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二八 分析

這些消息讓卡爾十二世錯愕了良久,他爲了籌劃這場戰役,不知花費了多少精力,現在看來,簡直就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至少在聽了斥候的報告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卡爾國王對此並不完全相信,他認爲這是一個陰謀,或許是波蘭和薩克森聯軍在引瑞典軍隊進入波蘭腹地。

要知道,此時的俄國大軍已經包圍了納爾瓦,一千八百名守軍依靠城堡和三百門大炮苦苦支撐數萬俄軍的進攻,一旦瑞典軍隊南下進入波蘭腹地,很有可能被南北夾擊。

但事實就是事實,很容易被佐證,當瑞典軍隊的行蹤也不能完全保密,在這片松林之地停留了一個半月之後,卡爾國王終於弄清楚了事態,沒有陰謀,就算有,也不是針對他這個瑞典國王的,而是針對波蘭新王,奧古斯都二世的。

雖然幾年前,奧古斯都如願登上了波蘭王位,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在波蘭的統治一帆風順,大量的貴族起兵造反,奧古斯都帶領他的薩克森軍隊四處征戰,壓制了這些貴族,並且以薩克森軍隊佔領波蘭的諸多要塞、交通要衝之地,實際上形成了軍事統治。

在軍事戰場上,奧古斯都節節勝利,在外交上,也達成了與丹麥、俄國的北方聯盟,但是在內政上,奧古斯都二世仍然無法控制波蘭。波蘭的瑟姆會議對於大北方戰爭的態度,一直處於模棱兩可的狀態。

他們整體上不想參與這場戰爭,因爲這些貴族比誰都明白波蘭的實力。

波蘭是分裂的,在英雄國王索別斯基死亡之後,再也沒有一個人可以整合波蘭和立陶宛的軍隊。而作爲貴族,他們也明白這場戰爭如果勝利會發生什麼,那就是奧古斯都的威望和實力會提升,把波蘭變成一個世襲的,絕對君主專制的國家,所有貴族的利益都會受損。

戰爭失敗是利益受損,戰爭勝利也是利益受損,也就不用解釋爲什麼波蘭貴族對戰爭的態度模棱兩可了。

幾個月前,奧古斯都率領一萬四千名聯軍越過邊境,進攻里加城,雖然成功佔領,但卻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

在如今的立窩尼亞地區,奧古斯都派遣來的少量軍隊聯合立窩尼亞貴族的軍隊佔領了里加,據城固守,而國王本人還在華沙和瑟姆會議扯皮不斷,身處立窩尼亞的卡爾在十月份的時候終於得到了一個確切的消息,消息的來源是波蘭大蓋特曼魯波米爾斯基,他控制着波蘭精銳的翼騎兵部隊,這位大蓋特曼派人送來了消息,而代表的不僅是他個人,還有波蘭瑟姆會議中的大部分的貴族。

波蘭使者向卡爾國王陳述了他們的立場,那就是現在波立聯邦與瑞典的戰爭,是國王奧古斯都個人的行爲,波蘭的貴族和軍隊僅僅是在國王的脅迫之下才參與進去,使者還保證,波立聯邦不會派遣超過一萬人的軍隊參戰。

而大蓋特曼魯波米爾斯基的個人訴求是,他無力阻止奧古斯都向立窩尼亞進軍,無力阻止兩國開戰,但是他表示,可以向卡爾十二世通告軍事情報,只是請求卡爾國王,在兩軍對壘的時候,不要主動進攻他率領的軍隊,而大蓋特曼也保證,他亦不會在決戰中主動進攻瑞典軍隊。

來自波立聯邦內部的消息還不斷傳來,奧古斯都不僅面臨着波蘭立陶宛貴族隨時隨地的背叛,就算是現在,他也拿不到想要的戰爭軍費,更是不可能被瑟姆會議批准建立常備軍了。

“因爲不能接受勝利,所以現在波蘭立陶宛貴族在幫助瑞典。同樣,如果有一天,他們遇到不能接受失敗的境況,也會幫助奧古斯都。”這是江閒雲密送休達的報告中一句話,言簡意賅的總結了北方戰爭中各國的處境。

