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八 關原之戰 下

年輕的武士們相互看了看,都是不敢應承,許久之後,其中一人說道:“總裁決殿下,天下之事莫在於封邦見國,如今戰事正酣,不知勝負,小人如何敢心有旁騖,又如何把天下大事裁決於棋局遊戲之間呢?”

阿海臉色一沉,好不容易找到的樂子竟然被這個大言炎炎之徒給攪和了,在阿海眼裡,眼前這些被側近和百姓稱之爲殿下的人,左不過是一倭國土酋之子,還是不被器重的次子罷了,自己給他們一個機會親近,已然是禮賢下士,何須在此起這等高調。

正不知如何迴應的時候,後藤小五郎矮小的身子出現在了衆人面前,用洪亮的嗓音說道:“總裁決殿下乃是上國使者,天朝元首之代官,手握強軍十萬,背有中央之國支持,便是日本天下人也是不及,更不要提一城一國之主,我等不過是一武士,縱有源氏血脈者,在總裁決面前也不過是一草芥,如何敢有侵犯違逆之語,總裁決殿下地位可比天潢貴胄,我等唯有匍匐侍奉,纔可得幸之萬一,如何再有蠻橫作爲?”

衆武士被後藤小五郎這麼一說,一個個跪在了地上,有些大膽的偷瞧了一眼小五郎,眼神之中滿是鄙夷,但阿海身邊的參謀、將校之流卻是欣然看待,各自微笑不語。

“小人失言,請殿下恕罪!”方纔說話的武士磕頭認錯。

阿海眯眼瞥了一眼,手裡掂量着棋子,問道:“你會圍棋嗎?”

“小人卑微之軀,如何敢與殿下對弈.......。”那武士匍匐的姿態更低了。

阿海聳聳肩,問道:“竟無一人以棋相娛嗎?”

後藤小五郎跪在地上:“小人略懂一點,願爲殿下效勞。”

作戰參謀笑了:“小五郎,你可是隻有一百石的領地,總裁決閣下的賭注是一千石。”

後藤小五郎道:“小人自然無賭本,但殿下方纔所言,可以父兄封賞爲賭資,家父後藤信誠殿下三立戰功,殿下裁決已有二十五萬石領地恩賞。”

作戰參謀問:“你拿你義父的恩賞來當賭注,輸了怕不是打屁股這般簡單的了。”

後藤已然盤腿坐在了棋盤之前,認真說道:“花數櫻花,人推武士,若無絢爛一生,此生何談綻放,我後藤小五郎前十五年不過一忍辱偷生之螻蟻,如今得天神庇佑,與天下之人對弈,一生何其幸哉,若輸,我自當切腹於後藤殿下面前。可若因膽怯而不敢對坐,如何以武士自居呢?”

後藤小五郎說出的道理令人讚歎,也是那些年輕武士所忌憚的,他們是大名們的子侄不假,但卻非繼承之人,以其地位,只要濟州那些繼承之人不死,最好也不過家臣側近之位,如此地位之人,若是賭鬥輸了,那是要被重重懲治的,而後藤小五郎出身更低,卻是個膽子大的,光腳不怕穿鞋的,便是這個道理。

阿海道:“小五郎,你有如此覺悟,已經是武士中的翹楚了,來吧,與我對弈,我喜歡用富貴險中求的人。”

阿海與後藤小五郎的對弈持續的很久,小五郎出身草莽,但草莽之中亦有龍蛇,小五郎在長崎闖蕩之時便是在會館做侍從,服侍合衆國來的大商人,侍奉棋局更是他喜歡的,所以略懂一些,而小五郎棋藝雖不精湛,但卻是怪招頻出,阿海棋藝也是一般,竟然是連敗了兩局,第三局纔是適應過來,二人斗的難解難分,而重炮轟鳴、硝煙瀰漫的戰場卻是被這醉心於棋局的人給無視了。

而戰場上,幕府軍的日子並不好過,早晨的馬回衆的‘豬突’行動慘敗,折損了五分之二的騎兵,而步兵大陣尚未展開,就是被合衆國的旅級齊吊射打的潰退,待組織好隊伍,已然是下午了。

