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四 略地

崔明秀是傳統的朝鮮武官,雖然沒有經歷過大陣仗,卻是自幼熟讀兵書,知道麾下率領的這支騎兵是離合之兵,需要寬闊的地形才能發揮出威力,於是他強行按捺住出擊的慾望,靜心等着倭寇走出港口的建築羣。

而河原田兵衛同樣沉得住氣,他率領手下三分之二的士卒在街道上列陣以待,其餘士兵則進入港口兩側的商鋪進行劫掠,按照統帥部的命令,河原田隊可以任意取用濟州城外的財貨,包括糧食、布帛和錢財,但不許亂殺人和放火,而河原田兵衛也非常珍惜這次劫掠的機會。

從政治地位上講,整個河原田隊中,只有他河原田兵衛是合衆國的正式公民,其餘的家臣和郞黨都是寄居人,河原田依靠資歷、建設鬱陵島和協助拓殖土地,從永寧行政區獲得了大量的封賞,但這個落魄的日本武士與南洋的切支丹一樣,對土地擁有無比的渴求,所以大部分的封賞他選擇了土地,如今在海參崴和蝦夷地,他擁有上萬畝開發良好的熟地,而他麾下的家臣和郞黨,除了按照標準從合衆國領取僱傭金,也得到了河原田兵衛的封賞,但與日本傳統的封賞不同,家臣們只得到土地,卻沒有領民,除了自己耕種,就是租給移民,但隨着移民越來越多擁有自己的土地,他們的土地很多都荒廢了。

目前來說,河原田兵衛一系的生存方式是不斷立下戰功,獲得租借公有奴隸的方式來種植土地,而金錢同樣可以租借奴隸,因此全隊上下,無不希望劫掠足夠的財貨。

濟州商業不興,每年貿易最興盛的時候也就在於貢馬季節,所以港口的財貨不是很多,蒐集了兩個多時辰,河原田兵衛一共獲得了四千多兩白銀和價值不過三千兩的布帛、瓷器,糧食倒是不少,各類主糧和雜糧約麼千石。

河原田兵衛對此倒非常滿意,他知道,事成之後,還有封賞,而此次劫掠更多的目的是讓自己更像海盜倭寇。

“河原田隊,起立,出發!”河原田兵衛吩咐全隊吃過午餐之後,集結兵馬繼續出發,這次劫掠的對象是濟州城外的附屬莊園和村社,那是濟州本地土豪的財產,想來更豐盛一些。

六月末的濟州島非常炎熱,河原田兵衛選擇下午出發,避開了炎熱的天氣,道路兩側有很多泥磚和火山岩打造的各式房屋,但更多的則是各類田畝,濟州島不能種植水稻,周邊的土地多以高粱、蕎麥和大麥爲主。

忽然,前面傳來海螺的視警聲,隔着高粱地和灌木叢,顯的有些朦朧。

“是前哨,肯定是遇到敵人了,主上!”平三郎躬身說道,河原田兵衛觀察周邊的地形,發現全是平坦的鄉野,無遮無攔,而南側是高大的高粱田,北側是低矮的蕎麥田,他立刻拔出佩刀,說道:“向北前進,列陣迎敵!”

ωwш .ттκan .c○

河原田隊迅速邊縱隊爲橫隊,向北面的蕎麥地裡走去,而在高粱地裡,崔明秀正指揮着上百官奴用鐮刀和鋤頭清理高粱,爲騎兵出擊打開通道。

不多時,一個身上插着箭矢的斥候跑來,河原田兵衛臉色微變,他派遣了五個人,都是心腹郞黨,卻只回來了一個,那斥候說道:“敵軍約麼三百,都是騎兵,從那片林子移動到了高粱田裡!”

