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上)(爲書友鋣夜魔皇加更)

星星峽。

“根據前線哨騎送來的情報,八剌此時已經深入草原,而且騎兵兵鋒直指的正是蒙古大汗王帳所在的和林,而以現在八剌到咱們這裡的距離,想要在十天之內回來,基本沒有可能。”神策軍督導唐震看向站在前面的神策軍將軍江鎬和天雄軍將軍高達。

而天雄軍督導張珏也擡頭看向巨大的輿圖,不等王進和高達開口,就開口說道:“咱們和海都在這一帶對峙也有將近兩個月了,這兩個月來海都大規模進攻星星峽有三次,最後一次拿下了關口東側的營寨,不過好在他們沒有辦法依託營寨防守,所以也就只有那一次進攻了星星峽主關隘,現在已經撤退回到原本開始的營寨。”

頓了一下,張珏接着不慌不忙說道:“現在雖然東側營寨已經被蒙古韃子在撤退的時候摧毀,但是關隘之中還有大量可以用來守城的物品和器械,更主要的是,八剌走後,星星峽這邊只需要面對海都的威脅,遠遠沒有原本壓力大,如果咱們現在一直堅守的話,絕對可以支撐一年以上,畢竟從敦煌到紅柳河一線並沒有蒙古韃子的蹤影,也無須擔心蒙古韃子會在這個時候從和林回兵。”

“這只是最保守的方法,但是對於神策軍和天雄軍來說,這幾個月已經差不多補充了原本缺少的兵力,並且對那些吐蕃軍進行了整編。”唐震接上來說道,“星星峽的守軍以及糧草、器械等,已經足夠支撐大軍和海都部進行一場決戰,更重要的是,海都部的三次攻城之中似乎有很多的奇怪之處,之前還沒有注意到,但是結合馬廷佑馬相公所說,便能夠理解。”

王進和高達也點了點頭,這一點不用唐震說,他們在之前的防守戰之中也察覺到了,星星峽外的蒙古軍隊並不是萬衆一心,至少那些歸附於海都的小部落們,在進攻的時候並沒有很是用心,最明顯的就是在突破明軍在星星峽東側營寨之後,海都部主力不斷進攻星星峽關隘城池,而這些小部落則負責掩護側翼,當王進親自率領明軍騎兵從西側營寨過來支援的時候,這些人數不少而且都還頗有一戰之力的小部落們卻是象徵性的抵抗了一下就作鳥獸散,使得海都在大驚之下不得不緊急收攏軍隊,甚至還以手下數千名騎兵被明軍兩相夾擊反包圍爲代價,方纔殺出一條血路。

反倒是明軍並沒有過多的爲難那些撤退的小部落軍隊,只是認準了海都本部的軍隊瘋狂突擊,甚至打到最後海都部的騎兵們不得不丟掉被他們看作榮譽和象徵的軍旗,混在那些小部落雜牌軍隊中跟着一起撤退,方纔好不容易撤退出了這猶如死地的星星峽峽谷。

也正是因此,海都部的第三次進攻看上去推進的最遠,但是實際上應該算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敗仗,那些小部落們和海都部之間的矛盾已經彰顯無遺,而海都部的軍隊在這一戰中也被狠狠的削弱,甚至人數已經和這些小部落的軍隊兵力差不多,並且增加了大量的傷員。

更何況海都能夠拿來攻城的那些重型器械也都扔在了城下,被明軍集中起來推入西側的營寨之中,顯然沒有絲毫想要再讓海都部拿去利用的意思。而也正是在這一戰中,海都部和小部落們之間實際上已經快要勢成水火,就算是明軍也能夠從小部落軍隊故意放水中看出來他們之間深刻的矛盾。

而王進和高達等人想想當時馬廷佑所說的策反昔裡吉部的過程,頓時明白這絕對是昔裡吉部在背後搗鬼,而這些本來就是藉助海都庇護的小部落們,更是在發現海都實際上也很虛弱的時候果斷放棄了繼續追隨海都的意思,他們發現了實際上有很大潛力的昔裡吉部,甚至已經能夠意識到站在昔裡吉部背後的是誰。

實際上在幽燕之戰和沁水之戰的結果出來之後,這些本來就是牆頭草的小部落們就已經清楚自己未來應該如何站隊才能夠確保部落的繼續延續。要是在這兩場大戰中忽必烈帶領蒙古人取得了勝利,那麼一切都好說,因爲這之後河西的明軍必然會退縮,天下呈現的是大明、忽必烈部蒙古和海都部三足鼎立的局面,就算是在這三支勢力中,海都部看上去最爲虛弱,但是畢竟海都部久在這西域,有絕對的自保能力,就算是打不出去,明軍或者忽必烈部想要向這邊進攻也不是那麼容易。

