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9年12月21日,閔採爾生於德國採礦工業中心哈茨山區的施托爾堡城。他出身於一個鑄造錢幣的小手工業者的家庭。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死在施土爾堡伯爵的絞刑架上,這使他對貴族統治階級有着深仇大恨。當時,德國“鞋會”鬥爭的許多傳說,對閔採爾思想的影響很大。
閔採爾少年時,家庭曾先後遷居埃斯勒本、豪爾勃塔特。1503年,閔採爾14歲時,全家移住到克維德林堡。在克維德林堡,閔採爾進過拉丁文學校。
1506年,閔採爾17歲,他的名字出現在萊比錫大學新生的名冊上。以後,他在法蘭克福大學和美因茨等大學專修過哲學和神學。閔採爾通曉拉丁語、希臘語和希伯萊語,他勤學肯鑽,博覽羣書,精通聖經。因成績優異,畢業後獲得了神學學士和文科碩士學位。閔採爾在大學期間酷愛文學。他一方面接受了當時正在流行的人文主義思想,並仿效其風格寫出一些文學作品;但另一方面,他卻認爲伊拉斯莫等人的思想過於溫和。他不滿於人文主義者對勞動人民的冷漠,堅決反對胡登的僅只依靠騎士去改革教會的觀念。閔採爾尊敬捷克的胡斯,讚許並宣傳了塔波爾派的思想。閔採爾通常總好把貴族稱爲“吸血鬼”。閔採爾離開大學以後,1513年在哈勒的教區任教。
1514—1515年,他在埃斯勒本城任教師兼教士。這段時間裡,閔採爾爲了改革教會,曾組織了一個秘密團體,去反對馬格德堡大主教恩斯特二世。1516年,閔採爾在埃斯列本附近的弗羅澤任女修道院院長。閔採爾決定,在他主持的修道院中作彌撒,不再沿用天主教教義的某些規定。以後,閔採爾在不倫瑞克城的馬蒂尼文科中學當過教師,還在一些地區當過傳教士。
閔採爾中等身材,臉龐粗獷、嚴竣,顴骨凸出。他像貌雖不出衆,衣着也十分樸素,但卻是個知識淵博、平易近人、毅力頑強、很有個性的人。他從當大學生時候起,就有兩個“癖好”。一個是:酷愛買書、讀書。閔採爾常因買書而囊空如洗,或屢欠書商的債務。他不僅搜買古代作家、人文主義者的作品,也收購天主教會和神甫的出版物和各式各樣的小冊子。他是一個狂熱的藏書者。
再一個是他喜歡到處遊歷,接觸下層人民。年輕的閔採爾,常替窮苦人家出力辦事,代不識字的人寫書信,照料病人。閔採爾結交了很多貧苦農民、平民、礦工、紡織工以及印刷工人爲摯友。爲了貼補個人的收入,他有時也親自到印刷所去擔任校對工作。閔採爾走遍了幾十座城鎮和數百個農村。許多不相識的人願留他住宿、同他攀談。閔採爾目睹了人民的饑饉生活,耳聽了羣衆的激憤傾訴。他以下層傳教士的身份在羣衆中廣泛進行了宗教改革的鼓動和宣傳工作。
1517年10月,德國宗教改革的著名領導人馬丁·路德在維登堡萬聖教堂的大門上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公開要求辯論贖罪券問題。據羅馬教會聲稱,只要購買贖罪券,就能赦免煉獄裡靈魂的一切罪行,甚至能分享大公教會裡的全部幸福。但是,路德卻針鋒相對地指出:當金幣落入錢櫃叮噹作響時,增加的只是貪婪愛財的慾望。路德的“論綱”一經貼出,立刻在全德引起強烈反響,農民、平民、市民、騎士,以至整個德意志民族都捲入到這一運動中來。當時正在不倫瑞克的馬蒂尼中學任教的托馬斯·閔採爾也深深地被路德的精闢見解所折服。雖然路德只比他大6歲,不久,但閔採爾卻稱路德爲師。閔採爾在維登堡、尤特博格等地,積極支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張。1519年,閔採爾公開地反對聖芳濟教派,並譴責羅馬天主教的教階制度和聖徒崇拜,人們曾把他稱爲路德分子。
1519年6月底,閔採爾專門到萊比錫大學旁聽了路德同德國著名神學家約翰·艾克的公開辯論。1519—1520年初,閔採爾在威森發斯的北第茨修道院曾專心致志地研究文學。閔採爾由於接受了神秘主義的影響,他的宗教改革的理論又進一步得到發展。1520年4月以前,閔採爾在對教會和對胡斯學說等問題的認識上,雖然同路德有分歧,但他的觀點和活動基本上是圍繞着宗教改革的範圍,他主要是一個熱衷於改變教會現狀的宗教改革家。以上可以說是閔採爾活動的初期階段。
從1520年4月至1524年8月這段時期裡,閔採爾的觀點發生了顯著變化。他從宗教改革活動逐漸走上了廣泛組織和發動社會革命的道路。這時是他實踐活動的中期階段。他曾受路德之命前去維登堡附近的尤特博格進行反對教皇黨徒的鬥爭。1520年4月,他又經路德介紹前去茨維考擔任那裡的第一任新教牧師,繼續與路德合作反對方濟各會。
這個城鎮附近,有著名的銀礦,城內紡織業很發達。城中礦工、紡織工人數衆多,工商業活躍。薩克森選侯把此城稱之爲“自己領地上的一顆珍珠”。實際上,茨威考城內富裕的社會上層、礦主等人同礦工行會之間的矛盾是很尖銳的。閔採爾剛到茨威考城進行宗教改革活動時,仍按路德的學說辦事。他還向路德徵詢意見和尋求幫助。1520年7月13日,閔採爾在致路德的信中,還把路德稱爲“尊敬的朋友中的榜樣和燈塔”。
閔採爾在同茨威考城的礦工、貧苦農民的密切接觸中,他的思想觀點急劇地向前發展和變化了。閔採爾同下層人民站在一起,並把他們看成是上帝的法律和意志的現實執行者。茨威考城中,在尼古拉斯·施託黑領導下的再洗禮派,活動很頻繁。他們主張人在小孩時雖受洗禮,但成年時應再度進行洗禮,並且預言沒有貧富差別的“千年王國”即將到來。
閔採爾同再洗禮派建立了密切聯繫。他積極幫助再洗禮派提出革命主張。閔採爾常去茨威考城的狗街,因爲那裡有貧民窟,再洗禮派信徒亦多。他告誡人們:千年天國不能等待,而必須用暴力鬥爭才能取得。而再洗禮派則到處給閔採爾提供講壇並安排好活動的地方。閔採爾本人過着清苦生活,幾乎把自己所有的錢都分給窮人使用。窮苦人都願聽閔採爾的傳教和演說。
閔採爾講道:“耶穌就在這個世界上,他永遠同我們在一起,我們身受的痛苦就是他的痛苦。”還主張:“真正的權威是上帝給人們內心的靈光,而非聖經。”托馬斯·閔採爾認爲聖靈的根本就是理性,反對將信仰和理性對立,反對路德的因信稱義,否認聖經是唯一無誤的啓示;並認爲啓示就是人的理性覺醒,就是內心之光,通過這種活的啓示,人人都能進入天國;並且,天國不僅屬於來世。他號召信徒用實際行動包括武裝鬥爭的形式進行社會改革,來實現上帝的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