休達

李君威是帝國三十七年的九月返回休達的,在五月的時候,他得到了瑞典方面傳來的消息,卡爾十二世會在下半年親自率領軍隊收復立窩尼亞。帝國雖然沒有參戰,但必須要對戰爭有掌控力,最佳的掌控力莫過於陸軍的刺刀了。

於是李君威匆匆前往了西津,調遣兵馬,進行戰備工作。

在西津和鎮北兩地,帝國陸軍和藩軍在集結,組織了規模超過六萬的軍隊,一旦帝國支持的瑞典玩脫了,這支軍隊就會北上,組織俄國趁着戰爭勝利在波羅的海的擴張。

當然,如果俄國遭遇了慘敗,瀕臨亡國,帝國也不介意吃一份現成的。

書房裡,李君威正在擺弄一架新的照相機,就聽到侍從官走進來通報:“王爺,作戰處那邊已經準備得當,正恭候王爺呢。”

李君威點點頭,對侍從官說:“來,紹傑,我先給你拍一張,站好了。”

“喲,那卑職可得整理整理儀容。”侍從官紹傑笑着說道,這侍從官是禁衛巴圖魯營出身,正是出身愛新覺羅,在外藩改制後,家族爵位得以保留,雖說領地沒了,但皇帝通過理藩院、禁衛兩大系統,對這些人更爲優待,紹傑就是那年入的巴圖魯營,因爲做事機敏,李君威從御前要到了身邊效力。

李君威把頭伸進了操作箱,又鑽了出來,說道:“你說你也不笑,照相嘛,不笑怎麼行?”

“這.....王爺在前,卑職不敢孟浪。”

“這樣,用舌頭頂着你的上顎,對了,這樣就有了三分笑意。”李君威說着,手裡忙活着,但是無論他怎麼擺弄,都是不行。又鑽了出來問負責照相的侍從官:“你來看看,怎麼回事啊,怎麼我一弄就不行了。”

照相的人連忙修理起來,李君威則是問:“紹傑,作戰處的人你熟悉嗎?”

“這段時日是卑職接待的,不熟悉也熟悉了。”紹傑笑着說。

“都什麼人啊。”

“禁衛、陸軍、海軍都來人了,現在隸屬關係都在侍從室這邊,一共十七個人。據說不少是皇上親自挑選的,作戰處長蘇衛華是江閒雲的學弟,今年三十七歲,軍銜是禁衛准將,曾經擔任軍事代表團副團長訪問過莫斯科,也擔任過駐哥尼斯堡的武官,陸軍和海軍都是直接從軍部調遣的參謀,都是中校,其餘都是少校和上尉。”紹傑說道。

“理藩院沒來人嗎?”

“沒有,說起來,陸軍中校騰銘的母親是蒙古衛拉特出身,算是和理藩院沾邊。”

“知道爲什麼沒有派理藩院的人嗎?”李君威腦袋又鑽了操作箱,嘴上卻是沒有停。

紹傑想了想還是老實說不知道,李君威說:“我估摸皇上那邊的心思是有你在我身邊,再從理藩院調個青年俊傑來,不好安排。”

“卑職何德何能。”

“我讓人安排了,你也先進作戰處,侍從室這邊的事先放放。要想幹一番事業,僅僅在我身邊混臉熟不行,得有功績。”李君威說道,紹傑連忙謝恩。

仔細擺弄了許久,纔算給紹傑照了一張相,然後又讓照相的侍從官給二人合照一張後,李君威說:“把兩張照片洗出來,給國內寄一份。獨身照張給紹傑他父親寄去,讓紹傑知道他兒子在本王身邊混的不錯,另外一張直接寄北京紹傑家中。紹傑,我聽說你娘在國內給你相親呢,我尋思着,你們尉官的禮服實在不出彩,還不如和我照一起。

這樣你娘給人看的時候,多有面子,能說,看,王爺身邊這個帥小夥就是紹傑。這話是一定要說的,別拿着這照片,最後人家姑娘相中我了。”

交代好了侍從,李君威帶着紹傑去了作戰廳,紹傑苦惱說道:“其實卑職還不想這麼早結婚。母親總是召集,我人尚不在國內,如何能草草定親。”