更何況就算是到時候大明和忽必烈部想要對海都部下手,也得考慮考慮對面虎視眈眈敵人的打算。而且以這些小部落自以爲對於大明和蒙古的瞭解以及忽必烈親自出馬這蒙古方面佔據的絕對優勢,都早早的以爲大明最多就是和蒙古打個平手、兩敗俱傷,甚至戰敗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他們也就都心安理得的看戲,反正這樣的結果也就讓他們不用着急改換門庭。

可是沁水之戰和幽燕之戰的結果卻讓所有等着看熱鬧的小部落酋長們炸了鍋,大明先是全殲幽燕蒙古守軍,接着又憑藉這捷報一舉反攻,逼迫威風而來的蒙古主力大軍夾着尾巴逃竄,現在甚至被包圍在了雁門關進退不得,而沒有了幽燕以及忽必烈率領的這一支蒙古主力,甚至就連八剌都敢衝向和林準備撈一筆,更何況大明肯定會趁勝追擊。

這一戰已經註定蒙古忽必烈部的沒落,也就註定了這些隔岸觀火的小部落酋長們所設想的三分天下是不可能了,而面對取得了北伐勝利,真正就可以說是如日中天的大明王朝,他們自然明白應該如何選擇,甚至不用昔裡吉出面前去遊說,這些酋長們在決定星星峽攻防戰雙方實力優劣的第三次進攻之中,必然也會選擇對明軍騎兵放水。

畢竟他們已經做好了和大明站在一起的打算,而海都部必然會有所反應,到時候海都部的實力越是弱小,對於這些小部落們自然越是有利。而也恰恰是在這個時候,隱約成爲各個小部落領袖之首的昔裡吉,派人聯絡這些想着改換門庭的酋長們,這些酋長面對海都實際上還有很大威懾力的軍隊尚且有恐懼和戒備之心,再加上大明那邊一直沒有主動派人聯絡,一旦開戰,酋長和首領們並不能保證明軍領會得到他們的意圖。

要是到時候明軍將他們和海都部“一視同仁”,那可就悲慘了。明軍那些厲害的火器,一次齊射或許只是咬掉海都的一部分士卒,但是很有可能就是直接把一個小部落抹去。這樣的風險所有首領們想到之後,難免都會倒吸一口涼氣。

而此時再一次主動站出來的昔裡吉,自然就成了他們的救命稻草。更何況昔裡吉部派過來的使者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話語中透露出來的意思這些做慣了牆頭草的首領和酋長們自然明白。

這昔裡吉部十有八九已經和大明搭上線了,而跟着昔裡吉部走,總比跟着海都部等死來的要好!

這也是爲什麼當初在星星峽關隘之下,當昔裡吉部率先後退的時候,其餘小部落也都整齊劃一的退了開來,爲明軍騎兵閃開道路。

“如果咱們一直不採取動作的話,恐怕海都不會放過咱們這些‘朋友’。”高達沉聲說道,“事不宜遲,現在軍隊都已經整編的差不多了,而且糧草尚且充足,就算是不向西域深處進攻,也應該給海都點兒顏色看看。被他堵在家門打了這麼久,可不是神策軍和天雄軍的作風!”

“同意!”王進毫不猶豫的說道。

“同意!”張珏和唐震也是豁然向前邁出一步。

————————————————--

“昔裡吉首領,你終於來了!”幾個酋長看着一手掀開營帳簾幕大步走進來的身影,忍不住紛紛鬆了一口氣。整個大帳之中充滿了寒意,甚至就連中間的火炭盆沒有了火也沒有人注意,因爲大多數的首領和酋長額頭上都滿是汗珠。

昔裡吉輕輕呼了一口氣,站在他眼前的幾乎已經是所有下定決心站直昔裡吉部這一邊的所有酋長和首領,足足有三三十人,這絕對不是一個可以忽視的數目,因爲在他們的身後,象徵着一個個少則五六百,多則兩三千,總是甚至接近兩萬的軍隊。

而且這些小部落基本上都是騎兵隊伍,一萬多的騎兵,對於任何一方勢力來說,都絕對不是能夠在短時間內湊出來的,即使是現在坐擁河西產馬之地並且有着強大國力的大明來說。

雖然相比於這些小部落,海都部手中還有兩萬左右的騎兵以及更多的步卒,並且控制着剩餘的部分攻城器械和大量民夫,但是誰都清楚,在這荒野上能夠影響甚至是主導戰事成敗的,就是騎兵的數量,而海都部經過幾次大戰折損,騎兵數量和這些小部落的騎兵數加起來已經差不了多少,這些小部落就算是依舊難以戰勝海都部,但是與之抗衡甚至立於不敗之地而自保的本事還是有的。

