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三四 好兒媳可旺三代

李君度一時愣住,回思方纔說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話,恍惚間已經是心中刺痛,他自幼少見父親,幼年時總聽人說父親如何英武蓋世,那個時候,他發憤圖強,就是想着快些學得本領,長大了好隨父親征戰天下,成爲父親那樣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現在這個願望實現了,可卻感覺不到一絲喜悅和滿足,他的心也早已不是純粹的建功立業,他所有的努力,也不是追隨父親的腳步,輔佐、孝順英雄的父親,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他做事想事時,眼睛總離不開那金色御座,那屬於父親,卻更希望屬於自己的至高無上。

“都怨老二,沒有他就好了!沒有他,一切都應該是我的!我也不會變的不忠不孝,也不用做那些不擇手段的事情。”沉默了許久,李君度忽然爆發,大聲吼道。

李君度揮舞着拳頭,滿面猙獰,心中怒火翻騰,宛若野獸一般,似乎下一秒就會暴起傷人,然而被他狂吼所驚動的女兒卻忽然大哭,稚嫩而清朗的哭聲把接近瘋狂的李君度驚醒,滌盪着他混亂而瘋狂的內心。

李君度再次愣住,伸手去觸摸女兒滑膩的小臉,這一刻他只是一個父親,心中也只有溫暖。

年輕的英王抱起女兒,輕輕搖晃着,看着稚嫩的女兒回思着自己的人生,他輕緩的說道:“我娘生了我就離家清修,在我孃的眼裡,父親的形象是兩個極端,他既是覆滅士大夫,要爭奪大明天下的逆賊,也是拯救民族於危亡的英雄。即便如此,我娘卻也沒有說過父親一句壞話,我在她身邊的時候,她總是告訴我,要好好習練本領,做一個父親那樣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我比老二大七歲,那七年裡,我是李家唯一的兒子,父親征戰在外,少有回來,但每次回來,他都會告訴我政治和軍事的鬥爭是險惡的,在戰爭中,一個人,哪怕是被萬軍拱衛的統帥,生命也脆弱的像一張紙,一枚流彈,一支箭矢,一次馬失前蹄,或者只是夜裡着涼,就會落得馬革裹屍身死他鄉的結局。

那個時候,我才知道,百戰百勝的父親也不只是榮耀,年幼的我不想讓他死,我問他,我該怎麼做,我能怎麼做。父親說,要堅強要勇敢,做個男子漢,長大了輔佐他成就大業,他死了,替他完成夢想.........。”

說到這裡,李君度眼淚流下,積鬱心中多年的憤懣發泄出來:“他的話,我聽了,我做了,我也做到了!我做的,比他想象的要好,可是現在呢,他有了老二,有了太子,就不再需要我了,他的一切屬於老二了,我這些年付出的努力,打拼下的一切,也都是老二的,憑什麼,這不公平,同樣是父親的兒子,老二不僅要拿走原本屬於我的那一份,連我自己用命換來的那份也要一併拿走,我不服,我不服!”

“王爺,你出身皇室,不是普通人家,父輩留下的財產可以分,可帝國的基業怎麼能分?”沈有容握住丈夫的手,小心翼翼的說道。

李君度道:“我也不想分,但是我不得不爭,這次回來,你也看到了,老二長大了,有了心思,不是那個追着我屁股叫哥哥的小傢伙了。這些年我東征西討,在軍中的威望,掌握的權柄甚至從父親那裡得到的誇讚和認可,在這個未來皇帝的眼裡都是威脅。

兄友弟恭是不可能了.........再也不會有了,但是我不會讓步的,他做了皇帝,我最好的結局就是做一個半生碌碌無爲的閒散王爺,或者像前明一樣,被圈養在某個城市裡,我的子子孫孫都只能當吃了睡睡了吃的豬!我不會允許這些發生,我寧可死在戰場上,也不要去當一頭豬。”

沈有容認真說道:“王爺,你要爭的是皇位,不是父親的遺產,皇位是皇帝之位,皇帝是什麼,是萬民之主,帝國億萬臣民所仰仗的人.........。”

“你什麼意思?”

沈有容道:“那個位置關乎帝國億萬子民的生死和幸福,不只是一尊寶座,一枚玉璽。王爺,或許以你的聰明才智,你會贏得皇位,可你贏了,你就是一個好皇上,一個帝國臣民需要的皇帝嗎?