“先書信聯絡着,人家姑娘若是願意鴻雁傳書三萬裡,未見君面已動情,那就是真的好姑娘。知道不,英王那小子媳婦就這麼來的。”李君威說着,帶着紹傑進了作戰廳。

紹傑連忙上前,挨個給李君威引薦過了,李君威說了幾句勉力的話,繼而說道:“現在歐洲局勢緊張,帝國卻也不會草草參戰,只不過必要的準備要提前,作戰處就是開始。

這個世界太亂,正是軍人建功立業的好時候。你們現在的角色,就是擔任我的軍事顧問。”

裕王李君威長期擔任帝國海外軍隊的最高指揮,帝國開疆拓土從未少過他的身影,可問題就在於,雖然李君威戰功赫赫,可他真的不是一位合格的指揮官,也從不主動插手軍事指揮。但帝國軍方從不因此對裕王有閒話,反而認爲這位親王知人善任,從不越俎代庖,在他手下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今天的會議主題是什麼?”李君威問向紹傑。

紹傑說道:“蘇將軍從波羅的海前線趕回,向王爺介紹北方戰場的局勢。”

李君威點頭:“蘇將軍,開始吧。”

蘇衛華拉開一個小黑板上的簾布,一張大幅照片展示在了衆人面前,照片是黑白的,白色居多,有些此言,看上去似乎是不慎曝光的底片,實際卻是記錄了風雪交加中,軍隊挺身進攻的一個瞬間。

“左下角的這個城市是納爾瓦,當時俄國軍隊正在圍攻,而佔據照片主要區域的這支在風雪中前進的軍隊就是瑞典國王卡爾麾下的禁衛軍和陸軍一部,一共八千人左右。

在立窩尼亞地區,卡爾國王確定奧古斯都的軍隊暫不形成威脅之後,留主力於里加附近做疑兵,親率精步騎八千,在寒冷的冬季穿過了二百五十公里的荒原,抵達了納爾瓦城下,並且迅速發動了對俄國圍城部隊的襲擊,取得大勝。

當時,沒有人認爲那種天氣,兵力相差四倍的情況下,瑞軍敢於發動進攻........。”蘇衛華顯然親自見證了那場戰役,此時談起來還是意猶未盡。

李君威輕咳一聲:“具體的戰役過程,是軍隊的事,你只說結果。”

蘇衛華說:“俄軍大敗,總數不到四萬人的俄軍損失了至少一萬八千人,其中七千人左右死於戰鬥,其餘或淹死或凍死。另外俘虜了十名俄國將軍。”

“俄國皇帝彼得呢?”

“在進攻前一天,彼得到陣前視察,看到了瑞典援軍,他以爲援軍規模不大,俄軍有兵力和工事優勢,又是如此惡劣的天氣,不會進攻。而後勤問題不斷,他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一位外國公爵,這位公爵甚至連俄語都不會說。彼得本人後撤去管理後勤.......。”

“彼得沒有死或者被俘,對嗎?”李君威打斷了蘇衛華的話。

蘇衛華點點頭,李君威問:“在你回來之前,瑞軍在做什麼?”

“他們在慶祝勝利。”

“下一步軍事行動呢?”

“殿下,雖然卡爾國王很尊重帝國的軍事顧問團,尤其是對江將軍,但問題在於卡爾從不向我們透露軍事計劃。”

李君威看着那照片出神良久,回身問:“你們認爲,瑞典軍隊會不會在集結到主力後,長驅直入,直撲莫斯科。”

“從戰略角度上來說,很有可能,挾大勝之餘威,趁俄軍未曾集結完畢,直撲莫斯科,像丹麥那樣達成城下之盟,逼迫俄國退出戰爭,是很有可能的。”一位陸軍少校說道。

李君威搖頭:“我要你們做的不是戰略預測,而是回答這種計劃是否有可行性。”

“我認爲可行性不大。”蘇衛華主動說。

“怎麼說。”

蘇衛華說:“英格利亞及靠近的俄國諾夫哥羅德地區我都去過,雖然在波羅的海海邊,雖然靠近立窩尼亞,但經濟狀況完全不同。我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如果立窩尼亞是我國的遼寧,那英格利亞和諾夫哥羅德地區就是吉林和黑龍江。

那裡氣候溼冷,人煙稀少。瑞典軍隊孤軍深入,必須要等到其餘援軍抵達。可在那兩個地區,沒有能支撐起那麼多軍隊作戰的經濟基礎。”

