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八 讓戰爭解決問題

李君威長年在外,在他的認知之中,奧斯曼這種沒有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封建國家是沒有多大前途的,境內還有各種宗教的爭端,簡直就是一團亂線頭。而且還處於強國之間,與諸多強國有矛盾,佔據着重要的交通要道,時刻都處於大國競爭之中。

而帝國或許是唯一一個希望奧斯曼維持統一和強大的國家,這樣才能平衡歐洲各國的力量,只不過,這種希望也不是永久的。因爲隨着帝國西部大規模的移民開發,帝國本身的實力在增強,可以自己平衡、震懾來自歐洲挑戰,而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必將使得這種力量更有效率的發揮,所以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弱小、分裂的奧斯曼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趙銘德在十天之後來到的海法港,他看起來非常憔悴,整個人瘦了一圈,但一雙眼睛卻迸射出高昂的鬥志。

“殿下,我很抱歉,辜負了您的信任。”趙銘德面對李君威,言語之中滿是羞愧。

李君威起身,拉着他的手坐下,問道:“你怎麼樣,聽說你來的路上遇到了襲擊。”

“是一羣失去工作的埃及人,想要尋求我的幫助,結果有人藉機襲殺。被我的護衛當場擊斃了四個,但也引發了一些變亂。”趙銘德認真說道,在他坐下的時候,表情忽然扭曲,李君威一看就知道他身上有傷,立刻讓人把隨行的御醫叫來。

趙銘德的後背有一條超過十釐米的傷口,看樣子是爆炸的破片打出來的,由此可見當時的危險。李君威直接讓趙銘德趴在茶几上,由醫生處理傷口。李君威寬慰說道:“在蘇伊士項目上,你做的已經非常好了,至少超出了我個人的預料。而現在蘇伊士地區的形勢變化,也不是你造成的,更不是你能解決的,因此不會有人怪罪你,我叫你來,是想知道,你接下來想要怎麼做。”

“我準備去開羅一趟。”趙銘德非常肯定的說道:“這次埃及暴動的幾個話事人,我與之有幾分交情,當初蘇伊士灌渠開通時,就多虧了他們的幫忙,我認爲我可以說服他們暫時停止暴動,與奧斯曼帝國坐下來商討一下,並且讓他們相信,蘇伊士運河絕對不會威脅尼羅河三角洲,反而會給埃及帶來繁榮。

這樣,短期內可以保證,雙方談判期間,我們的南部工程可以繼續,長期還要看雙方能否達成和平。”

李君威點點頭:“我猜測到你會這麼做,但是沒想到你會有前往開羅的打算。剛纔看到你受到襲擊而受傷,我還後悔把你叫來,現在來看,沒有什麼後悔的,如果我不叫你來,你去了開羅,或許連命都沒了。”

趙銘德咬牙說道:“殿下,爲了帝國,爲了蘇伊士運河,我不怕死。”

“我知道你不怕死,但你的生死直接影響帝國的利益。”李君威提醒道。

趙銘德自然知道這一點,如果自己死了,死在了開羅,由此肯定會引發帝國的外交政策的改變,在埃及和奧斯曼中央政府之間,就必須有一方站出來負責,而帝國也就必然與這一方成爲敵人,趙銘德攥緊拳頭,很是不甘心。

李君威則是說道:“蘇伊士項目發展到這個地步,已經不是調停、談判可以解決的了。我們需要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需要一場戰爭。”

趙銘德警醒起來:“戰爭?對誰,奧斯曼還是埃及?”

李君威笑了:“都不是,是需要奧斯曼與埃及之間的戰爭。而我們,靜靜的等待結果就行了。”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趙銘德立刻起身,不顧還未包紮好的傷口,問道:“殿下,這是什麼時候決定的,何故至此呢,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嗎?”

李君威很清楚,趙銘德是一個經驗主義者,蘇伊士地區的埃及人暴動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是第三次,之前,趙銘德都出面幫忙解決,所以他認爲,這一次也能解決。但李君威卻是已經厭倦了,他要的是一勞永逸。

扶着趙銘德坐下,李君威溫言說道:“趙將軍,這些年,你過的也很辛苦吧,尤其是奧斯曼人,簡直讓人焦頭爛額,對嗎?”