爲了增強前線士氣,德川家綱穿上祖傳的大鎧,高舉旗幟出現在了陣列之上,這鎧這旗這人,一如當年在此戰勝西軍的德川家康,德川家綱騎着戰馬來到陣前的土丘之下,登高眺望,足輕大陣已經列陣完畢,收攏起來的騎兵壓住了陣腳,大軍長矛如林,旗幟似火,南北延綿不決,在得到德川家綱的命令之後,一個金髮碧眼的獨腿男人指揮着十八磅重炮出現在了選定的炮兵鎮定之上。

這便是合衆國軍登陸日本之後,荷蘭人秘密送來的援助,炮手和重炮,因爲德川家綱出現在了陣前,整個陣列一片歡呼,聲音如狂滔巨浪,盡顯壯麗之色。

隨着旗本給荷蘭炮兵指揮官下達了將軍的命令,炮臺之上便是傳來一聲聲的炮響,炮手們揮汗如雨,把一顆顆十八磅重的實心炮彈打向了對面倒幕軍的陣地之上,幕府軍用重炮四十餘尊,是一艘荷蘭主力艦上的全部火炮,其開火之後,倒幕軍陣地上一片狼藉。

鬆尾山上,大名軍那些柵欄、裝滿泥土的小車和人體一樣脆弱,精心構築的工事被撕開了口子,在連續命中工事後那厚重的步兵陣列之後,陣線出現了混亂,島津光久派遣武士彈壓,才稍稍壓住了陣線,而在北翼的屜尾山,則是另外一種景象。

炮擊一開始,河原田兵衛就命令配屬於他的外樣大名軍退入叢林之中,以免在炮擊下受損嚴重,而處於前線的河原田旅則是鎮定自若,在猛烈的炮火中挺立不動,這些士兵大部分是跟隨河原田兵衛從大興安嶺、庫頁島、蝦夷地、朝鮮、遼東和山東各個戰場下來的老兵,他們面對重炮的經驗非常充足,河原田兵衛更是如此,僅僅是稍稍後退百米,到了坡度較陡的山坡,就避免了炮彈彈跳造成的大部分傷害。

下午四點,德川家綱下令進攻,在他看來,時機很合適,鬆尾山上的大名接近崩潰,屜尾山上的敵軍也在後退。

幕府軍的足輕大陣如同滾滾洪流洶涌而去,在鬆尾山上很快與大名軍混戰在了一起,大名軍與幕府軍的器械和戰術差不多,數量稀少的老舊火繩槍和更少的青銅佛郎機根本形不成有效的彈幕,最終,手持長槍的足輕混戰在了一起。

與中國、歐洲古典戰場上經常出現的長矛互捅不同,日本式樣的長槍天生不是用來刺殺的,這種用竹子、橡木等材料製成的複合長槍的長度多在四米以上,甚至達到了六米多,而長槍長度一旦超過三米,槍尖的晃動就很難掌握了,刺殺完全沒有了準頭,而日式長槍更大的作用是拍擊,因此,日本足輕們用陣笠這種頂部的防禦手段。

然而,無論是日式長槍,還是中式、西式的較短的長槍,當長槍兵與長槍兵結陣的時候,互相捅刺的戰術動作往往因爲本能的防禦而變得不能實現,所以推槍成爲了戰場的主流,處於中心的足輕高舉長槍,像是兩個用脖子較勁的長頸鹿一般,矛杆相互碰撞、推搡,尖銳的槍尖、矛鋒指向天空,而身後的人無法加入戰團,則是在後面拍擊,希圖製造更大的戰果,有些戰團甚至轉起了圈無法分清敵我。

在槍矛叢林之中,反倒是手持短兵、身具大鎧的武士更有殺傷力,有些人已經鑽入人羣之中,用短刀切割足輕們的小腿,刺殺他們的小腹,每個勇敢的武士都是戰場上的人命收割機,鬆尾山上,戰鬥焦灼,分不出勝負,只有填入更多性命,纔有可能佔據上風,堅持在這片戰場是難得可貴的品質。

但是在北翼的屜尾山,同樣是日本人之間的對戰,情況則是完全不同,河原田、高澤和後藤三本槍中有充足的燧發槍,特別是河原田和高澤二人的軍隊,一直在北洋戰區作戰,戰術非常熟練,連、分營、營,各種等級的縱射、齊射打的很有章法,依靠簡易的拒馬,打的足輕大陣很長時間內無法接近核心陣列。

