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

南直勁奉旨回京,比皇帝提前幾天到達洛陽,在這裡,他與兵部尚書蔣巨英見了一面。

兩人聊了差不多一個時辰,不歡而散,如果只看神情的話,蔣巨英似乎更加不滿一些。

南直勁在洛陽住了一晚,次日一早上路,返回京城。

這是景耀收集到的消息,他的確是名收集情報的好手,攤子越鋪越大,尤其是在京城、洛陽這樣的重地,眼線衆多,所需花費皆由少府承擔。

景耀很謹慎,極少出現在皇帝身邊,也不與其他大臣接觸,從前他是中司監的時候,朝中的朋友不少,如今全都斷絕聯繫,他很清楚,自己還沒有得到皇帝的完全信任,多立功勞纔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韓孺子的確不太信任這名老太監,但是很依賴景耀所獲得的情報,哪怕是隻言片語,對他也有幫助。

但是京城的情報韓孺子極少關注,皇帝不在,留守的大臣彼此間頻繁往來,反而失去了揣測的價值。

信息太多還不如沒有信息,楊奉說過的這句話,韓孺子一直記在心中。

廷議是否應該任命柴悅爲南軍大司馬的當天下午,韓孺子召見蔣巨英。

蔣巨英素服,不戴官帽,進廳之入跪地磕頭,向皇帝請罪。

他的確有罪,各地駐軍的數額與調動都要報給兵部,若是聲稱自己不知道有大量士兵被變爲私奴,實在說不過去。

皇帝身邊的人不多,只有兩名太監和兩名侍衛,蔣巨英雖然承認有罪,但是也給自己找了一個藉口。

“罪臣也是沒有辦法,各地駐軍皆由當地的勳貴世家掌握,朝廷委派的官員不過虛有其位,比如東海國駐軍,皆由燕家做主,都尉位同家僕。兵部若是查得太嚴,世家不滿,捅到京城,兵部反而要擔上無事生非的指責,上一任兵部尚書就是這麼被免職的……”

蔣巨英沒敢說得太詳細,韓孺子卻已聽明白,問道:“蔣大人入主兵部多少年了?”

“十幾年了。”蔣巨英含糊道,他的這番辯解實際上是將責任推到了前幾位皇帝頭上。

“如此說來,你是支持朕收回軍奴了?”

“支持,當然支持,再這樣下去,大楚只有京城和邊疆軍隊才能打仗,應付小麻煩足矣,真有大事,只怕一時間徵集不到可用之兵。”

“蔣大人能作此想,朕心甚慰。問一句,蔣大人家中挪用了多少兵奴?”

蔣巨英一直沒起身,這時再次磕頭,“罪臣不敢有所隱瞞,前後挪用過一千餘人,都已放歸本隊,任其選擇爲兵還是務農。”

韓孺子點點頭,這與他了解到的數字相差不多,“蔣大人執掌兵部多年,對朕說說,挪用兵奴之風何時興起、因何難治?”

蔣巨英擡頭看了一眼皇帝,發現這與自己想象得不太一樣,皇帝似乎不是特別惱怒,極爲平靜,反而更讓他惴惴不安。

“據臣所知……臣要先請罪,得到陛下寬恕之後,纔敢知無不言。”

“今日無論你說什麼,朕都赦你無罪。”

“罪臣謝恩。據臣所知,此風始於和帝,當初卻是好意。”

“哦,仔細說說。”

和帝是烈帝之子、武帝之父,承前啓後的一位皇帝,在史官筆下評價甚高。

蔣巨英又一次叩首,“烈帝在位時,大楚進行過幾次戰爭,兵員倍增,和帝即位,有意休養生息,可是不能立刻修改先帝之命,於是做了一些調整,派出大量士兵在各地築城修堤,和帝之陵也由士兵修建,如此一來,兵員未減,卻很少再動用民力,兩全其美。”

“的確是好意,後來爲何卻變了樣子?”

“武帝時,兵員再增,待匈奴分裂,大楚無事,卻不能立刻遣散軍中將士,於是又拾舊例,武帝……比較喜歡宮室苑囿,許多勳貴世家的莊園恰好也在附近,趁士兵清閒的時候借來一用。因爲一直沒人管,此風愈演愈烈,終成今日之勢。”

“原來如此。”韓孺子突然想到,自己與和帝倒有幾分相似,都是承接前弊,希望通過休養生息以恢復民力、國力,本是一片好心,卻可以在後世釀成大患。

韓孺子此前收流民入軍,以及要將南、北軍交給同一人掌管,只怕在後世都會成爲慣例。

韓孺子先不想這些事,說:“蔣大人在兵部任職已久,也該換個位置了。”

蔣巨英雖然是來請罪,聽到這句話還是吃了一驚,以爲皇帝這就要處置自己,連連跪頭,“臣罪該萬死,唯陛下懲治,臣不求……”

“蔣大人不要誤解,朕的意思是大將軍府一直缺人,蔣大人或可補缺。”

