不僅詳細繪製出了各個港口與島嶼,更爲重要的是還標有航海圖上不可獲缺的經緯度。通過這些網格海軍指揮官能清晰的辯認出每一支艦隊在茫茫大洋之上的準確位置。至於相關的艦隊在沙盤上則由旗艦的模型來表示。揚着三角帆的侯塞因號、設計洗練的海上羣王號以及雕着盤龍船首像的敖順號,這些讓人一目瞭然、製作精良的戰艦模型完全是按原艦比例製作。因此在後世它們也成了帳船愛好者們競相收藏的珍品。

“嗯,看樣子似乎是要卡斷我軍與阿巴斯的聯繫。”項鷹撫着下巴觀察着英軍艦隊的位置喃喃道。

“從位置上看似乎是如此。不過如果奧英聯軍真有此打算。當初罕杜直接出兵就可奪回阿巴斯了啊。所以這位置更像是故意擺給我們看的。”施琅用指揮棒支着胳膊搖頭道。

“這麼說來對方是想引我們出戰?”項鷹接受了施琅的說法。

“應該是吧。畢竟我們在卡奇灣裡待的時間也夠長了。”施琅苦笑着說道。當初得到英軍北上的消息後,施琅也曾一度打算出擊以優勢兵力阻擊英國艦隊,但他最終還是忌憚於背後數量龐大的奧軍艦隊而放棄了該計劃。

對此後世的一些歷史學家一致認爲如果當時指揮艦隊的鄭森提督,他就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貫徹該計劃。從而阻止英軍與奧軍的會師。甚至還有人信誓旦旦的稱這樣做能讓印度洋之戰提早結束。不過另一部分學者卻對這種樂觀的論調嗤之以鼻。他們表示完全理解施琅的選擇。放任二百多艘奧軍戰艦在背後窺視,而全力攻擊北上的英國艦隊無疑是一個大膽得近乎賭博的決定。其若是成功固然能讓戰爭提早結束。可一旦失敗則會讓原本佔有優勢的中華軍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之中。不過無論是何種論調,總之人們無一例外的都堅信只要是鄭森指揮艦隊就一定會採用這一大膽的計劃。這也難怪在多數人的眼中施琅是帝國正統用兵家的代表。不管在戰略上還是在戰術上都步步爲營。而反觀鄭森在用兵上就明顯要大膽辛辣得多。無論是偷襲亞丁。還是在之前以少量艦隊與奧英聯軍周旋,鄭森似乎從不害怕冒險。這或許亦是出於他體內另一半血液中所充斥的投機因子所至。

不過無論鄭森作戰風格如何至少就戰役的前半段來說他是無緣參與了。卻聽此時的尚貞跟着開口道:“但是將軍鄭森提督那邊還沒做好準備呢。”

“是啊,將軍 。不如再等等吧。只要鄭提督的艦隊整裝北上。我們就能以壓倒性的優勢佔用奧英聯軍。”項鷹跟着附和道。

“不。這次的機會難得。如果鄭森的艦隊現在北上,恐怕罕杜那斯又會退縮回馬斯喀特港去。”施琅沉吟了片刻後最終下了決心道:“通知哥亞的賴特中將讓荷蘭艦隊即日與我軍會師。”

………………

兩日後施琅的命令傳抵了停泊在哥亞的荷蘭艦隊,此次奉命率領荷蘭艦隊趕赴印度洋的是荷蘭海軍中將賴特。此人出生在西南省一位老水手家庭。11歲就跟隨父親在船上當實習水手。後來憑着足智多謀的本事,被逐級提升。在英西戰爭中。曾多次同海盜船、私掠船作戰。在第一次英荷戰爭期間,賴特作爲荷蘭海軍統帥特羅普上將手下的一員猛將,亦多次在海上與英國海軍交鋒,屢建戰功。加之其平日裡又體恤士兵。因此在軍中向來深受愛戴。這次作爲荷蘭艦隊在印度洋的總指揮官賴特中將二話不說就接受了施琅的命令。然而他手下的提督們卻似乎並不接受中華軍這樣的安排。

“將軍。我們才穿越印度洋抵達哥亞。艦隊幾乎都沒來得及好好休整。現在中國人就急着要我們投入戰鬥這真是太過份了。”一個身材魁梧的荷蘭軍官不滿的大聲嚷嚷道。而他的戰友則揮舞着拳頭附和道:“是啊。說實在的我們就算在印度洋上取得再驕人的戰績,最後控制這片海域的還不是中國人。與其這樣我們還不如趁着英國人在印度洋同中國人苦戰的間隙在大西洋上好好幹上一票呢。”

“伊恩你這傢伙怎麼總想着打劫呢。英國人現在把主力都投在了印度洋,其本土可是一片空虛。趁着這個大好的機會我們應該直接攻擊英國的本土纔對。”另一個看似斯文的將領不屑的反駁道。

“啊。是啊。諒乾脆就打到倫敦去,我怎麼沒想到。”叫伊恩的將領一後腦門驚呼道。

“想到了又能怎樣。”坐在伊恩對面的一個年長的將領挪了挪他那圓鼓鼓的啤酒肚打了哈欠道:“我們現在還不是依照聯合省議會的命令一路辛苦的跑來印度洋作戰。”

“真是的!我早說過議會的那幫傢伙都是幫只知道吃乾飯的白癡、薪水小偷!”伊恩提督懊惱的連連咒罵道。緊接着在場的其他軍官也跟着一起發泄似的抱怨起議會對輝的指手畫腳來。

