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

“倦侯接旨!”一名騎士遠遠地喊道,眼前的場景令他既困惑又緊張,說這些人是軍隊,連件完整的甲衣都沒有,衣裳本來就破爛,沾滿了泥土,更像是剛從地裡鑽出來的泥人,可要說這些人是流民,偏偏有着明顯的隊列,分成前後左右,許多人手裡還拿着兵器。

騎士懷疑倦侯是不是真在裡面,打算只喊三聲,沒有迴應就立刻調頭歸隊,剛喊到第二聲,前方的隊伍中走出兩個人,同樣滿身泥土,已經看不出原來的衣服是什麼樣。

“倦侯在此,哪位宣旨?”東海王大聲喊道,自願爲韓孺子當代言者,倒不是甘居其下,而是太好奇了,相信這道聖旨不僅對韓孺子非常重要,對自己也有莫大的影響。

騎士一愣,期期艾艾地回道:“是、是兵馬大都督韓、韓大人,稍等。”

騎士仔細看了一會,縱馬回去稟告。

“不是宮裡的太監,居然是韓星。”東海王很驚訝,“朝中肯定發生了大事,舅舅或許另有苦衷……”

韓孺子轉身對晁化和金純忠說:“做好準備,隨時聽我命令。”

兩人躬身領命,悄悄命人給各隊百夫長傳令。

東海王道:“你想怎樣?抗拒聖旨嗎?這叫造反,早知如此,還不如按我的計劃起事,這時候你可能都坐上寶座了。”

遠處駛來一小隊騎士,相距百餘步時,大多數騎士停下。只有一人繼續前進。在韓孺子面前勒馬。正是兵馬大都督韓星。

韓星面帶微笑,說:“過來扶我下馬。”

東海王瞪起眼睛,他和韓孺子雖是晚輩,論爵位卻比韓星高一等,沒理由去扶這個老傢伙下馬。

韓孺子上前,東海王在他身後小聲道:“讓衛兵扶他就可以了。”

韓孺子還是走到馬前,伸手迎接,韓星緩慢地下馬。整個身體都壓在韓孺子的雙手上,頗爲沉重,雙腳落地之後,他長出一口氣,“不服老不行,出趟城身子骨就要晃散了。”

韓孺子笑而不語,他記得這位宗室長老在勤政閣裡少言寡語,幾乎沒怎麼說過話,去年宮變的時候,就是韓星最終拿到了太祖寶劍。卻聲稱寶劍是太后派人送出來的。

韓星從脖子上解下一隻錦囊,從裡面取出一卷聖旨。沒有馬上宣讀,擡頭望了一眼官道上的人羣,“這就是倦侯聚集的義軍?”

“朝廷已經知道了?”

“呵呵,要是連京畿之地發生的事情都不知道,朝廷也就不成其爲朝廷了。嗯,不錯,軍容整齊、鬥志高昂。”

“有話就說,不要出言譏諷。”東海王走過來,盯着聖旨。

“譏諷?東海王何出此言?北虜入侵,天下惶駭,值此危急時刻,倦侯與京城百姓高舉義旗,率天下先,滿朝文武誰不敬仰?”

“嘿,說的好聽,如此說來,你是來封官的了?”

韓星笑着點頭,“正是。”說着將聖旨遞給韓孺子,“倦侯自己宣讀吧。”

韓孺子接旨時無需跪拜,可是由本人宣讀聖旨,還是有點奇怪。他接過聖旨,打開看了一遍,越發迷惑不解。

東海王一同觀看,“這、這……”一把奪過來,又看了一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還是先宣旨吧。”韓星笑道。

“你來吧。”韓孺子倒還鎮定。

東海王壓下心中疑惑,轉身面朝衆人,郎聲道:“詔曰:朕聞褒有德,賞至材,古今之誼也,倦侯栯內懷忠正,外宣明德,上書求戰,以安社稷,朕甚嘉之。其加封栯鎮北將軍,益封一千戶。”

義兵們聚攏過來,打破了隊列,大部分人都沒聽懂聖旨的意思,臉上盡是茫然。

東海王無奈地說:“倦侯栯……就是這位,他被封爲鎮北將軍,你們今後都是吃皇糧的大楚官兵了。”

衆人這才恍然大悟,齊聲歡呼,也有人小聲對晁化說:“咱們本來就是要躲避徵兵、徵丁才聚義河邊寨的,怎麼……怎麼又變成官兵了?”

晁化擺手,利用自己的威望勸止身邊的人提出異議。

“倦侯接旨。”韓孺子說,從東海王手裡接過聖旨。

韓星臉上的笑容收起一些,“倦侯似乎不太高興。”

東海王搶先道:“困在荒郊野外好幾天,有人攻打,沒人來救,兩眼一摸黑,對朝廷裡的事情一無所知,突然被封爲鎮北將軍——高興得起來嗎?”

韓星收起笑容,“請倦侯借一步說話。”

韓孺子嗯了一聲,轉身向晁化、金純忠做出示意,讓兩人重整隊列,然後跟着韓星走向路邊,東海王跟過來,韓星止步,衝他微微搖頭。

“我只問一件事,我舅舅……崔太傅怎麼樣了?”

“崔太傅?一切安好,他已經上書請戰,受封爲破虜大將軍。”

東海王愣在當場。

韓星引着倦侯走出幾十步,左右無人,低聲道:“倦侯這些天受過不少苦吧?”

“還好,這不也走出來了?”

韓星笑着點點頭,“我就不跟倦侯猜啞謎了,朝中這幾天發生了許多事情,其中一些事關倦侯。”

“正存疑惑,望大都督告知。”

“崔太傅與東海王意欲謀反,倦侯瞭解吧?”

