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煙波度若飛(下)

沒想到這個施弩一口漢語倒是說的流利,而且不管用的是不是牽強,還用了不少成語,倒是讓葉應武吃了一驚,不過倒也不出乎意料,畢竟渤泥是南洋商路來往的必經之地,這裡的人會說漢語也屬於正常。

“你說真臘的使者?”葉應武沉聲問道。

施弩惶急的點了點頭:“對,就是從真臘來的使者,兩三個月之前來的,一直在唆使父王和大明做對,上一次冒犯大明天威,也是因爲有這些真臘來的使者在背後出謀劃策,而且······而且他們好像很擅長製造器械,國中按照他們設計製造出來的投石機,要比原來的投石機厲害很多。”

“擅長製造器械?”葉應武有些狐疑的重複了一遍,旋即淡淡說道,“施弩你可知道,欺君罔上,是殺頭大罪?真臘已經被我大明左右兩支主力包圍,只要朕一聲令下,就可擊破真臘,使其亡國滅種,這真臘又哪裡來的心思來此處?!”

微微錯愕,施弩急忙連連叩頭:“陛下您冤枉小人了,這使者是從真臘來的不假,小人的父王對他們也是言聽計從,但是小人平日裡就看出來很多端倪,這些人根本就不是常見的真臘人,反倒是有些像來往做生意時候遇到的西洋人。”

葉應武頓時拍了拍欄杆:“好,好一個西洋人!”

張貴有些詫異的看向葉應武:“殿下,這西洋人?”

“沒想到伊爾汗國竟然真的插手了,而且還插手很深。”葉應武冷聲說道,“這西洋人,又擅長製造器械,可不就是伊爾汗國的那羣回回麼,原本以爲忽必烈會用他們改進投石機,和某一決雌雄,卻沒有想到竟然會現在這個地方遇到了。也罷,施弩,你是來代表渤泥投降的?”

施弩急忙點頭:“渤泥舉國,恭候陛下,只要陛下不嫌棄,從即日起,渤泥便是大明的版圖,渤泥之百姓,亦是陛下之子民。”

饒有興致的看了一眼施弩,葉應武淡淡說道:“可惜朕感興趣的,是渤泥的土地,不是渤泥的子民,你自己可明白?”

沉默了片刻,施弩顫顫巍巍擡起頭看向葉應武,然後下定決心一般低下頭沉聲說道:“這渤泥是陛下的,陛下想要土地還是想要人,都要看陛下的意願,小人只求能夠保住性命,還請陛下成全。”

聳了聳肩,葉應武並沒有多看他一眼,而是拿過張貴手中的千里眼看向遠方:“隨意你吧,反正現在在南京的陳晃,也很無聊,倒不如你去陪他,安度餘生某還是能夠保證的,但是某能夠保證的,也就只有這些了。”

下意識打了一個哆嗦,施弩根本沒有在意周圍將士或是幸災樂禍,或是厭惡的目光,只是一個響頭重重磕了下去:“謝天朝上國陛下恩典,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葉應武一句話都沒說,只是仔細看着前方漸漸平靜下來的戰場:“也罷,或許你做出的選擇是正確的,畢竟你的子民,這個時候也沒有能耐支撐下去了吧,總歸有一個人要站出來,帶着他們投降。張貴!”

“末將在!”張貴急忙一拱手。

“告訴弟兄們,即刻控制此處要害,兩側海島都要重兵屯駐。”葉應武朗聲下令,“這一戰左廂打的很好,重重嘉獎,便由左廂、中軍和後廂隨朕繼續南下,朕把此處和北面諸多島嶼全都交給右廂,如果右廂再弄不出來些聲色,那就不怪朕手下不留情了。”

