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二 大魚吃小魚

李明勳用簡單的語言向林士章和柳如是介紹自己的商業宏圖,即便是二人也是飽學之士,也是無法完全理解李明勳的構想,事實上,李明勳用的詞彙相當簡練,淺顯易懂,制約他們理解的是信任,他們實在難以相信一個叫做銀行的機構可以快速成長爲龐然大物。

正說着,許長興敲門而入,以往只是一個掌櫃的許長興因爲加入了社團水漲船高,像是林士章這類曾經的大人物對他也不得不重視起來,畢竟許長興掌握的不僅是社團的買賣,也是江南士紳與李明勳溝通的最重要渠道。

“好了,許掌櫃來了,快些坐下吧,我們正在談論銀行和向絲棉農戶貸款的事情,細則上還是由你來解釋吧。”李明勳微笑說道。

許長興早有準備,他取出一個鉛封的冊子,打開之後說道:“首先,這個銀行前期運作規劃只用於滿足向絲棉農戶提供小額度和米糧貸款,按照估算,初始投入的資本是二百萬兩銀子。”

林士章與柳如是相互看看,二百萬兩,聽着像是一大筆錢,如果考慮到這是向江南士紳開放,那就是一筆不大的錢財了,但是這個時候,誰也不會願意把錢投入到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中去。

“李先生,這二百萬兩的初始股本,你們社團準備出多少?”柳如是笑着問道。

李明勳道:“現在確定的是四十萬兩。”

“只有這麼多?”柳如是問。

許長興輕咳一聲,說道:“我們大掌櫃所說的四十萬兩中,大掌櫃個人拿出三十萬兩,而許某則負責剩餘十萬兩,但是我們社團還擁有至少八十萬的優先持有權,之所以如此,是因爲我們還未曾向社團的其他高層進行動員,而在兩廣、日本等地,我們也有一些可能加入的合作伙伴。”

李明勳微微一笑:“在社團成立的三年半的時間裡,我們對持有社團股權的高層進行了兩次分紅,三十萬兩是我目前私有財產的三分之二多了。”

“那貴社團呢?”柳如是問道。

李明勳無奈的搖搖頭:“不可否認,在過去幾年的時間,我們社團的公賬上確實積累了數量不菲的財富,但是從去年十二月開始,我們從山東移民了二十七萬餘,還自費參加了對東虜的大規模戰爭,在公賬上,只剩下了部分應急資金,所以,這個銀行社團不會拿出錢來的。”

“好吧,我們不談長遠,只看眼下,這二百萬的股本,主要用來向絲棉農戶進行貸款,但是如今是五月底了,春荒已經過去了。”林士章道。

許長興連忙解釋:“其實春荒只是針對常平年份,現在不同,闖逆和獻賊肆虐湖廣,如今南京城的一石米已經到了二兩八錢,朝廷根本無力收復湖廣,那麼今年輸入江南的糧食會大規模的減少,糧食的價格還會上升,只要有糧食,就可以掌握今年出產的大部分的生絲和棉布,銀行向絲棉農戶的貸款並非銀錢,而是米糧。”

“好吧,糧食從何而來?”林士章問道。

許長興道:“南洋。”

林士章捋須一笑:“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這個時候,林士章才明白李明勳大力推動這銀行的緣由,雖說通過大規模的壟斷今年的棉布和生絲可以大賺一筆,但這個錢可不是李明勳的社團一方在賺,江南士紳也有自己的船隊,去日本、朝鮮、北方,甚至下南洋,大賺一筆,但是現在能大規模提供糧食的只有李明勳這一家,當然,這也是社團商業擴張的重要一環。

與大明相比,東南亞的農業環境要好的多,這裡有無數肥沃的土地,也沒有大明那麼稠密的人口,無論是中南半島上安南、廣南、暹羅等文明國度,還是分佈在東南亞大大小小的蘇丹國,都是擁有出口糧食的能力,小冰河時期對處於亞熱帶和熱帶的東南亞影響不大,而這裡的百姓也擁有廣袤而肥沃的土地,一年三熟的氣候,他們甚至不用精耕細作,就可以出產大量的糧食,事實上,在很多國家,大米幾乎是唯一能夠出口的資源。