河原田兵衛看到那片樹林,就在道路的拐彎處,心道朝鮮人是要伏擊自己,但卻被發現了,所以轉移到高粱田裡,以方便獲得轉圜餘地,發揮騎兵的衝擊力。

“面南列陣!”河原田兵衛眼瞧着高粱田深處的高粱穗不斷抖動傾倒,知道敵人積蓄力量準備進攻了,連忙下令。

河原田迅速列陣,中軍擁有三百,火繩槍手和長矛手過半,火繩槍手在前,長矛手在後,長矛手使用近四米長槍,傾斜之後,完全可以把火槍手保護在矛鋒之後,而兩翼則是日本武士和長矛手,以防止敵軍側擊。

蕎麥地裡氣氛緊張起來,火槍手們用火鐮點燃火繩,拇指大小的鉛彈連同火藥被塞進槍管之中,推彈杆衝擊下,壓實閉塞,支架插入土地,沉重的重型火繩槍搭在上面,平三郎此時手持藤杖在陣前走來走去,大聲的宣佈軍紀,要求得到命令之後再開火。

高粱地裡的雜亂持續很久,不多時安靜下來,隨着號角聲響起,馬蹄聲由遠及近,越來越沉重,越來越響亮,很快,三百多騎兵從高粱地裡衝出,馬上騎兵個個着甲,口中呼號不斷,看得出來,都是老兵,面對嚴正的戰陣直衝而來。

河原田兵衛咧嘴一笑,道:“看來敵人上當了!”

崔明秀的騎兵奔出高粱田,看到了嚴正的軍陣,心中有些猶疑,但敵軍那花裡胡哨的衣着和甲冑讓他感覺陣型沒有那麼可怕,而且敵軍全無遮攔,甚至連柵欄都沒有,崔明秀一咬牙,下令直衝敵陣一時間蹄聲如雷,騎兵如洪流滾滾而來,河原田兵衛哈哈一笑,大叫道:“除了有馬和甲,這羣朝鮮人不比那些蠻子聰明嘛!”

人羣中爆發一陣鬨笑,因爲他們在北方已經數次擊敗強行衝陣的敵軍了,崔明秀的騎兵快速靠近,平三郎估摸着敵騎的速度,在距離五十步上,命令火繩槍手開火齊射,槍聲如爆豆一般,噼裡啪啦響成一片,在陣列前形成了一道煙牆,隔絕了敵我,這些沒有經歷過戰陣的朝鮮戰馬被爆炸和硝煙的刺激性氣味驚擾,原本緊密的騎陣有些疏漏了。

“長矛手,拒馬!”河原田兵衛高聲吼道。

身後的長矛手從蕎麥田裡撿起藏好的四米長矛,斜指前方,兩層長矛對準了朝鮮騎兵,鋒利的矛鋒散發着寒光,而這一切都被隱藏在硝煙之中,崔明秀萬沒有想到中間陣列之中還有長矛手,直衝而來,戰馬在陣前撞了個人仰馬翻,一時糾纏不休。

兩翼的武士彎腰從矛林下撲入陣中,用太刀劈斬馬腿,把一匹匹戰馬撂倒在地,而火槍手同樣拔出順刀,鑽進混戰的人羣中,用短小的順刀刺入朝鮮牙兵鎧甲的縫隙之中,收割生命。

“長矛手向前,向前!”河原田兵衛大聲吼叫,激勵着部下,長矛不斷刺殺後方的騎兵,拍打他們的戰馬,惹出了更多的混亂,戰鬥立刻進入了白熱化,蕎麥田裡屍體交疊,傷者在敵我雙方的踩踏下痛苦呻吟,混戰持續了一刻鐘,失去機動力的騎兵開始面對人手不足的困境,處於鋒線上的朝鮮牙兵往往面對兩三個長矛手,很快就被刺死或者勾連下馬。

而當兩翼的長矛手合圍的時候,已經受傷的崔明秀只得下令撤退,留下了一百多具屍體和數量更多的戰馬。

河原田兵衛一屁股坐在了麥田中,鮮血染紅了他祖傳的大鎧,雖然此陣之中他只殺得一人,但高度的緊張和全力的怒吼讓他疲憊不堪,士卒們正打掃戰場,搶救傷員,重傷員無論敵我都會被賜予解脫,而輕傷員則被聚攏起來,發放傷藥,第一次經歷戰爭的新兵跪在地上,慶幸劫後餘生,而老兵則在牙兵屍體上搜尋財貨,他們找到了一個裝死的傢伙,把蓑衣捆綁在他身上,澆上油點燃,演繹着日本式的酷刑——蓑衣舞。

“讓他們住手!”河原田兵衛喝光了水囊裡的水,對平三郎說道。

“是的,主上,這太殘忍了,如果讓合衆國的人知道,肯定又要大發雷霆了。”平三郎說道。

河原田兵衛不在乎的擺擺手,這是在戰場上,哪裡有那多麼的規矩,他纔不會費心去討好那些統帥部的大爺,在這裡,只有得到士兵的歡心和忠心才能生存下來,河原田兵衛說道:“弄清楚口供再鬧,我們還有重要的事情。”

