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難民(中)

這本是應有之義,端了人家的碗當然就要服人家的管,這羣才從後金統治下逃脫出來的可憐人對此毫無異議。衆人只是頗感好奇,這些衣着奇怪,態度更奇怪的短毛會有什麼奇怪規矩?

“不過大夥兒儘可以放心,我們不是建州韃子,不會有那些欺負人,侮辱人的混賬規矩。在我們瓊海軍的轄區之內,也絕不允許有欺負人,侮辱人的事情發生!”

接下來,那位士兵向難民們簡單介紹了一下瓊海軍這個組織的基本情況,以及在他們統治之下需要遵守的規則——初聽起來似乎很簡單,無非就是類似於“殺人者死,傷人及盜者抵罪”等幾條簡單規則。難民中幾個讀過一點書,學過歷史的文化人心裡還想這短毛心好大,居然敢拿當年劉邦入關中的約法三章來做例子,也不怕大明朝廷找他們麻煩。

後來待得時間長了,才知道這幫短毛的規矩其實非常多,遠不是區區一個什麼“約法三章”所能比擬——比方說連走路都有規矩,不能走中間而都要求靠右手邊。不過這些規矩也確實如這位兵爺所說,並不是爲了欺負人而設立的,每一條規矩都有它的意義在,都是很實際的東西。就比如現在,在簡單闡述了一些大的規則之後,那位兵爺並沒有把這個話題繼續下去,而是談到了他們最關心的方面:

“在旅順口這裡,我們將會提供給你們最基本的生活資料——大家都吃完了吧?保存好你們的餐具——嗯,就是這些碗筷啦,可別搞丟了,我們只免費發一套,弄丟了再想要就得自己花錢買了。”

這句話一說,幾乎所有人都立即把那些看起來甚是粗陋的木頭餐具好好收了起來,倒是沒必要去洗——都早給舔得乾乾淨淨。而那士兵又繼續道:

“我們每天將提供你們兩碗白米粥,上午一碗下午一碗,這是無償供給的,也就是說哪怕你們什麼事都不幹,整天就躺在窩棚裡睡大覺,每天也能得到兩碗米粥,不用擔心被餓死——但也只有兩碗粥而已。其它的,可就要靠勞動來換取了——咱們瓊海軍的規矩,其中最重要一條便是‘不勞動者不得食’,人人都要自食其力。當然小孩子例外,小孩子在我們這裡是很受優待的。”

正說到這裡時,忽然聽到噹噹鐘聲響起,卻是到了飯點,在外面勞作的大批人員都回來吃飯了。那名兵爺示意這邊衆人起來把座位讓出來,但並沒有離開這處營地,而是找個片空地,讓大家或坐或站的圍成一圈,繼續做他的“思想工作”。

不過這時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那些勞工們用餐時的情景吸引住了,比起剛纔他們區區百來人的規模,這回足足有數千人先後進入到這處營地之中。和他們這些新來者有人伺候着送上飯食不同,那些勞工都是自己走到一個個攤子前面領取食物。而那些食物攤子的品種可比剛纔要豐富了許多,除了米粥和白麪饅頭,還有燒餅,花捲,米糕之類,甚至還有大肉包子!

有心思細膩點的,還注意到那些勞工除了打米粥免費外,到其它攤子前面領取食物都得用一種小鐵牌子換,看來是某種用於交換食物的憑證。這鐵牌子的“購買力”可不低:一個鐵牌就能換到五個饅頭,四個花捲或燒餅,或者兩個大肉包——後者捨得換的人不太多,但總還是有人願意用糧食換葷腥的。另外用鐵牌的人還都能得到一大碗胡辣湯,那湯水紅通通熱騰騰,一股香辣氣味老遠就傳過來,只看的那些難民喉嚨涌動,剛剛纔壓下去的饞蟲幾乎全都冒了上來。

看他們嘴饞的樣子,那位介紹士兵笑眯眯道:

“很羨慕吧?不過沒啥,動作快點的話你們明天就能跟他們一樣待遇了——他們中很多都和你們一樣是逃難過來的,有些不過才比你們早來幾天而已。在我們這裡只要肯幹活,就能得到那種小鐵牌,一個鐵牌就可以換取一頓非常好的飯食了。”

“兵爺,不知拿一個那種鐵牌牌要做多久的活?”

那位首領問道,士兵則迴應道:

“標準是一天兩個,正好能滿足一天兩頓飯的需求,如果幹得好得到額外獎勵那三個四個都有可能——你看那些捨得換肉包子的多半就是這類人了。當然如果做得不好沒達到標準,可能會被罰掉一個,但是無論如何,只要你願意參加勞動,每天至少一個鐵牌,也就是有一頓好飯,這是最起碼的——放心,絕大多數人都能拿到兩個的,我們可不是韃子,不幹那種欺負人的事情。”

這話讓衆人安心了不少,有個比較靈活的小年輕甚至開口道:

“兵爺,我想就在這處營地中幹活,可以麼?”

