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下)

於還是被發現了。”徐晨不由得微微挑眉。

實際上第一旅數千人能夠在蒙古人眼皮子底下走這麼遠,已經算是謝天謝地了,當然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兩淮軍和天武軍牽制的功勞,而且爲了引開蒙古人的注意力而甚至不畏生死向前的李信和白越等人的功勳也不可磨滅。正是因爲這麼多人的努力和犧牲再加上蒙古人兵力不足和處處佈防導致防線鬆散等原因,使得兩淮軍第一旅能夠走上這一段近乎奇蹟的行軍道路。

當然數千人越境,蒙古韃子終究不是聾子瞎子,還是會看到的,所以在第一旅即將接近目的地的時候,蒙古軍隊終於調集並且包圍上來。

“南側有兩三千步騎,東側有大約六七百人,另外西側還不知道有多少,估摸着也得兩三千。”徐晨放下千里眼,不由得笑了一聲,“蒙古韃子還真的是看得起咱們!”

第一旅督導顧潮雖然算起來還是第一次以將領的身份面對這麼大的陣仗,不過這個年輕人並沒有緊張,嘴角邊反而露出一絲笑容,看着越來越近的蒙古軍隊:“蒙古韃子從三個方向圍上來的,算起來應該分別是中都、居庸關和東北那邊過來的軍隊,蒙古韃子顯然也要拼命了。”

徐晨點了點頭,東北方向想來是錦州的蒙古軍隊,這是拿來抵擋鎮海軍入關的,而居庸關那邊的軍隊則是抵擋天武軍的,至於中都的軍隊,更是拿來和兩淮軍正面廝殺的,現在蒙古韃子的軍隊從三個方向而來,自然無形之中說明了蒙古韃子對第一旅存在的重視。

不過說來倒是好理解,先不管第一旅的出現到底是爲了什麼,第一旅站在這中都北,真正的幽燕腹地之中,無論向哪個方向都能威脅到蒙古韃子的命脈,就像懸掛在幽燕上方的利刃,蒙古人當然就算拼了命也要將這把利刃除之而後快。

“往前用不了幾裡地就是長城,但是距離古北口還有三十多裡地,”徐晨在輿圖上看了一眼,不由得苦笑搖頭,“剩下的這三十里地,就要靠咱們用刀槍和血肉之軀拼殺出來了。”

顧潮沉默片刻,伸手一指北方:“蒙古韃子之前在古北口並沒有佈防,後來又抽掉大量兵力南下和防守錦州、居庸關,更不可能再有餘力駐防古北口,所以這也是爲什麼蒙古韃子拼了命也要把咱們攔住,畢竟咱們再前進三十里地,這幽燕的蒙古軍就死無葬身之地了。而且估計現在應該也已經有一隊人馬前去古北口了。”

徐晨點了點頭,伸手一揚,聲音之中已經帶着一絲憂慮:“順着這條路一直向北沿着長城走,便是古北口,但是現在看來,咱們根本沒有辦法搶在蒙古韃子前面衝上古北口了,畢竟蒙古韃子步騎齊至,咬得太緊。”

“三十里地,如果急行軍的話四個時辰之內肯定能到達。”顧潮沉聲說道,“就算是現在將士們比較疲憊,五個時辰也能搶佔古北口,而蒙古韃子在幽燕的各路軍隊當中,房山和居庸關一帶的被天武軍纏住,錦州和喜逢口一帶的被鎮海軍纏住,能夠拿出來這麼多軍隊來進攻咱們想來也是竭盡全力了,所以蒙古韃子要出兵必然會從中都出兵,現在如果咱們就出發的話,自然能夠趕在蒙古韃子之前拿下古北口!”

“你是說留下來一支隊伍阻敵,其餘的繼續前進?”徐晨眉頭一皺,顧潮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意思已經表達的很清楚,想要擺脫敵人急行軍前進,必然要有人留下來,“這樣也好,某挑選出來八百精幹將士穿插直撲古北口,其餘的人某帶領着就算是死也要釘死在這裡!”