趙銘德聽了這話,心中多少還是有些酸楚委屈的。自從被李君威委任爲蘇伊士的總辦,趙銘德在人前是非常顯赫,尤其是蘇伊士鐵路開通之後,他這個蘇伊士總辦已經掛上了海外事務部副職的職銜,別說蘇伊士運河開通,就算是現在回國,再混幾年,下一屆內閣也可以入閣了。作爲海軍出身的官員,而且是完全的平民背景,這已經是火箭一般的晉升速度。

而且在蘇伊士地區,他不僅掌管着帝國對蘇伊士地區每年幾百萬乃至上千萬的投資,整個蘇伊士的工程,還爲方便蘇伊士運河,直接管着鐵路的運營,各國商人都奉之爲上賓,就是想得到其掌握的工程和運力資源。

但是,在蘇伊士地區,無論做什麼,奧斯曼一方都是繞不開的存在。蘇伊士運河項目在奧斯曼國內一直也存在着巨大的爭議。運河的開通固然會給奧斯曼帶來大量的財政收入和地緣政治利益,加深與帝國的同盟關係,還能拉攏歐洲國家,分化敵對勢力,別的不說,在東地中海上,奧斯曼帝國最大的競爭者,威尼斯共和國在加入神聖同盟的同時,參與蘇伊士項目,對奧斯曼是宣而不戰,僅僅這一點,就讓奧斯曼得利不少。

只不過,一條運河也會帶來地方的離心離德,埃及原本就是奧斯曼一個不穩定的區域,卻也是富庶之地,運河會形成埃及與奧斯曼之間的天然隔閡,而現在這條運河還未開通,就已經形成了更多的矛盾,而蘇伊士運河的開通也會讓北非的奧斯曼領地地位增強,必然會招惹來更多的是非。

更重要的是,奧斯曼是一個強國,他既希望蘇伊士開通,又想盡可能少投入多收穫。導致的結果就是,在運河項目上,帝國幾乎要負責全部的資金投入,卻在工程上處處受到奧斯曼人的掣肘,只不過,無論是帝國的中樞還是一直支持這個項目的裕王李君威,都不止一次的對趙銘德表示過,蘇伊士運河是帝國百年大計,只要運河開通,一切都好說。因此面對奧斯曼,趙銘德是委屈求全。

“您是想通過埃及的暴動,敲打一下奧斯曼帝國嗎?”趙銘德出言問道。

李君威輕輕點頭:“確實有這個計劃,而且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機會,畢竟奧斯曼帝國的主要精力還是在巴爾幹半島。雖然哈布斯堡王朝的主要精力投向了西歐,但是還有波蘭和沙俄不是嗎?這個時候,讓其後院起火再合適不過了。

這幾年,奧斯曼逐漸從維也納之戰的慘敗之中走出來,兩位科普魯律的維齊爾也相當有能力,已經控制了局面。他們的財政壓力也逐步緩解,還訓練了新式的軍隊,這些都會讓奧斯曼人膨脹,想要在帝國這邊佔更多的便宜,而這些,我都已經受夠了,我們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在與奧斯曼的合作之中已經儘可能的尋求平等,也出讓了太多的利益,而如果繼續委曲求全,會讓奧斯曼人覺得我們軟弱可欺。”

趙銘德知道,一旦裕王介入進來,事情就不由自己控制了,他只能儘可能的爲這位執掌命運的殿下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在仔細思考了李君威的計劃之後,趙銘德說道:“殿下,有一點希望您注意,埃及的暴動雖然席捲了大半個埃及,據說上百萬人蔘與,但這些力量是分散的,與其說他們在進行一場政治的、軍事的運動,還不如說是發泄憤怒而已。這樣的暴動,雖然有些民族主義的味道,但我想說的是,他們完全是不可靠的。

按照您說的,我們不能直接與埃及人合作,可若是不直接支持他們,憑藉埃及的力量,未必能撼動奧斯曼帝國。”

李君威則是說道:“所以,着重點要放在馬穆魯克身上。”

“他們就更不靠譜了。”趙銘德直接下了定義,他解釋說道:“馬穆魯克是埃及人的領主不假,但他們卻只是蘇丹的走狗,與埃及人並不一條心。馬穆魯克與埃及人合作對抗奧斯曼帝國,這是一個很糟糕的主意。”

李君威搖搖頭:“趙將軍,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並非是讓馬穆魯克與埃及人合作,而是讓馬穆魯克成爲替罪羔羊。如果馬穆魯克被消滅了,你認爲會如何?”