這要求似乎有點大膽,周圍人都有些緊張,但那位年輕的士兵卻是哈哈一笑:

“聰明人啊——荒年餓不死大師傅,在食堂裡幹活兒可是咱們這邊最好的差事。可惜這些好位置早被佔滿啦,只有等前面人走了纔可能騰出空來。”

“走?”

這個詞又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而那士兵則理所當然的指了指海邊,那條孤零零的長橋碼頭:

“去南方,臺灣,呂宋,或者是瓊州本島上。那裡可比這邊舒服多了,至少沒那麼冷。到時候你們都能安居樂業,我們也免得在這裡挨凍。”

“兵爺們也要走麼?”

“是啊,我們瓊海軍不會在這裡常駐,過了這個冬天就要回南方去了。到時候會把所有願意跟我們一起走的人都帶上,不過在此之前,已經陸陸續續把人往南方運了,因爲大家都想先走,所以只好按順序排,來得早的人走得也早——不過別擔心,我們絕不會丟下一個平民,開春了就肯定會把所有人都運走。”

“那……我們能去山東麼?”

又有人問道,那個士兵不慌不忙道:

“大明朝廷不收,你們大約聽說過,不久之前在山東登州才爆發過一場大叛亂,就是由遼東軍人所引起的,那個擋在你們來路上的孔有德就是叛軍頭子。朝廷現在對你們遼民的戒心可重的很呢,咱們往南邊運人他們不管,但如果想往大陸內地運人,他們是絕不會同意的。”

一番話說下來,合情合理,讓這些原本一心只想逃離建州韃子統治,卻又不想離開家鄉太遠的難民們都沉寂下來。人有選擇的時候總是容易挑三揀四,但如果索性沒後路了,倒也能下定決心:

“看來是隻有去南方了。”

那首嶺喃喃道,士兵則笑了笑,他顯然已經不是第一次應付這種要求了。

“到了那邊你們就知道好處了——那裡的田地非常肥沃,稻米一年三熟,而且四季始終溫暖如春,蔬菜瓜果不斷,哪像這鬼地方,鼻子都要凍掉了……還沒啥好吃的。”

來自南方的士兵總是不太適應寒冷地區的,雖然瓊海軍的充沛補給使得他們並沒有凍餓之虞,但感覺上的不舒適總是難免。

說了這一大堆閒話,看看所有人都休息得差不多了,剛剛吃進肚子裡的食物也差不多可以保障有一定的體力,不會出現好容易到了地頭卻倒斃這種悲劇——這種事情先前出現過,爲此才調整了收容程序,人來了先給點東西吃,補充些能量。

而這名士兵此時也是嚴格按照收容難民標準程序上所要求的,拍拍手,示意所有人都跟着他:

“好啦,大家也休息得差不多了。現在帶你們去宿營地那邊,大家得趕緊先把你們自己住的窩棚整理出來,否則晚上可不好過。”

說着,他便帶領這百多人朝休息營地外走去,而順着他的手指所向,一衆難民方纔看到,原來剛纔看到在背風面的山坡上,那一塊塊整整齊齊宛若棋盤一樣的方格子,全都是預先規劃好的宿營地。遠望起來似乎不太大,但等到了近處,纔看出每一塊營地都足有數畝方圓,其間並無房屋住所,而是一排排半埋於地下的小窩棚,通過一個小口子與外界交通,通風采光肯定是非常差的,但卻保暖避風,作爲冬季的臨時住宅最合適不過。

在營地入口處,又有一隊人推着幾輛小車等在那裡,當這批難民以家庭爲單位,各家各戶都被分配到一間窩棚時,每戶人家也同時被分到了一條毛氈和一條毛毯,另外還有大量幹稻草——以作爲鋪蓋之用。

“大家可要保管好哦,免費的也就這一套,搞丟了可就要另外花錢買了。”

那士兵笑盈盈道,有了食物,有了住所,還有鋪蓋,雖然比較簡陋些,但至少生存已經不成問題——而這一切都切實證明:這支自稱爲瓊海軍的古怪軍隊是真正想要讓逃人們活下去的,意識到這一點,甚至比捧在手中的鋪蓋更讓人覺得溫暖。

