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

眼看着戰場上的宿衛叛軍個個如狼似虎,剛剛趕來的洛陽兵盡皆色變。

敖倉依河而建,一邊是碼頭,用來接收關東各地運來的糧食,整座城地勢稍低,楚軍與叛軍在城外激戰,韓孺子帶來的軍隊位置稍高一些,正好能夠俯視整座戰場。

兩軍交戰,都會盡量搶佔高地,敖倉城外的兩支軍隊卻棄高就低,顯然這是一場意外的戰鬥,韓孺子能想象得到,柴悅率軍到來之後,肯定發現叛軍準備縱火燒城,不得已立刻發起進攻。

“列陣!”韓孺子大聲下令。

洛陽軍開始慌亂地排列陣形,南、北軍與函谷關軍守在後面壓陣。

“陛下,這回我真要勸一句了:將士疲憊,敵軍勢衆,這一仗可不好打,不如再等一等。”東海王必須得勸,皇帝若是參戰,他只能跟上去,而這一仗怎麼看都沒有太多勝算。

上官盛的宿衛叛軍得到了支援,那也是一羣盜匪,有數千人,身上的甲衣十分雜亂,頭上卻都纏着一樣的黑巾,與洛陽城外的賊軍不同,這批黑頭盜匪人數稍少一些,作戰卻極有章法,進退有據,而且出手狠辣,擊倒一名楚軍之後,必有數柄刀槍同時劈刺,不留活口。

“若不讓天下流民儘快返鄉,早晚都會變得與黑頭軍一樣難纏。”韓孺子最清楚不過,一支軍隊總是越打越強大,今天的烏合之衆,數戰之後就可能成爲一支勇猛大軍。

“先別想流民,咱們被發現啦。”東海王伸出馬鞭,宿衛叛軍佔據上風,竟然還能分出一股力量進攻立足未穩的援軍。

韓孺子扭頭看了一眼,他的軍隊的確過於疲憊了,尤其是那些洛陽兵,因爲來的匆忙,兵甲不全,有些人甚至兩手空空,他們的鬥志在行軍路上消耗得差不多,若不是皇帝親自監督,早就轉身逃跑了。

“下馬!”韓孺子命令道,自己第一個跳到地上。

東海王猶豫片刻,只能照做,低聲提醒:“留條後路。”

韓孺子不理他,監督衆將士下馬列陣,將馬匹攆到後方,士兵居高臨下,等候敵軍到來,軍中弓弩稀少,只有二三百隻,韓孺子讓他們隨意射擊。

“你知道這些黑頭軍的來歷?”韓孺子問。

東海王急忙搖頭,“我連聽都沒聽說過。陛下,再不後撤,我就只能抱着你走,事後獲罪我也認了。”

最先衝來的是一支黑頭軍,只有千餘人,顯然是打得興起,對新到的援軍充滿蔑視,想要一舉擊潰。

韓孺子後退到坡頂,身邊侍衛環繞,從這時起,任何人的命令都很難傳遍全軍,是戰是退、是勝是負取決於每一人、每一伍、每一隊的單獨選擇。

洛陽軍哪見過這種陣勢,陣形明顯在後撤,只是被最後一排士兵攔住,沒法退得更多。

當初河南尹是怎麼支援崔太傅打敗齊國叛軍的?韓孺子深感好奇。

東海王用更小的聲音說:“這些傢伙可堅持不了多久。”

“那也得堅持,起碼堅持到崔宏到來。”

東海王回頭望了一眼,道路起伏,哪有楚軍的影子?低低地呻吟一聲,“就算親生兒子在這裡遇險,崔宏也未必來救,何況崔二正在洛陽城裡喝酒快活呢。”

韓孺子不理他,也不回頭張望,只盯着越來越近的黑頭軍,他們都騎着馬,上坡之後速度急劇下降。

經驗豐富的南、北軍士兵喝斥身前的洛陽兵,命令他們豎起長槍。

長兵與地勢之利或許能夠應對馬軍。

黑頭軍殺到了,與第一線的洛陽軍撞在一起。

楚軍的陣線很單薄,只有三四排,南、北軍壓陣,這時全都挺槍衝到前方,與洛陽兵並肩作戰。

人與馬、刀與槍、吼與喊狠狠地撞擊,比的不是身手敏捷,也不是刀快槍利,而是哪一方的力氣更大、意志更堅。

韓孺子離戰線只有幾十步遠,一切近在眼前。

這是東海王第一次離戰場如此之近,嚇得面無人色,他沒有轉身逃跑,已經與皇帝無關,唯一的理由是雙腿發軟,動彈不得。

一些黑頭軍衝破了單薄的楚軍陣線,他們不認得皇帝,但是看到招展的旗幟,認定這必是主將,揮舞兵器衝來。

皇帝衛兵的器械比較齊全,立刻彎弓射箭,阻止黑頭軍接近,三十名侍衛緊緊圍住皇帝,組成最後一道防線。

韓孺子沒有拔刀,站在圈子裡,目光掃過,對衝過來的黑頭軍正眼不瞧,只盯着糾纏在一起的戰線,洛陽兵雖然膽小,但是在皇帝的監督和南、北軍的挾持之下,暫無後退跡象。

他又向遠方看了一眼,對東海王說:“嗯,柴悅回來了。”

東海王呆若木雞,眼睛死死盯着一名騎馬衝來的黑頭軍,那人像是瘦小一圈的樊撞山,身上同樣沾滿血跡,神情更加兇惡,肩上中了兩箭,他卻毫不在意,手中舉着大刀,繼續衝來,眼看着就要闖進圈裡。