審訊俘虜得到令人滿意的口供,河原田兵衛得知方纔襲擊他們的牙兵是朝鮮人在全島最精銳的部隊,戰死過半的這支部隊失去了戰鬥力,不能再算威脅了,而俘虜還供述在濟州南面擁有一個朝鮮私營的馬場,裡面約有上千匹馬。

河原田兵衛趕往了那個馬場,在夜晚到來之前從中挑選了六百匹,其中一半作爲騎乘用的戰馬,一半稍差的作爲騾馬,把戰利品統統帶回了港口,他隊中不少人精通騎術,組織了一支百人規模的騎兵,便是控制了濟州城周圍。

回到港口,河原田兵衛做了一件讓金允澈完全沒有想到的事情,他把繳獲的糧食和錢財拿出大半,用來招攬濟州城外的官奴,用了三天就是聚攏了上千之衆,然後率領這支烏合之衆掃蕩周邊的村社和莊園,隊伍滾雪球一般擴張開來,這已經不是濟州本島的軍隊可以解決的,金允澈無奈之下命令再次求援,這次金允澈不僅給全羅道的上官求援,還寫了一封私心給身爲領議政的伯父,要求派遣陸師和水軍一同入援。

同時,金允澈命令濟州全島進入戒備狀態,各鎮、烽火臺的士兵全部撤進縣城之中,固守待援,而在同一日,所有的情報都被彙總送達了濟州外海的艦隊之中,在確認一切按照計劃發展之後,負責濟州島作戰的前線長官李德燦命令全軍登陸。

李德燦在合衆國內部的資歷也是極老的,當年參與創立了永寧行政長官區,深得行政長官的信任,而這一次攻略朝鮮,身爲朝鮮人的李德燦便是從海參崴那繁冗的工作中抽調出來,贊畫濟州島一事。

按照統帥部的計劃,除了河原田隊這顆煙霧彈,濟州島其餘方向由海軍負責攻佔,光是第一波次就派遣了兩個陸戰營和騎兵、炮兵和工兵共計五個營伍,七千多人,配合的艦隊官兵和水手加起來,不下一萬五千人,但是這支剛剛進入戰備狀態的部隊卻被突如其來的潮州事變而變更的計劃,此時全員輸送到了潮州府,李德燦只得臨時再組建部隊。

在統帥部一紙命令下,周圍的戰區紛紛支援,永寧行政區支援了一個特遣營,這原本就是準備投入北洋戰區的,約有千餘人,都是老兵好手,騎射步戰全能,如果不是北洋戰區是規劃中的核心戰區,也不會有特遣營編列,另外的部隊來自泗礁山,是一個補充兵團,約有兩千五百人,全部是剛剛完成八個月集訓的新兵,是陸軍部隊,此時也只能拉上戰場,李德燦並不感覺有什麼不妥,反正朝鮮兵孱弱不堪戰,攻城略地不算困難,他只需要士兵配合自己麾下的行政班子控制這個島嶼,完成佔領和前期統治。

混編的先遣軍選擇從濟州島西南登陸,他們的目標是大靜縣,這是朝鮮王國在濟州島的第二大港口,直接面向東海,選擇這一地點,除了它是濟州三城之一,就是因爲統帥部在大靜縣規劃了一個港口,以方便永寧和大本營之間的航運。

先遣軍實在河原田隊登陸後十二日纔出現在大靜港外,縣監早已得知倭寇入侵的情報,把所有的城外的百姓和部分官奴收入城中,卻萬萬沒有想到會是一支超過七十艘的船隊來襲,縣監沒有下令反擊,因爲他麾下所有成年男丁加起來也不夠先遣軍的一半,可戰的戰兵除了百十個牙兵就是各鎮和烽火臺收攏來的士卒,另外還有當地豪族的家丁和奴僕,加起來也就六百,即便算上臨時武裝的義兵,也不過千餘之數。

先遣軍從容的登陸,李德燦派人去勸降,意外得到了拒絕的答覆,無奈之下,他只得下令刀兵相向,作爲主力的補充兵團都是旱鴨子,一上岸就是吐成一團,大規模的圍城戰是不能了,李德燦派遣水手武裝上岸,招募了上千官奴,把戰艦上的十八磅加農炮運載上岸,構築炮臺。

李德燦的計劃很簡單,先三天炮擊,轟開城牆,這段時間士卒休整,三天之後,攻破城池,解決戰鬥!