顧潮一把抓住徐晨的手腕,沉聲說道:“如果旅長信得過某的話,某留下來帶着弟兄們守着,旅長帶着那八百人去古北口。朝廷給咱們的任務不是留在這裡和蒙古韃子硬拼,而是死守古北口。這個任務只有旅長才能夠做得到。”

“不行,你留在這裡太危險了!”徐晨當即說道,“蒙古韃子能拿出來的兵力都在這裡了,前往古北口的那支隊伍不會有多少人,所以只要在這裡拖住蒙古韃子,守住古北口很······”

顧潮直直的看着徐晨:“咱們的時間不多了,不要再爭執了,你是旅長,這是朝廷的旨意,是第一旅的任務,旅長,帶着弟兄們完成它!”

話音未落,顧潮就轉身向着半山腰跑去,明軍的弓弩手已經展開。第一旅當時北上的時候因爲作爲先鋒部隊,就沒有攜帶多少大型火器,當時爲了彌補第一旅的火力不足,徐晨可是着實從王安節那裡要來了不少火銃,從而可以用數量來代替威力,沒有想到還沒有到古北口,就成了明軍拿來對付蒙古軍隊的屏障。

咬了咬牙,徐晨也沒有再多少什麼,正如顧潮所說,時間緊迫,他也沒有多廢話的機會了,而且至少這裡蒙古韃子的數量是確定的,而古北口那邊有多少蒙古韃子都還只是臆測,說不定也是一場惡戰,所以實際上古北口這個任務也有很多未知。

無論如何,都已經走到這裡了,徐晨相信就算自己拼盡全力,也要做到最好。第一旅,不會辜負大明各路北伐大軍的期待,也更不會辜負陛下的囑託!

各部的老卒都已經被集中起來,看着這一張張實際上並不大但是很多都已經經歷過不止一次戰火洗禮的臉龐,徐晨什麼都沒說,只是揮了揮手,這八百士卒沒有絲毫猶豫跟上徐晨的腳步。

而在他們的背後,火銃和神臂弩的聲音,如雷霆般響起。

————————————————-

“弟兄們,跟老子衝!”一名明軍都頭怒吼着站起來,當先向前衝去。弓弩手射出的箭矢和火炮射出的炮彈不斷地從他頭頂上飛過,呼嘯着落在前方的山間。

爆炸聲接連起伏,蒼翠的山巒在炮火的轟擊下已經看上去更像是被拔了毛的孔雀,原本沖天而起的樹木已經盡數折斷,可以想象那些依託山勢修建的營寨又是如何悲慘的待遇。

蒙古的投石機已經徹底沒有了聲響,甚至整一片山巒之中都只有明軍火炮的轟鳴聲,震天動地。要知道明軍在這邊鬧出來的動靜越大,古北口那邊需要承擔的壓力就越小,畢竟蒙古人也不想顧此失彼,就算是居庸關落入明軍手中只是時間問題,這裡的戰局自然也最好是能拖就拖。

當初天武軍擺出的是以山西那邊爲主要攻略方向的架勢,所以本來手中軍隊數量就不多的伯顏和史天澤,自然而然的就減輕了房山一帶佈置軍隊的數量,只是誰曾想到當蒙古大軍主力出現在山西的時候,天武軍非但沒有正面迎上,反而直接轉向殺奔幽燕。

伯顏和史天澤在大驚失色之餘,也是手忙腳亂的調兵頂住房山到居庸關一線,堅決不能把側翼暴露給明軍。只不過他們的調動還是晚了一步,天武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易水以北房山一帶的蒙古軍隊,兵鋒直指居庸關。

煙塵之中,幾支稀稀疏疏的箭矢射過來,落在明軍將士腳下,大隊的明軍士卒怒吼着衝上山坡,而在這猛烈炮擊之中倖存下來的蒙古人,也推動營寨中早就準備好的檑木滾石,一塊塊巨大的石頭劈頭蓋臉砸下去,賽然明軍的隊列已經很分散,但還是被這些石頭犁出來一條條血肉道路。

明軍將士怒吼着不斷向前,不斷有士卒倒下,但是後面的將士沒有絲毫猶豫的頂上去。雖然是第一次進攻,天武軍也依然拿出了全力,對於氣勢正盛的天武軍來說,一鼓作氣直接拿下自然最好。

“讓第二旅跟着上,火炮也跟着向前延伸射擊!”江鎬毫不猶豫的下達命令,“第三旅和第四旅準備進攻,務必在山頭拿下之後立刻拿下山口!”