但是這麼多人如果各自爲戰,終究是一盤散沙,所以這些酋長和首領們看到昔裡吉走進來,都是鬆了一口氣,因爲這是他們選定的頭領,而這些部落也將追隨昔裡吉在這混戰之中保全自己。

“頭領,海都已經派人前來邀請咱們前去他的汗帳討論戰事。”一名首領不等昔裡吉坐下,就憂心忡忡的說道。

“這分明就是想要將咱們一舉拿下,堅決不能過去!”另外一名酋長毫不猶豫的開口,而他還沒有說完,其餘首領和酋長們都點了點頭。他們能夠做到這個位置上,必然都是部落之中出衆的人,在這樣的事情上自然有着足夠的判斷能力。

大家在第三次進攻之中實際上就已經情願或者不情願的將自己的態度擺明,而海都自然也不是傻子,這個時候邀請他們過去,十有八九是要來一場鴻門宴了。而且趁着這個機會擒賊擒王,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解決這些小部落們叛變的趨勢。

昔裡吉點了點頭,旋即目光在所有人上轉了一圈:“海都部可是有什麼其餘的動作?”

一名首領上前一步說道:“海都部並沒有出動的跡象,不過倒是那兩個平日裡在海都腳下叫的最爲歡暢的走狗,現在大有要跟海都一條路走到黑的架勢,不過咱們打不過海都,還不至於怕了他們兩個小部落,現在咱們手下的弟兄們已經將他們這兩個部落團團圍住,估計他們的首領過不了多久就要過來面見大頭領了。”

還不等他說完,簾幕再一次掀開,兩個被侍衛壓着的傢伙走了進來,見到昔裡吉便破口大罵:“昔裡吉你吃裡扒外、不是東西!海都汗待你不薄,你爲什麼要做出這等混賬之事,還不速速把我們兩個放開,然後去向海都汗賠罪?!否則海都汗一定會好好教訓你們!”

昔裡吉怔了一下,頓時明白剛纔那名首領說的確實不錯,只不過他們手下的軍隊不只是包圍了這兩個小部落,而且直接把人抓來了。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這兩個小部落區區數百人,又事發突然,自然沒有多少抵抗之力。在這頭領的位置上也有段時間了,昔裡吉已經不是原來那個瞻前顧後、如履薄冰的人,當即目光之中閃過一絲寒意,看向剛纔那名首領,那首領微微低頭,顯然向自己撒謊的行爲以及擅自行動表示歉意。

不過現在正是用人之時,昔裡吉沒有多加責備,目光冰冷的看向那兩個直着腰桿的首領:“讓他們兩個跪下!”

“憑什麼,你昔裡吉是首領,我們也是,你沒有權利······”兩名首領頓時大吼道,只不過自有幾名急於表現的酋長和首領快步上前,一腳踹在他們膝蓋上,兩人吃痛,慘叫着跪倒在地。

當感受到疼痛的時候,兩人這才意識到昔裡吉還有身邊這些同伴們不是鬧着玩的,而他們那些搭在佩刀上的手,隨手都有可能將刀抽出來要了他二人的項上首級!

頓時兩人打了一個寒戰,聲音也遠遠沒有剛纔那樣囂張:“昔裡吉,還有······還有你們,到底要幹什麼?”

而昔裡吉霍然站起來,一把抽出手中的刀指着下面這兩個實際上已經成爲俘虜的傢伙:“你不是想要問某幹什麼?那某就告訴你,從現在開始,我們反了,改旗易幟,爲大明之人!”

周圍的所有首領和酋長們眼眸之中都流露出驚喜的神色,顯然他們都沒有猜錯,昔裡吉背後站着的,正是大明。難怪他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從一個頹唐懦弱的小部落首領成長爲這樣的頭領,也難怪他會對海都的命令陽奉陰違,甚至在關鍵的第三次戰鬥中第一個讓開道路!

而那兩名首領的臉色已經慘白。

只不過昔裡吉冷笑着收起來手中的佩刀:“殺了你們兩個傢伙倒是玷污了某這大帳,現在放你們一條生路回去報信,就明明白白的告訴海都,某昔裡吉還有諸位首領和酋長就在這裡等候他,要是想要殺了我們,直接派兵前來進攻,鴻門宴這等把戲就不要再玩了!”