這就導致了東南亞的糧食價格極爲低廉,位於爪哇的馬打蘭蘇丹國擁有最大宗的大米出口能力,在馬六甲陷落之前,其運輸到馬六甲的大米價格,一石只有不到三錢銀子,當然,類似的價格如今不具備參考價值,但是此次社團從山東移民,支持這些移民的糧食大量來自南洋,其中絕大部分是南洋商人和華商運輸到香港的,一石的價格一直在六錢左右浮動,即便是運到江南來,米價也不會超過一兩,這可是低的不能再低的價格了,從天啓年間開始,江南的米價即便在秋季,也從未低落過一兩過,這是一條穩定的糧食輸入路線。

而在這條路線上,社團無異是唯一的霸主,別的不說,社團擁有一支規模龐大且航行嫺熟的運輸船隊,可以把航運的成本降到最低,而如今通過各種手段的影響、制約,以及社團本身實力的強橫,在臺灣海峽,鄭家已經默認了社團船隊的通過權,僅僅是這一條,就足以取得相對其他船隊的絕對優勢,可以說,一旦銀行真的成立,並且向江南大規模米糧貸款,那麼賺大頭的就是社團,即便是李明勳掌握不了這個銀行的大部分股權,但是掌握了糧食來源渠道,一切就要聽從李明勳的。

而從長遠來看,移民的大量涌入讓臺灣很快就會成爲更加穩固的糧食來源地,那個時候,社團對江南絲棉的控制力會更大。

這個時候,林士章和柳如是已經明白過來了,李明勳和騰龍商社確實是要把江南當成核心區域來拓殖,自然也會不遺餘力的與江南士紳在一起保護江南的穩定,但是他們更爲深切的認識到,在這個過程中,社團會取得遠遠超出其他士紳的利益,要說不眼紅是假的。可是如今是江南士紳有求於社團,實在是沒法談條件。

“李先生,依着你的意思,那可是江南士紳出銀子,幫你的社團賺錢,士紳們只能分紅,大頭都是讓你賺去了,呵呵,打的一手好算盤。”柳如是淡淡說道。

柳如是這話說的倒是絲毫不隱晦,意思很簡單,你李明勳的吃相實在是太難看了一些,如果是這樣的話,士紳們可不會把窖藏的銀子拿出來,李明勳笑了笑:“前期卻是如此,但是柳先生,林老爺,這面向絲棉農戶的米糧貸款只是銀行的前期運作罷了,爲的是提振各家士紳對銀行的信心,而銀行的下一步開拓計劃,將會大規模的向江南士紳傾斜。”

“哦,請詳細說說。”林士章來了興致,問道。

許長興道:“兩位有多久沒有去過崇明瞭?”

“去年崇明剿滅海賊之後,老夫去過一次縣城,也去過一次南沙,哎,許掌櫃,你知道的呀。”林士章當即說道。

許長興看向柳如是,柳如是道:“怕是三五年沒有去過了。”

許長興哈哈一笑,說道:“莫要說一年兩年沒有去過,便是一兩個月沒有去過,也是認不出崇明瞭。”

“這話如何說?”林士章不解的問道。

許長興說道:“從兩年前開始,崇明的水文變化便是穩固起來,少有沙洲塌陷消失,倒是不斷有沙丘出現,航道堵塞,如今崇明北面和中部的沙丘已經逐漸連接,看着趨勢,不到半年,長沙到南沙很快就會連接成片,屆時崇明就會形成東起高頭沙,西到南沙的一整個大島,那是一個長二百餘里,寬四十里的大島,這意味着什麼,兩位不會不明白吧!”