現在的王爺沉浸在權力鬥爭的漩渦中,眼裡只有太子的威脅和皇帝的認可,你可有爲帝國億萬臣民想過,我不知道太子會不會成爲好皇帝,但現在的王爺肯定不會。王爺覺得我一直不支持你,王爺有沒有想過,你什麼值得我去支持的嗎,我與你夫妻一體,同生共死,我即如此,天下臣民呢.........。”

“你認爲我做不了一個好皇帝,我會比父親做的更好!”李君度咬牙說道。

“不,你不會的。父親是個偉大的人,他的偉大不只在於他的武功蓋世,而且還在於他的審時度勢,父親知道天下需要什麼樣的皇帝,即便那種需求非他所願,非他所及,他也願意去努力,去嘗試,若不然,也不會憐憫那些刺殺自己兒孫的朱明遺孤。王爺何曾憐憫過他們,只知道他們是逆賊,要殺的乾乾淨淨.......。”沈有容絲毫不躲閃來自丈夫的眼神,用最平緩的語氣說道,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心是多麼的緊張。

李君度放下女兒,怒目而視:“他們本來就是逆賊,該死的逆賊!”

“是,他們是逆賊,但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生命,而不是冰冷的數字,他們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冤屈,因爲無人理會無處昭雪,所以才成爲逆賊。

王爺,北伐未開始,時代卻已經變了,這不是那個征伐天下的時代了,只有開國皇帝才能享受‘打勝仗就能得到支持’的待遇,那是父皇的時代,註定不是您的時代。在將軍的眼裡,士兵的生命只是數字。這話您無數次的說過,不好聽,但卻是事實,優柔寡斷註定當不了好將軍,但優柔寡斷卻是一個和平年代皇帝的優美品格。

王爺,天災已過,盛世將臨,父皇二十年做到了大漢王朝的奮六世之餘烈,下一代皇帝什麼都不做也會擁有盛世福澤,那便是無爲而治。所以即位之君可以不英明,但一定要仁德。帝國已經不需要第二個鐵血無情的皇帝,而是需要一個不把生命當兒戲的仁君。

您是天命富貴的王爺,可帝國的億萬百姓呢,他們希望未來的皇帝珍視他們的性命,您如果沒有想好怎麼做一個好皇帝,又有什麼資格去競逐帝位呢?”沈有容抱着了丈夫的肩膀,溫柔的說着:“王爺,你是皇帝的兒子,想做皇帝沒有什麼錯,但不要爲此把自己變成野獸好嗎,如果權力讓您的靈魂墮入地獄,那我希望您不去競爭它,這些時日,我看到您丟掉了太多美德,我不會阻止您去追求夢想,但請你也不要讓我失去丈夫,讓安兒失去父親。”

晚上,御書房。

李明勳揉了揉眼睛,把書放在一邊,預備就寢,侍者幫他脫去外袍,坐在牀邊的時候,烏以風進得門裡,揮手示意侍者退下,把以紅色紙盒放在李明勳的面前,紅盒秘報,都是直奏御前的秘密,李明勳打了個哈欠:“哪裡的?”

烏以風低着頭:“回皇上,英王府,要直送御前不容遲誤,事情緊急。”

李明勳怔住,又問:“英王那邊上次來密奏是什麼時候?”

烏以風道:“是英王回程的時候,侍衛長林西塘在長清觀捉了兩個朱明復國者,私自沉了海。”

“這幾日京畿可有調兵之事?”

這下輪到烏以風愣住了,英王府的密奏,十萬火急,是否調兵,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了兩個字——造反。他迅速回憶了一遍,堅定的搖搖頭:“沒有。”

李明勳略略點頭,伸手拿過紅盒,打開了蓋子,裡面是厚厚的一沓紙張,寫滿了蠅頭小楷,李明勳明顯的遲疑了:“阿風,你說我會後悔看這些嗎?”