蔣巨英一直沒猜透皇帝的意圖,這句話最讓他感到震驚,以至於半天說不出話來。

大將軍雖是虛職,但是位居一品,對於沒機會接任宰相的武官來說,乃是最好的歸宿。

可大將軍一職通常由武將和勳貴擔任,通常是宗室老人,上一任大將軍崔宏乃是皇后的父親,兵部尚書卻是文職,蔣巨英沒帶過兵、沒打過仗,家世一般,全靠着聯姻才與大世家攀上關係,由他擔任大將軍,比柴悅同時掌管南、北兩軍還要不合規矩。

“這個……陛下……這樣不妥吧?本朝沒有文官接任大將軍的先例。”蔣巨英小心應對,以爲皇帝是在試探自己。

“這倒是,不如這樣,蔣大人先在軍中歷練一番,立下功勞之後,接任大將軍之職順理成章。”

蔣巨英嚇了一跳,急忙道:“臣願爲陛下衝鋒陷陣,只是……只是臣乃進士出身的文官,自幼從文,若說選賢任能、徵兵收糧,臣還比較熟悉,若是排兵佈陣、當機立斷,臣不敢自誇,確實不如普通一將。”

“不用你上戰場,先去大將軍府任職,掌管兵符,稽查各地駐軍,務要辨別清楚,兵是兵、民是民,不可混淆,寧可縮減規模,絕不許以虛數應對,你能做到嗎?”

蔣巨英終於明白過來,所謂大將軍只是一個誘餌,皇帝這是讓自己充當與朝臣對抗的急先鋒,事成之後纔有獎賞。

“臣只怕……臣只怕……”

“怕什麼?”

“臣只怕笨拙無能,做事不合陛下心意,反而耽誤陛下大事。”

“嗯……那你就立個軍令狀,若是做不到公允無私,該當如何?”

蔣巨英又嚇一跳,皇帝表面上不動聲色,其實一步一步將自己引到坑裡,直接活埋不說,還要在上面跺幾腳,踩得更夯實一些。

蔣巨英不停磕頭,“陛下饒恕,臣不能……臣真的沒辦法……”

“那就有點麻煩了。”韓孺子並不動怒,也不強迫,“朕的本意是由蔣大人查案,輕重自知,你若是不願意,朕也不能勉強,只好將此項任務交給御史臺。”

蔣巨英臉色驟變,案子一旦交給御史臺,首先就要從兵部、從他這裡查起,雖說大家同殿稱臣,關係都不錯,可是皇帝若是逼得太緊,沒人會保他。

“湖縣有一個叫宋闔的人,出言無忌,聲稱自己與蔣大人私交甚好,此人如今就被關在東海國……”

“罪臣認得宋闔,此人乃是無恥之徒,說話絕不可信,罪臣與他只有數面之緣,並無私交。”蔣巨英後悔莫及,南直勁見面時勸過他,說皇帝要在洛陽大展拳腳,他最好想辦法急流勇退,蔣巨英卻還存着萬一之想,以爲能求得皇帝原諒,繼續留在朝中。

他的確能留在朝中,甚至可能升官,卻要付出預想不到的巨大代價。

“臣想明白了,無非是捨身向前、拼死一搏,臣眼睜睜看着大楚將士淪爲奴婢,也該由臣挽回頹勢,臣願立軍令狀,若是……若是不能整肅軍隊,甘願身受極刑。”

“期限呢?”

“三年爲期。”

韓孺子豎起一根手指,“一年爲期,明年今日,朕要看到效果。”

蔣巨英磕頭領旨,越想越後悔,卻不敢提出來,突然想起一件事,說:“陛下,有一件事臣要先說清楚。”

“你說。”

“變兵爲奴與私蓄家奴是兩碼事,臣只管收回兵奴,不管其他的私奴。”

“當然,私蓄家奴不入名籍,該由戶部查處,蔣大人只管兵奴就是。”

蔣巨英稍稍鬆口氣,磕頭謝恩。

韓孺子揮手,示意一名太監準備筆墨紙硯,“既然是軍令狀,請蔣大人寫下來吧。”

太監將紙鋪在地上,蔣巨英跪着寫字,手一直在顫抖,寥寥百餘字,寫了好一會。

終於寫完,太監又拿來印泥,蔣巨英跟籤賣身契一樣,在上面按下手印。

太監將軍令狀遞送給皇帝,韓孺子看了一遍,比較滿意,“蔣大人明白朕爲何要讓你寫下此狀嗎?”

“臣明白,臣之責甚重,免不了要得罪人,陛下越顯嚴厲,臣在執法時越好說話。”

“明白就好。”韓孺子微笑點頭。

君臣二人心知肚明,這可不是表面文章,蔣巨英若是真完不成任務,皇帝就會按照軍令狀處罰,蔣巨英要受滅門之禍。

韓孺子冷下臉,“蔣巨英,是以大將軍之位善終,還是以罪臣之名流傳史冊,皆在此一舉,你好自爲之。”

蔣巨英顫聲應是,全身已然虛脫。

韓孺子當然要分化大臣,但是他有自己的選擇,而不是等元九鼎這樣的人主動送上門。

韓孺子現在需要一位新的兵部尚書。全本小說網

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通知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頭眺望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之以利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一百零八章 真龍天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四百七十章 敗得蹊蹺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五百一十三章 請兵三千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十章 風波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楔子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
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通知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頭眺望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之以利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一百零八章 真龍天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四百七十章 敗得蹊蹺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五百一十三章 請兵三千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十章 風波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楔子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