河原田兵衛也是一員良將,步兵與炮兵之間的配合打的嫺熟,唯一欠缺的是騎兵,三本槍的騎兵加起來不到一千五百騎,加上配屬他們的大名,騎兵也不過兩千,所以河原田兵衛一直不願意動用這支機動步隊。

在河原田兵衛的指揮下,三本槍的步兵陣列以方陣形勢齊射,以橫陣方式近距離接敵,當距離太近時,又在炮兵和騎兵掩護下少許後撤,另外派遣樹林之中的大名軍側擊支援,打的有聲有色。

幕府軍的指揮官先是保科正之,繼而變成了德川家綱,德川家綱接手指揮後,要求各軍一往無前,但是他還沒有瘋,見屜尾山的地形難以展開太大規模的軍隊,德川家綱命令分波次攻擊,保持戰場的烈度,終於在線列步兵的燧發槍因爲射擊頻率過高而過熱的時候發生了短兵相接。

面對新上來的生力軍,河原田兵衛不願意讓三本槍的精銳步兵用不到一米七的刺刀和四米八的長槍肉搏,於是讓大名軍頂在了前面,推槍再次成爲了主流,但這一次,在矛林槍桿之下,幕府軍的武士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加西亞的僱傭兵。

在歐洲戰場上,矛林之下作戰只有經驗最豐富的僱傭兵才能勝任,加西亞的僱傭兵也是如此,方寸之間轉圜,戰機稍縱即逝,盡顯地堂功夫,跪在地上的僱傭兵手持短刀,刺入武士鎧甲的縫隙,往往一招就能決出勝負,而移動至屜尾山高處的高澤軍,在用溼布爲燧發槍緊急降溫之後,用齊射擋住了幕府軍的後繼之兵。

打到晚上,南北兩翼橫屍遍野,戰鬥結束,裴成義命令不得出擊,而打昏了頭的島津光久卻已經帶着武士衝殺出去,損折嚴重,用鮮血和生命上了一堂自習課。

一天的戰鬥,幕府軍已經用了全力,即便再戰,也不過是把外樣大名和譜代大名的軍隊換成德川家族的軍隊,或許武器精良些,但半個世紀的和平,戰鬥力和意志又有什麼兩樣呢,況且,中軍的陸軍至今只動用了四分之一的兵力,傷亡不過兩百人。

夜晚並不適合戰爭,卻非常適合政治交易,滿是屍體的戰場之間,總是有各種黑色身影在穿梭,爲各種人傳遞着消息,總體來看,幕府軍一方的外樣大名想要倒戈一擊,前來談條件,但實在是過於貪婪,除了想要安堵領地,還想敘功加封,在一衆西部大名的堅持下,阿海拒絕了他們。

目前倒幕軍手中的領地是很多,但是分的人更多,僧一多粥就會少,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阿海最終給了那些大名一條出路,想要封地很簡單,德川家綱的腦袋三十萬石,保科正之十五萬石,其餘依次遞減,這個條件出了之後,幕府軍大營有了幾次小規模的混戰,有人鋌而走險,但最終失敗了。

而一夜的混亂產生的陰暗和血污被連續三天的綿綿秋雨洗刷的乾乾淨淨,下雨落下,對決是不可能的了,雙方偃旗息鼓,而阿海正願意如此,唯一的戰鬥發生在第三天的夜間,大雨滂沱,三本槍中的後藤信誠和加西亞二人率領八百餘人準備趁着大雨和黑夜突襲德川營地,正巧碰上了同樣準備偷襲的幕府軍武士,雙方在叢林之中酣戰了一個晚上,各有損傷,最後撤退。

一日的酣戰沒有讓倒幕軍傷筋動骨,幕府軍軍心受挫,接下來的綿綿秋雨更讓大軍無法展開,德川家綱的辦法是增兵,他計劃把軍隊增加到二十五萬之後再行進攻,生生耗死倒幕軍,各路援兵不斷趕來,德川家綱的信心倍增,到了九月底,德川家綱準備下一波攻勢的時候,卻猛然接到來自江戶的消息——中國軍在江戶灣登陸,數萬精兵包圍江戶!