張貴應了一聲。

而葉應武放下手中的千里眼,長長呼了一口氣。

這一場戰,終究是沒有打起來,但是至少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了。

渤泥降了,南洋的大門,也徹底向着大明打開。

——————————————————

雖然南洋處於大明和西洋來往的交通要道上,而且南洋本身一些特產也是大明商賈青睞的對象,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商船隻是過路,對於南洋的經濟、文化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以至於呈現在李芾和楊霆前面的城鎮,和中原的村落沒有太大的區別,草草壘起來的土牆,再加上依稀能夠看得出來模樣的大門,便是一座南洋人眼中易守難攻的城池。

如果城門前面再挖兩條溝的話,李芾懷疑這些占城人會不會叫囂着這城池實在是太堅固了。

不過看看這些占城人手裡五花八門的兵刃,李芾也能夠釋然,畢竟人家拿着這麼簡陋的兵器進攻這樣的村落,也確實不容易。

“海上傳來的消息,渤泥已經投降,闍婆的水師船隊被咱們重重包圍,估計投降也是一兩天的事。”楊霆站在李芾身邊,看着前方這個尚且瀰漫着硝煙的村落,“按照殿下的意思,終於要對真臘出手了?”

李芾嗯了一聲:“從渤泥那裡抓到了真臘的使者,果然是蒙古韃子在背後搗鬼,這一次倒是明白了真臘爲什麼會梗着脖子和咱們做對,畢竟背後有了靠山底氣就是十足,蒙古韃子也想借着真臘把咱們拖在南洋這個巨大的泥淖當中,讓大明抽不出來精力對付北面。”

“從七月南下以來,咱們從這南洋已經耽擱了三個月,蒙古韃子還真是好深的心計。”楊霆皺眉說道,三個月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足夠蒙古在北面調兵遣將甚至籌備進攻了。

擺了擺手,李芾沉聲說道:“老楊,你不能只看到表面。三個月看上去是咱們耽擱在這南洋,白送給蒙古韃子修生養息的時間,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在這三個月之前,大明的火銃還只是剛剛開始製造,而且兩淮軍、荊湖軍也只是完成了整編,並沒有按照大明一貫的練兵方式進行訓練,這三個月當中大明並非一事無成,甚至在通過火器上的優勢在拉開和蒙古韃子的差距,到時候忽必烈反應過來,恐怕爲時晚矣。”

楊霆撓了撓頭:“也罷,到底是你們這些文人想的清楚明白,殿下神通廣大,必然不會這麼便宜蒙古韃子的,只要你李叔章和殿下說向什麼地方打,某就帶着弟兄們向什麼地方打便是!”

李芾有些無奈的嘆息一聲:“你啊,倒是心寬,以後大明徵伐平定四方,早晚還是要繼續擴軍的,總有一天老楊你需要自己率領一支軍隊爲大明開疆拓土,到時候你又聽誰的去!”

嘿嘿一笑,楊霆沒有過多言語,伸手指着前面的村落:“攻破了這個村落,向前就是屬於真臘的土地了。”

“怎麼,堂堂楊霆楊虞侯也害怕了?”李芾斜斜看了他一眼。

楊霆冷笑一聲:“某征戰沙場,還不知道‘怕’字怎麼寫!”

————————————————————-

一艘艘戰船緩緩的向着碼頭駛來。

站在碼頭上,施弩看着海面上遮天蔽日的帆影,忍不住暗暗感慨一聲,自己終究還是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如果不投降,那麼在大明水師突破海峽之後,整個渤泥海岸沿線,豈不是成爲大明水師隨意蹂躪的對象?憑藉渤泥和闍婆水師的能耐,上一次阻攔二十艘戰船都沒有攔住,更何況眼前這足足足足二三百艘大小戰船?

自己那個糊塗父王所說的什麼退入山中堅守,利用密林和敵人周旋,一直到對方受到北面蒙古的壓力,不得不撤退的言論,施弩自己想想都感覺可笑,和敵人周旋,憑什麼?就憑藉渤泥這甚至連城池都算不上的村寨,還是憑藉大明根本看不上眼的那點兒財富?

