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

慈寧太后很小的時候就被賣爲奴婢,輾轉進入當時的東海王府,根本不記得家人的情況,連自己是不是真姓王都不能肯定。

她以爲線索中斷,不可能再找到家人,因此從來沒做過嘗試。

有人替皇帝的生母惦記着這件事。

平恩侯夫人得到東海王的點醒,離開晉城之後,沒有直接返京,而是繞路去了東海國,藉助崔家與夫家的勢力,她得到了很好的接待,雖是婦道人家,照樣能夠呼風喚雨,只不過需要通過當地的官夫人們代爲傳話。

東海國剛剛從叛亂中恢復正常,百廢待興,特別急於討好朝廷,平恩侯夫人的到來,被地方官員視爲一種暗示,以爲這都是皇帝及其生母的意思。

平恩侯夫人自然不會點破,但是提了兩條要求:一是保密,不得向任何人提起,二是一切線索都要先送到她這裡,得到她的確認之後,才能逐級上報。

官員們心照不宣,皇帝的生母身世不明,萬一最後找出來的是一戶低賤人家,可就尷尬了,因此樂不得由平恩侯夫人負責。

一開始的進展不是特別順利,如同大海撈針,無從着手,又不能公開貼出告示,只能派出得力的差人,細心打聽。

皇帝由北方南下時,曾在東海國停駐過一天,引發轟動,在那之後,形勢一變,幾乎每天都有人跑到衙門裡自陳,聲稱是皇帝的舅氏,故事編得頗爲完整,卻經不起推敲,一查之下漏洞百出,免不了要挨頓板子。

平恩侯夫人不能總在東海國待着,於是跟隨皇帝的隊伍一同回京,她以爲這事急不得,可能要幾年工夫才能得到結果,但她畢竟做了一點事情,對老君多少有個交待。

她預感到老君會生氣,卻還是低估了老太太的怒火。

崔家老君剛剛從一場大病中痊癒,她派出一個孫女去引誘皇帝,滿心以爲能讓崔家再多一層保障,怎麼也想不到,孫女居然被皇帝送給了匈奴人!

老君恨皇帝,可是時移勢易,那已經不是她能隨意呵斥的倦侯,而是大楚天子,連她的兒子崔宏都不敢顯露半句微辭,反而上書感謝皇帝賜予女兒“公主”的稱號,引以爲榮。

老君的恨意只能全轉到平恩侯夫人身上。

“捆起來!捆起來!”老君怒不可遏,站起身,推開兩邊的丫環,想要自己動手。

平恩侯夫人立刻跪在地上,周圍的僕婦不敢違逆老君的命令,將平恩侯夫人的雙手扭到身後,但是沒有真以繩索捆綁,用長巾在手腕上繞了兩圈,意思一下。

平恩侯夫人沒敢掙扎,保持被捆的姿勢,嘴上沒忘了辯解,“老君聽我說,那真不是我的錯,三妹自己拿的主意,事後就再也不肯見我……”

老君衝上去,想要狠狠扇長孫女幾個巴掌,被一羣婦人攔住,都勸她小心些,病剛好,不要閃着身子。

老君是被氣病的,“放屁!崔昭至少也是貴妃的命,幹嘛要自願嫁入匈奴?肯定是你這個賤人暗中使壞……”

平恩侯夫人忍受辱罵,等老君累了,她苦着臉辯解道:“二弟當時也在,可以爲我作證,三妹出嫁真的與我無關。”

提起崔騰,老君更怒,其實她早知道崔昭是自願出嫁匈奴,可她理解不了,更理解不了崔騰爲何不肯據理力爭,可她寵溺孫子早成習慣,自覺地爲他開脫,將責任全歸到長孫女頭上。

“崔昭是你帶去晉城的,你不負責誰負責?崔騰在皇帝身邊當差,時刻小心謹慎,哪敢多說一句話?崔騰好歹還記得我這個祖母,知道寫信向我說明情況,你倒好,惹了事連個屁也不放,躲去逍遙自在,說,去找哪個野男人了?”

平恩侯夫人面紅耳赤,過去的幾個月裡,她一直在東海國,因爲事情遲遲沒有眉目,也就沒敢給崔家回信。

老君的怒氣跟潮水一樣,一浪高過一浪,退下又漲起,沒個結束的時候,當着諸多外人,平恩侯夫人也不敢說得太明白,只能忍着。

整整兩個時辰之後,老君實在太累了,平恩侯夫人才得以解脫,本想找機會私下裡向老君解釋,結果自那天之後,她連崔府的大門都進不去。

老君在府中隻手遮天,根本沒人敢爲平恩侯夫人通報。

平恩侯夫人無奈,只好繼續等待,心想等父親回來,總能解釋清楚,老君不會一直活着,崔夫人生性懦弱,崔家還是需要像自己這樣的人主持家政。

崔宏回來了,卻一直沒有見長女,與老君不同,崔宏並不怨恨平恩侯夫人,只是太忙,沒時間管家裡的閒事。

就這樣,平恩侯夫人自以爲立了大功,卻一直沒機會向崔家表露,突然間,東海國傳來消息,慈寧太后的家人找到了。

平恩侯夫人比所有人都吃驚,因爲她事前一無所知,居然沒有人提前通知她一聲。

她也低估了東海國官員的狡猾。

當事情漫無頭緒的時候,東海國很願意配合平恩侯夫人,儘量不擔責任,可是等到線索突然變得清晰時,官員們改了主意,立刻上報朝廷,只是稍微提了一下平恩侯夫人在其中的作用。