“你的意思是,土......土地!”林士章一下變的緊張起來。

許長興大讚道:“林老爺不愧是林老爺,一語中的,您可能知道,目前崇明縣人口不過十萬,擁有耕地也就四十萬畝,其中過半還時常受到水患威脅,等到這次劇烈的水文運動結束,那麼崇明就會形成一個大島,只要在崇明北側和西側修築堤壩,那就能穩固住崇明島的地形,屆時就可以開墾出數十萬畝甚至上百萬畝的農田。”

李明勳接口說道:“等到米糧貸款取得成功,產生足夠多的利潤,那麼勢必會迎來一輪入股的風潮,銀行完全可以接手崇明島的拓殖工作,修築提拔,排幹積水,把崇明島固定下來,開墾出足夠多的農田,這幾十萬畝的肥田可以種植棉花、桑樹,也可以出產稻米,對江南的士紳和富農來說,土地永遠是不夠的,這些開墾出來的農田很快就會被銷售一空,最終落到江南士紳口袋裡,而換得的銀錢也同樣如此,而對我來說幾十萬畝肥田完全是雞肋,因爲在臺灣,我還擁有上千畝的土地亟待開墾,我來取得前期的主要收入,而你們得到的卻是可以傳家百代的良田,是誰賺了,還用我明說嘛?”

說着,李明勳已經站起身來,說道:“諸位不要以爲這就是銀行的全部計劃,事實上,這只是三年的規劃罷了,崇明只是一次嘗試,在臺灣,有的是土地,那裡的氣候與江南一樣,土地肥沃,氣候溫暖,稻米可以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種植甘蔗等經濟作物更是獲利不菲,唯一缺少的就是開發的資本,不光是臺灣,還有廣袤的奴兒干都司,或許那裡不適合種植稻米,但是卻可以放牧,肥沃的黑土地也可以用來種植高粱、豆類等雜糧,這些都可以作爲銀行的開拓項目,沒有人會嫌土地多的,大明士紳百姓對土地的需求量幾乎是無限的,而這些都可以由銀行來牽頭開發,那將是流入衆人口袋裡的銀河!”

柳如是聽着李明勳的話,開始變得目瞪口呆了,在這些滔滔不絕的話語之中,李明勳提及了無數的地名,很多地方她不熟悉,但是這充滿熱情的話語讓一個宏大到不可思議的計劃變的是那麼真實,好像唾手可得一樣,柳如是雖然年輕,但是見識過無數精擅言談的文士,卻從未有過今日之心潮澎湃,與李明勳相比,她以前見過的人,大部分都是空談罷了。

林士章聽得同樣激動難以自制,他感覺自己口乾舌燥起來,待房間裡安靜之後,林士章說道:“好吧,明勳,你的言論亙古未有,至少已經說服了我,我願意出資二十萬兩白銀成爲銀行的股東。”

李明勳微微一笑,讚道:“前輩,你不會爲今日的決定後悔的,江南士紳那邊便是請你去遊說了,目前來說,不用要求其出資多少,關鍵是要拉進來更多在江南有名望,對朝廷有影響力的人物,從根本上來說,這是江南縉紳階層的一次大洗牌,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遊戲,是從中小地主手裡爭奪利益的事情,在前期我們不僅要扛得住壓力,銀行本身還需要更多的人手協助。”

這些話,李明勳沒有說的太透,但是林士章清楚,這件事的壓力會非常大,說白了,向絲棉農戶在內的百姓提供高利貸,在其還不起的情況下,強佔其田畝、宅院,也是縉紳階層們盤剝鄉里的手段之一,如今銀行願意提供低息的米糧貸款,而且可以用棉布、生絲等實物償還,只要各類實物的價格和利息制定的合理,甚至只稍稍低於各地縉紳的水準,就會獲得大量絲棉農戶的認可,這是在各地縉紳的身上割肉。

但是林士章更清楚,他們對付這類小地主的手段多的是,特別是在江南之地,只要前期拉扯進來足夠多,足夠大的頭面人物,那麼這件事就好辦了。

“還是先把拓殖崇明島的計劃拿出來,畫餅充飢永遠不如實際利益來的實在,你說呢?”林士章問道。

李明勳考量了一下,微笑說道:“可以,不僅如此,我們可以先在蘇鬆一帶試點,由您出面領頭,南京城裡的官宦配合一下也就是了,至於京城,呵呵,朝廷對李自成已經焦頭爛額了,哪裡有心思管這些事兒呢。”