然而這樣毫無營養的謾罵並沒有持續太久。在場的軍官心裡其實都清楚無論他們如何不滿於議會對軍隊的干涉都不能改變這些現實。因爲這就是荷蘭。作爲歐洲最富民主精神的共和國。聯合省政府向來都將軍人視做後備“獨裁者”,是威脅民主的不安定因素。因此荷蘭議會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從各個角度來壓制軍人對國家的影響。正如荷蘭擁有這個時代歐洲大陸上唯一一支常備的正規陸軍。卻從來沒有固定的陸軍總司令。陸軍統帥的頭銜只有在荷蘭面臨侵略的威脅時才由議會授予相關的將領。可一旦戰事結束議會又會在第一時間收回兵權,就算對方是拯救荷蘭的英雄也不例外。

相關的原則當然也適用於荷蘭的海軍。只不過海軍關係着荷蘭的存亡,相對陸軍而言荷蘭海軍所受的限制還算比較小。但就算是如此荷蘭海軍在總體上還是得受議會的制約。由於而今的荷蘭議會奉中華帝國爲宗主國。在經濟及政治上又深受香江商會的影響。因此也連帶着使得荷蘭海軍亦不得不聽令於中華海軍。

此刻眼見手下的將領們發泄了半天總算稍算停歇了下來。賴特中將終於緩緩的開口道:“我知道諸位對於議會的安排十分不滿。不過作爲共和國的軍人維護聯合省在世界各地的商業利益是我們的職責。所以我在此還請諸位暫時放下對議會的不滿專心完成這一次的作戰任務。”

面對賴特中將不偏不倚的發言。現場的荷蘭將領們陷入了一片沉寂。過了半晌之後伊恩提督才略帶不甘的嘟囔了一聲:“荷蘭是自由的,纔不是東方女皇手裡的寵物。”

“荷蘭當然是自由的。不過爲了貿易我們有時必須得做出一些讓步。不是嗎?”賴特中將微笑着反問道。眼見手下不在做聲。他又跟着說道:“不管是在歐洲也好。印度洋也罷,總之我們都要教訓可惡的英國佬不是嗎?”

賴特中將的一聲反問很快就表現出了極爲明顯的效果。卻聽在場的荷蘭軍官立即激昂的大聲嚷道:“對!咱們就是來踢英國佬屁股的!”

這也難怪,雖說由於中華帝國的介入。荷蘭人在第一次英荷戰爭過後所受到的損失遠小於歷史上的同一時期。但英國在大西洋上的接連取勝,還在荷蘭海軍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這種子只要稍稍扇一扇風撒一撒水立即就能茁壯的成長起來。此刻眼見下屬們鬥志被調動了起來。賴特中將當即便將話題切入了主題道:“既然我們的目標是狠狠的踢英國佬的屁股。那我們就來看看布萊克那隻老狐狸這次究竟帶了多少家當出來吧。”

就這樣在賴特中將的引導下荷蘭的海軍軍官們立刻就集中起了注意力。將心思都轉回了即將要拉開序幕的大戰之上。卻見其中一位軍官在看完手中的報告後裂着嘴驚歎道:“我上帝啊,布萊克那老狐狸該不會是把英國老的家當都帶出來了吧!”

“哦,瞧,中國人這次下的本錢也不小。”另一個軍官掃視着中方的艦隊配置倒抽冷氣道。

“嗨,你們說如果讓施駕駛着中國龍旗艦,讓布萊克駕駛着海上羣王號來個一對一的決鬥,結果會怎麼樣啊?”某個軍官提出了一個頗爲無聊的問題。

“我倒是希望他們能一起下地獄!”相關的回答同樣沒什麼建議性。不過在經過了一番頗爲懶散的討論後,荷蘭艦隊的各個提督們最終還是達成了一致共識,那就是提兵北上好好的會一會他們的老對手。

弘武十五年(西曆1664年)正月二十四日,賴特中將親率一支由10艘戰列艦、7艘巡航艦組成的艦隊從哥亞港口出發沿印度次大陸的海岸線一路北上趕赴帝普港與中華艦隊會師。然而當天夜裡阿拉伯海上就瀰漫開了一片厚重的濃霧。爲了安全着想賴特只得吩咐艦隊放慢航行速度。可當翌日清晨印度洋上的季風吹散海面上層層的濃霧之後映入荷蘭人眼簾的卻並不是打着龍旗的中華艦隊,而是他們最爲熟悉的老對方英國艦隊。)

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15節 暗戰(一)第8節 銀圓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16節 八旗眷屬第36節 新朝官制第15節 結社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24節 登基第17節 暗戰(三)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六節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7節 路(二)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9節 蘇州織工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二十九節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29節 隆武皇帝(上)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5節 蜀中攻略(二)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34節 百舸爭流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22節 雙頭鷹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28節 返航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第26節 虎狼之師第13節 巾幗英雄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29節 南夷與胡虜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二十八節第45節 火槍與聖水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三十二節第40節 對馬基地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10節 生死界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2節 魯冀防線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12節 首相第四十五節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四十二節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33節 民惟邦本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四十一節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0節 歐洲之行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3節 新加坡總督
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15節 暗戰(一)第8節 銀圓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16節 八旗眷屬第36節 新朝官制第15節 結社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24節 登基第17節 暗戰(三)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六節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7節 路(二)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9節 蘇州織工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二十九節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29節 隆武皇帝(上)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5節 蜀中攻略(二)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34節 百舸爭流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22節 雙頭鷹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28節 返航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第26節 虎狼之師第13節 巾幗英雄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29節 南夷與胡虜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二十八節第45節 火槍與聖水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三十二節第40節 對馬基地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10節 生死界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2節 魯冀防線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12節 首相第四十五節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四十二節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33節 民惟邦本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四十一節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0節 歐洲之行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3節 新加坡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