兩名首領不知不覺得渾身已經被汗水浸溼,而等到昔裡吉的侍衛上前解開他們身上的繩索,他們還渾渾噩噩站在那裡不知所措。直到周圍的首領和酋長們爆發出來笑聲,他們才拼命地向外面跑去,甚至着急之下幾次摔倒在地。而歡送他們的,是更多笑聲。

“咱們準備迎戰!”昔裡吉並沒有笑,而是臉上帶着凝重神色。

在大明的軍隊聽到風聲殺過來之前,他必須頂住海都的進攻。

“是!”首領和酋長們紛紛正色吼道。

第六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可悲愁第二百四十八章 民心不可違 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弓向天北 中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千里山河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中)第五百三十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上)第八十四章 整軍備武 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市井十洲人第一百零九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星星峽外風波動第五百零二章 庭下如積水空明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運河通南北第五百五十八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下)第四十三章 赤血染青山 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千里山河第二百六十八章 東來故人稀第三百五十五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回首江山青如發(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渡河!渡河!渡河!第四百六十四章 思我漢唐地第五百四十四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上)第四百零八章 朔風袖底生(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登九五之位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馬冰河恨 下第五百九十章 畫角吹風邊月明(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三山籠煙障第二百七十八章 當時明月在第三百三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坐觀桑海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相思一夜情多少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下)第三十三章 何去又何從第二百八十一章 坐觀桑海變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將龍旗掣海雲(上)第五百零三章 風回小院庭蕪綠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骨滿疆場第二百七十四章 誇功入此門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沖天焰火明漢水第四百二十三章 絕域催戰雲第六百四十七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上)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春意浮江漢 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清泉汩汩夜無光第二百三十章 炮聲震天滿江紅 中第四百零九章 鐵騎踏關山第二百三十六章 春風不渡漢 下第六百零四章 緣何如此絆人心(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陳州起邊釁第一百一十三章 龍戰於野 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軍政錯綜幾繁複第六百八十五章 夢裡關山相與歸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雨銀漢截天流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將龍旗掣海雲(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既載譽歸 上第十章 且將老卒驅新卒第六百七十七章 滅國平蕃第一功第一百五十六章 恩怨不妨對飲茶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馬冰河恨 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畫角吹風邊月明(中)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中)第五百二十章 有客自遠方來兮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幾時真有六軍來(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陸門多恩怨 上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一百零五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 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無定河邊骨第二百零五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上第七十八章 大局底定 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凝寒殺機重第九十四章 觥籌交錯任風流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地同此悲第六十六章 青石路遠 上第四十八章 密雲不雨 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喋血長安道第三百九十九章 驟雨打芭蕉第六百八十八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五十章 密雲不雨 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御駕眺西洋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中第三十章 天武赤旗揚九穹第六百零七章 金戈淬火鋒芒銳(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下)第三章 滿門忠孝世間稀第三百三十九章 旋抹紅妝看使君(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
第六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可悲愁第二百四十八章 民心不可違 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弓向天北 中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千里山河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中)第五百三十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上)第八十四章 整軍備武 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市井十洲人第一百零九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星星峽外風波動第五百零二章 庭下如積水空明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運河通南北第五百五十八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下)第四十三章 赤血染青山 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千里山河第二百六十八章 東來故人稀第三百五十五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回首江山青如發(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渡河!渡河!渡河!第四百六十四章 思我漢唐地第五百四十四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上)第四百零八章 朔風袖底生(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登九五之位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馬冰河恨 下第五百九十章 畫角吹風邊月明(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三山籠煙障第二百七十八章 當時明月在第三百三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坐觀桑海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相思一夜情多少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下)第三十三章 何去又何從第二百八十一章 坐觀桑海變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將龍旗掣海雲(上)第五百零三章 風回小院庭蕪綠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骨滿疆場第二百七十四章 誇功入此門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沖天焰火明漢水第四百二十三章 絕域催戰雲第六百四十七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上)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春意浮江漢 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清泉汩汩夜無光第二百三十章 炮聲震天滿江紅 中第四百零九章 鐵騎踏關山第二百三十六章 春風不渡漢 下第六百零四章 緣何如此絆人心(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陳州起邊釁第一百一十三章 龍戰於野 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軍政錯綜幾繁複第六百八十五章 夢裡關山相與歸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雨銀漢截天流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將龍旗掣海雲(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既載譽歸 上第十章 且將老卒驅新卒第六百七十七章 滅國平蕃第一功第一百五十六章 恩怨不妨對飲茶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馬冰河恨 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畫角吹風邊月明(中)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中)第五百二十章 有客自遠方來兮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幾時真有六軍來(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陸門多恩怨 上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一百零五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 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無定河邊骨第二百零五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上第七十八章 大局底定 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凝寒殺機重第九十四章 觥籌交錯任風流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地同此悲第六十六章 青石路遠 上第四十八章 密雲不雨 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喋血長安道第三百九十九章 驟雨打芭蕉第六百八十八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五十章 密雲不雨 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御駕眺西洋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中第三十章 天武赤旗揚九穹第六百零七章 金戈淬火鋒芒銳(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下)第三章 滿門忠孝世間稀第三百三十九章 旋抹紅妝看使君(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