“這.......這比較困難吧。”趙銘德一時有些沒反應過來,李君威繼續說道:“我們並不是支持埃及人獨立,而只是需要埃及人牽扯更多的奧斯曼的精力,讓其感受到壓力,主動降低姿態與我們合作就夠了。與幾百萬埃及人爲敵不明智,與奧斯曼帝國爲敵很蠢,那就只有犧牲馬穆魯克了,這羣人似乎也不那麼得人心吧。”

趙銘德倒是認可這一點,馬穆魯克就是蘇丹在埃及地區的走狗,也是包稅人。自從維也納之戰後,奧斯曼一直處於相當高烈度的戰爭之中,這兩年才緩一口氣。而戰爭帶來的財政壓力,除了尋求對外借貸解決,其餘全都轉嫁給了奧斯曼的百姓,尤其是埃及地區這樣的繁榮所在,導致埃及人的生活越來越困頓,運河工程徵發勞役更是加重了這一點,這些都是伊斯坦布爾的意志,但執行者卻是馬穆魯克,埃及人對這羣傢伙早已恨之入骨。

而奧斯曼帝國對馬穆魯克也不是那麼滿意,蘇伊士項目一開始的時候,馬穆魯克就想要憑藉自己地頭蛇的地位,謀求在運河、鐵路之中分一杯羹,可奧斯曼人根本沒有給馬穆魯克上桌子的權力,直接把有想法的馬穆魯克差遣到了巴爾幹前線,造成了大量傷亡。

這些年,以科普魯律爲主導,奧斯曼開始富國強兵,對外征戰,對內改革,在伊斯坦布爾的兩次政變之中,舊有的禁衛軍體制遭到了打擊,但卻並未完全根除,禁衛軍們失去的主要是政治和軍事權力,但經濟權益還有保留。而奧斯曼大批建立新式軍隊,舊蛋糕不能切,新蛋糕不夠吃,必然會把目光投入到一些好欺負的傢伙身上,馬穆魯克似乎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此看來,奧斯曼高層和埃及百姓都對馬穆魯克不滿,只要帝國再從中推波助瀾,這個階層的毀滅就是必然的。

可問題就在於,馬穆魯克的消失就能給埃及帶來和平與繁榮嗎?答案必然是否定,馬穆魯克是蘇丹的獵犬,埃及人則是羊羣,獵犬很清楚羊羣能承受多少,所以剝削起來總歸有個限量,畢竟殺羊吃肉只能吃一時,留着喝奶卻是長久的。

但如果馬穆魯克沒了,新來的奧斯曼統治者就不會有這個想法了,這些人必然是竭澤而漁,給埃及人帶來更深的苦難,到時候的反抗就是埃及人直面奧斯曼帝國了。

“您的計劃有相當的可行性,馬穆魯克確實已經是埃及地區人人喊打的存在了,借奧斯曼之手,幹掉這批人,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但問題就在於,一旦戰爭打起來,蘇伊士項目就會停頓,工期延誤會帶來很多問題。”趙銘德提醒道。

李君威笑了笑:“那是自然,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什麼完美的事。幸運的是,蘇伊士運河是一個國家項目,私人資本最終被拒絕在外面,因此我們不用承擔來自股東的壓力,至於來自帝國高層的壓力,由我本人來承擔吧,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是,如何在戰爭進行的同時,維持蘇伊士通道的暢通、灌渠、公路和鐵路,這纔是國內所關心的大問題。以你多年和奧斯曼人打交道的經驗,我提出駐軍協助會怎麼樣?”