“砰!”一聲巨響,石彈險些擊中江鎬站立的地方,嚇得尹玉親自帶人上來要把江鎬拽下去,江鎬猛地一揮手,不讓他們上前,冷聲笑道:“沒想到蒙古韃子竟然還在山後面藏了一臺投石機,讓各火炮集中火力轟擊,不能讓它跑掉!”

“將軍,您先下去,這裡太危險了!”負責指揮的幾名師長紛紛上前拱手說道,“將軍的安危關乎到天武軍之勝負成敗,還請將軍先離開!”

江鎬一手抽出佩劍,冷聲說道:“蒙古韃子想要某的性命,豈是這麼容易,你們不用管某,繼續衝!”

將領們有些猶豫,側頭看向一旁的尹玉,這個時候能夠攔住江鎬的也就只有尹玉了。尹玉皺了皺眉,剛想要說什麼,前面爆發出一聲歡呼,明軍將士已經衝上了山坡,而可以想象山坡的另外一面蒙古軍隊正在倉皇撤退。

江鎬霍然看向幾名師長,這些將領也顧不上其他,飛快的向前跑去,咚咚鼓聲響起,原本就嚴陣以待的第三旅和第四旅有如潮水涌向山口。而明軍的火炮更是不遺餘力的將怒火傾瀉在山口處。

因爲當時蒙古在幽燕一帶的步騎軍隊都被吸引到了白溝河和兩淮軍對峙,還有一部分也主要分散在中都近郊以及錦州一線,所以天武軍這一路殺過來實際上沒有耽誤多少時間,更沒有消耗多少彈藥,從而使得明軍炮兵在這個時候終於找到了傾瀉怒火的機會。

“南口這算是拿下來了。”江鎬輕輕鬆了一口氣,“這南口蒙古韃子的軍隊數量以及抵抗之兇悍遠遠不及咱們之前的猜想,還真是奇也怪哉。”

南口是居庸關的屏障,想要進攻居庸關就要先拿下南口,而蒙古人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在南口重兵佈防是肯定的,然而現在眼前這些蒙古韃子守軍竟然連明軍一次進攻都沒有承受住,顯然有些反常。

“這可不是一件好事,”尹玉走到江鎬面前,“以蒙古韃子的性格,絕對不可能堅持這麼短,畢竟南口是居庸關之外的唯一一道屏障,蒙古韃子就算是再怎麼兵力捉襟見肘,也會派出足夠的軍隊防守南口,並且十有八九還會下達死命令務必堅守多久或者擋住咱們多少次進攻。”

江鎬皺了皺眉,沉聲說道:“嗯,今天蒙古韃子確實有些不對勁。”

“只有一種可能,蒙古韃子的軍隊並不是不夠了,而是因爲某種原因,而不得不臨時抽調,導致這南口一時間兵力空虛。”尹玉的聲音之中帶着濃重難以掩飾的擔憂。一向以穩重著稱的天武軍督導,也算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了,能讓他感到擔憂,說明這件事真的很要命。

江鎬雖然是脾氣暴躁直爽之人,但是他能夠一直坐在這天武軍將軍的位置上,能夠執掌這葉應武賴以成名的主力戰軍,說明江鎬本身在戰略謀劃等方面上的能力還是很出衆的。不等尹玉說完,實際上江鎬就已經聽明白:“兩淮軍第一旅徐晨那邊估計是有麻煩了。”

蒙古軍隊並不可能平白無故的消失,而過了整個南口前往居庸關,這一路並不長,雖然多山巒,但是對於以騎兵爲主的蒙古來說,並不算是理想的埋伏地點,尤其是明軍擁有足夠的火器,就算是蒙古居高臨下也不一定真的能夠佔到便宜,所以蒙古人十有八九不會選擇南口以北佈置埋伏,這軍隊自然也不可能全都龜縮到居庸關,最有可能的是抽調到了南口以東的地方。而蒙古軍隊在幽燕一帶分工明確,如果不是有特殊原因,不可能輕易調動軍隊,尤其是調動的還不是房山一帶的軍隊,而是直接從南口這裡抽調守軍,更能說明是有十萬火急之事發生。