在大明威力巨大的火器面前,施弩自己對於戰勝大明都沒有信心,更不要說那些沒有見識過世面的普通民衆了,到時候飛雷炮一響,恐怕這些人得以爲天神降下了怒火。

當然,即使是到現在,施弩回想起來飛雷炮將整個海島上的樹木全部掀起、煙塵滾滾飛舞的架勢,也是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

“逆子,你真是逆子啊!”旁邊白髮蒼蒼的渤泥國主喃喃說道,“老夫怎麼就有你這麼個逆子!”

施弩微微詫異的回過頭去,雖然渤泥國主依舊是一身勉強稱得上華麗的衣袍,但是白髮蒼髯都沒有整理,臉上的皺紋讓這個老人看上去甚是憔悴,而他的手微微顫抖,渾濁的眼睛盯着施弩。

不過老人卻是沒有動彈,站在他身後的兩名施弩的心腹,正把手中的匕首頂在渤泥國主的後心,只要他有什麼輕舉妄動或者不聽從施弩的吩咐,兩個人會毫不猶豫的把刀子捅下去。

“我是逆子?”施弩的表情有些扭曲,看向自家爹爹,“你個老不死的,竟然還敢罵我是逆子!我帶着渤泥投降大明,就是爲了保全你我的性命,就是爲了保全這裡百姓的性命!對國是忠,對你是孝,何來逆子!”

老國主不斷顫抖,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而施弩徑直走過去,一把抓起老國主的衣襟:“倒是你看看你自己,嗯?大明是誰,天朝上國,天朝上國的力量你自己又不是沒有見到過,不要以爲打了一場勝仗就有本事戰勝天朝上國,更可怕的是你竟然還聽信幾個浮海而來的真臘使者,就算這些真臘使者有天大的本事,他真臘已經自身難保,又何談真的幫助我們渤泥戰勝大明,挑戰天朝上國?!”

見老國主一時語塞,施弩毫不留情的吵他的臉上啐了口吐沫:“狂妄自大、誤國害民,我渤泥兩戰之中,戰死了數千子民,這些人命,難道你要負責嗎?大明水師突破前面海峽,衝到此間,將再無阻攔,難道你就要這樣眼睜睜看着整個國家淪亡於戰火?!昏君!”

“你!”老國主握住施弩的手腕拼命的掙扎,可是畢竟年事已高,怎麼是施弩這樣年輕人的對手,只能徒勞的扭動着,“你把整個渤泥都直接給了大明,不就是把這個國徹徹底底的賣了嗎?!這是一代代國主傳承下來的渤泥,是應該獨立於天朝上國之外的渤泥,你竟然······”

“可是我有什麼辦法!”施弩將老國主重重的扔到椅子上,“你說我有什麼辦法?!現在整個渤泥沒有一戰之力,而且又是你這個糊塗老不死的招惹了大明,你難道不知道安南的下場麼?皇室被押解北上,百姓作爲奴隸被燒殺搶掠,如果不是我站出來投降,如果不是把整個渤泥交給大明,你知道咱們會是什麼下場,你知道這麼多百姓,會是什麼樣的下場?!”

老國主緩緩地站起來,剛想說什麼,陽光卻被徹底遮擋。

幾道身影大步走到他的身前左右,饒有興致的端詳這個渤泥國主。

“蠻夷猴子身材低矮,言之不假,你看他們的國王都是這樣。”江鐵嘖嘖感嘆一聲。

吳楚材淡淡說道:“別說廢話了,這便是渤泥國主?”

老國主擡起頭看向這兩個人,下意識後退一步。

南洋的天氣一年四季都是炎熱難耐,雖然是九月卻也和北方夏日相差不了多少,所以吳楚材和江鐵身上都只是一層布衣,露出曬得黝黑的臂膀,肌肉一塊一塊鼓起來,兩個人手按着佩刀,目光之中帶着殺意,將自己殺胚的本質暴露無遺。

雖然之前口口聲聲喊着要和大明鬥爭到底,雖死猶榮,但是當今天真真切切的看到大明鋪天蓋地的水師,看到這些有如凶神惡煞般的大明將士,老國主心中就已經開始打退堂鼓,只不過嘴上還在硬撐着說什麼不能在自家兒子面前認慫。