章二四 抵達章一百 不僅反對加徵,還要建國章二九 登州章七一 失利章四零三 不要標榜章三六 再論東國章九六 關原之戰 上章一零八 孩子們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十六 黑烏薩章八 並不順利的旅途章七九 外交行動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九六 運河工程起波瀾章四三八 突尼斯章一四三 瘋狂章六九 林慶業章三 炮臺、護航和保險業務章十 虎尾瓏社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二零二 英荷合謀章一七五 贈書章二零二 明清章六三 親藩體系章七三 大婚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二一八 武裝中立同盟章十二 滿清亡命章七 商社章三一 選擇章九八 讓戰爭解決問題章三二六 南洋風雲章四九二 掌控戰爭進程章二五 海賊來襲章一 西班牙必勝秘訣_苟字決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三九三 李君威要搞事章四六一 風雨欲來章一六六 超越射擊章三八零 行動方案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二八九 國聯章五四 蔽海遼東章二七 新貴們的特權章八六 招商引資章三八八 無限制海盜戰章四七一 南美章一零八 爪哇海戰 三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六三 遁出章二六一 戰爭結束了一半章四六二 藏妓院去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十三 內政外交章一一七 謀殺章八 陷城與築城章六六 抉擇章四五六 私下操作章五三 大清算章二零七 救命恩人章二六八 必戰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二零四 漸遠章二一 不一之戰 無利可圖章五六 女人章十五 如願章一九八 潛流章一一一 分開談判章一九七 出兵章二七九 沉穩的人也會衝動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十三 包庇章一 結婚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三四 偶遇鄭森章三零四 蘇伊士地區章十四 高徒章三三 營地大戰章四六九 公私兼顧章三五 遼西與寧古塔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一三六 瓦解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八五 對局勢的判斷章五一 華盟戰略章八 華人的自強章一零九 哈密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二八 移民政策章四七五 金融法案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一六三 原地爆炸章四六五 委屈而求周全章一五三 津疆聯動章四七九 阿曼章二二四 百人百態章一一一 雷擊章二八五 再起戰火章八二 抵達北美
章二四 抵達章一百 不僅反對加徵,還要建國章二九 登州章七一 失利章四零三 不要標榜章三六 再論東國章九六 關原之戰 上章一零八 孩子們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十六 黑烏薩章八 並不順利的旅途章七九 外交行動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九六 運河工程起波瀾章四三八 突尼斯章一四三 瘋狂章六九 林慶業章三 炮臺、護航和保險業務章十 虎尾瓏社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二零二 英荷合謀章一七五 贈書章二零二 明清章六三 親藩體系章七三 大婚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二一八 武裝中立同盟章十二 滿清亡命章七 商社章三一 選擇章九八 讓戰爭解決問題章三二六 南洋風雲章四九二 掌控戰爭進程章二五 海賊來襲章一 西班牙必勝秘訣_苟字決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三九三 李君威要搞事章四六一 風雨欲來章一六六 超越射擊章三八零 行動方案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二八九 國聯章五四 蔽海遼東章二七 新貴們的特權章八六 招商引資章三八八 無限制海盜戰章四七一 南美章一零八 爪哇海戰 三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六三 遁出章二六一 戰爭結束了一半章四六二 藏妓院去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十三 內政外交章一一七 謀殺章八 陷城與築城章六六 抉擇章四五六 私下操作章五三 大清算章二零七 救命恩人章二六八 必戰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二零四 漸遠章二一 不一之戰 無利可圖章五六 女人章十五 如願章一九八 潛流章一一一 分開談判章一九七 出兵章二七九 沉穩的人也會衝動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十三 包庇章一 結婚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三四 偶遇鄭森章三零四 蘇伊士地區章十四 高徒章三三 營地大戰章四六九 公私兼顧章三五 遼西與寧古塔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一三六 瓦解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八五 對局勢的判斷章五一 華盟戰略章八 華人的自強章一零九 哈密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二八 移民政策章四七五 金融法案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一六三 原地爆炸章四六五 委屈而求周全章一五三 津疆聯動章四七九 阿曼章二二四 百人百態章一一一 雷擊章二八五 再起戰火章八二 抵達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