第二百九十三章 收穫七六九 大好前途?第六百四十七章 技術升級(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京師(中)七八八 最好的機會第三十五章 革命隊伍裡混進了太子黨!第二百七十六章 舒中的婚事(上)七一五 新的合作(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棋逢對手(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可理喻第二百零四章 歷史的慣性?第四百三十六章 陳濤的日記(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市場第八十二章 一羣十三姨……第五百五十二章 呂宋的戰後第四百八十四章 臨高女校(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臨別贈禮七三二 新瓊州(五)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邂逅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解的詩第六百九十八章 鐵桿(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學徒第三百三十章 回北京(下)第二百六十章 射!當然射!第二百一十二章 海上梁山?第二十五章 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一百五十四章 支部建在連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分析七四四 酒話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提議第五百六十章 迪亞戈的自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走馬取登州(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尊德(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看熱鬧的代價?第六十八章 一邊倒的大海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王進士的心路歷程第四百三十六章 陳濤的日記(下)第二百四十章 老臣之心第六百二十章 騎兵(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投誠者第四百六十八章 雞有點困難,換成兔子行不?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們失去……我們得到第二百八十四章 隱憂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碼頭上七八六 張世澤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第一百八十章 戰與和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緯的應對第一百章 大明官場的動向第三十九章 老解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七章 應酬?原來俺們都是鄉巴佬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後的謀劃第六百章 說服(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孿生機構和釘子戶第四百七十四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兒?(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鄭氏(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支部建在連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級戰列艦……瓊海!第四百零六章 攻城(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零七章 新式武器第五百五十章 吃虧與佔便宜(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擒賊當擒王七七五 敵人的裝備七四一 莊園(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市容第七百零四章 餘波七二四 陳濤的婚事(五)第一百零九章 在船上七五九 居庸關下(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一夜(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通報會第一百六十章 一些“小”問題第一百七十三章 嚴打第一百三十三章 十七世紀的防暴警第一百七十章 聽證會(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黎明(上)第五百章 威海(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時間點第二百九十七章 時間點第三百六十六章 走馬取登州(二)第四十一章 決策與領導?這年頭誰都不傻!第二百零五章 看來是太閒了……第八十四章 思想政治工作——我們的大殺器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鴛雛竟未休?第二百九十五章 指導員?七二五 陳濤的婚事(六)第二百六十三章 檢閱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六百九十九章 鐵桿(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短毛的官府……第四百五十三章 全體大會(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兒?(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決戰之前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周晟的再次提議第三百五十八章 軍議(四)第五百零八章 馬尼拉防禦戰(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兒童營(下)
第二百九十三章 收穫七六九 大好前途?第六百四十七章 技術升級(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京師(中)七八八 最好的機會第三十五章 革命隊伍裡混進了太子黨!第二百七十六章 舒中的婚事(上)七一五 新的合作(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棋逢對手(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可理喻第二百零四章 歷史的慣性?第四百三十六章 陳濤的日記(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市場第八十二章 一羣十三姨……第五百五十二章 呂宋的戰後第四百八十四章 臨高女校(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臨別贈禮七三二 新瓊州(五)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邂逅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解的詩第六百九十八章 鐵桿(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學徒第三百三十章 回北京(下)第二百六十章 射!當然射!第二百一十二章 海上梁山?第二十五章 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一百五十四章 支部建在連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分析七四四 酒話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提議第五百六十章 迪亞戈的自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走馬取登州(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尊德(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看熱鬧的代價?第六十八章 一邊倒的大海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王進士的心路歷程第四百三十六章 陳濤的日記(下)第二百四十章 老臣之心第六百二十章 騎兵(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投誠者第四百六十八章 雞有點困難,換成兔子行不?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們失去……我們得到第二百八十四章 隱憂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碼頭上七八六 張世澤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第一百八十章 戰與和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緯的應對第一百章 大明官場的動向第三十九章 老解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七章 應酬?原來俺們都是鄉巴佬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後的謀劃第六百章 說服(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孿生機構和釘子戶第四百七十四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兒?(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鄭氏(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支部建在連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級戰列艦……瓊海!第四百零六章 攻城(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零七章 新式武器第五百五十章 吃虧與佔便宜(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擒賊當擒王七七五 敵人的裝備七四一 莊園(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市容第七百零四章 餘波七二四 陳濤的婚事(五)第一百零九章 在船上七五九 居庸關下(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一夜(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通報會第一百六十章 一些“小”問題第一百七十三章 嚴打第一百三十三章 十七世紀的防暴警第一百七十章 聽證會(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黎明(上)第五百章 威海(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時間點第二百九十七章 時間點第三百六十六章 走馬取登州(二)第四十一章 決策與領導?這年頭誰都不傻!第二百零五章 看來是太閒了……第八十四章 思想政治工作——我們的大殺器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鴛雛竟未休?第二百九十五章 指導員?七二五 陳濤的婚事(六)第二百六十三章 檢閱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六百九十九章 鐵桿(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短毛的官府……第四百五十三章 全體大會(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兒?(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決戰之前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周晟的再次提議第三百五十八章 軍議(四)第五百零八章 馬尼拉防禦戰(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兒童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