東海王覺得自己能嗅到此人身上的血腥氣。

又有一箭射中,那名黑頭軍終於從馬上墜落。

東海王這才茫然地擡眼望去,敖倉城外的一部分楚軍回來救駕了,他們認得皇帝的旗幟。

孤軍深入的黑頭軍被擊散,留下一地屍體,他們錯誤估計了援軍的韌性,以爲能以少擊多,結果卻遭到兩方夾擊。

柴悅衝到皇帝面前,他沒有加入戰鬥,但是在離戰場極近的地方指揮作戰,一發現後方異常,立刻帶兵來救,對他來說,皇帝比敖倉重要得多。

“陛下……”柴悅跳下馬,剛說出兩個字,韓孺子擡手示意他不必多言,然後說:“崔宏大軍很快就會到來,請柴將軍就在這裡建立陣線,不可再退。”

“是。”柴悅迅速下令重新排列陣形,步軍一字排開,騎兵守衛兩邊,中間留出一條通道,讓後撤的楚軍通過,給他們迴旋的餘地。

所謂兵敗如山倒,正在敖倉城外與叛軍作戰的楚軍,分不清撤退救駕與一敗塗地的區別,發現柴將軍後撤,他們以爲大勢已去,開始潰散。

韓孺子上馬,守在路邊,讓衛兵們向狂奔的楚軍高喊“陛下在此”。

潰散被止住了,發現皇帝真的到來之後,大部分士兵轉過身,重新聚集,準備再戰。

宿衛叛軍與黑頭軍尾隨而至,楚軍陣線尚未完全成形,雙方再度交戰。

宿衛叛軍在京城殺死不少宮人,早已不抱獲赦的念頭,打起仗來十分勇猛,遠遠看到皇帝的旗幟,不僅不怕,反而更加奮勇,那支黑頭軍更是拼命的打法,聽說大楚皇帝就在附近,士氣越發高漲。

“殺死僞帝!”狂妄的喊聲清晰傳來,叛軍與黑頭軍承認的是另一位皇帝。

柴悅騎馬跑來,韓孺子向他揮手,命他回到原來的位置繼續指揮,不要多管閒事。

後撤的楚軍每聚集起一批,韓孺子就將他們投入到戰場上,沒多久,他手中已經無兵可用。

柴悅是名優秀的將軍,可這種時候,除了硬扛,他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一遍遍地提醒身邊的將士:陛下就在身後,楚軍主力很快就會趕來支援。

皇帝的確是這支楚軍能夠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戰鬥膠着,楚軍畢竟人少,被迫步步後退。

“陛下,再不走,咱們會陷入重圍。”東海王不像一開始那麼害怕,看得卻更清楚,宿衛叛軍主攻兩翼,照這樣打下去,早晚會將皇帝與全體楚軍包圍。

韓孺子心裡也很着急,表面上卻不動聲色,盯着戰線,派出幾名衛兵去後方查看崔宏的大軍還有多遠。

他相信崔宏會來,因爲崔宏的信使一直沒有斷過,韓孺子因此能夠得到消息,知道崔宏也在馬不停蹄地追趕皇帝,離得並不遠。

楚軍只需多堅持一會,就能反敗爲勝。

上官盛被放縱得太久了,韓孺子希望今天就能將其消滅,以除後患。遍佈天下的流民、北方的匈奴、西方可能的強敵、南方的匪亂、無爲的大臣、宮裡暗藏的矛盾……他還有太多重要的事情急需解決。

午時已過,崔宏大軍尚無蹤影,兩軍越戰越亂,柴悅三次想來勸說皇帝撤退,都被韓孺子攆了回去,他若一動,前方的楚軍必敗無疑,到時候,他能不能逃出敵手,還很難說。

正面進攻的敵軍突然發生一陣混亂,好像是後方遭到了進攻。

韓孺子已經退下坡頂,看不到另一邊的情形,柴悅派人過來送信:傲倉城內派兵參戰,正在騷擾敵後。

雙方都在這一仗中拼盡了全力,皇帝手中除了百名侍衛與衛兵,再無一兵一卒,上官盛同樣派出了全部兵力,殺死或者俘虜皇帝,對他來說將是一次足以扭轉乾坤的大勝。

敖倉城的這次襲擾恰到好處,城內兵力極少,只有不到一千人,守城尚難,更不用說進攻,可上官盛急於獲勝,忽略了後方,留在身邊的將士沒有多少,敖倉軍看準時機,進攻的就是他。

柴悅不停地派人送來消息,上官盛沒有皇帝這麼鎮定,一發現遇襲,立刻招回前線的士兵,結果引發更廣泛的混亂:叛軍同樣分不清撤退與潰散的區別,卻沒有人能將他們重新集結起來。

可更多的人根本沒接到上官盛的後撤命令,仍在堅持戰鬥,楚軍的壓力卻稍微減輕,又能多堅持一會。

東海王早已不關注前線的戰鬥,調轉馬頭,一直在盯着後方的官道,終於興奮地喊道:“援軍!援軍到了!”

東海王喜極而泣,突然又感到一絲惱怒,崔宏救女婿如此積極,對外甥可從來沒這麼在意過。全本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四百一十七章 風向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八十章 散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九十章 賭局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一百六十二章 後悔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二百零六章 定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五章 齋戒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
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四百一十七章 風向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八十章 散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九十章 賭局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一百六十二章 後悔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二百零六章 定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五章 齋戒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