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

只有淑妃鄧芸說出一句令人略微掃興的話,“嚇死我了,我再也不想生孩子了。”

張有才跪在皇帝面前,激動萬分,“生了,陛下,生了,是位、是位皇子。”

韓孺子心中一塊石頭落地,他終於有了自己的兒子,臉上卻不動聲色,嗯了一聲,說:“去問問,朕什麼時候能去探望惠妃母子?”

“現在就能去。”

時值後半夜,寢宮門前卻擠滿了人,違背了一連串的規矩,中司監劉介在人羣中穿梭,小聲訓斥,命令人羣散開,可大家都是走出幾步之後又折回,他也沒辦法,只能默認。

皇帝駕臨,人羣立刻分開,讓到兩邊跪下,韓孺子走到門口,劉介迎上來,小聲說了兩句,皇帝點頭,劉介轉過身,以一種不太情願的嚴肅語氣大聲說:“陛下說了,諸位值守有功,每人賞十兩銀子。”

十兩銀子不多,可這是皇帝賞賜的,意義非凡,衆太監、宮女齊呼萬歲,都覺得沒白等這一天半夜。

其實這是劉介的主意,營造喜慶氣氛,接下來他以記錄姓名爲由,帶着大多數人離開,只有個別人還守在外面,都是佟青娥在宮中的好友。

寢宮裡的人聽到了外面的呼聲,慈寧太后親手抱着嬰兒,帶領衆嬪妃迎出來。

慈寧太后可以說是最高興的人之一,但是也跟兒子一樣,顯露得不太明顯,只是面帶微笑,懷裡抱着嬰兒,腳步輕柔,生怕有一點顛簸,幾名太監與宮女環繞左右,以備不測。

禮節還是得遵守,衆人拜見皇帝,韓孺子加快腳步,走到母親面前,低頭看向剛剛降生的嬰兒。

那是一個皺巴巴的小傢伙,閉眼熟睡,對自己帶來的種種麻煩全然不知。

“跟陛下小時候一模一樣。”慈寧太后聲音微顫,難以壓抑心中的激動。

韓孺子笑了笑,心情漸漸平復,不知該說些什麼。

“要抱抱嗎?”慈寧太后問。

韓孺子擡起雙臂,怎麼擺姿勢都覺得不對勁兒,最後道:“算了,讓他好好睡吧,惠妃怎麼樣?”

“沒事,昏過去一會,已經醒了,御醫說過幾天就能復原。”

韓孺子看了一眼皇后,崔小君站在太后身後,臉上猶帶淚痕,神情最爲激動。

慈寧太后轉過身,“這也是皇后的兒子,你要盡心將他撫養長大。”

慈寧太后早就許下過諾言,崔小君還是感到一驚,看向皇帝,得到首肯之後,小心地接過嬰兒,“應該問一下惠妃。”

“她沒什麼不願意的,能受到皇后的庇護,是他們母子二人的福分,就看你願不願意。”

“願意,當然願意。”崔小君馬上道,眼淚差點又流出來。

嬰兒啊啊了幾聲,似乎要哭,一邊的產婆走來,笑道:“該讓小皇子吃奶了。”

佟青娥剛剛生產,還沒有奶水,乳母早就找好了,一共三人,一人主喂,另外兩人備用。

皇子被抱走,韓孺子進屋探望惠妃,安慰幾句,慈寧太后連使眼色,韓孺子明白母親的用意,當衆宣佈,冊封惠妃爲貴妃。

貴妃的地位僅次於皇后,通常只有一人,偶爾也有兩人,金垂朵的貴妃之位有封無冊,名籍不在宗正府,未得正式承認。

佟青娥實在起不來牀,只能由貼身侍女代爲下跪謝恩。

論功行賞,佟青娥配得上這樣的殊榮,這位皇子對大楚至關重要,意味着一度風雨飄搖的帝位,終於恢復穩定,不僅當今皇帝的位置再不可撼動,整個朝廷也因此解除了一項大憂。

次日一早,百官齊往同玄殿朝賀,韓孺子能從大臣們的臉上看到同樣的如釋重負。

第一位皇子並非命中註定的太子,但是他的降生仍然極大地穩定了人心,比皇帝勤懇執政還要有效。

韓孺子無奈,甚至有點嫉妒自己的兒子,更多的是高興,彷彿突然間還清了積欠多年的債務,終得一身輕鬆。

需要他操心的事情仍然不少,但是大楚總算又回到正軌。

除了楊奉之死,這一年對韓孺子來說諸事順遂,幾個月後,第二位嬪妃生下一位公主,最讓他高興的是,皇后終於懷孕了。

韓孺子本已打算推動巡狩之事,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推遲了計劃,無論如何他要陪伴皇后生下孩子。