而能夠讓蒙古韃子火燒眉毛的,自然就只有那一支作爲大明各主力戰軍最高機密的兩淮軍第一旅。因爲第一旅的任務是整個北伐之戰的重中之重,所以別說是蒙古人,就是大明軍隊實際上也保密到了軍長這一級,下面的將士根本不知道更不要說泄密。所以現在蒙古人緊急調集兵力,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第一旅的存在已經被蒙古韃子發現了,意識到這一支軍隊的存在,蒙古人自然是拼命調集兵力圍剿,別說這南口的守軍,恐怕就是居庸關的守軍,如果需要的話也得出動。

“可是哪怕是根據急行軍的速度來算,第一旅現在應該也沒有辦法走到古北口。”這纔是真正讓尹玉擔憂的,畢竟第一旅本來的任務就是死守古北口,盡最大可能擋住蒙古韃子撤退的道路,同時吸引更多蒙古兵力,爲大明北伐的最後勝利起到關鍵的牽制作用,所以第一旅早就應該有面對四面八方而來蒙古軍隊的覺悟,但是如果第一旅還沒有趕到古北口的話,那恐怕就不好收拾了。

“來不及多想了,讓弟兄們抓緊收拾戰場,第一旅和古北口是最重要的。”江鎬沉聲說道,“既然蒙古韃子連南口的軍隊都已經抽調,估計居庸關的守軍也會抽調不少,至少是隨時有可能包抄咱們側翼的騎兵應該都被抽調一空。面對蒙古韃子從各處抽調雲集的主力軍隊,兩淮軍第一旅就算是當初在合蔡鎮一戰成名,也不可能堅守多久,尤其是一旦他們被困在開闊之地,更是很有可能成爲蒙古韃子的美餐。”

尹玉點了點頭:“分兵?”

“分兵!”江鎬毫不猶豫的說道,“某帶着中軍騎兵現在就向東搜尋,若是能找到蒙古韃子最好,找不到的話也不能讓蒙古韃子安生。老尹,你帶着剩下的大隊人馬現在就猛攻居庸關,打得越熱鬧越好,咱們這邊打的兇猛,那邊蒙古韃子沒辦法靜下心來對付兩淮軍這第一旅!”

尹玉並沒有絲毫猶豫,點了點頭看向江鎬,只是沉沉說了一聲:“保重!”