章二零一 殖民地互保章一三三 回國章二一五 季姬擊雞記章四五 預備變天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一二八 聲名狼籍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三四一 卑微的想法章五七 對策章四五零 脫困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二五四 修正案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三五 殖民地的財政問題章七 商社章一三四 活捉侯方域章八九 學堂 下章九 三封信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十四 再遇聖胡安號章四五一 布子章三九四 談判章八一 銅錢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一九三 陰謀章二八二 平衡章二九 建立帝國章四一 勢如破竹章四六 登萊軍管會章三二六 南洋風雲章六九 浙江崩局章七四 馬威章八八 日本銅錢章一二七 別了,東印度公司章三八 沙俄政變章二零九 副相章五二 洲際貿易船隊 呂宋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八七 長崎事變章三四 偶遇鄭森章一七四 你大爺章一零四 重磅的禮物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一一七 英法戰爭章一五五 小人物的悲哀章六七 參戰無益章二一二 明暗把戲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二十四章一一八 長期的內戰章一二零 兩難章四四四 欲擒故縱章二二零 終案與體面章一三一 定性章二一零 請君入甕章三一六 工程師李瑢章九七 內鬥章一零二 各懷鬼胎的協議章二五五 第三等級的奮起章一零八 爪哇海戰 三章二十二 夫人的未雨綢繆章一六八 勸降寧古塔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三七八 意義章六三 酒瓶炮和西瓜彈章二二七 巴拿馬鐵路章四七八 囑託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九五 出征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四二五 新一代的麻煩章十七 施琅的野望章二九三 老問題新解決章二七八 日本孤兒章二六 黨爭章一百 巡航艦之間的對決章一六七 生死章三八 江南失陷章三零九 適合 不適合章三六 投桃章九一 即可宣戰章三八 勸服小袁營章四二 處置鄭芝龍章四五 突然襲擊章六七 危險的話題章一五六 龔鼎孳章十二 鐵騎章十六 出兵章一六一 一瞥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八六 中國人豎起大拇指章二三六 資本無祖國章一五八 對奧國策章三零三 西奈模式章一一二 戰後章六七 承包
章二零一 殖民地互保章一三三 回國章二一五 季姬擊雞記章四五 預備變天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一二八 聲名狼籍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三四一 卑微的想法章五七 對策章四五零 脫困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二五四 修正案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三五 殖民地的財政問題章七 商社章一三四 活捉侯方域章八九 學堂 下章九 三封信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十四 再遇聖胡安號章四五一 布子章三九四 談判章八一 銅錢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一九三 陰謀章二八二 平衡章二九 建立帝國章四一 勢如破竹章四六 登萊軍管會章三二六 南洋風雲章六九 浙江崩局章七四 馬威章八八 日本銅錢章一二七 別了,東印度公司章三八 沙俄政變章二零九 副相章五二 洲際貿易船隊 呂宋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八七 長崎事變章三四 偶遇鄭森章一七四 你大爺章一零四 重磅的禮物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一一七 英法戰爭章一五五 小人物的悲哀章六七 參戰無益章二一二 明暗把戲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二十四章一一八 長期的內戰章一二零 兩難章四四四 欲擒故縱章二二零 終案與體面章一三一 定性章二一零 請君入甕章三一六 工程師李瑢章九七 內鬥章一零二 各懷鬼胎的協議章二五五 第三等級的奮起章一零八 爪哇海戰 三章二十二 夫人的未雨綢繆章一六八 勸降寧古塔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三七八 意義章六三 酒瓶炮和西瓜彈章二二七 巴拿馬鐵路章四七八 囑託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九五 出征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四二五 新一代的麻煩章十七 施琅的野望章二九三 老問題新解決章二七八 日本孤兒章二六 黨爭章一百 巡航艦之間的對決章一六七 生死章三八 江南失陷章三零九 適合 不適合章三六 投桃章九一 即可宣戰章三八 勸服小袁營章四二 處置鄭芝龍章四五 突然襲擊章六七 危險的話題章一五六 龔鼎孳章十二 鐵騎章十六 出兵章一六一 一瞥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八六 中國人豎起大拇指章二三六 資本無祖國章一五八 對奧國策章三零三 西奈模式章一一二 戰後章六七 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