不管戰事如何,德川本族之地,日本最富庶的關東平原不容有失,德川家綱把前線指揮權交給保科正之,率領精兵四萬回援,而這一次,則是倒幕軍發動了進攻,崩潰......開始了。

PS:這兩天有些卡文,捋順了,明天恢復

章一六六 收尾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三二 護送章二六二 獼猴章九三 遊歷章五三 洲際貿易船隊 馬六甲章一零二 臺北與金礦章四一七 索菲亞的智慧章一零五 火燒孝陵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三一零 一個記者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九六 馬來章七 商社章一四零 安排章四四 教訓皇帝章三七四 新課題章九四 三刀章六八 北伐江南章十八 海盜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職業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六六 馬寶的小心思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三五三 買辦章十三 東南生變章七 專業章三六一 情商章一五四 幫扶對接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五 澳門防務體系章一六三 演講章三九六 林君弘章四零五 目標章六四 兵力和戰局章五零四 蘇伊士運河傳銷化章八四 消彌內鬥章五五 金幣的碰撞章九七 內鬥章四四 國力不足章二一 亂起章三三四 真正的滿意章三六 收拾周延儒章八二 把丁魁楚安排的明明白白章一二一 大勝章十五 爭議章六七 抗清御虜統一陣線章一 國姓爺章九一 兒子論與閨女論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二五三 受困章六十 永寧寺碑章七九 確鑿的證據章三七二 革新派章二九五 切割章三七 蓋棺定論章一四一 虧空章一三零 兄弟章二六四 馬澤帕《里斯本條約》章三八四 方略章二二 榮耀旅章一五二 間諜章三三二 鋼鐵競爭章四三二 一些國策章六七 吃幹抹淨章五八 仙霞關章一四零 撒煤章八八 日本銅錢章八三 多爾袞之死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一三一 定性章七九 荷蘭船章四二四 最後的歲月 下章三六零 死亡章六八 黃宗羲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四 舟山的走私章九八 讓戰爭解決問題章四零三 去處章三四一 箇中問題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七 商社章二三二 迴歸章九 進攻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六三 洲際貿易船隊 波斯章一二一 大勝章九 各部章五六 拒絕章三五七 儲位章九十 有限的損失章八七 懷柔章十四 衆生相章二一零 請君入甕章三三 光明磊落章七五 野蠻衝撞章一七三 待遇章二八零 讓當權者有一怕
章一六六 收尾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三二 護送章二六二 獼猴章九三 遊歷章五三 洲際貿易船隊 馬六甲章一零二 臺北與金礦章四一七 索菲亞的智慧章一零五 火燒孝陵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三一零 一個記者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九六 馬來章七 商社章一四零 安排章四四 教訓皇帝章三七四 新課題章九四 三刀章六八 北伐江南章十八 海盜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職業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六六 馬寶的小心思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三五三 買辦章十三 東南生變章七 專業章三六一 情商章一五四 幫扶對接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五 澳門防務體系章一六三 演講章三九六 林君弘章四零五 目標章六四 兵力和戰局章五零四 蘇伊士運河傳銷化章八四 消彌內鬥章五五 金幣的碰撞章九七 內鬥章四四 國力不足章二一 亂起章三三四 真正的滿意章三六 收拾周延儒章八二 把丁魁楚安排的明明白白章一二一 大勝章十五 爭議章六七 抗清御虜統一陣線章一 國姓爺章九一 兒子論與閨女論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二五三 受困章六十 永寧寺碑章七九 確鑿的證據章三七二 革新派章二九五 切割章三七 蓋棺定論章一四一 虧空章一三零 兄弟章二六四 馬澤帕《里斯本條約》章三八四 方略章二二 榮耀旅章一五二 間諜章三三二 鋼鐵競爭章四三二 一些國策章六七 吃幹抹淨章五八 仙霞關章一四零 撒煤章八八 日本銅錢章八三 多爾袞之死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一三一 定性章七九 荷蘭船章四二四 最後的歲月 下章三六零 死亡章六八 黃宗羲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四 舟山的走私章九八 讓戰爭解決問題章四零三 去處章三四一 箇中問題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七 商社章二三二 迴歸章九 進攻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六三 洲際貿易船隊 波斯章一二一 大勝章九 各部章五六 拒絕章三五七 儲位章九十 有限的損失章八七 懷柔章十四 衆生相章二一零 請君入甕章三三 光明磊落章七五 野蠻衝撞章一七三 待遇章二八零 讓當權者有一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