線索是意外出現的,平亂之後,東海國抓起來不少人,其中一名囚徒不知從哪聽說當地在找太后的家人,於是向差人透露,自己從前曾經轉賣過一名小女孩兒,很可能就是小時候的皇帝生母。

與諸多線索一樣,犯的人話沒有得到重視,直到其它線索都被證實爲假之後,纔有官員想起此人,抱着一試的心態提審,錄下口供,然後派差人一一覈實,驚訝地發現每一步都能找到證人、證物。

當初將女孩兒賣到王府的人牙子以及更往上一層的轉賣者,竟然都被找了出來,全都活得好好的,迴歸鄉里,已經多年未操舊業,當初的買賣收據卻還留着,都能對應得上。

官府順藤摸瓜,發現太后小時候被轉賣了不只一次,線索也有中斷之處,但是知道轉賣者的姓名之後,總能繼續追查下去,終於在臨近的一個縣裡找到了太后的家人。

讓東海國官員放心的是,這是一戶普通的人家,有地有房,不算大富,但是絕不貧窮,而且真的姓王,當初將孩子拐走賣掉的人,是太后一個不成器的舅舅。

這個舅舅還活着,聽說被自己偷着賣掉的外甥女有可能就是當今皇帝的生母,嚇得面無人色,當天晚上就上吊自殺了。

除此之外,整個王家都讓東海國官員非常滿意,可這家人並非東海國屬籍,擔心臨縣搶功,東海國相立刻發出加急公文,請求朝廷給予下一步指示。

消息迅速傳開,平恩侯夫人聽說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氣得她茶飯不思,好好一場大功,竟然被搶走了,全怨老君,如果老君能稍微冷靜一點,讓長孫女把話說完,憑着崔家的勢力,東海國絕不敢這麼欺負人。

因此,父親崔宏派人來請的時候,平恩侯夫人一肚子怨氣,就算不能直接說,旁敲側擊也要靠祖母一狀。

崔宏在自家書房裡接見女兒,坐在桌後看一本兵書,似乎很入迷,半天沒有擡頭。

僕人退出,平恩侯夫人站在父親面前,突然惴惴不安起來,她很多年沒跟父親單獨交談過了,父親向來嚴厲,與子女極少交流,她幾乎不記得父親笑起來是什麼模樣。

崔宏放下書,擡頭看着長女,冷冷地問:“此前你去東海國,是爲了幫太后尋找家人?”

“是,父親,東海國的官員實在……”

崔宏揮下手,制止女兒說下去,繼續道:“誰給你出的主意?”

平恩侯夫人一愣,沒想到父親竟然猜出這不是自己的主意,不太情願地說:“東海王提起過,不過……”

崔宏站起身,繞過書桌,站到女兒面前,平靜地問:“在發生那麼多事情之後,你以爲東海王還會替崔家着想?”

“這個……他當時……崔家畢竟對他有恩……我做錯了嗎?父親。”平恩侯夫人心中越發不安。

崔宏依然平靜,接着問道:“你憑什麼以爲慈寧太后會因此感謝你、感謝崔家?”

“啊?”平恩侯夫人可沒想過這一點,“太后……家人……這也是……人之常情吧?”

崔宏必須平靜,只有這樣,才能讓愚蠢的長女明白自己的意思,“慈寧太后想找家人,自己不會下令嗎?非要通過你?”

“慈寧太后……可能沒想到……”平恩侯夫人低下頭,不敢再說下去。

崔宏沉默了一會,事情已經發生了,着急與憤怒都沒有用,還好他另有一個當皇后的聰明女兒,知道怎麼才能真正保護崔家。

“既然如此,你進宮去見慈寧太后邀功吧。”

平恩侯夫人驚訝地擡頭看向父親,弄不清這是嘲諷還是真的命令。

“你要想方設法討得慈寧太后的歡心,讓她派你去東海國查看那家人的真實情況,做到了,你還算是我的女兒,做不到,從此不要再說自己是崔家人。進宮之事我已經替你安排好了,去吧。”

崔宏轉身回到座位上繼續看書,平恩侯夫人失魂落魄地告退,還是沒弄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全本小說網

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門外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八十章 散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門外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駕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二十章 仁義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七十三章 衙門口(第三更)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臨終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
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門外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八十章 散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門外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駕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二十章 仁義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七十三章 衙門口(第三更)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臨終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