章八 和平解決 大賺一筆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十九 橫掃清水師 大發橫財章四三零 特殊的將就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三五八 刺殺章一三八 換俘章六八 北伐江南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一二九 一場虛驚章七三 重炮之威章二二 廣州章二二八 分析章四二三 謊言章一零五 航線章一一九 順利接敵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二九六 達成的共識章四三一 經濟章四四四 大陸橋計劃章一 進軍章二四 略地章一五六 遷徙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一三四 好兒媳可旺三代章四三 漠北情勢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九 進攻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章一二零 新一輪殖民章八八 那一千多萬的用處章一二八 親情與大義章三三四 識時務章二 原因章一六六 攻佔赫圖阿拉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美洲章九四 愛發明的噶爾丹章三 炮臺、護航和保險業務章一一八 長期的內戰章一三一 侄子與兒子章四四四 大陸橋計劃章九三 元老院分家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四五 打動李君威的法寶章十九 故人之子章二二四 兒媳婦章六四 朝鮮的冬日章三一 擴大香港租界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一一四 尾聲章一三七 準備章三六四 擴張新思路章六九 分鍋章十九 佔領聖胡安 下章三四二 一個天才章四零三 不要標榜章五十 忠貞營章二四八 驅虎吞狼章一零八 爪哇海戰 三章七二 清繳章八十 勤王章八 和平解決 大賺一筆章三一四 三海聯運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二三一 各方反應章二八一 調整政策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一一三 伯克制度章一七六 哥薩克們章二七 陷入劣勢章三五五 新計劃章五四 吃貨式的談判章三七二 革新派章二八 ‘招安’章九八 關原之戰 下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二五一 孟德斯鳩章二七八 日本孤兒章一七六 機會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四五 軍紀章一九九 前鋒章九八 讓戰爭解決問題章一四六 民間章四八九 名字的重要性章二七七 大公子在巴拿馬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二二七 巴拿馬鐵路章三七一 國聯總部章二 冬眠毒蛇——日本章三七七 求情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十八 海盜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職業章四五七 大魔王回京章三三 營地大戰
章八 和平解決 大賺一筆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十九 橫掃清水師 大發橫財章四三零 特殊的將就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三五八 刺殺章一三八 換俘章六八 北伐江南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一二九 一場虛驚章七三 重炮之威章二二 廣州章二二八 分析章四二三 謊言章一零五 航線章一一九 順利接敵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二九六 達成的共識章四三一 經濟章四四四 大陸橋計劃章一 進軍章二四 略地章一五六 遷徙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一三四 好兒媳可旺三代章四三 漠北情勢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九 進攻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章一二零 新一輪殖民章八八 那一千多萬的用處章一二八 親情與大義章三三四 識時務章二 原因章一六六 攻佔赫圖阿拉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美洲章九四 愛發明的噶爾丹章三 炮臺、護航和保險業務章一一八 長期的內戰章一三一 侄子與兒子章四四四 大陸橋計劃章九三 元老院分家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四五 打動李君威的法寶章十九 故人之子章二二四 兒媳婦章六四 朝鮮的冬日章三一 擴大香港租界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一一四 尾聲章一三七 準備章三六四 擴張新思路章六九 分鍋章十九 佔領聖胡安 下章三四二 一個天才章四零三 不要標榜章五十 忠貞營章二四八 驅虎吞狼章一零八 爪哇海戰 三章七二 清繳章八十 勤王章八 和平解決 大賺一筆章三一四 三海聯運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二三一 各方反應章二八一 調整政策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一一三 伯克制度章一七六 哥薩克們章二七 陷入劣勢章三五五 新計劃章五四 吃貨式的談判章三七二 革新派章二八 ‘招安’章九八 關原之戰 下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二五一 孟德斯鳩章二七八 日本孤兒章一七六 機會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四五 軍紀章一九九 前鋒章九八 讓戰爭解決問題章一四六 民間章四八九 名字的重要性章二七七 大公子在巴拿馬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二二七 巴拿馬鐵路章三七一 國聯總部章二 冬眠毒蛇——日本章三七七 求情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十八 海盜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職業章四五七 大魔王回京章三三 營地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