不過當江鐵和吳楚材站在他的面前,這樣一副一言不合就要殺人的樣子,讓老國主徹底明白自己面對的是死亡的威脅。

這個剛纔還和兒子爭的滿頭大汗的老人,竟然出乎意料的緩緩跪倒在地,手中捧起放在桌上的玉璽,恭恭敬敬的舉過自己的頭頂,聲音之中帶着難以掩飾的驚恐:

“渤泥國國主,奉上前朝冊封賜予之玉冊、玉璽,還望天朝上國諸位大將軍笑納恩准。”

吳楚材和江鐵都吃了一驚,這麼······就交出來了?

甚至就連準備動手的施弩,也是怔在那裡。

自家爹爹之前的骨氣,在這一刻好像已經煙消雲散,眼眸之中看向近在咫尺的兩名漢人,只有恐懼和無措的神情,還有喃喃的哀求聲。

站在不遠處大海船的船樓上,葉應武饒有興致的看着碼頭上的景象。而身邊的張貴忍不住搖了搖頭:“原本以爲這渤泥國主還能有點兒骨氣,好歹讓咱們能夠名正言順的殺了他。”

“古往今來,這些從祖輩手中繼承來江山的君王國主,又有幾個真的有血性,歸根結底不過是一些長在深宮、被百般呵護的嬌兒罷了,就算是之前喊得震天響,也不過是爲了欺騙欺騙百姓。”清脆的女聲響起,趙雲舒一身普普通通的月藍錦裙,走到葉應武身邊。

張貴急忙肅然一拱手:“末將參見王妃。”

趙雲舒微笑着頷首,然後看向葉應武:“夫君不打算下去麼?在海上時間也不短了,下去活動活動筋骨也好。”

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葉應武直接吩咐張貴:“渤泥雖然投降,但是爲了以防萬一,讓渤泥國主派人帶着水師戰船快速控制國中各處要害,尤其是溝通大明、南洋和西洋的幾處咽喉要道,另外闍婆水師船隊已經投降,是時候讓他們回闍婆去了,派一支精銳船隊跟着便是,那闍婆水師的將領,也很想將國主取而代之吧。”

張貴一怔:“殿下不打算吞併闍婆?”

“偌大的南洋,如果想要全部吞併,又哪裡有這麼容易,朕想要的是南洋的這些咽喉要道,還有南洋富饒的土地甚至礦產。當然了,這些南洋蠻夷猴子雖然體型矮小,但是畢竟勝在數量不少,徵發這些蠻夷猴子爲我大明修建各處的城池關隘。”葉應武淡淡說道,“至於徵發什麼人,怎麼徵發,朕會頒發聖旨給你,愛卿只需要依旨辦事便是。”