韓孺子點下頭,他不太相信此人,儘量多聽少說。

“好在太后早有準備,好在倦侯……懸崖勒馬,消弭了一場大亂。”

“太后已有準備?”

韓星沒做解釋,繼續道:“倦侯以後會明白的。就在昨天,崔太傅鋌而走險,與北軍大司馬冠軍侯勾結。意欲夾攻京城。”

直到這時韓孺子才大吃一驚。“冠軍侯?”

冠軍侯韓施是太后扶植起來的。怎麼會與崔太傅聯手謀反?韓孺子難以理解。

“當然,這兩人都不承認謀反,而且很謹慎,他們唆使衡陽侯攻打義軍,想趁亂殺死倦侯與東海王,然後宣揚一切事情都是朝廷所爲,以此擾亂民心,爲南北軍進城提供藉口。”

韓孺子呆了半晌。問道:“南北軍聯手,京城無人可敵,還需要藉口嗎?”

韓星笑道:“當然需要,倦侯對南北軍的瞭解可能不太多,兩軍從大司馬以下,哪怕是九品武將,都要兵部任命,當然,大司馬可以提名,可最終還是要得到朝廷的許可。武帝末期。大司馬權力日增,但也沒到隻手遮天的地步。兩軍將官名冊皆在大都督府。照我的估計,北軍兩成將官、南軍四成將官是由大司馬提名,剩下的還是由兵部直接指派。”

韓孺子明白了,南北兩軍並非完全忠於大司馬,大部分將官仍服從朝廷的命令,他立刻生出疑問,“當初崔太傅私自回京奪取南軍時,朝廷好像束手無策。”

“形勢不同。崔太傅武帝時擔任南軍大司馬,在軍中勢力已成,去年挾戰敗齊王之餘威返回京城,當然備受軍吏支持,而且那時候……”韓星做出一個爲難的神情,有些話無論公開私下,他都不能說。

“我明白。”韓孺子說,去年夏天,他和東海王作爲桓帝僅存的兩個兒子,最有資格繼承帝位,南軍支持崔家和東海王,也算師出有名,到了今年,帝位轉移,桓帝血脈已不具有唯一資格。

北軍大司馬冠軍侯韓施,身爲武帝第一位太子的遺孤,資格還要更靠前些。

“自從宮變以來,朝廷一直在努力收回南北兩軍全部的任命權,崔太傅有點着急,沒想到冠軍侯也着急了,以至於被崔太傅說服。唉,他還是……”韓星苦笑着搖搖頭,顯得有些失望,“不管怎麼說,倦侯與東海王無恙,崔太傅的計劃再次失敗。冠軍侯後悔了,立刻向朝廷請罪,道出了一切。崔太傅也在今晨上書請罪。陛下以爲邊疆正值用人之際,不宜誅殺大將,因此原諒了兩位大司馬,要他們在北疆戴罪立功。”

所謂的“朝廷”與“陛下”,都是指太后,韓孺子努力回想,他在邸報中見過不少將官任命,可是在奏章中不會寫明“大司馬推薦”還是“兵部選任”,至於低級將官的任命,根本不會出現在邸報中。

太后居然真的通過一羣大臣化解了兩位大司馬的兵權,東海王總是將“十萬南軍”掛在嘴上,其實崔太傅指揮不動十萬人。

韓孺子還有許多疑惑,可韓星不會對他推心置腹,韓孺子只能暫時留在心裡,問道:“南北軍都去北疆,誰來守衛京城呢?”

“朝廷自有安排。請倦侯隨我回京謝恩吧,倦侯上書請戰,的確開了一個好頭兒,之前請戰的都是實職將軍,大批貴戚旁觀,倦侯做出表率之後,請戰奏章一下子多起來……”

“大都督請戰了嗎?”韓孺子沒問是誰幫他寫的奏章。

韓星笑道:“雖是老朽,總有一顆忠君之心,怎敢居人後?第一份請戰奏章就是老朽遞交的,只是陛下還沒有批覆。”

所有的危機暫時都不存在了,韓孺子總算能夠鬆口氣,“好吧,煩請大都督引路。”

“倦侯回京之後,還會得到更多封賞,自古……倦侯請。”韓星及時吞下“廢帝”二字。

兩人一塊回到原處,韓孺子託着韓星上馬。

“我待會命人送幾匹馬過來,義軍可在城外駐紮,我已經安排好營地。”韓星拍馬去與宿衛匯合。

“老傢伙說什麼了?”東海王問道。

“沒什麼,看樣子問題都得到解決,咱們可以回京了。”

東海王沒聽到韓星的種種解釋,只聽韓孺子說出結果,眉頭不由得一皺,“太后讓咱們回京謝恩?”

“讓我回京,沒提起你。”

“一樣的,你回去,我也得回去。”東海王突然抓住韓孺子的胳膊,“不能回京,絕不能回京,一進城門,咱們就再也出不來了。”

(感謝所有讀者五月份的支持,本週日(6月5日)晚八時,在“孺子帝月票羣”與大家交流,歡迎大家對新書提意見,除了不能劇透,其它都可以談。也會在另外兩個羣跟大家聊聊。)全本小說網

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鍋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五百一十三章 請兵三千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一百零九章 觀賞皇帝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五十章 軟禁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一章 進宮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一百四十三章 傳言製造者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四百三十二章 勞碌命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九十章 賭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楔子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
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鍋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五百一十三章 請兵三千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一百零九章 觀賞皇帝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五十章 軟禁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一章 進宮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一百四十三章 傳言製造者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四百三十二章 勞碌命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九十章 賭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楔子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