烏以風搖搖頭:“卑職不知,卑職只知道皇上英明。”

李明勳看了看這個年輕的侍從官,他是老護衛長,現在的陸戰隊司令烏穆的兒子,耿直老實,和他父親年輕時候一樣忠誠。

猶豫少許,李明勳終究是打開看了,密奏的內容正是英王夫婦回王府後的交談,如實記載了英王夫婦的言論,看着看着,李明勳皺緊的眉頭舒展,繼而笑了出來,笑着笑着,卻是又哭了,烏以風小心的觀察着,他在皇帝身邊多年,可從未見過皇帝短時間內有如此多的情緒變化。

但不管怎麼着,烏以風感覺其中的內容是好的,不然皇帝也不會開心到哭。

“好兒媳,可旺三代,古人誠不欺我.......。”李明勳躺在牀上,喃喃自語。

烏以風長舒一口氣,把散落在牀上的文稿收好放進紅盒,低聲勸道:“皇上,夜深了,您就寢吧。”

李明勳沒有迴應,烏以風扯過棉被,蓋在了他的身上,悄悄退了出去,李明勳捏住被子,像個做錯事的孩子,把臉埋在了被子下面,心中想起了長子的點點滴滴,從一個人見人愛的小肉團一步步成長爲英武蓋世的帝國英王,這個孩子是無可挑剔的,自己給他的太少,他卻回報了太多,而不知不覺間,竟把一個孩子逼成了這樣,如果不是他運氣好,有一個好妻子,或許一步錯就能踏入深淵,而身爲父親的自己卻無從得知。

第二天一早,英王應召入宮,進了御書房,就看到李明勳在炕上靠在軟墊,一塊沾滿水的布蓋在腦門上,臉色蒼白,神色有些萎靡,而太子則在一旁侍奉着。李君度微微一愣,立刻跪地行禮:“兒臣恭請聖躬金安。”

李明勳睜開眼睛擺擺手:“起來吧,我這個樣子,也沒什麼安不安的。”

李君度又向太子行了禮,纔是問道:“父皇這是怎麼了,如何身體不適,該早早告知兒臣,兒臣也好入宮侍疾。”

“回英王的話,皇上思緒紊亂,心中鬱結,又有些着涼,所以有些發熱,將養幾日就好了。”太醫院的醫正小心回到。

李明勳道:“聽到了吧,我身體沒事,成太醫的話你們也聽到了,勞煩成太醫去各宮傳話,省的挨個來煩擾,我和太子、英王好好說說話。”

太醫退下之後,李明勳拿下腦門上的帕子,在兩個兒子的幫扶下坐正了,說道:“年關將至,今年我讓內閣、元老院和議院都派人來,說是參加正旦大朝會,實際還是把各實權機構的頭頭弄來,給北伐定個正經的時間、計劃來。”

說起北伐,李君度兩兄弟都是豎起了耳朵,李明勳又說:“一直讓統帥部那邊先拿個計劃來,奏上來的計劃千奇百怪的,我都看了,卻也不合我心意,到底是統帥部沒個管事的人,心不齊,我本想年前專盯一下,可這又病了,年紀大了,有時候總覺得力不從心,前沿的裴成義要回來了,北伐計劃要快點籌備.........。”

李明勳絮絮叨叨的說着,兄弟二人卻是心中全然明白了,皇帝生病不假,可也沒什麼大事,是藉着這個由子讓兒子挑起統帥部的重擔,負責北伐籌備統合之事,二人低着頭,心裡卻決定要把這個差事拿下。

“年前年後的要把正式的計劃拿出來,手邊的幾個人,李德燦何文希不懂作戰,榮王被元老院事務纏身,高鋒雖是陸軍部長,可也不合適,有將帥之才的,又拿來能用的,也就只有君度了,你把這個擔子挑起來吧。”李明勳說道。

李君度滿臉高興,欣然接下任務,李明勳交代了幾個重點,纔是讓他退下了。

太子難掩失望,就差直接問皇帝,你不是答應不讓英王參與北伐麼?李明勳拿過一張單子,也不看太子,問:“知道爲什麼是你大哥不是你嗎?”