因此,整整一年,皇帝也很穩重,安心待在宮裡,偶爾去一趟倦侯府,慈寧太后對此非常滿意,皇后懷孕之後,她將皇子帶到自己的寢宮,親自看護。

皇后懷孕的消息對崔家影響甚大,崔宏的傷勢一直沒有完全康復,這時再度上書,請求交出大將軍和南軍大司馬之職,只保留太傅的虛銜。

韓孺子這回接受了,與宰相致仕一樣,也要經過三番五次的謙讓,初冬季節,崔宏致仕,將南軍歸還皇帝。

崔宏的地位堪比宰相,又是皇后的父親,韓孺子給予的賞賜數倍於申明志,同時封崔騰爲侯,並正式立崔家嫡孫崔格爲世子,以後襲承崔宏的侯位。

一門兩侯,崔家的權力減弱,威勢卻更盛。

韓孺子對宰相的監督也減少了,卓如鶴縱有私心,也在可接受的範圍內,身爲宰相,他的能力沒有問題,值得皇帝託付朝廷。

在這一年裡,北方的匈奴也很平靜,入冬以後,他們開始向西遷移,據說是要收復失地,對大楚的威脅減弱許多,柴悅等將軍因此能夠返京,接受朝廷的再度封賞。

東海之戰進行得也極爲順利,在雲夢澤,黃普公只是小試身手,海上纔是他大展拳腳的地盤,二三十條船、四五千將士,被他用得如神兵天將,逢戰必勝,衆海盜根本不敢靠岸,不是遠遁它方,就是選擇投降。

照此推算,不等東海國將全部戰船造完,東海戰事就能結束。

韓孺子遲遲沒有任命南軍大軍馬,打算將這個位置留給立功之後的黃普公。

一切都那麼順利,韓孺子反而感覺不適應,常常在夢中驚醒,從頭到尾地思考,確定真的沒有危險之後,才能安然入睡。

只有一件事還會偶爾打亂他的心情。

金純忠花了將近兩個月時間調查楊奉之死,找到不少線索。

楊奉返京途中,一直受到跟蹤,其中幾撥人與雲夢澤羣盜關係密切。金純忠抓到幾個人,卻沒法確認這些人與楊奉之死有無關係。

至於《淳于梟》這本書的其餘部分,再也沒人見過,金純忠去得晚了,驛站已經住過別的客人,現場毫無價值。

景耀負責追查楊奉的家人,進展更慢,他找到了楊奉年輕時的鄰居,對楊家早年間的生活了若指掌,可是從離家到在東海國入王府爲宦的十幾年時間,楊奉的經歷整個消失了,沒人瞭解他,甚至沒人見過他。

景耀不死心,仍在執着地調查下去,向皇帝請示,他要親自出馬,前往各地追尋楊奉的蛛絲馬跡。

侍衛頭目王赫在觀察了整整三個月之後,終於將欒凱送到皇帝面前。

韓孺子幾乎將他給忘了,當初的熱情早已消失,出於好奇,纔在凌雲閣召見這位武功高強的“刺客”。

欒凱天生是飛檐走壁的好手,一旦跪在地上,立刻顯得笨拙而僵硬,猶猶豫豫的,總像是要跳起來。

他不像別人那麼馴服,磕頭之後,大膽地打量皇帝,受到太監的訓斥之後才垂下目光。

對楊奉,欒凱只有一句話說:“他早說過陛下會用我,讓我耐心等待,還真讓我等到了,陛下,我能當什麼官兒啊?”

“你當不了官兒,先跟着王都尉當侍衛吧。”韓孺子莫名地對欒凱存有好感,與他聊了一會,好感更多。

可欒凱這裡沒有楊奉的線索,在他的印象裡,楊奉是個愛看書的怪人,而且膽子奇大,明明知道許多江湖人要行刺自己,卻從不躲避,反而經常親臨險境,更兼心狠手辣,出手從不留情,頗合欒凱的脾氣。

欒凱走後,王赫提醒皇帝,這種人招安容易,反叛也容易,不能成爲近侍,只可外派使用。

韓孺子讓王赫安排,心裡卻覺得,楊奉相信的人,大概不會錯。

楊奉到底在出什麼題目?韓孺子還是不能拋掉這個念頭,但是想得越來越少,那本只剩三頁正文的殘書,被他收藏起來當作紀念。

將近年底,外出數月的景耀突然返京,事前沒有寫信,立刻求見皇帝,可他並非受寵之臣,等了好幾天纔得到通報。

韓孺子馬上召見景耀,好奇心又被激發起來。

景耀的年紀比楊奉大得多,奔波多日卻不顯疲憊,向皇帝行禮之後,開始講述自己這段時期都去過哪裡、見過哪些人,都是些瑣碎小事。

韓孺子聽了一會,不得要領,屏退身邊的太監,說:“景公有話直說吧。”

景耀等的就是這一刻,再度跪下,膝行幾步,“老奴尚未找到楊公的家人,老奴查來查去,所有線索都指向同一人,老奴卻不能查下去。”

“何人令景公如此忌憚?”

景耀磕頭,吐出兩個字,“上官。”全本小說網

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應得第一百三十六章 柴家人的一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五章 齋戒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四十章 回信第五十七章 臥虎藏龍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六十章 宮門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通知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通知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傳言製造者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六十章 宮門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感謝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
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應得第一百三十六章 柴家人的一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五章 齋戒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四十章 回信第五十七章 臥虎藏龍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六十章 宮門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通知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通知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傳言製造者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六十章 宮門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感謝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