第三百九十六章 孤影入陳州(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馬向臨安第三百二十六章 臨安血淚長凝噎第四十章 千軍北渡江 中第四百九十四章 雪中總哀情第五章 別有幽愁情錯綜第二百零二章 兵來如水輕迴轉 上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下第六十九章 乾坤朗朗 上第四百零三章 陌上馬蹄輕第六百七十七章 滅國平蕃第一功第六十九章 乾坤朗朗 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卷地風來忽吹散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下)第九十一章 夏風煙塵 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將星集開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渡河!渡河!渡河!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一百三十八章 陸門多恩怨 中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族崛起的代價第一百九十五章 非是小人非英雄 上第二百零三章 兵來如水輕迴轉 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既載譽歸 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明,葉應武在此!第五百七十章 刀槍突出陣勢橫(中)第九十五章 燈火一豆幾人談第一百零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 下第四十二章 赤血染青山 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中)第一百零七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 上第二百零八章 三軍輒動齊朝北 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四百六十章 比如先造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中)第六章 誰人方爲火中雄第六百三十六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中)第五百八十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上)第一百零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 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棹碧濤春水路(上)第三百章 燈火闌珊處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兵夜娖銀胡觮(下)第三百七十章 颯颯風聲凜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將敢負荊第三百五十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上)第二十章 滕王閣上點江山第四十二章 赤血染青山 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百戰碎鐵衣第二百零七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荷而得藕第六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可悲愁第二百一十章 三軍輒動齊朝北 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彈指灞陵雪第二百五十八章 春意浮江漢 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中)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千里山河第三百五十八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南地北號聲急(中)第四百九十章 此身長報國第三百九十一章 漢軍旗正飄(下)第四十三章 赤血染青山 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馭勁風長驅直躍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近一年四月時(下)第六十章 山河送我衣錦還第三百六十一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濃雲籠川陝第三百二十六章 臨安血淚長凝噎第五百零六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四百八十二章 擒賊先擒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繁紅一夜經風雨(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不負天下百姓第五百六十七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荒塞烽煙百道馳(上)第六百零九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夢裡江南好 上第一章 此去天涯豈孤旅第三十九章 千軍北渡江 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外吳門青霅路(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荷而得藕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路風波多險惡(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無定河邊骨第六百五十七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蓋州大屠殺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第三百七十章 颯颯風聲凜第二百三十六章 春風不渡漢 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相思一夜情多少第三百一十四章 淮口潮生催曉渡(中)第六百六十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一百零七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 上第六十章 山河送我衣錦還第一百一十四章 龍戰於野 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登九五之位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雪落開城府
第三百九十六章 孤影入陳州(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馬向臨安第三百二十六章 臨安血淚長凝噎第四十章 千軍北渡江 中第四百九十四章 雪中總哀情第五章 別有幽愁情錯綜第二百零二章 兵來如水輕迴轉 上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下第六十九章 乾坤朗朗 上第四百零三章 陌上馬蹄輕第六百七十七章 滅國平蕃第一功第六十九章 乾坤朗朗 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卷地風來忽吹散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下)第九十一章 夏風煙塵 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將星集開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渡河!渡河!渡河!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一百三十八章 陸門多恩怨 中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族崛起的代價第一百九十五章 非是小人非英雄 上第二百零三章 兵來如水輕迴轉 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既載譽歸 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明,葉應武在此!第五百七十章 刀槍突出陣勢橫(中)第九十五章 燈火一豆幾人談第一百零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 下第四十二章 赤血染青山 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中)第一百零七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 上第二百零八章 三軍輒動齊朝北 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四百六十章 比如先造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中)第六章 誰人方爲火中雄第六百三十六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中)第五百八十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上)第一百零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 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棹碧濤春水路(上)第三百章 燈火闌珊處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兵夜娖銀胡觮(下)第三百七十章 颯颯風聲凜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將敢負荊第三百五十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上)第二十章 滕王閣上點江山第四十二章 赤血染青山 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百戰碎鐵衣第二百零七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荷而得藕第六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可悲愁第二百一十章 三軍輒動齊朝北 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彈指灞陵雪第二百五十八章 春意浮江漢 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中)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千里山河第三百五十八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南地北號聲急(中)第四百九十章 此身長報國第三百九十一章 漢軍旗正飄(下)第四十三章 赤血染青山 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馭勁風長驅直躍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近一年四月時(下)第六十章 山河送我衣錦還第三百六十一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濃雲籠川陝第三百二十六章 臨安血淚長凝噎第五百零六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四百八十二章 擒賊先擒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繁紅一夜經風雨(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不負天下百姓第五百六十七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荒塞烽煙百道馳(上)第六百零九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夢裡江南好 上第一章 此去天涯豈孤旅第三十九章 千軍北渡江 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外吳門青霅路(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荷而得藕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路風波多險惡(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無定河邊骨第六百五十七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蓋州大屠殺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第三百七十章 颯颯風聲凜第二百三十六章 春風不渡漢 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相思一夜情多少第三百一十四章 淮口潮生催曉渡(中)第六百六十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一百零七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 上第六十章 山河送我衣錦還第一百一十四章 龍戰於野 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登九五之位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雪落開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