李君華搖搖頭,李明勳道:“你大哥有那個能耐,你沒有,就這麼簡單,你如果不服或者不甘,就去跟着看,看着學。你是太子,是儲君,未來我的一切都是你的,皇位只有一個,我給不了你大哥,可我至少得給他施展才華的機會。”

“兒臣明白。”

“我讓人在庫裡挑了幾件還算拿出手的東西,你拿這個單子提了,和你母后準備的那一份,一併送你大哥府上去,記着,這單子上有幾樣是單送英王妃的。”

李君華拿了單子退了出去,不消多時,烏以風進來,說道:“皇上,皇后來探疾。”

“讓皇后回去吧,告訴她我很好,發燒是發燒了,但沒燒糊塗。”

章三十 戰犯們章三八六 戰鬥章一二七 衍聖公章二七八 日本孤兒章一一七 謀殺章四零九 三個臭皮匠章二 小人物們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三七八 意義章六五 變天章一零七 呵呵,男人!章二五九 頭腦風暴章八七 政策章四五四 八代將軍章四四 加勒比海盜章三零四 蘇伊士地區章二九一 李君威的朋友章三五四 部署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三四 悲慘往事章一零四 處分章八八 學堂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三七 先剃髮章四五八 必然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四二八 下棋章一一二 戰後章二六八 必戰章三五 施壓之策章三六 江南之行章一七二 藩政章三七 先剃髮章四六四 會面章三三九 靈活的政策章四二 收稅章八六 中國人豎起大拇指章六 進城章五十 蓬勃的大西洋貿易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四一零 一個請求章五一 公平合理與面面俱到章五十 豬肉裡的政治學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一四六 民間章一一三 難以置信章一九三 陰謀章三七八 意義章十六 黑烏薩章一四零 撒煤章一零六 爪哇海戰 上章八四 真相大白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二八九 國聯章四八三 思維章九八 荷蘭人的反應章一七六 送行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九六 馬來章四十 困局章五零七 南洋民亂章一九四 第一次經濟危機章七六 滿清的應對——反華大聯盟章五零九 討厭就是討厭章八六 穩固章五 聚兵章一零四 宗教的區別章一四一 虧空章三七 救國良方 上章三九七 禮儀章四四 抗爭章三零八章 貝都因人章四七 培養安東尼奧章八三 棒子與泡菜章一九三 陰謀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二零三 漸行章二九 結交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四五四 八代將軍章一三一 定性章二七五 維和章十三 派遣艦隊 下章一九三 陰謀章三二一 紡織品份額章八九 學堂 下章三四 最好的殖民地章一四六 對抗章一六零 好吃不過餃子章一六九 生存空間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二三 秘密貿易章五一 火攻章九 進攻章一九四 第一次經濟危機
章三十 戰犯們章三八六 戰鬥章一二七 衍聖公章二七八 日本孤兒章一一七 謀殺章四零九 三個臭皮匠章二 小人物們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三七八 意義章六五 變天章一零七 呵呵,男人!章二五九 頭腦風暴章八七 政策章四五四 八代將軍章四四 加勒比海盜章三零四 蘇伊士地區章二九一 李君威的朋友章三五四 部署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三四 悲慘往事章一零四 處分章八八 學堂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三七 先剃髮章四五八 必然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四二八 下棋章一一二 戰後章二六八 必戰章三五 施壓之策章三六 江南之行章一七二 藩政章三七 先剃髮章四六四 會面章三三九 靈活的政策章四二 收稅章八六 中國人豎起大拇指章六 進城章五十 蓬勃的大西洋貿易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四一零 一個請求章五一 公平合理與面面俱到章五十 豬肉裡的政治學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一四六 民間章一一三 難以置信章一九三 陰謀章三七八 意義章十六 黑烏薩章一四零 撒煤章一零六 爪哇海戰 上章八四 真相大白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二八九 國聯章四八三 思維章九八 荷蘭人的反應章一七六 送行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九六 馬來章四十 困局章五零七 南洋民亂章一九四 第一次經濟危機章七六 滿清的應對——反華大聯盟章五零九 討厭就是討厭章八六 穩固章五 聚兵章一零四 宗教的區別章一四一 虧空章三七 救國良方 上章三九七 禮儀章四四 抗爭章三零八章 貝都因人章四七 培養安東尼奧章八三 棒子與泡菜章一九三 陰謀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二零三 漸行章二九 結交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四五四 八代將軍章一三一 定性章二七五 維和章十三 派遣艦隊 下章一九三 陰謀章三二一 紡織品份額章八九 學堂 下章三四 最好的殖民地章一四六 對抗章一六零 好吃不過餃子章一六九 生存空間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二三 秘密貿易章五一 火攻章九 進攻章一九四 第一次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