章十八 求活章三四四 突襲章八四 真相大白章五五 金幣的碰撞章六 進城章二五 安排章三九六 菸草章一七七 分崩章七七 金雞納樹章二九 登州章二二四 時局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十三 內政外交章二八 碎敵軍膽章四七三 改造的成果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三二 冷暖章二十三 刁民的機巧章四四一 棋盤章六九 愛耍手段的英國佬章一四八 秘密組織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四 進攻澳門章八四 鍊鐵與鑄炮章五零九 討厭就是討厭章六一 秘戰章四六七 未成年人保護法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七二 定性章二四三 棉花導致戰爭章八六 穩固章一八二 鄉試章二三九 解決章四四一 遠疆 西疆 北疆章二一零 粉絲營銷章三八四 方略章一百 直取南京章九四 軍事會議章二六零 爲戰爭而結束戰爭章六七 抗清御虜統一陣線章四二五 新一代的麻煩章四六三 紅樓章一 進軍章一四一 政治問題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七三 大婚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九六 胡女章三五五 新計劃章一三四 活捉侯方域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九十 幕府的善意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四一零 一個請求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三三一 就是針對小日本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三五八 舊事章五 聚兵章一百 談判章二 小人物們章一一一 聲東擊西章一八三 普魯士的覺醒章四十 下馬威章九三 裁定臺南章一七三 生存的奢望章十九 橫掃清水師 大發橫財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二一零 請君入甕章三八二 一個屁章一五零 需求章三九 學習章二一七 三皇之戰 迫戰章四四 國力不足章一四一 理想與朋友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章三二 佈局江南章五七 可惜沒有抓到陳圓圓章八一 出家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三五 無用的勝利章四三三 退出章一四六 民間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四零五 目標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長官區章一七三 奧古斯都章三八九 李君威的陰招章六七 承包章五 瀕死章四一 同意章一九六 遲暮章四六四 會面章一一三 利益章二一七 舞弊端倪章二十二 夫人的未雨綢繆章八三 困惑章三五 遷界禁海章一八二 裁軍減支
章十八 求活章三四四 突襲章八四 真相大白章五五 金幣的碰撞章六 進城章二五 安排章三九六 菸草章一七七 分崩章七七 金雞納樹章二九 登州章二二四 時局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十三 內政外交章二八 碎敵軍膽章四七三 改造的成果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三二 冷暖章二十三 刁民的機巧章四四一 棋盤章六九 愛耍手段的英國佬章一四八 秘密組織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四 進攻澳門章八四 鍊鐵與鑄炮章五零九 討厭就是討厭章六一 秘戰章四六七 未成年人保護法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七二 定性章二四三 棉花導致戰爭章八六 穩固章一八二 鄉試章二三九 解決章四四一 遠疆 西疆 北疆章二一零 粉絲營銷章三八四 方略章一百 直取南京章九四 軍事會議章二六零 爲戰爭而結束戰爭章六七 抗清御虜統一陣線章四二五 新一代的麻煩章四六三 紅樓章一 進軍章一四一 政治問題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七三 大婚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九六 胡女章三五五 新計劃章一三四 活捉侯方域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九十 幕府的善意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四一零 一個請求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三三一 就是針對小日本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三五八 舊事章五 聚兵章一百 談判章二 小人物們章一一一 聲東擊西章一八三 普魯士的覺醒章四十 下馬威章九三 裁定臺南章一七三 生存的奢望章十九 橫掃清水師 大發橫財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二一零 請君入甕章三八二 一個屁章一五零 需求章三九 學習章二一七 三皇之戰 迫戰章四四 國力不足章一四一 理想與朋友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章三二 佈局江南章五七 可惜沒有抓到陳圓圓章八一 出家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三五 無用的勝利章四三三 退出章一四六 民間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四零五 目標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長官區章一七三 奧古斯都章三八九 李君威的陰招章六七 承包章五 瀕死章四一 同意章一九六 遲暮章四六四 會面章一一三 利益章二一七 舞弊端倪章二十二 夫人的未雨綢繆章八三 困惑章三五 遷界禁海章一八二 裁軍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