“保重!”江鎬霍然轉身,走向坐騎。

第四百四十二章 門泊萬里船第三百七十八章 旗揚海天南(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看此間潮滅 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浪向海天涌第五百零二章 庭下如積水空明第七十八章 大局底定 上第六十三章 煙雨誰撐傘 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擊水浪難遏(上)第五百零八章 誰識帝王真面目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擊水浪難遏(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東來故人稀第五百一十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十三章 惟願海波平 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日勸農桑第六百三十五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決戰合蔡鎮(爲書友狼狗保衛奴隸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神兵天降 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激流暗涌 上第二百零一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下第二百六十章 夢裡江南好 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六部挽袖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焰明水月間第二十三章 萍水樓上總相逢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城巍峨 下第三百二十章 夜來風雨傳鼓聲第二百四十三章 引弓向天北 上第一百六十章 多景樓上笑古今 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家家城下招魂葬(下)第三章 滿門忠孝世間稀第六百六十七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磨洗認前朝第五百六十章 海天龍戰血玄黃(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勢入浮雲亦是崩(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旋抹紅妝看使君(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鏖兵天府地第四百六十三章 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二十四章 輕騎卷雪塵第五百八十二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沖天焰火明漢水第五百四十五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中)第六百七十八章 馭勁風長驅直躍第七十五章 天意難違 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名播蘭馨妃后里(下)第四十八章 密雲不雨 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上)第六百四十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下)第八十七章 恩怨難分 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祁連千里雪第四百二十七章 嘆江山如故第五百二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雨銀漢截天流第六百一十三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型階級的產生第六百一十四章 夢迴山雨已停歇第五百四十六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焰明水月間第二百九十章 晴午歸棹聲第一百八十九章 誰向東行誰向西第四百一十四章 深閨夢裡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畢竟還我萬夫雄(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絕域催戰雲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靜聽瓦釜鳴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既載譽歸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相對坐調笙第六百一十八章 家家城下招魂葬(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棹碧濤春水路(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引虎入蕭牆第一百三十三章 笑千般變化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龍戰於野 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滅國平蕃第一功第一百二十四章 瀘州長怨 上第一百三十章 看此間潮滅 下第一百七十章 書聲琅琅環此軒第一百八十八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胡危命在破竹中(上)第六十二章 南風漸起 下第四百一十章 長風向河洛第一百九十九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帝蹕臨南海(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合相公心第六百零三章 南洋重有風潮起(下)第五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四百五十七章 忘戰者必危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門多恩怨 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卷地風來忽吹散第五百九十八章 名播蘭馨妃后里(下)第八十九章 東南煙濤有巨島第五百七十九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上)第四十三章 赤血染青山 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燕兵夜娖銀胡觮(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上)第四十八章 密雲不雨 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春風知我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引虎入蕭牆
第四百四十二章 門泊萬里船第三百七十八章 旗揚海天南(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看此間潮滅 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浪向海天涌第五百零二章 庭下如積水空明第七十八章 大局底定 上第六十三章 煙雨誰撐傘 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擊水浪難遏(上)第五百零八章 誰識帝王真面目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擊水浪難遏(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東來故人稀第五百一十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十三章 惟願海波平 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日勸農桑第六百三十五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決戰合蔡鎮(爲書友狼狗保衛奴隸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神兵天降 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激流暗涌 上第二百零一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下第二百六十章 夢裡江南好 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六部挽袖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焰明水月間第二十三章 萍水樓上總相逢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城巍峨 下第三百二十章 夜來風雨傳鼓聲第二百四十三章 引弓向天北 上第一百六十章 多景樓上笑古今 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家家城下招魂葬(下)第三章 滿門忠孝世間稀第六百六十七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磨洗認前朝第五百六十章 海天龍戰血玄黃(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勢入浮雲亦是崩(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旋抹紅妝看使君(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鏖兵天府地第四百六十三章 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二十四章 輕騎卷雪塵第五百八十二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沖天焰火明漢水第五百四十五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中)第六百七十八章 馭勁風長驅直躍第七十五章 天意難違 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名播蘭馨妃后里(下)第四十八章 密雲不雨 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上)第六百四十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下)第八十七章 恩怨難分 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祁連千里雪第四百二十七章 嘆江山如故第五百二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雨銀漢截天流第六百一十三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型階級的產生第六百一十四章 夢迴山雨已停歇第五百四十六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焰明水月間第二百九十章 晴午歸棹聲第一百八十九章 誰向東行誰向西第四百一十四章 深閨夢裡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畢竟還我萬夫雄(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絕域催戰雲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靜聽瓦釜鳴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既載譽歸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相對坐調笙第六百一十八章 家家城下招魂葬(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棹碧濤春水路(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引虎入蕭牆第一百三十三章 笑千般變化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龍戰於野 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滅國平蕃第一功第一百二十四章 瀘州長怨 上第一百三十章 看此間潮滅 下第一百七十章 書聲琅琅環此軒第一百八十八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胡危命在破竹中(上)第六十二章 南風漸起 下第四百一十章 長風向河洛第一百九十九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帝蹕臨南海(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合相公心第六百零三章 南洋重有風潮起(下)第五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四百五十七章 忘戰者必危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門多恩怨 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卷地風來忽吹散第五百九十八章 名播蘭馨妃后里(下)第八十九章 東南煙濤有巨島第五百七十九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上)第四十三章 赤血染青山 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燕兵夜娖銀胡觮(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上)第四十八章 密雲不雨 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春風知我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引虎入蕭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